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并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么?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么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后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么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么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么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么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里,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nèi)Τ鰜恚该卮稹?/p>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diào)升高,手勢打低,語調(diào)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后兩句。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開什么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為什么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著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里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么?
(3)“驚”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么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么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里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后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后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diào)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diào)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jié)。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么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以上就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全文,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的:
1、 本課生字,積累好詞佳句,注重朗讀訓練。
2、 了解大瀑布變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變化原因。
3、 了解大瀑 布葬禮情況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抱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大瀑布悲劇的原因及其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1、查閱有關(guān)大瀑布的資料
2、查閱身邊自然環(huán)境被破壞的資料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揭題。
教師首先從葬禮入手,質(zhì)疑,解疑,再補充板書課題。
二、教師范讀全文,學生標出自然段序號,并找出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部分。
三、知道學習葬禮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學生輕生齊讀這幾段文字,弄明白以下問題:
。1) 那些人為瀑布舉行了葬禮?
。2) 他們怎樣舉行葬禮的?
(3) 舉行葬禮 的目的何在?
四、指導學習大瀑布變化前后的景象及變化原因。
過度語:大瀑布淪落到為它舉行葬禮的這步田地,此時此刻,你還想了解哪些問題。(生答后,教師梳理以下問題。)
(1) 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樣的狀況?游客此的態(tài)度呢?
。2) 如今的大瀑布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游客此的態(tài)度呢?
。3) 大瀑布發(fā)生這樣大的變化的原因呢?
1、 學生帶著以上的問題自主學習課文相關(guān)部分
2、 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
。1) 找好詞,欣賞佳句,理解內(nèi)容。
。2) 教師指導訓練朗讀(讀出驚奇,驕傲的語氣和悲傷惋惜的語氣)
五、討論深化,滲透德育目標
這場隆重而盛大的葬禮結(jié)束了,同學們,如果當時你參加了這次活動,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請同學們討論或書寫),抽生匯報。
六、教師總結(jié),結(jié)束全文
七、課外拓展延伸
請你上網(wǎng)查閱資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狀況。
八、板書設計 : 大瀑布的葬禮
昔日:雄偉壯觀
如今:奄奄一息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 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努力,我班多數(shù)同學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漸濃,學習的自覺性明顯提高,學習成績在不斷進步,但是由于我班一些學生數(shù)學基礎太差,學生數(shù)學 成績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沒有顯著改觀,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設法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重視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是教學的首要任務。本學期是初中學習的關(guān)鍵時期,教學 任務非常艱巨。因此,要完成教學任務,必須緊扣教學目標,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努力把本學期的任務圓滿完成。九年級畢業(yè)班總復習教 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shù)學總復習的質(zhì)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yè)班數(shù)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經(jīng)過與外校九年級數(shù)學教學有豐富經(jīng)驗的教師請教交流, 特制定以下教學復習計劃。
2、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學內(nèi)容共四章,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數(shù)主要是通過二次函數(shù)圖像探究二次函數(shù)性質(zhì),探討二次函數(shù)與一元二次議程的關(guān)系,最終實現(xiàn)二次函數(shù)的 綜合應用。本章教學重點是求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二次函數(shù)圖像與性質(zhì)及二者的實際應用。本章教學難點是運用二次函數(shù)性質(zhì)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十七章、相似
本章主要是通過探究相似圖形尤其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本章的教學重點是相似多邊形的性質(zhì)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本章的教學難點是相似多這形的性質(zhì)的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第二十八章、銳角三角函數(shù)
本章主要是探究直角三角形的三邊關(guān)系,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及特殊銳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本章的教學重點是理解各種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掌握其對應的表達式,及特殊銳角三角函數(shù)值。本章的教學難點是三角函數(shù)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
本章主要通過生活實例探索投影與視圖兩個概念,討論簡單立體圖形與其三視圖之間的轉(zhuǎn)化。本章的重點理解立體圖形各種視圖的概念,會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本章教學難點是畫簡單立體圖形的三視圖。
二、 教學目標和要求
1、 知識與能力目標知識技能目標
理解二次函數(shù)的圖像、性質(zhì)與應用;理解相似三角形、相似多邊形的判定方法與性質(zhì),掌握銳角三角函數(shù)有關(guān)的計算方法。理解投影與視圖在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探索、學習,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地推理。通過學習交流、合作、討論的方式,積極探索,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質(zhì)量,逐步形成正確地數(shù)學價值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
(2)通過體驗探索的成功與失敗,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
(3)通過小組交流、討論有關(guān)的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
(4)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對數(shù)學的興趣。
三、 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主要措施
l、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鉆研新教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nèi)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yè),認真輔導,認真制作考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shù)學家、數(shù)學史、介紹相應的數(shù)學趣題,給出數(shù)學課外思考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gòu)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圍,分享快樂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
4、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說: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有助于學生穩(wěn)步提高學習成績,發(fā)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工程宏偉、精巧的特點及作者采用列數(shù)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從多個方面表現(xiàn)一個事物的寫法。
3、通過反復誦讀原文的語言材料,充分感受埃及金字塔“宏偉而精巧”、“建造科學”的特點,從而深刻領悟這一工程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 懂得作者是怎樣寫工程的“宏偉”和“精巧”的。
2、 從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
【教學過程】
一、選準教學切入點
1、 請同學們自由地默讀一遍課文,思考你對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的什么最感興趣?
2、 指名學生匯報。
預設:
生1:對它的作用感興趣。
師:那它有什么用?
生2:對它的年代感興趣。
師:距今有多少年了?
生3:對它的位置感興趣。
師:它在什么地方?
生4:對金字塔的`外觀感興趣。
生5:對金字塔的建造辦法感興趣。
生6:對金字塔中的胡夫金字塔感興趣。
3、 師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學習金字塔的外觀、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辦法。
。ㄔO計意圖:讓學生自主提問,做學習的主人,同時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梳理,簡單的問題在提出時,就當時解決,將金字塔的外觀、胡夫金字塔以及金字塔的建造辦法串于一線,熔于一爐,形成板塊,突出本課的學習重點。)
二、深入文本,層層展開
(一)學習外觀板塊:
1、 默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金字塔外觀的句子。
2、 指名匯報。
3、 指導朗讀。
4、 指名學生概括地說一說金字塔的外觀特點。
5、 師總結(jié):這些大大小小的金字塔現(xiàn)已成為埃及的象征。
。ㄔO計意圖: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對學習內(nèi)容進行整合,降低學習難度。)
。ǘ⿲W習胡夫金字塔板塊
師過渡:埃及的金字塔共有多少座,作者重點寫了哪座金字塔?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ㄔO計意圖:兩個板塊之間,過渡緊密,又輕易將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得以鞏固。)
1、 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點?
2、 外觀宏偉體現(xiàn)在哪?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下能讓你眼前浮現(xiàn)出金字塔宏偉氣勢的語句,再細細讀一讀。
3、 互動交流:
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比較句子,哪句話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座塔高146米多。
這座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
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塔高146米多高!那是什么樣子?
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砌成,這些石塊平均每塊重2.5噸。有人估計,如果將這座金字塔的石塊鋪成一條三分之一米寬的道路,可繞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車裝運,需要60萬個車皮。
動筆算一算:塔身共用的石塊有多重?假如一輛火車有三十節(jié)車皮,運這些石塊要跑多少趟?
4、 指導朗讀。
5、 結(jié)構(gòu)精巧體現(xiàn)在哪?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畫下能讓你眼前浮現(xiàn)出金字塔結(jié)構(gòu)精巧的語句,再細細讀一讀。
6、 互動交流: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比較句子,哪句話好,好在哪里,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
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
7、 指導朗讀。
7、師總結(jié):胡夫金字塔外觀如此宏偉,結(jié)構(gòu)如此精巧。它工程浩大,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經(jīng)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它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它們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ㄔO計意圖:通過句子對比,引起學生的有效注意,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引起學生對作比較這種說明方法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靜心思考,用心揣摩,感受金字塔之宏偉,之精巧,體悟語言文字之精妙。通過算一算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
。ㄈ⿲W習建造辦法板塊
1、自由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想象古埃及人民
“運石”和“砌塔”的情景。同桌之間再議一議。
2、文中“據(jù)說”一詞能否刪除。
3、用積木演示“運石”和“砌塔”的情景,再交流文中“據(jù)說”一詞能否刪除。
4、(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用積木演示的過程中體會“運石”和“砌塔”的不容易。)
4、總結(jié):“運石”和“砌塔”的科學方法,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三、課外延伸
1、 閱讀課外資料:關(guān)于胡夫金字塔有很多神秘的傳說和推測,其中最著名的即所謂金字塔十奇,閱讀金字塔十奇。
2、 看胡夫金字塔的結(jié)構(gòu)圖。
3、 看獅身人面像圖片,閱讀相公資料。(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探索金字塔的興趣,拓展閱讀,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練習說話
學習本課后,你想說些什么?
五、鞏固總結(jié)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長城、秦兵馬俑是中國的象征,……這些都是世界性的歷史文物,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我們應該愛惜保護這些歷史文物,將來來探索這些歷史文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理念】
略讀課文以學生的自學自悟為主,老師組織自學,點撥賞讀部分,指導朗讀。引導適當拓展。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正確讀記“神奇、優(yōu)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等詞語。
2、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
3、領悟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繼續(xù)學習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地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情感。
【教學準備】
。、學生讀熟課文,勾畫好詞佳句,旁批寫感受。收集寫“雨”的優(yōu)美詞語,語段或?qū)憽坝辍钡脑娢摹?/p>
。、課件:課文插圖,賞讀的語段,拓展資料。
【教學課時】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情感
。、啟發(fā)談話:自然界中,美無處不在,只要細心觀察,它準會讓你一飽眼福。朗讀“導讀”。
。病⒔沂菊n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作者留心觀察后為我們描繪的美麗的自然景觀。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
。薄⒆杂勺x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提醒讀準字音,理解生詞(課件):
水淋淋(lín)、啼囀(zhuàn)、傾吐(tù)、神奇、優(yōu)雅、辨認、清新、歡悅、清脆、凝聚、奇妙無比。
輕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條,動作輕快。
啼囀:形容鳥婉轉(zhuǎn)地叫。
。、談談對課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組競賽朗讀,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明確:課文是按雨來、雨中、雨后的順序來描寫山雨的。
。场⑻岢鲆呻y之處。
三、再讀課文,品味賞析
1、自讀感悟。帶著“作者是怎樣細致觀察、用心傾聽山雨的”這一問題,再讀課文,畫一畫有關(guān)句子,并體會作者蘊含的情感及語言表達的特色。
2、組織交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描寫山雨的音韻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過反復朗讀,領悟作者通過觀察、傾聽,引發(fā)了奇特的聯(lián)想、想象,并運用了比喻等多種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山雨的獨特感受,優(yōu)美抒情的語言背后所表現(xiàn)的是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保證學生朗讀的時間,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賞析語言、體味情感都要通過學生的讀來落實。
⑴感悟雨聲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這是實實在在的雨聲。
、凇跋褚磺鸁o字的歌謠”和“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這是由雨聲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給人以美的感受。
、邸懊恳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這句寫出了山雨的聲音神奇、美妙,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⑵感悟雨色的明麗、迷人:
①“綠得耀眼,綠得透明”,這是實寫雨霧中的色彩,給人以清新、舒暢的感覺。
、凇斑@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因為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愛這綠色,所以講“流進我的心胸”。
③(課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綠色之美,印證課文中作者的感受。
、堋坝洃浲鹑粢粡埜稍锏男垼@綠,隨著絲絲縷縷的微雨,悄然在紙上化開,化開”
點撥:這句話突出了雨中的綠非同一般,給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從而使記憶變得鮮活,而具有靈性。
、歉星槔首x,加深理解:
誰能把優(yōu)美動聽的雨聲、雨色變成朗讀聲來告訴大家?課件:
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shù)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yōu)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①自己練習,邊讀邊體會。
、诔樯錁防首x聲,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
四、背誦積累,拓展延伸
。、試背賽背課文。
。、交流學生教師收集的其他寫“寫雨”的詞語,語段或詩文:
、判〗M交流學生收集的材料。
⑵集體欣賞:孩子們,如果你們能熱愛身邊的大自然,用心去看每一處景物都會似人間仙境。用心去聆聽每一個聲音都會是優(yōu)雅的樂曲。作者趙麗宏把雨聲比作音樂,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看。
課件:
雨下個不停,緊張而又舒緩…….我們在雨水的彈奏中攀緣于茫茫山谷,感覺著上天賜予的無邊旋律,它一會兒如小提琴空曠輕靈,一會兒鐵騎突出,一會兒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雨滴,在傘上清晰地彈奏著,又順著傘緣滴入泥中,有著鳴箏般的樂聲,仔細聽去,耳中似乎并沒有聲音,再聽,又分明翁翁地,遙遠而飄忽,如身邊的霧……3、寫話:
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樣的呢?用幾句話寫下來吧!可以用自己的話寫,也可以摘抄課文中和課外你收集的語句。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任務:
l.交待本課訓練重點:學習寫一句通順的話。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3.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內(nèi)容和課文內(nèi)容,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5.質(zhì)疑。
教學過程 :(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難點: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認讀字詞。
2.自由讀全文,回憶上節(jié)課遺留的問題。
二、新授:
(一)根據(jù)質(zhì)疑情況逐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你是從哪知道的?讀一讀。
(2)提示:這句話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隨學生回答,貼圖、板畫)
。3)看圖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運用語言)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式)。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貓開始釣著魚了嗎?為什么呢?自由讀二、三自段。
。2)看圖理解小花貓是怎樣釣魚的。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為什么釣不著魚。(4)小花貓的心情怎樣?(板書:沒釣著)
3.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有語氣地朗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讀。想:貓媽媽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2)你理解這兩句話嗎?(再次質(zhì)疑)
。3)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情況,結(jié)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釣著魚呢?、釣魚就釣魚、三心二意等詞句。(板書:三心二意)
。4)指導朗讀,體會貓媽媽的話的含義。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自由讀六、七自然段,分組討論。
(2)看投影,理解怎樣做是一心一意釣魚。(板書:一心一意)
。3)看圖,理解釣著了一條大魚(師板書:釣著了。板畫:一條大魚)
。4)指導有語氣的讀這兩個自然段。
。ǘ┛偨Y(jié)課文內(nèi)容:
自由讀課文。想:小花貓開始為什么釣不著魚?后來為什么又釣著魚了?
。ㄈ⿲W習按要求說一句話:
1.看黑板上的圖,說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說句子。( )在河邊釣魚。
。 )在河邊( )。
( )在( )( )。
3.判斷句子的正誤,理解什么是通順的句子。
我在河邊劃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總結(jié)全課:
你喜歡這節(jié)語文課嗎?為什么?(明確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 :
10.小貓釣魚
三心二意 釣不著
一心一意 釣著了
圖片 板畫
第三課時
教學任務:
1.讀課文,復習課文內(nèi)容。
2.學習本課生字,有重點的指導書寫。
3.寫句練習。
4.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略)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六篇】相關(guān)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7篇06-2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07-2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六篇02-13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8篇02-07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9篇08-15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六篇08-10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八篇07-1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7-1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十篇09-23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四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