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zhì)量,常常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新的教育理念倡導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我著重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以各種美術活動為引線,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順應學生的生理、心理發(fā)展及情感需要,循序漸進地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設計
說明
教學內(nèi)容:
初中美術實驗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節(jié)《優(yōu)美的校園》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感受校園環(huán)境及建筑的美感。
2、認知目標:結(jié)合校園建筑物,學習方形物體的透視現(xiàn)象和規(guī)律,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3、技能目標:指導學生運用繪畫透視和繪畫構(gòu)圖知識表現(xiàn)校園環(huán)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學重點:
1、風景畫是怎樣表現(xiàn)景物空間的?
2、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各有什么消失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
1、怎樣取景與構(gòu)圖才能表現(xiàn)好校園?
2、采用什么表現(xiàn)方法才能顯示校園的美感?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石膏正方體、長方體或紙盒等立方體、厚紙板、建筑物圖片或掛圖、本校校園環(huán)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學生準備學具:厚紙板、方開紙盒、畫紙、鉛筆、鋼筆或其他畫筆。
一、導入新課(4分鐘)
師:讓我們?nèi)ビ斡[校園環(huán)境,大家留心觀察校園的各個角落,注意從不同角度觀察校園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對具有美感特征的場景、角度進行必要的記錄。(培養(yǎng)學生愛我校園的美好情感。)
生:興趣盎然。
二、發(fā)展階段
1、師生活動(10分鐘)
師:帶領學生回到教師欣賞大屏幕(校園建筑物圖片欣賞:主要是體現(xiàn)平行透視規(guī)律和成角透視規(guī)律的)
師:提出問題:結(jié)合剛才在外面欣賞的校園,來總結(jié)一下這些建筑物的特點。
生:回答(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總結(jié)能力)注:近大遠小,近實遠虛
師:大家回答的非常好。你們真的是很棒。(鼓勵)
大家能否舉出生活中的例子。給大家兩分鐘時間討論、思考,看哪一個同學說得最好。
請舉手的學生回答,教師要不斷鼓勵大膽發(fā)言,表揚回答有個性的同學,鼓勵不敢舉手的同學參與進來。
生:路燈。(掌聲)
師:在想想看,還有嗎?
生:路旁的大樹,電線桿,樓梯。(掌聲,氣氛熱烈)
師:好,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有誰能為我們表演一下記憶中的大樹呢(課堂掀起了高潮,大家的表現(xiàn)欲很強,都想上來試一試。)
2、學生活動(分鐘)
3、合作評價與探究總結(jié)
充分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小組評,集體評。(此時高潮迭起,全體參與,氛圍熱烈有序)
生:通過自由組合,討論交流,小組成員間達成共識
師:分析學生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偨Y(jié)平行透視規(guī)律。在這樣的活動中,大家輕松而又快樂學會。
師:打出投影:兩種透視現(xiàn)象的不同。成角透視規(guī)律在大家看來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了?
生:是。
4、自主合作與練習
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課前準備的紙盒,練習運用透視規(guī)律表現(xiàn)紙盒的立體形象。教師巡回指導,走進學生當中,與學生一起探討,一起表現(xiàn),并且隨時幫助學生解決疑難。
生:練習
5、動手制作與欣賞
師:演示并指導學生用厚紙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雙手組合手勢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觀察校園場景和建筑物,提示選擇最佳構(gòu)圖的方法。
生:欣賞,領略一下表現(xiàn)手法,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但要提示學生,不要被教師的示范框住思維,目的是發(fā)揮個人所長、個人風格,體現(xiàn)個性。
三、收拾與整理
四、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自由選擇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膽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知識,在校園中進行對景寫生。寫生過程中應指導學生確定最佳構(gòu)圖、對物象主次的區(qū)別表現(xiàn)以及對物象簡繁的必要的取舍。
五、課后反思
(一)揚兩個亮點
1、大量的圖片資料展示,直觀形象地說明了平行透視規(guī)律和成角透視規(guī)律的,學生賞心悅目,學習過程興致盎然。
2、學法引導注重過程的生成性,由淺人深,從扶到放,在認識、掌握、應用中逐步形成了學習能力。
。ǘ┘m一個偏離
教之過。教師過多地在教上下工夫,淡化了對學生認識基礎的考察,輕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化。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中蘊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
2、能自主學習課文,并通過合作拓展思路發(fā)展交流能力,抒發(fā)自己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這則寓言故事或深或淺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級的學生可能有些困難,應對的策略是精心設計,形成讀書系列活動,并通過合作、交流能有所領悟。
教具
1、掛圖
2、關于“鮮花”的動畫
3、鮮花型空氣清新劑。
(二)、教學步驟
一、讀題、說題
1、讀題:一路花香
2、說題:
。1)說到花,我們腦海里會自然浮現(xiàn)怎樣的一幅圖畫?會用什么詞來贊美來描繪?
。2)老師也送給大家一組有關花的詞語。
(3)說到“花香”,我們又會想到哪些詞呢。
。4)老師也送給大家一組關于“花香”的詞語。
3、請學生扣住“路”字設置疑問。
二、讀通課文
1、討論:我們初讀課文應該做些什么?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3、請全班學生推薦三名同學分節(jié)朗讀,并討論聽的同學該做些什么?
4、學生讀文,老師采訪:取得這么好的讀書成績,有何感想?
5、精讀課文對話部分,自行尋找伙伴分角色練讀。
6、推選一組讀,相機采訪讀得不太出色的同學有何感想。
7、補白:但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因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8、再讀角色對話。
三、看動畫說鮮花
1、欣賞動畫,閉眼想象,相機噴灑香氣。
2、結(jié)合剛才的提供的詞語描繪一下。
3、觀察課文插圖,說說破水罐。
四、感悟課文
1、這美麗的鮮花與破水罐有什么關系呢?.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慮,后小組討論。)
五、抒發(fā)感受
1、在班中你可能是個成績不太突出的學生,學了這課文你會想……
2、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個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學時讀的這篇課文你會想……
六、設疑拓展
1、老師談感受。
2、設疑:你從挑水工這個角色又體會到什么呢?
3、課外再要求學生讀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會寫的字5個,會認的字2個。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平等,民主的思想感情和消除種族歧視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詩中有關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
導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在世界上除我們黃種人,你還了解到了什么人種?你覺得他們一樣嗎?
二、初讀詩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全詩,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和同學互學。
2.教師通過不同的方法檢測。
3.同桌互相讀文,達到讀準讀通。
三、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理解詩文。
1.配樂范讀,學生感受。
2.聽完詩后你們有什么感受?從哪兒感受到的?
3.根據(jù)學生所談引導學生體會世界人們平等相處,幸福平等的感情,并切入朗讀。弄懂你、我、他指的是什么?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進一步體會感情。
四、學生交流資料,描述自己所見全世界兒童在一起載歌載舞的情景。
五、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有感情朗讀詩文體會感情。
2.指導學生會寫5個生字和有關的詞。
3.背誦全詩。
導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
1.今天繼續(xù)學習《最美的花束》一文,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全詩。
2.師生共同評價。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4.課文中的你、我、他指誰呢?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
5.自讀全詩,練習背誦。
6.指名學生背誦。
二、引導學習語文天地中的讀一讀、填一填,會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樣________。說一句話。
三、指導學生寫生字。
1.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提出難寫的字。
2.教師示范:冠、漆。引導學生說出怎樣記住這個字。
3.對于冠,同學們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4.學生練習寫字。
四、布置作業(yè)。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教材第八冊第六單元24課《鏡泊湖奇觀》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
4.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鏡泊湖的奇觀以及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鏡泊湖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的。
課前準備:每個人查閱鏡泊湖及中國名勝、身邊景物的有關資料。
教學準備:投影儀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shù)的名勝美景,同學們誰能介紹一下你所知
道的名勝美景?說的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參觀美麗的鏡泊湖。
2.教師板書課題。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關鏡泊湖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
在課文中找找原因。讀課文時要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學生注意讀書的姿勢。
3.圍繞問題,組織課堂交流。
三、再讀課文,聚焦形象
1.導語: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齊讀:奇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何處呢?讓我們再來認真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邊在課文中做好標記。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標記。
4.組織課堂交流,
四、精讀課文,想象品味
1.分組研讀,協(xié)作討論。
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fā)現(xiàn)神奇,為什么?
2.課堂交流,匯報成果。教師隨機進行提高性指導
3.誦讀積累,比較發(fā)現(xiàn)。
學生自主選擇誦讀表現(xiàn)鏡泊湖奇觀的有關句子,積累語言和表象。
五、細讀課文,質(zhì)疑探究
1.導語:學到這里,鏡泊湖奇觀已經(jīng)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了鮮明的印象。
關于鏡泊湖奇觀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學生質(zhì)疑。
3.教師引導,討論解決
六、總結(jié)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仿照課文的寫法描寫一處景物。
八、板書設計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tài)
瀑布壯觀從不結(jié)冰斷流動態(tài)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鏡泊湖奇觀》的說課設計
碧陽鎮(zhèn)中心小學 吳繼紅
1. 教材簡析:
《鏡泊湖奇觀》是第八冊第六組的一篇閱讀課文。它通過描寫鏡泊湖獨特的美麗景色,贊美了祖國壯麗山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的重點在于突出鏡泊湖景色的壯麗奇特,故而以奇觀為題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繪了鏡泊湖動人的傳說故事和形成的實際情況,接著從整體上描寫鏡泊湖景色的最大特點,也就是自然樸實而又綺麗多變,其次重點描寫了吊水樓瀑布的景色,最后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層次清楚,比喻生動,詞句優(yōu)美,描繪細致。
《鏡泊湖奇觀》一文在描繪鏡泊湖整體特點時運用了靜態(tài)描寫,在吊水樓瀑布這一段則運用了動態(tài)描寫,兩者形成鮮明的對照,突出了鏡泊湖的特點。
作為閱讀課文,在教學內(nèi)容上則要結(jié)合單元的`訓練目標,運用舊知,扶放結(jié)合逐步形成技能。
2. 教學目的、重點、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的定為以下4點。
①.認識本課8個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③.學習作者觀察、寫景的方法,領略鏡泊湖的奇妙景色,獲得美的享受。④.了解鏡泊湖奇觀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樓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長自然常識。
重點的制定,由于本文文質(zhì)兼美,結(jié)合單元訓練重點,所以定為理解文中優(yōu)美詞句,體會課文是怎樣運用靜態(tài)與動態(tài)相結(jié)合的方法描寫鏡泊湖奇觀的。難點是吊水樓瀑布冬季不結(jié)冰斷流。因為學生對于冬季氣溫低達三四十攝氏度,瀑布的水卻從不結(jié)冰這一奇特罕見的現(xiàn)象不易理解,教學時應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
3. 教法和教學程序。
在教學本課時,我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詞句品析法,輔以朗讀法和點綴法。讓學生在老師的點撥下,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受文章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三步:
。ㄒ唬ㄇ疤釡y評,認定目標)先從審題入手,通過朗讀理清層次,感知內(nèi)容。
本文課題是《鏡泊湖奇觀》,我在開課時就抓住了這個湖泊為什么叫鏡泊湖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朗讀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觀,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讓學生明確文章的重點在奇字,讓學生明確本課教學目標。弄清段落層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分哪幾部分來描寫的,使每一個學生既對全文有一個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邏輯思維上做到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ǘ▽嵤┠繕耍┮宰x帶講,品詞析句,加強語言文字訓練。
本篇課文,優(yōu)美的詞句較多,如果學生能夠體會這些詞句的精妙,那鏡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誦讀課文,然后分小組研究鏡泊湖景色神奇之處,品詞析句,哪一句寫得美,美在哪里,哪些詞精、哪些句妙,它們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點進行描繪的。然后讓學生質(zhì)疑,對于鏡泊湖奇觀還有什么疑問嗎?對疑問分類,學生討論,自行解決,教師適當引導。
。ㄈ繕藴y評)回顧總結(jié),拓展延伸。
學生在賞析完全文后,能夠在回顧全文后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是動態(tài)描寫以及這種相結(jié)合寫作方法的優(yōu)點,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練習,讓學生運用本文寫作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這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能力的一個目標檢測。
4. 學法指導。
語文課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是為了不教,因此,語文教學要注意學法的指導,本課教學著重指導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學習方法:
。1) 指導學生掌握品味詞語的方法。
如課文第二段,描寫鏡泊湖整體特點時,學生已經(jīng)提出具有概括性的兩個詞,自然樸實、綺麗多變?nèi)绾卫斫膺@兩個詞呢,我讓學生在文中用波浪線和橫線畫出能夠體現(xiàn)這兩個特點的詞句, 如除了鏡泊山莊有一些精致的別墅外,這里沒有多少人工的點綴,只有峭拔的山巖,清澈的湖水,繽紛的花樹, 一望無際的林海。我讓學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繽紛、一望無際和點綴等詞,理解了這些景色的特點后,學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鏡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人工點綴裝飾, 這就是自然樸實的意思。這個詞用得好, 好在哪,要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要看它是否準確的寫出了事物的特點。抽象的詞語要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具體化,具體的內(nèi)容要善于運用詞語進行歸納概括。
。2)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我們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各種閱讀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從中學習到寫作知識,以至于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寫作。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對動靜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已比較熟悉,我就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描寫一處景物。
5. 課堂訓練與作業(yè)布置:
課堂訓練主要進行聽、說、讀、寫的技能訓練。
聽 聽老師的問題要求,在賞析詞句時聽取同學的發(fā)言。
說 學生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讀 全班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寫 描寫一處景物。 。
6. 板書設計如下:
鏡泊湖奇觀 湖自然樸實綺麗多變靜態(tài)
瀑布壯觀從不結(jié)冰斷流動態(tài)
地下森林長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陽光照射
對于板書的設計,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使學生受到板書的啟示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通過近階段的國培學習,我對教學設計有了新的認識,更明確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并多次參加各級教研活動,如何構(gòu)建高效課堂?怎樣進行教學設計,什么樣的設計更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xiàn)將學習的點滴思考作一小結(jié)。
一、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1、只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設計。形成了一套老的教學模式,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樣的課既便老師講得再精彩,也只能說授課教師講得好,不能說學生學得好。
2、講練結(jié)合的設計本無可厚非,但有時講得過多,練得較少;有時認為課堂上訓練得多,學生學到的知識多,這樣的設計就是成功的,F(xiàn)在想來,這樣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完全按照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聽課、學習,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被剝奪了。
3、從過去的教學計對語文課標研究不夠,對學情分析不夠,重知識的傳授而輕過程與方法,對教學反思不夠。
二、教學設計的新思路
1、作好學情分析,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活動,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習慣,讓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真正學會學習。因為,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精神。
2、完善教學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突出語文課的特征,靈活恰當選
擇教學方式,重視語文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重視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3、做好教學設計及反思。努力實現(xiàn)“從經(jīng)驗性到規(guī)律性的跨越”。
課前反思:
學生的學情?目標定位是否合理?教學設計是否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課中反思: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學生反應不積極,師生之間爭議等,預想不到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重新審視,重新觀察,發(fā)現(xiàn)和總結(jié)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反思“為什么,如何調(diào)整教學計劃,采取怎樣的策略和措施”,及時調(diào)整教學設計,使課堂變得有序且高效。課后反思:我的教學高效嗎?哪些地方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到了什么?這樣反思成功的經(jīng)驗和失敗的教訓,有利于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有利于今后的教學設計,也有利于自己的不斷成長。
國培給了我一個好的學習平臺,我收獲很大,我將不斷學習新理念,不斷反思教學,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淺顯的文字中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感受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體貼、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勞動的艱辛,從而產(chǎn)生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難點是理解老爺爺?shù)脑捤纳钜猓麨槭裁凑f只看到一個兒子。
【預設過程】
一、回顧導入
小朋友,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怎樣的三個兒子?
1、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2、讓我們再來驕傲地夸夸他們吧!
(課件出示媽媽話)
3、請三個小朋友扮演三位媽媽,表情朗讀。
二、朗讀感悟
1、質(zhì)疑啟思:
、 過渡:
這就是媽媽眼中的三個兒子。
(板書:媽媽眼中)
可是,在老爺爺?shù)难壑?/p>
(板書:老爺爺?shù)难壑?
又是怎么樣的呢?
⑵ 學生質(zhì)疑:
導語:
是啊,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你認為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
(板書問號)
(第三個兒子)
、 為什么你們認定他就是老爺爺眼中這唯一的一個兒子呢?哪告訴你的?讀給大家聽聽。
2、自主發(fā)現(xiàn), 深入體會水的重和媽媽提水的辛苦:
⑴ 哦,這個兒子幫媽媽提的是一桶怎么樣的水?(沉甸甸的水)從課文中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桶沉甸甸的水?找到劃出來,仔仔細細讀一讀。
⑵ 體會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 生自由讀。
、 誰愿意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③ 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水很重?
(板書:“痛”、“酸”、“走走停!薄ⅰ爸被问帯)
④ 指名讀,評議:
(導語:是啊,多重的一桶水啊,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多累啊。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水桶的重和媽媽的累給讀出來呢?)
師傾聽學生朗讀的亮點,師通過及時評價引領學生有情朗讀。
、 想象性、移情性體驗,感受母親的辛勞。
A、師范讀,生閉眼想象。
B、四人小組交流感受。引導:可以用你的語言,用你的動作表現(xiàn)出來。
C、匯報交流。
⑥ 老師啊,也想請你來讀一讀。我閉上眼睛來聽一聽,看我的眼前,能不能也出現(xiàn)像你們一樣的畫面。
(全體深情朗讀)
⑦ 聯(lián)系生活體會:你們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曾經(jīng)拿過,搬過或者拎過很重的東西嗎?請你回憶一下。此時,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3、對比體會,深入感受:
過渡:
這時,三個媽媽也多么希望有人能來幫幫她們呀!可事實是怎樣的呢?
(讀文說感受)
、 你能用文中的三個句子來說說三個孩子的表現(xiàn)嗎?
(課件出示句子)
、 朗讀感悟。
、 你對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是怎么看的?
(同桌交流)
⑷ 全班交流。
三個兒子的行為對比:
一個兒子只顧自己翻跟頭,一個兒子只顧著唱歌炫耀自己的才藝。獨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
兒子的行為跟媽媽的辛勞對比:
這時候,他們的媽媽在干什么?
4、想象體會,進一步感受第三個兒子的精神品質(zhì):
、 那么重的一桶水,大人都不太提得動,一個跟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提著這么重的一桶水,會是怎樣的情景呢?請你想象一下。
、 你認為這三個兒子當中誰最能體會媽媽此時的需要呢?為什么?
⑶ 揭示中心:
難怪老爺爺會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原來老爺爺看到的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兒子。
(板書:孝敬父母)
三、明意練筆,挖掘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
1、提出建議:
此時此刻,我想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三個兒子、對三個媽媽、對老爺爺、對同學、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對自己說的,請你選擇一條,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能干的小朋友可以寫得更多。
(課件出示:我想說……)
2、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四、小結(jié),升華情感
小朋友,一直以來,我們都感動于媽媽對我們的愛,感動于媽媽對我們的付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相信小朋友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一個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嗎?
【板書設計】
23 三個兒子
媽媽眼中 老爺爺眼中 我的眼中
↓ ↓ ↓
① 既聰明又有力氣
只有一個兒子
、 唱歌好聽
③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孝敬父母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薄⒅悄苣繕耍豪斫庠~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病⑶楦心繕耍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美的意境。
3、技能目標:
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薄⒗斫庠娋,感受文字美。
。、通過詩中所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意境,學習借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說話訓練,進入秋景
同學們,你能以秋天為內(nèi)容,說一句或幾句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嗎?
。ㄉf話練習)
二、故事導入,揭示課題,介紹杜牧,岳麓山
1、下面請同學們先聽一則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誰?
故事發(fā)生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時期,有一位文學家,他從小就有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所以他刻苦學習,認真創(chuàng)作,25歲就考上了進士。他的詩立意新奇,優(yōu)美雋永,骨氣雄勁,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他又熟悉兵法,熟悉政治,是位文武全才。但當時,動蕩不定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有志難伸。他在長安做過幾年官,但沒有實權,長期在江南求職,最后還到我們湖州做過刺史,相當于市長。對江南美景獨有鐘情,寫下了許多詩篇。在江南如詩如畫的美景前,回想起自己雖文武全才,卻無人領會,所以他的詩大部分較為低沉,但一首詩除外,這首詩以它幽美清新的風格傳唱千古。這首詩就是──,這位詩人就是──
2、山行是什么意思?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課件:岳麓山)
岳麓山地理:位于長沙市區(qū)湘江西岸,屬南岳衡山山脈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愛晚亭環(huán)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jié),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特色:岳麓山腳下,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古木森森。在岳麓山腰青楓峽谷中,建有一座以杜牧《山行》詩“停車坐愛楓林晚”為命名來由的愛晚亭。亭的周圍到處生長著一人抱不住的楓樹,盤根錯節(jié),一片連一片。每到深秋,楓葉流丹,紅舞秋山。岳麓山景區(qū)秀如琢玉,山上遍布名勝古跡,自西漢以來,歷代都有遺跡可覓,以愛晚亭、岳麓書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為有名。愛晚亭環(huán)亭全是楓樹,每逢深秋時節(jié),這里成為觀賞紅葉的絕佳之處。讓我們一起跟隨詩人去湖南長沙的岳麓山觀賞紅葉似火的楓葉吧。
二、感受情境,理解詩意
1、(課件:山行)讓我們一起來跟著朗讀,自由朗讀古詩,個別朗讀。
2、學生根據(jù)注釋,理解詩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準備提問。
3、小小組交流詩意。
。础z查自學效果:
誰愿意來檢查大家的自學情況呢?如:
我想請問──同學,……回答正確的同學有權請后面的同學回答他提出的問題。
5、預設問題:
⑴詩人首先遠遠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徑。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徑?“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⑵接著詩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诘诙涫鞘裁匆馑迹
、窃娙藶槭裁赐O萝噥砟兀俊白笔鞘裁匆馑?“晚”是什么意思?
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⑷“霜葉”是什么意思?“紅于”呢?
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再自由讀古詩,體會哪幾個字寫得特別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三、研究古詩,體會詩韻
。薄⒛阏J為古詩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來。(生提問)
。、生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先獨立研究再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⑴“寒山”點明了季節(jié),這個“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石徑斜”的“斜”給人以立體的感覺,把人們的視線引向山頂。
⑵“白云生處”說明山高,“有人家”使整個畫面充滿生機,起到靜中有動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聽到了……
你和杜爺爺在山腳下看到了什么?此時你們?yōu)槭裁赐蝗煌O聛砹四兀?/p>
、乔皟删涿鑼懥四男┚拔?(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是啊,畫面上蒼茫的山,潔白的云,隱約可見的黃土茅舍已經(jīng)很美了,這時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片火紅火紅的楓樹林,在晚霞的照射下顯得格外迷人,詩人置身這紅艷艷似火的滿山楓林中,激動不已,怎能不停下來細細觀賞。你認為第三句中哪個字最能表現(xiàn)詩人此時的心情──“愛”
。ㄕn件:楓樹。)下面請同學們欣賞楓樹,邊欣賞邊想,此時我們與詩人一起來到了楓樹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⑷夕陽下的楓樹林是如此美麗,詩人突然覺得,這楓葉比──
哪個字最能表現(xiàn)楓葉的特點──“紅”透過這個紅字,我仿佛看到了……
是啊,二月的鮮花是紅艷的,可在夕陽映照下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更紅艷。詩人僅僅是贊美楓葉的顏色紅嗎?詩人更重要的是在贊美什么呢?(請注意“霜葉”的“霜”。經(jīng)霜打過的葉子一般都是怎樣的?可我們的楓葉呢?你認為詩人在贊美一種怎樣的精神呢?)楓葉那種不屈不饒,頑強抗爭的精神不正是詩人一生的追求嗎?
四、指導誦讀詩句
詩句這么美,風景這么美,我們要怎樣才能讀得美呢?找出你認為重要的詞句,帶著贊美的語氣朗讀。閉眼,邊背邊想象剛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多種形式反復讀,直到背誦。)
五、課外作業(yè)
改寫《山行》或畫一幅山行圖:
一首好詩是美的,一幅好畫是美的,一篇佳作會更美,你愿意把剛才你和杜爺爺一起游覽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嗎?你愿意把它畫下來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為進一步加強我學區(qū)教師教學業(yè)務基本技能的鍛煉,促進教師磨練教學內(nèi)功,優(yōu)化整體素質(zhì),提升教書育人的品位,中心學校決定開展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為教師搭建一個鍛煉提高、展示風采的平臺。
一、組織保障
為了確保學區(qū)內(nèi)教師教學設計技能競賽活動的順利開展,特成立教師教學技能競賽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楊XX
副組長:王XX、汪XX
主任:李XX
成 員:茅XX、季XX、朱XX、朱XX、朱XX、方XX、楊XX
二、參賽對象
全學區(qū)在編在崗教師
三、競賽學科:
語文、數(shù)學
四、競賽時間:
10月10日(星期三):9:10—11:40 語文
10月11日(星期四):9:10—11:40 數(shù)學
五、地點:
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
六、活動形式:
1、競賽活動分學科、分年齡組舉行。
學科:
語文、數(shù)學
年齡組:
男:45周歲以上學科組(含45周歲)與45周歲以下學科組
女:40周歲以上學科組(含40周歲)與40周歲以下學科組
2、競賽內(nèi)容為本學期個人所授語、數(shù)學科教學內(nèi)容(專職常識、體藝、英語、幼教教師可根據(jù)自己的學科專長,在競賽語、數(shù)學科中任選一科)。課題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tǒng)一確定,同年級同學科同一課題。
3、參賽教師所需的教材與教學參考用書由中心學校教導處提供,教師用筆自備。參賽教師不準私自夾帶任何與大賽有關的資料。
4、大賽所需的教學設計用紙,由中心學校教導處統(tǒng)一印制。
5、分學科分年齡段評選設獎。
七、活動要求
1、各學校要加強對這次活動的組織和領導,要充分發(fā)揮學校學科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要重視過程、重在參與、重在實效。
2、在崗教師要全員參加這次大賽活動,做到互相學習、比學趕幫,崗位練兵、在職培訓,通過這次活動促進全學區(qū)教師教學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賽者,需提前向中心學校教導處請假、備案。
3、本次活動要和構(gòu)建高效課堂結(jié)合起來,要和校本研訓結(jié)合起來,要和全學區(qū)的教師培養(yǎng)、培訓學習結(jié)合起來,要和全學區(qū)教師的業(yè)務評價結(jié)合起來。
XX中心學校
XX-9-29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薄⒄J讀字詞。
2、理解各則語錄。
。、整理、積累語言材料。
4、學習和繼承中國古代先進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輝煌成就。
【教學思路】
板塊式教學思路,全課的教學主要分為三個板塊。
【教學重點】
誦讀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習慣用語,以養(yǎng)成語感。
【教學難點】
讀懂《論語》,掌握其中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態(tài)度,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感受《論語》精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宋臣趙普曾經(jīng)告訴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確,我國兩千年來,不論立身處世以及政治社會,皆以儒家思想為中心,而論語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書,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便是這個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子書,并分別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朱注四書,后來歷代朝廷都定為官書,是科舉考試的標準本,所以流傳極廣,影響也最大。我們課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頁)
二、認讀課文(15分鐘左右)
1、同學們自讀課文的閱讀提示。
。、各自大聲地朗讀課文。
3、聽讀課文,注意校正讀音,體會語調(diào)。
4、分則朗讀課文,每讀一則,都要求對應著點讀課文注釋。
。怠⒎謱W習小組,讀課文,說注釋,說譯文。
。丁⑷嗤瑢W大聲、流利、快速地朗讀全文。
三、析讀課文(12分鐘左右)
。薄⑼瑢W們雙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詞句。
。病⑼瑢W們試作批注,概括每一則的內(nèi)容大意。
3、教師指導同學們運用 與學習 有關這個句式說話。如學而時習之與學習方法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又如不恥下問與學習態(tài)度有關等。
4、教師指導同學們就課文中喜歡的成語或短語說話,要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四、理讀課文(20分鐘左右)
老師下發(fā)印有分類式學習筆記的練習紙,請同學們根據(jù)紙上安排好了的類別整理課堂筆記(或者老師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學們在筆記本上進行整理)。
。、在作家作品類記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現(xiàn)山東省曲阜市東南)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在成語類記下:
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场⒃诿跃漕愑浵拢
、 用于學習態(tài)度:
不恥下問 三人行必有我?guī)?學而不厭 敏而好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 用于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 溫故而知新 默而識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用于思想修養(yǎng):
人不知而不慍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⑷ 用于思想方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⑸ 用于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用于日常生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難句翻譯類練習:
⑴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⑹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下課之前,同座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分類式學習筆記。
五、作業(yè)
。薄⒈痴b《論語》十則。
2、課外收集其他關于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的格言警句。
【創(chuàng)意說明】
此教學設計的亮點在于分類式學習筆記。
這是一種整理性的課堂學習活動,也稱作理讀。而同時這也是一種帶有理性色彩的課堂學習活動,它所養(yǎng)成的是一種分類整理的能力及習慣。這種:能力及習慣訓練得越早,學生對語言材料歸類的意識就越強。而歸類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是在向傳統(tǒng)的做法挑戰(zhàn):平時課堂上,學生花大量時間記錄的、知識零散的課堂筆記,包括對教師苦心設計的大量板書的筆記,在知識積累、能力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和提高教學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學用分類式學習筆記,同時也是在依循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立意高遠的課堂實踐活動。
學生實踐活動的問題,是新大綱最為著重強調(diào)的內(nèi)容之一。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中這樣陳述道: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重視創(chuàng)設語文學習的環(huán)境,溝通課本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聯(lián)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這是在告訴我們,學生應在我們的語文課上進行充分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這一點,現(xiàn)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
教學目標
1.演一演課本劇,學習課文生動的情節(jié),鮮明的人物性格。
2.進一步學習、了解名著,激發(fā)學生熱愛讀名著的、興趣。
3.熱愛文學,特別是中國古典文學。
教學過程
一、交流
1.你喜歡本組的哪一篇課文或者課文中的哪一個片段。
2.小組商量,要演一部課本劇,你們小組選擇哪一篇課文或者哪一個片段。
二、出謀劃策,設計劇本
1.所選的課文或片段中,有哪些人物?
2.怎樣把敘述語言改變成人物的對話?
3.表演時可以加上哪些表情或動作?
4.需要設計怎樣的服裝、道具、背景音樂等?
5.怎樣上下場?
三、編寫劇本,照本排練
1.選出代表編寫劇本,劃定角色。
2.排練
3.請同學、老師、家長等提出意見,選擇性修改。
四、班級演出
1.班級表演,評出獎項若干(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劇本獎、最佳音樂獎……)
第二課時(習作縮寫訓練)
寫作要求
把《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魚鉤》這兩篇課文進行縮寫。要求內(nèi)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語言要簡練。字數(shù)不要超過四百字。
寫作指導
1.仔細閱讀原文,想想文章的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
2.把最能表達文章中心的內(nèi)容篩選出來,進行縮寫,重要的內(nèi)容可以多說,次要的內(nèi)容要一筆帶過。
3.語句要通順,上下文之間要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明要求。
1.今天我們進行一次縮寫作文的練習,請同學閱讀習作要求。
2.指名說一說縮寫的要求。
①內(nèi)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
、谡Z言要簡練。
二、指導方法。
怎樣縮寫呢?討論后板書:
三、讀例文,對比了解縮寫的特點。
1.讀《景陽岡》原文。
2.讀縮寫后的《景陽岡》,對比縮寫后的文章有什么區(qū)別。
四、讀課文,分主次。
1.《草船借箭》和《金色的魚鉤》這兩課哪些是主要內(nèi)容?哪些是次要內(nèi)容?讀課文,然后說一說。
2.討論:主要內(nèi)容。
次要內(nèi)容:其他介紹
五、嘗試縮寫幾個自然段。
1.如縮寫第一自然段。
、侔阎攸c內(nèi)容畫上線。
、诟爬ň毩暋
2.試著縮寫第二自然段。縮寫后評議。
3.有的自然段內(nèi)容可完全舍去。
六、嘗試縮寫全文,不要超過400字。
七、評議。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相關文章: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十篇10-0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03-1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7-11
關于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十篇03-05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十篇08-0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6篇03-04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10篇11-24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十篇07-17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8篇02-1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八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