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埃、倫”等12個生字,正確書寫“冶煉、溶解、沉淀、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學研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卓越的思想品質(zhì),體會“美麗”的深層含義。
4.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有關居里夫人的文字、圖片或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新課,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體課件,觀看居里夫人的演講錄像。
2.同學們,你們知道眼前這位端莊、漂亮的女士是誰嗎?(居里夫人)
3.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搜集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經(jīng)定格于同學們的頭腦中,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請幾名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編寫習作提綱,試寫居里夫人
1.通過交流,同學們對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現(xiàn)在如果讓你來寫居里夫人,你打算寫些什么內(nèi)容、怎樣去寫?請同學們快速構(gòu)思,列出寫作提綱。
2.與小組內(nèi)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內(nèi)進行交流。
三、初讀感知課文,了解作者思路
1.結(jié)合學生的作文思路進行簡單小結(jié)。
2.同樣是寫居里夫人,我們看看作者梁衡在紀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時創(chuàng)作的《跨越百年的美麗》是怎樣寫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第18課(板書課題)。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認讀生字新詞。
5.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6.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寫了有關居里夫人的哪些內(nèi)容。
7.學生交流,引導學生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的思路。
四、細讀探究課文,理解“美麗”內(nèi)涵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居里夫人的美麗表現(xiàn)在哪里,請從文中畫出有關語句。
2.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機動教學。教師邊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的“美麗”所在,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有關語段,深入理解“美麗”的內(nèi)涵。
。1)外表美。重點品讀下面語句。
瑪麗?居里穿著一襲黑色長裙,白凈端莊的臉龐顯出堅定又略帶淡泊的神情,那雙微微內(nèi)陷的大眼睛,讓你覺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來。她的報告使全場震驚,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
引導學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樣理解“而她那美麗、莊重的形象也就從此定格在歷史上,定格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句話。
(2)內(nèi)在美。相機出示有關語句。
、倬拖袷窃诤┥蠐斓揭粋貝殼,別人也許僅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卻要研究一下這貝殼是怎樣生、怎樣長、怎樣沖到海灘上來的。別人摸瓜她尋藤,別人摘葉她問根。
重點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執(zhí)著的探究精神。
、谶@點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融入了一個女子美麗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旣惖男愿窭锾焐幸环N更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有遠大、執(zhí)著的追求。這種可貴的性格與高遠的追求,使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自然發(fā)現(xiàn)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體會居里夫人執(zhí)著的信念與追求。
、鬯龔囊粋漂亮的小姑娘,一個端莊堅毅的女學者,變成科學教科書里的新名詞“放射線”,變成物理學的一個新的計量單位“居里”,變成一條條科學定律,她變成了科學史上一塊永遠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過的筆記本里,還有射線在不停地釋放。
從這兩段話中引導學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貢獻及其為科學而獻身的偉大精神。
、芩緛砜梢蕴稍谌魏我豁棿螵劵蛉魏我粋榮譽上盡情地享受,但是,她視名利如糞土,她將獎金贈給科研事業(yè)和戰(zhàn)爭中的法國,而將那些獎章送給6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引導學生體會居里夫人一心想著人類的科學事業(yè),視名利如糞土。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讀通覽課文,理解題目含義
1.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結(jié)合課文談一談什么是真正的美麗,為什么美麗能跨越百年?
2.小結(jié):外在的美是短暫的、易逝的,只有內(nèi)在的美才會是永恒的,不變的。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表現(xiàn)在她美麗的容顏,更重要的表現(xiàn)在她那堅定執(zhí)著的信念與追求、為科學獻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所以,她的美麗才會牢牢銘刻在人們心中,才會跨越百年,甚至是永遠。
六、自主完成作業(yè),課外拓展閱讀
1.寫會本課生字新詞,摘抄自己喜歡的語句。
2.閱讀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原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新詞,回顧課文內(nèi)容
1.聽寫下面詞語:
冶煉、溶解、沉淀、分析、隱退、乏力、榮譽、頭銜、里程碑、人聲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師指導普遍存在問題。
3.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
二、互相質(zhì)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
1.請同學們再來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是否還有不懂的問題,在課文中作出標記。
2.提出不懂的問題,也可以提出感興趣的問題與同學們一起進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備怎樣的品質(zhì)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此處可補充閱讀瑪麗?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貴品質(zhì)。)
三、欣賞品析課文,感悟表達方法
1.你認為課文中哪些語句特別好,作出標注。
2.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說明理由,并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教師相機出示有關語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體會作者在遣詞造句上的特點。
3.上節(jié)課老師讓大家試寫居里夫人,列出寫作提綱,現(xiàn)在對照你的提綱,想一想這篇課文在布局謀篇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借鑒之處。
4.教師小結(jié):這篇課文作者選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里,應用多種手法對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靈、精神進行了盛贊,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熠熠生輝。作者的寫作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四、進行隨文練筆,提升內(nèi)心感受
1.下面讓我們也拿起筆來,把你心中對居里夫人的贊美之詞寫下來。
2.讀一讀剛才寫下來的對居里夫人的贊美之詞,共同賞評。
五、課外拓展閱讀,自由進行習作
作業(yè)超市,任選一題。
1.繼續(xù)搜集有關居里夫人的資料,寫一篇有關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來擬定的提綱寫,也可以結(jié)合自己閱讀《跨越百年的美麗》和愛因斯坦寫的《悼念瑪麗?居里》后所受到的啟發(fā),重新構(gòu)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學家、歷史文化名人的事跡,仿照《跨越百年的美麗》寫一寫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學家或歷史文化名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經(jīng)過。
2.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讀武松打虎的部分。
二、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及繪有武松打虎場景的掛圖。
四、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條理;重點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學重點:
重點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抵御、推辭。侮辱、拒絕、和氏壁、絕口不提
(聽寫后,同座同學相互檢查批改)
二、啟發(fā)談話,導人新課
前面學過的兩篇課文,講的都是我國古代的事情,今天我們要學的“景陽岡”講的也是我國古代的故事。課文是根據(jù)明代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片段改寫的。(板書:景陽岡)
提問:哪位同學能把《水滸傳》向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景陽岡》講的是誰的事?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條理
1.提出自學要求::用比較快的速度把課文默讀一遍,按照事情經(jīng)過把課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練習”1的填空題。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1)請學生說說是怎樣分段的,每段講的是什么。
(2)請學生說說是怎樣填寫“思考?練習”1的。
四、抓住重點,進一步理解課文
1.各自朗讀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點語句,理解打虎的經(jīng)過。
(1)、原來大蟲抓人,只有一撲、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著,勁兒就泄了一半。
指導學生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蟲抓人只有哪“三般”?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學生理解語句意思的基礎上,(適當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指導學生理解:“就勢”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著什么“勢”把大蟲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武松是怎樣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武松打死猛虎這一部分。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說說課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
二、指名說說每段的大意
三、練習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掛出寫有“思考?練習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討論題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討論交流。
(1)“店家只給武松篩三碗酒”的原因和結(jié)果。
(原因:“三碗不過岡”。)
(2)武松不聽勸告上景陽岡的原因和結(jié)果。
(原因:“這條景陽岡少也走過一二十遭,幾時聽說有大蟲!”——不相信有大蟲。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薄慌吕匣。
結(jié)果: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動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結(jié)果。
(原因:原來武松使盡了力氣,手腳都酥軟了!啊蚧r用盡了力氣。
結(jié)果:“先下岡去,明早再來理會!)
四、指導有感情朗讀
1.掛出繪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掛圖,說說這一部分該怎樣讀。(要讀出老虎的兇猛和垂死掙扎,讀出武松的勇敢、機智、沉著,節(jié)奏稍快些,反映當時的緊張氣氛。)
2.學生自己練習。
3.鼓勵學生當眾朗讀,對讀得好的進行表揚。
五、布置作業(yè)
預習讀寫例話《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進店(詳)喝酒談虎——神態(tài)
二、上岡(略)心理活動
老虎 撲 掀 剪 性格
三、過岡(詳)武松 閃 閃 閃 豪放
劈 跳 掀 無畏
按 踢 打
四、下岡(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節(jié)
一切情語皆可用景語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人類的一切意識思想都可通過自然景觀來傳達。我想只有學生形成了這種意識,才會在平常生活中自覺把自我的情與自然映照、類比、融合,才會在閱讀中真正體悟“一切景語皆情語”,才會把“一切情語皆可用景語”運用于言語實踐中。
要達成這一目標,就要讓學生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總體觀。因此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分兩部分:一是讓學生有個理性的認識——自然是人類的母親,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是把人類的情分為情、理、志三種,每種配以古詩文和現(xiàn)代文實例,以實例讓學生相信“一切情語都可用景語”。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
2、舉抒情、喻理、言志三種抒情方式,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人類的一切意識思想都可通過自然景觀來傳達
3、豐富學生自然文化底蘊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人類的一切意識思想都可通過自然景觀來傳達的意識
三、教學難點:同上
四、教學過程:
(一)人與自然的關系
1、人類是從哪里來的?(導入。圖片猿人、現(xiàn)代人類社會)
科學家表示,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進化而來的。根據(jù)最新研究,這種名為棘魚屬的原始魚類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nèi)的所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自然通過長期進化,孕育出各種各樣的生物,人類只是其中的一個物種。
人類由自然孕育,自然是人類的母親。
2、人類社會只是自然這個大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
人類始終同自然之間保持著物質(zhì)、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甚至可以說,人類一切合理的道德準則、法令制度都是自然規(guī)律的延伸。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人合一”“天人感應”一類學說。因為人類來自于自然,所以會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回歸自然的渴望。古往今來,多少文人仕子處境困窘時,會有歸隱泉林的意愿,這就有如落葉歸根、游子思鄉(xiāng),痛極呼母般自然。自然大地,是人類的母親。
(二)文學中的自然
歷代文學作品都有大量自然景物的融入。文學就是人學,既然人類以大地自然為母,在文學作品中當然會有大量自然場景的融入。請看《詩經(jīng)》《楚辭》諸子百家、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現(xiàn)代文學,每一時代的文學作品中,無不有借景以抒情、借物以喻理、托物以言志之作?梢哉f每一個文人雅士,都用一顆敏感的心,與自然萬物溝通交流,并借以傳情達意。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反過來也可說,一切情語皆可用景語。
如果我們把人類的思想情意分為情、理、志三個方面,那么借景抒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這三種抒情方式就正好對應人類的三種主要情意。也就說,人類的情意都可與景交相輝映。
1、借景抒情
又稱寓情于景,特點是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特點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寫代替感情抒發(fā),也就是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1)古詩文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注:本詩寫于杜甫在飽經(jīng)歷亂后,詩人暫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個安身之地。提問:詩人心情如何?是如何表現(xiàn)這一心情的?這樣表現(xiàn)心情與直抒胸臆比有何好處?
明確:其心情是愉悅安寧的。這首詩通篇寫景,景色濃麗、美好,傳達出作者愉悅欣喜的感情。這是樂景寫樂情。更具體形象可感,避免了蒼白的抒情。
。2)現(xiàn)代文:《飄落心靈的秋葉》(附于學生資料)
提問:1、第②段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2、第④段作者悟出了什么樣的道理?是怎樣悟出的?
明確:第二段:枯黃的樹葉,揚揚灑灑,飄落在地,與作者失落、彷徨的情緒一致。起到了渲染氛圍,烘托作者情意的作用。第四段作者明白了:其實生命在為難你的同時也在給你生存的暗示。梧桐葉與自己的命運十分相似;而那頑強生長的另一片小樹葉,卻啟示我“應該振作起來”,這種啟示使我作出了正確的選擇。
2、借物喻理
作者心中有“理”,借物態(tài)以喻之;或是作者見到某景物,思考感悟到某“理”。
以下作品選擇性鑒賞,重點鑒賞其一,主要讓學生說說從中悟到了什么理,如此喻理有何妙處。其余可只讓學生說說其中悟到的道理。
。1)古詩文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名句格言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2)現(xiàn)代文:《葉子的風姿》(附于學生資料)
3、托物言志
對物品進行描寫和敘述,表現(xiàn)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以下作品鑒賞時,主要讓學生說說從中悟到作者何種志趣,“物”和“志”有何相通之處。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fā)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畫眉鳥 (歐陽修)
百轉(zhuǎn)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三)用景語替代情語的效果總結(jié)
1、引發(fā)想像,再現(xiàn)形象,形成意境,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含蓄雋永,意味無窮
(四)作業(yè):
閱讀《三種抒情方式經(jīng)典作品》,完成后面的練習。
附:
板書設計
一切情語皆可用景語
關系:自然是人類的母親
借景以抒情
一切情語皆可用景語 借物以喻理
托物以言志
效果:1、引發(fā)想像,再現(xiàn)形象,形成意境,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2、含蓄雋永,意味無窮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思想:前輩語文大師們說,課本無非是個例子,這是很有見地的。我們可以再往前邁一步:課本僅僅是個引子,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教師要把這個“小文本”通過你和學生的共同學習、研討演變成“大文本”。說它是引子,是因為我們要據(jù)課本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內(nèi)知識、一般能力的學習,也要引出好多與課本有關的課外知識、綜合能力的學習。說它是一些觸點的集合,是因為文本蘊藏著很多能觸動讀者思考的“元素”(點),這些“元素”涵蓋了諸多角度、諸多層面,而且因人的認識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異而不同。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這種“大文本”觀。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導學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尋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與《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現(xiàn)實生活所表露出來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討論,在討論中明辨是非,體驗什么是值得稱道的“人性美”。另外,讓學生復述、概括、理清脈絡,這是一條由具體到概括的邏輯訓練線路,經(jīng)常訓練,有利于學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
課時安排:本文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范讀課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據(jù)情節(jié)的發(fā)展讀出起伏,確實能感染學生。
二、讓學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言行談一兩點感受。
三、找?guī)讉朗讀水平高的同學生分段朗讀。
四、復述課文。
五、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1.啟發(fā)學生找到兩條記敘線索:明線寫德拉,暗線寫杰姆。
2.讓學生根據(jù)文章情節(jié),順著兩條線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線的交替變化和融合。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線索”。
3.劃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結(jié)構(gòu)”。
第二課時
一、歸結(jié)文章的主題。要求根據(jù)文本的內(nèi)容,抓住主要情節(jié),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將本文主題偏移到對資本主義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的關注,從而展開社會批判。正確的認識:歌頌了樸實而純真、艱難辛酸卻相濡以沫的愛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尊重他人的愛,學會去愛他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舉例說明怎樣尊重他人的愛,怎樣向需要幫助的人獻出自己的愛心,擔負起自己的道德倫理責任。有條件的學?梢哉襾碛⒄Z原著,進行跨學科學習。
二、與《我的叔叔于勒》進行比較教學,了解人性的多樣性。并從現(xiàn)實生活中分別舉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讓學生學會自己分辯,從而明確是非,引導學生展現(xiàn)美好的人性。
三、了解巧合和懸念的寫法。這部分可由教師設疑、學生解疑的方式開展教學。參見“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特點”(“巧合無痕”、“引而待發(fā)”)。
四、仿照本文的寫法,就你身邊人們的某個閃光鏡頭,編寫出小小說提綱。課下再寫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這是一篇散文。從多個角度寫了夏天的“迷人”。
教學要求:
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要認的生字和課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暢所欲言,闡述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將體會融入朗讀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要認的生字是重點。
不僅能讀,還能表達自己的想法是難點。
教學構(gòu)想:
將語文天地中的“連一連”放在開課階段,因為這道詞語搭配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搭配,需要學生展開想象,才能連好,因此放在開頭,會使學生馬上進入多彩的夏天的氛圍當中。另外,針對學生要向中年級過渡的實際情況,本節(jié)課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引導學生自己質(zhì)疑、解答、辯論。
我對教案的設計不是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設計,而是更趨于方法的介紹和指導,至于具體的操作還要根據(jù)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來靈活應對,真正做主體學生的引導者。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放輕快的音樂,屏幕出現(xiàn)語文天地中的題目。
蟋蟀 螢火蟲 青蛙 知了
打燈籠 彈琴 唱歌 敲鼓 跳舞
請同學們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在迷人的夏天里想象一下,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會做什么?
每人一張連線紙,想一想、讀一讀、連一連。
說說你的想法好嗎?上來的同學把自己的連線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
[設計意圖]擬人化的詞語搭配方式展開了學生的想象,把窗外迷人的夏天世界帶進了課堂。
做了這道題,你有什么感覺?
2、引出課題:《多彩的夏天》
二、認識生字
1、在小組中自己學習生字。
2、指名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認讀生字。自己認為特別難的字重點講解,其他同學可補充。
3、識字游戲:
從要認的字中,任意挑選兩個字,小組合作連成一句話。如:“辣”“淇”——太陽火辣辣的照著我,我就買了一個冰淇淋吃,真涼爽!
[設計意圖]即熟練了要認的字,又提高了組詞造句的水平,還鍛煉了靈活運用的能力,更加強了合作參與意識。
三、朗讀理解
1、按照“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順序,自己朗讀課文。
五分鐘!看通過你們的努力能讀到什么程度?
2、你最喜歡哪一段?讀給大家聽。
[操作方式]讀到哪一段,就展開哪一段的自主學習:讀了這一段,你想說什么?想問什么?同學互相幫助解答,說說自己的看法。
教師相機板書這一段的重點詞語。
例如:讀到第二段夏天是多彩的時,展示圖畫,用各種生動的詞語表現(xiàn)夏天的五彩斑斕。然后,圖文對照,朗讀課文。
學生評價的內(nèi)容也要充分利用,老師機智應對,轉(zhuǎn)化為新的問題。
如:學生說“他讀的真好!”老師順勢問“你認為好在哪里?”“很有趣!”“你能讀的也讓我們感到這么快樂和有趣嗎?”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較大的自主空間,讓他們成分地讀書、思考、發(fā)表意見。展開討論不僅僅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更重要的是啟發(fā)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敢想敢說,思維活躍。為升入中年級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適時地指導他們讀好課文的每一段話。
四、從課文走出回到自己
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
讓我們一起盡情的享受夏天吧!
(板書設計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并學習父親的勤勞和執(zhí)著。
3.積累并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課前準備
1.文字幻燈片。
2.補充閱讀材料。
A案
第一課時
讀題設疑,整體感知
1.(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一讀,大膽推測一下,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
2.到底誰的推測正確呢?讓我們快速讀課文。
初步閱讀,讀通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指導讀準確:嬰兒、疑惑、堅毅、平坡、邊緣、可怖、紅腫、榨干、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研讀,體會人物精神
1.默讀課文,思考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圈畫批注,看你能找到幾條原因。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a.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b.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一筐筐挑土,*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一塊新菜園。
c.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這位普通的農(nóng)民以同樣的精神在荒涼的山坡上創(chuàng)造了一塊菜園。請你用自己的話夸夸這位父親。(如,您的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土,沒有肥,您都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肯定會取得成功。您下定了決心就不辭勞苦地付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雖然平凡,卻有一種偉大的精神,才創(chuàng)造了荒涼中的奇跡)
5.父親雖然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民,但他身上那種執(zhí)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卻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下面就請同學們?nèi)芜x一段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父親這種精神的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并讀給大家聽。
探究寫法
1.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這種精神的?(典型事例,具體描寫人物的言行)
2.拓展閱讀《兩根指頭的聲音》。
附錄
兩根指頭的聲音
包利民
黎楓是一個高中生,我第一次看見他的時候,他正打著響指,聲音清脆悅耳,我看到他只有一只右手,左臂空空蕩蕩,更讓我吃驚的是,他的右手僅有兩根指頭,他竟用僅有的拇指和食指打出響指!
當我們成為朋友后,我漸漸地了解到他的一些情況。9歲那年,他因頑皮觸碰到高壓線,從此失去了左臂和右手的3根手指。開始的時候,他萬念俱灰,年少的他心中充滿了絕望。后來在父母及老師的開導下,他才漸漸平復下來。
有一次,一個傷殘人報告團來作報告,父母打算帶他去聽,好讓他知道別的傷殘人是怎樣奮斗的,以此鼓舞他的斗志。他很高興?傻诙焖植豢鞓妨,父親問他原因,他說:“他們做報告時,我怎樣為他們鼓掌呢?”
父親看著他的眼睛說:“兩根指頭也可以鼓掌呀!”那幾天,他學會了打響指,聽報告的時候,他以打響指代替了鼓掌。
有一次他和同學們討論理想,大家異常激動,有個同學站起來,兩手握緊拳頭大聲說:“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拼搏,我想成為一個企業(yè)家!”黎楓的眼睛黯淡了,他的理想也是成為一個企業(yè)家,可他卻不能像那個同學那樣用雙手去拼搏。
回到家中,他一直悶悶不樂,在母親的關切下,他講了白天發(fā)生的事。母親沒說什么,默默注視了他一會便轉(zhuǎn)身向門外走。忽然,一枚硬幣從母親手中落到了地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他忙跑過去,把那枚硬幣拾起來還給母親。母親握著那枚硬幣說:“孩子,你看,拾起錢兩根手指就足夠了!”他一下子愣住了,心中的震撼是無法形容的。
他對我說:“從那以后,我就明白了,拼搏不只用兩只手,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健全的心!”
再一次看見黎楓的時候,他正用兩根手指熟練地操作電腦。我們談了好久,臨別的時候,他打了一個響指和我再見。是啊,即使上天只給你兩根手指,你也可以用它扼住命運的咽喉!
B案
導入新課,激發(fā)閱讀興趣
(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一位極其普通的農(nóng)民,為家人開出了一塊菜園,但子女收獲的絕不僅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種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出示自讀提綱
1.自由輕聲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并在空白處進行批注。
小組內(nèi)交流自讀提綱中的2、3題
全班交流,體會人物精神
1.師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動的語段,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a.第三自然段,通過“每天……就……直到……才”寫父親通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才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
b.第五自然段,“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為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自己的身體,在巖石之上創(chuàng)造了一塊菜園。
c.第八自然段,育肥時父親的一段話,表明了父親對土地的了解和熱愛,目光長遠,不貪圖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從父親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執(zhí)著的精神,堅忍不撥的毅力,不服輸?shù)男愿,勤勞,為了理想竭盡全力地付出等)
積累語言
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課前談話
師:上課之前老師要和大家說兩句話,請你們仔細聽,對你就鼓鼓掌。不對,你就搖搖頭。
第一句:我們是好朋友!同學鼓掌。一下子讓我擁有了這么多朋友,我心里都樂開了花。
第二句:你們上課聽講真專心!
師:看大家這么有精神的樣子,我們就準備上課了,好嗎?希望客商我們能專心學習,也能成為真正的好朋友
認識安培
師:剛才,我一下子認識了那么多新朋友,太高興了。我啊,也給你們帶了一個好朋友,你看(出示安培的圖片)一起來喊喊他的名字
生:安培
師:安培到底是誰?又一個怎么樣的人呢?請你認真讀讀這句話你就知道了。
指名讀
師:第一次讀就能讀正確,真棒
指名讀
師:最后半句不著急再讀一次嗎?
生再讀
師:現(xiàn)在你能用這個句子來介紹一下安培嗎?
句式訓練:安培是 。
生1:他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
生2:他是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要是把紅色的這兩個詞讀得重一點就更好了。
初讀,了解故事梗概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安培因為做事情太專心,而發(fā)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故事的題目就叫《“黑板”跑了》,請你們和我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誰能來讀讀?
指名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的小腦袋里有沒有冒出許多小問號來?
同學提問
師:黑板怎么會跑呢?黑板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呢?
現(xiàn)在請你仔細想想,還能不能提出不同的問題。
會問的人就一定很會學習。就讓我們趕緊去讀讀課文吧,請先看讀書要求:
1、 要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詞語圈出來多讀幾遍。再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 邊讀邊考慮我們剛才提出的問題。
明白了嗎?趕緊從課桌里拿出課文紙大聲讀起來吧。
同學讀課文,教師將難讀的詞語打到課件上。
車輛 只顧 衣襟
掏出 車廂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會神
師:看到大家一遍接著一遍讀課文,我都不忍心打斷大家了?墒俏液芟胫肋@兩個問題的答案,誰能告訴我呢?黑板為什么要加引號?黑板怎么會跑呢?
生1:因為那不是真的黑板,是馬車車廂的后壁。
生2:馬車跑了,馬車的后壁就跑了,黑板也跑了。
師:讀了課文還不夠,還要會讀這些詞語出示詞語:
車輛 只顧 衣襟
掏出 車廂 后壁
演算 情不自禁 聚精會神
師:誰能來讀一讀第一行
指名讀
師:衣襟這個詞語特別難,誰能念?
指名讀
師:知道什么是衣襟嗎?看,老師這里(手指著自身的衣服領子),這就是衣襟,現(xiàn)在知道了嗎?
生齊答:知道了。
師:現(xiàn)在誰來讀讀第二行
指名讀
師:清楚又響亮,最后一排最難了,誰有勇氣來挑戰(zhàn)?
指名讀
師:能把這三個詞語念得擲地有聲嗎?
指名讀
師:其中有一個詞演算你知道是怎么樣算嗎?
生:在黑板上一邊算一邊畫
師:張老師找到了有這個詞的句子,讀一讀再想想什么是演算?
出示:安培高興地走過去,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在“黑板”上演算起來
生自由讀句子,指名交流
師:演算就是要找一個地方把一步一步寫下來,現(xiàn)在你知道了嗎?我們要把攔路虎一個一個消滅,我指一個大家讀三次。
師:瞧,我們多能干,一會兒功夫就把攔路虎都消滅了,要是再讀課文,一定比剛才讀得更棒了,F(xiàn)在請同桌小朋友你讀一節(jié)我讀一節(jié),互做小老師,讀得好就夸夸他,讀得不好幫幫他。要是有難讀的句子老是讀不好,就把它劃下來,等會兒我們一起來讀。
生互讀課文
師:有沒有特別難讀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沒有同學舉手
師:老師剛才看到一個小朋友有一句話讀得不是很好,我們一起來看。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
師:這個句子很難讀,老師用了一些記號來協(xié)助大家,看能不能行了?
出示句子:
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
師:有了我的協(xié)助,你能讀了嗎?
指名同學讀
師:比剛才進步多了,誰能再來讀一讀。
個別讀
齊讀
師:我這里還有一個句子,你能把這個句子讀好嗎?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還在向前移動安培情不自禁地跟著黑板走,繼續(xù)聚精會神地演算著
師:這個句子里,有個詞語形容安培特別專心,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生:情不自禁
師:這是形容安培不自覺得跟著馬車走了。
生:聚精會神
師:這回找對了。誰的小腦袋里還有4個字的,形容考慮問題特別專心的詞語?
生:專心致志(師在黑板上貼出詞語)
生:全神貫注(師在黑板上貼出詞語)
生:一心一意(師在黑板上貼出詞語)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把它們放進記憶貯藏室里面。
細讀:抓住“黑板”,學習安培為什么想找一塊“黑板”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做小小偵探家,仔細讀讀課文的3、4、5找出有關黑板的句子,用橫線把它們畫下來。
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找句子,師巡視。
師:有人已經(jīng)找到好幾句了,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你找到哪幾個句子就來交流哪幾個句子。
指名交流
生讀:說來也巧,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黑板”,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
出示句子:
說來也巧,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黑板”,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
師:你找到了這一句,還有嗎?
生:算著算著,這塊“黑板”跑了起來,慢慢地向前移動。
出示句子:
算著算著,這塊“黑板”跑了起來,慢慢地向前移動。
師:你找到了這一句,還有沒有?
生:可是“黑板”還在向前移動,安培情不自禁地跟著“黑板”走,繼續(xù)聚精會神地演算著。
出示句子:
可是“黑板”還在向前移動,安培情不自禁地跟著“黑板”走,繼續(xù)聚精會神地演算著。
師:還有兩句你能找到嗎?
生:后來,那塊“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自身快追不上了。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一塊黑板,而是一輛馬車車廂的后壁。
出示句子
后來,那塊“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一塊黑板,而是一輛馬車車廂的后壁。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我給這5個句子涂上了三種顏色,每一種顏色的句子分別在講什么,請大家想一想。
出示:
說來也巧,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黑板”,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
算著算著,這塊“黑板”跑了起來,慢慢地向前移動。
可是“黑板還在向前移動,安培情不自禁地跟著“黑板”走,繼續(xù)聚精會神地演算著。
后來,那塊“黑板”越走越快,安培覺得自身快追不上了。
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一塊黑板,而是一輛馬車車廂的后壁。
師:你看,這些句子涂上了不同的顏色,請你再讀讀,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學自由讀句子。
師:誰能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沒有同學舉手
師:第一個我來說吧,你看,第一句我就說黑板豎著(板書:豎著)第二個你能來說嗎?
生齊說:黑板動了(板書動了)
師:最后呢?
生齊說:黑板跑了(板書跑了)
師:小朋友們,安培再街上一邊散步一邊考慮數(shù)學題,他發(fā)現(xiàn)一塊豎著的黑板,就馬上演算起來,后來黑板動了,安培還跟著黑板演算,最后黑板跑了,安培追不上了,他才發(fā)現(xiàn)那是馬車車廂的后壁。
師:這豎著的黑板是為安培準備的嗎?他為什么要去找這一塊豎著的黑板呢?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找到答案馬上舉手。
同學自由大聲讀
師:剛才小朋友們犯了一個錯誤,老師要求大家默讀,他為什么要找一塊黑板?
生:他在衣襟上畫著怕忘記了,就想找一塊黑板。
出示
開始他在心算,用手指頭在自身的衣襟上畫呀畫的,后來覺得需要找一個地方來計算一下才行。
師:誰能邊想象邊來讀這個句子。
同學自由讀
師:讀著讀著,我仿佛看到安培一邊心算一邊在衣襟上畫呀畫的樣子了,誰愿意來做做安培?指名讀
師:你一邊畫一邊心算再想什么?
生:數(shù)學題,很難算
師:街上的行人來來往往好像很熱鬧,可是安培好像
出示句子:同學接讀
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頭朝前走。
師:請你讀讀這句話,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呢?出示
出示句子:
說來也巧,街道旁正好豎著一塊“黑板”,好像特地為他準備的。
師:讀出安培喜出望外的心情來
安培都高興地喊了出來了,
出示:
太好了! 。
他會喊些什么呢
生:我可以演算這個題目了
生:我想找黑板就找到了
師:他還是一心想著數(shù)學題,我們都知道這個是馬車的后壁,可是安培為什么不知道呢?
出示句子
安培高興地走過去,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再黑板上 地演算起來。
你能把形容專心的詞用進去說一說嗎?
師:原來是安培考慮數(shù)學題太專心了。所以才會把馬車車廂的后壁當作黑板。那黑板動了,甚至跑了起來,專心的安培又是怎么樣的反應呢?大家可以課后再去讀讀課文的第4、5自然段,自身去學學。
寫字,學習安培的專心
師:最后讓我來學學專心的安培,專心得來寫寫字。
出示生字:
考
師:看這是什么字?認識這個偏旁嗎?這是考字頭。要寫好這個字得注意筆順,請你找到課后練習2考的筆順,自身先書空一下。
師:現(xiàn)在我們可以把它放到田字格里了,先寫考字頭,豎在豎中線上,再寫橫、豎折折鉤。請你們也把考字放進田字格里。注意頭正、身直、臂平、腳平。
出示生字
而
師:課后請大家也用先書空,再看田字格里的位置,自身寫一寫。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7篇05-3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6篇05-30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八篇02-1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五篇11-2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7篇10-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四篇08-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08-06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八篇07-30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四篇01-30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集錦6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