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氨》教學設計
氨的主干知識是水溶液呈堿性,因此容易與酸反應生成鹽。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化學《氨》教學設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
1、課標要求:通過實驗了解氮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質,認識其在生產中的應用和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討論:自然界碳、氮循環(huán)對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作用。
2、本節(jié)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氨》選自人教版《化學1》(必修)第四章第四節(jié),隸屬課標中的第三部分“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這一節(jié)之前學習了《氮的氧化物》,而本節(jié)的氨是氮的氫化物,很好的鞏固了前面所學內容。氨有大多數非金屬元素的氫化物所具有的性質,同時它又是水溶液呈堿性的惟一氣體,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質,本節(jié)既是對本章的總結也是對初中所學非金屬元素知識的延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3、教學內容
氨的主干知識是水溶液呈堿性,因此容易與酸反應生成鹽。教科書對于這些主干知識采用實驗進行建構,用圖示進行加深,用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強化。而對其他一些基本知識,則采用“思考與交流”“資料卡片”等形式來呈現(xiàn)。此外,教材還重視環(huán)境教育,對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教科書采用圖片與問題相結合的形式,旨在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氮的循環(huán)對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作用。
4、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氨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理解氨水的堿性以及氨與酸的反應;了解氨的水溶性,掌握實驗室制取氨的方法;知道氨的用途。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活動與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在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分析能力、理性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作風,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在社會生產中重要作用的認識。
5、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從達到本課題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以及和本單元《非金屬及其化合物》中心內容聯(lián)系起來,《氨》這一課時的重點,可以確定為“氨的化學性質”。學生通過初中的學習已對氨的性質有所了解,這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教學資源。教材中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應當不斷擴大學生知識領域,使他們獲得豐富的全面的思維材料,從而實現(xiàn)突出教學重點的教學目標。
【教學難點分析】從學生的接受能力、已有的知識與技能水平來看,教學難點應該是“氨水的組成及其性質”。和以前所學的水溶液的性質不同,氨不是簡單的溶于水,而是與水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并且氨水顯弱堿性,這些對同學來說都不易理解,故定為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以實驗教學為主,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先從氨的結構來理性探究氨的性質,后實驗驗證,邊實驗、邊討論,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作風以及動手、觀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氨的化學性質、制取及應用
【引言】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的一項重大突破,解決了地球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和死亡問題,這充分說明了含氮化合物對人類生存的巨大意義,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種重要的含氮化合物——氨。
【實驗演示】魔術演示——空瓶生煙
【提問】空瓶中為什么會有煙生成?(講解兩個瓶中分別裝有HCl氣體和氨氣)請同學們討論,猜想。
【歸納講解】氨與酸反應生成銨鹽。如氨遇到氯化氫時,迅速反應生成氯化銨晶體,固有白煙生成。
【板書】
【拓展】講解銨鹽的生成現(xiàn)象及銨鹽的化學性質銨鹽都易溶于水,受熱易分解,與堿反應時放出氨氣。
【板書】
【實物展示】一瓶氨氣
【提問】初中時我們都學過氨的那些性質?根據觀察試著總結氨氣的物理性質。
【板書】氨氣的物理性質——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比空氣輕,易液化,極易溶于水。
【多媒體展示】噴泉實驗視頻
【過渡】思考噴泉實驗的實質,思考圓底燒瓶中的水為什么顯紅色。由此猜想氨氣的化學性質,教師進行總結、歸納。1體積的水大約可溶解700體積的.氨氣。氨水有弱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或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
【實驗】氨的實驗室制法
【補充】工業(yè)上氨氣的制備
【板書】氨氣的制備
【多媒體展示】自然界中氮的循環(huán)圖片
【提問】
聽教師講解并觀看“魔術”——空瓶生煙
同學猜想可能是HCl與氨氣反應生成了新的物質。
了解銨鹽的生成及其性質
學生討論后發(fā)言,教師適當加以引導
認真觀看實驗視頻
思考,總結,歸納
分為8個探究小組,每組6人左右進行氨氣的制備實驗,完成教師所給的表格;10分鐘后,每組派一個代表交流結果。其他同學可以補充和完善。
自由討論,回答問題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出規(guī)律的科學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體現(xiàn)課程改革先進理念。
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關注社會
板書設計
。ㄒ唬睔
1、工業(yè)制氨:N2+3H2 2NH3
2、氮的固定:將游離態(tài)的氮轉變?yōu)榈幕衔锝凶龅墓潭ā?/p>
3、氨氣的物理性質: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1︰700)。易液化。
4、氨的化學性質:
。1)與水的反應:
NH3+H2O NH3.H2O NH4++ OH-
其中的NH3.H2O很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為NH3和H2O
。2)與酸的反應
NH3+HCl= NH4Cl(白煙)氨與揮發(fā)性酸反應放出白煙
【化學《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學化學教學設計08-27
化學教學心得體會04-30
《學畫》教學設計02-19
《畫》教學設計01-12
《紀念》教學設計02-19
《插秧》教學設計02-19
《泉水》教學設計02-19
《春曉》教學設計02-19
《雨后》教學設計02-19
《陽光》教學設計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