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關于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的內容,歡迎閱讀!
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1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各項要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為學生終生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基礎。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四年級共有5個教學班,各班人數(shù)均在 60人左右。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四年級學生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fā)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chuàng)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對音樂學習的渴求與期望也進一步增強了,但音樂欣賞課還是缺乏耐心的傾聽,學生最喜歡律動與音樂活動,在這兩方面表現(xiàn)非常好,樂譜知識的學習部分學生仍不是很感興趣。
2、雙基情況:五個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每班大約有20%--25%左右的學生唱歌時,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內向,也不敢表現(xiàn)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學習中,應加強對這些學生的培養(yǎng),利用生動活潑、富于藝術魅力的形式,鼓勵他們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以此來激發(fā)、培養(yǎng)、發(fā)展他們的興趣。對于五音不全的學生,可多鼓勵他們參與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三、教材簡析
1、教材內容:本冊教材分為八個主題單元,即第一單元“林中的鳥聲”;第二單元“綠水江南”;第三單元“五十六朵花”;第四單元“學戲曲”;第五單元“環(huán)球采風”;第六單元“中國功夫”;第七單元“小小音樂劇”;第八單元“花的旋律”。每個單元包括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以及學習和了解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lián)系。本學期教學內容包括唱歌、欣賞、歌表演、集體舞、活動等。
2、教材綜述:四年級的教材全面繼承了一、二、三年級教材的編寫思路,堅持教育性原則、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科學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和綜合性、開放性的原則,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材內容更加豐富,表現(xiàn)形式和活動內容更加多彩,人文性也更強了,裝幀更加美麗漂亮,學生一打開就會愛不釋手。本年級教材仍以單元式的結構呈現(xiàn),在內容上延續(xù)以人文為主題,下兩冊各有八個單元,分別是 “林中的鳥聲”“綠水江南”“五十六朵花”“學戲曲”“環(huán)球采風”“中國功夫”“小小音樂劇”和“花的旋律”。其中幾個單元是有延續(xù)性的,如“東海漁歌”“綠水江南”是錦繡中華的系列單元;“五十六朵花”是民族音樂的系列單元;“環(huán)球采風”是世界多元文化的系列單元;“學戲曲”是戲曲、曲藝的系列單元。小小音樂劇《東郭先生》在三年級下冊《蝸牛與黃鸝鳥》的基礎上,第一次以四幕的形式比較完整地出現(xiàn)。教材涉及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勞動、革命英雄主義、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道德教育與樂觀向上的情感教育。根據(jù)四年級的內容標準,增加了知識和技能的要求,為突出這些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在教材中用方框標出,文字簡潔易懂,既可作為學生自學的材料,也可為教師提供參考。
在感受與鑒賞方面:
1.能感受音樂是怎樣表現(xiàn)情緒的,能分辨兩段體歌曲的結構,能分辨不同情緒的音樂。了解不同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力,節(jié)奏表現(xiàn)的特點如表現(xiàn)鳥叫的節(jié)奏、火車行進節(jié)奏、維吾爾族舞曲的節(jié)奏特點等。
2.了解樂器的音色,主要以熟悉民族樂器為主,如:阮、嗩吶、竹笛、琵琶、京胡及京劇伴奏樂器(京二胡、小三弦、月琴、鼓板、大鑼、小鑼、鐃鈸等),外國民間樂器馬林巴及電子合成器等。
3.了解中外著名作曲家如:李群、拉威爾等及其代表作品。
在表現(xiàn)方面:
1.在演唱方面,要求在正確呼吸的基礎上,練習均勻地呼吸,掌握正確的吐字咬字,正確地表現(xiàn)歌曲情緒。在齊唱的基礎上唱好合唱,學習四三拍的指揮手勢。
2.在器樂方面,能流暢地演奏幾首樂曲。
在創(chuàng)造性能力培養(yǎng)方面: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能主動地自主學習,在課堂中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在小組中積極地參與音樂的探索和表演。
1、讀書指導思想:積極參與學校的讀書活動,貫徹“思想導致行為,讀書改變命運”的讀書精神。把讀書活動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與反思,提高師德素質和自身修養(yǎng),滿足學校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需要。
2、個人學習目標:
(1)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提高教育實踐能力,以更加適應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2)通過學習提高自己業(yè)務能力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一些難題。并為學校的一些藝術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提高自身學習的興趣,養(yǎng)成每天學習的習慣。
3、實施策略:
。1)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和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制定個人讀書計劃,從讀書的內容到讀書的要求進行切實可行的規(guī)劃。
。2)認真學習音樂教育學,養(yǎng)成每天練聲、唱歌、的習慣切實鞏固和提高自己的聲樂演唱水平,利用業(yè)余時間繼續(xù)學習“基本樂理”和“和聲學”、《合唱指揮》、配器、等專業(yè)課程。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繼續(xù)鉆研各類樂器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為學校的銅管樂隊壯大和發(fā)展打好基礎。
。4)以教育專業(yè)為主要內容,認真學習《新課標》,同時對教學刊物如《中小學音樂教育》、《等雜志進行學習和研究,尋求好的教法,以省時、高效地達到新的教學目標。用讀書指導教育教學實踐工作,實踐與所學相互印證,形成自己的成果。在學習過程中記下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寫出摘抄和隨筆,記錄自己點點滴滴的收獲與體會。
(5)積極和組內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共同發(fā)展。
(6)每學期撰寫一篇論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和宏觀教育教學改革進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總結。
4、教科研課題研究
。1)課題名稱:怎樣進行音樂課堂器樂教學
。2)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學習內容:學習《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課程標準》、《中小學音樂教育》等有關的音樂教育方面的各種資料。
。3)操作措施:
1.利用課堂時間提供學生練習、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激發(fā)學生興趣。
2.針對學生實情,進行教授的同時,注意個別學生的潛在因素,發(fā)揮學生特長,以個別帶動整體,提高總體水平。
3.根據(jù)學生興趣特長,組織開展學校銅管樂隊興趣小組。
4.及時總結、反思,以促進教學。
5.結合上學期寫出課題論文。
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1、欣賞《龜兔賽跑》。
2、律動表演。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音樂童話《龜兔賽跑》,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中不同的節(jié)奏、旋律、速度及不同樂器的音色所表現(xiàn)的不同音樂形象,并理解這首樂曲所表現(xiàn)的內容。
2、在欣賞中,通過律動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欣賞音樂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從而使學生明白“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道理。
教具準備:
《龜兔賽跑》掛圖五幅,烏龜、小兔頭飾;單簧管、大管的圖片;各種小動物的頭飾數(shù)個;錄音機、磁帶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聽《龜兔賽跑》律動曲,學生隨《龜兔賽跑》律動曲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新課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龜兔賽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結果。
2.引導學生欣賞小兔和烏龜?shù)闹黝}音樂。
3.介紹單簧管(兔子)、大管(烏龜)兩種樂器的特點(出示圖片)。聆聽音樂,初步感知小兔和烏龜?shù)闹黝}音樂。
4.教師提問小結;單簧管用善變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樣的音樂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烏龜怎樣的形象。學生復聽小兔和烏龜?shù)闹黝}音樂。小兔“輕快活潑”, 烏龜“緩慢低沉”。
三、新歌教學
1. 欣賞全曲,邊聽故事邊聽音樂,聯(lián)系語文課中的故事情節(jié)。
2. 分段欣賞
⑴第一個片斷:“森林的早晨”。
、瞥鍪緢D片,教師分析小結。
⑶第二個片斷:“龜兔賽跑”
、瘸鍪緢D片,教師小結:音樂真有趣,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旋律就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音樂形象。
、傻谌齻片斷:歡樂的群舞(出示圖片)。
、蕪吐牎吧值脑绯俊薄ⅰ褒斖觅惻堋、“歡樂的群舞”三個片斷。
四、創(chuàng)編表演
1、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演《龜兔賽跑》的場面,學生戴著各種小動物的頭飾把聽到的音樂表現(xiàn)出來。
2、你知道烏龜為什么會贏嗎?學生討論得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五、課堂小結
學生做歌表演《龜兔賽跑》,邊唱邊表演,離開教室。
【一年級音樂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新人音版一年級下冊音樂教案11-02
三年級下冊音樂備課教案04-03
一年級音樂教案15篇01-15
一年級英語下冊《Colors》教案04-07
一年級下冊英語《Shapes》教案04-07
《土撥鼠》音樂教案12-16
音樂教案:搖滾11-26
《搖籃》音樂教案10-27
白帆音樂教案10-15
元宵音樂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