- 相關推薦
《過零丁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是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的作品。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第二年元月,元軍出珠江口,進攻南宋最后據(jù)點崖山(在今廣東新會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過零丁洋時寫了這首詩,決心以死殉國。當時,元軍統(tǒng)帥張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南宋將領張世杰,文天祥嚴詞拒絕,說:“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詩以明心志,張弘范見詩中辭意堅決,連稱:“好人!好詩!”竟不能再相逼。從藝術上說,此詩是大氣勢、大手筆,在具體表現(xiàn)手段上同樣是別具匠心。開頭兩句從概括回顧自己一生主要經(jīng)歷入手,是從縱的方面追述。三、四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具體形容當時的局勢,從國事說到自身,是從橫的方向著筆,重在氣氛情調(diào)的渲染。接下去五、六兩句則承接前兩句進行具體地補充,“惶恐灘”和“零丁洋”是兩個地名,對仗工整,自然天成,而且以地形的險惡來暗示詩人處境的艱危,表現(xiàn)過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真是妙手偶得的佳句,沒有親身的體驗和出眾的才華,很難達到這樣的境界?梢钥闯觯懊媪鋸目v橫兩方面構思,從自身到國事,又從國事到自身;從實到虛,由虛到實,反復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情調(diào)。到結尾兩句,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diào)收束全篇,表現(xiàn)出他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前六句是鋪墊,后兩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絕,后兩句激奮高亢。這樣的情調(diào)轉(zhuǎn)換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動地的效果。當然,這首詩之所以流傳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則不在于藝術技巧,而是在于詩中所表現(xiàn)的崇高氣節(jié)、悲壯情調(diào)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結合資料理解詩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詩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崇高氣節(jié)。
教學建議
。ㄒ唬┙虒W準備
課前布置預習任務,搜集有關文天祥的資料。
。ǘ┙虒W過程
1.識字與寫字
。1)注意“寥”字的讀音。
(2)注意“絮”字的寫法。
2.朗讀指導
朗讀的前提是理解。本詩根據(jù)內(nèi)容來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前六句從縱橫兩方面構思,從自身到國事,又從國事到自身;從實到虛,由虛到實,反復渲染了憂憤悲苦的情調(diào),朗讀時要體會到這種感情。后兩句激昂高亢,抒發(fā)了自己情愿舍生取義,為拯救祖國而死的高尚情操。
3.閱讀教學
。1)閱讀理解本詩,不妨從張弘范對于詩的評價入手:為什么他會連說“好人!好詩”呢?將這句話作為突破點,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研讀的興趣。
。2)詩的開頭兩句回顧自己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概括地說,是兩件大事。一是受到皇帝的選拔,經(jīng)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二是在元軍入侵、宋室危亡之際,響應朝廷“勤王”號召,1275年正月,以全部家產(chǎn)充當軍費,起兵抗元,在頻繁不斷的戰(zhàn)斗中度過了四年。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為挽救危亡,竭盡全力,苦苦支撐,但局勢卻越來越危殆。此時,南宋大部分江山已落入敵手,自己也兵敗被俘。眼看大勢已去,詩人不禁悲從中來。所以接下去兩句就進一步抒寫國破家亡的悲哀。國土遭到元軍的蹂躪,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軍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風中柳絮。這是從國勢一面說。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當初做官曾因忤權貴而屢被罷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敗,一次被扣,兩次被俘,數(shù)次欲自殺盡節(jié)而不死。如今部下將士犧牲殆盡,親人被元軍俘獲,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敵手,一生如風吹雨打浮萍,無所依托。這兩句以比喻的方式寫國勢和身世,生動形象,而蘊藏其中的感情尤為深摯沉痛,極有藝術感染力。接下去,“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兩句,是對前面“山河破碎”兩句的補充,具體概括自己的抗元經(jīng)歷,表現(xiàn)憂憤之情。前一句是追憶過去。詩人于1275年自贛州起兵,經(jīng)惶恐灘北上。當時元軍進逼臨安,形勢緊急。景炎二年(1277),詩人在江西戰(zhàn)敗,又經(jīng)惶恐灘退往福建,這時國家局勢已危在旦夕。因此,“說惶恐”,即表示自己當時對艱難時局的憂懼不安。后一句是慨嘆眼前,說自己不幸戰(zhàn)敗,只身被俘,孤掌難鳴,漂浮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這兩句中,往日的體驗與今日的體驗交錯在一起,回首當初的“惶恐”,還看今日的“零丁”,令詩人百感交集。而這一切又都是由于國家的危亡引起的。詩人忠貞報國,卻眼看大好河山淪入敵手,心中的悲憤自然是難以名狀的。從全詩的構思上看,前面這六句把悲憤艱危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接下去兩句則筆鋒一轉(zhuǎn),情緒由悲憤轉(zhuǎn)為激昂,由壓抑轉(zhuǎn)為高亢!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惫磐駚,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全詩也因有此兩句收尾而成為一代名作,千古壯歌。
4.活動提示
(1)“朗讀”提示中的“有節(jié)奏、有韻味”是朗讀本詩的重點要求。在理解詩歌的時代背景后朗讀古詩,會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詩人悲憤和慷慨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
。2)“思考與交流”及“拓展與運用”中題目應回答的內(nèi)容請參見“閱讀教學”(2)。
。3)積累這3個詞語的意思是:
寥落:荒涼冷落。指戰(zhàn)爭造成的殘破景象。
惶恐:驚慌恐懼。
汗青:指史冊。
安排的是南宋詩人陸游的臨終之作《示兒》。
5.古詩大意
經(jīng)過辛辛苦苦的努力,因為通曉《詩》《書》《禮》《易》《春秋》五經(jīng)之一考中了進士,被起用做官,可生逢亂世,戰(zhàn)火已經(jīng)燒了四年。祖國山河破碎得有如風吹柳絮,自己被俘以來一會兒這一會兒那,猶如雨打浮萍。在惶恐灘的時候,我為國家危急恐懼不已,如今來到零丁洋,我又怎能不感嘆自己孤苦零丁。自古以來誰能長生不老呢?只要我對國家一片忠心就能光照史冊。
6.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過零丁洋》一詩的情感變化較大,前六句沉郁悲憤,后兩句慷慨豪壯。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相關內(nèi)容指導學生體會好這種情感變化。
【《過零丁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過零丁洋古詩原文及賞析11-26
過零丁洋的擴寫小學作文800字10-22
過零丁洋擴寫作文300字10-20
讀《過零丁洋》有感03-23
《過零丁洋》讀后感03-10
過零丁洋讀后感600字范文11-27
品德與生活《健健康康過秋天》教學設計10-24
零比零歌詞11-01
茗洋關外的詩歌10-19
傷心太平洋歌詞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