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設計
幼兒園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體驗繪畫中國功夫人物及場景的樂趣。
2、感受中國功夫的動態(tài)美,激發(fā)幼兒多中國文化的熱愛。
3、嘗試運用前后排列的方式表現人們練功的場景,注意人物的大小變化。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能表現簡單的人物動態(tài);看過中國功夫的表演。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掛圖“我愛功夫”;關于中國功夫的視頻。
幼兒用材料:操作單頁第35-36頁;記號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中國功夫的視頻,體驗中國功夫的樂趣。
教師帶領幼兒排成3-4排,學練視頻中簡單的動作。
2、教師介紹中國功夫,引導幼兒了解功夫的用途與意義。
二、探索發(fā)現
1、欣賞掛圖“我愛功夫”,感受練功的人的不同動態(tài)表現。
2、引導幼兒說說掛圖中的人在做什么,圖中每個人的動作是怎樣的;啟發(fā)幼兒感受揮拳、跳躍、踢腿等不同的人物動態(tài)。
3、發(fā)放操作單頁第35頁,引導幼兒欣賞“創(chuàng)意坊”中的幼兒作品,感受作品的構圖方式。
4、啟發(fā)幼兒發(fā)現把主要的人物畫得大點,次要的人物畫得小點,先畫主要的,再畫次要的,這樣能體現人物的主次關系。
教師:說說畫面中的人是怎樣排列的,哪個人在前,哪個人在后?小畫家畫的練功的人大小一樣嗎,為什么?
三、創(chuàng)作表現
1、翻到操作單頁第36頁,鼓勵幼兒思考如何圍繞主題來構圖。 引導幼兒運用有主次排列的構圖方式表現出多個人練功的場景。幼兒可根據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選擇橫著畫或豎著畫。
2、教師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啟發(fā)幼兒用記號筆表現人物的動態(tài)。先畫主要想表現的人,將他們畫大一點;在畫次要的人,注意人物的大小區(qū)別。鼓勵幼兒在作品的背景上用油畫棒添畫上簡單的裝飾線條或色塊。
四、欣賞評議
在作品欄中展示作品,鼓勵幼兒間相互交流作品的內容和表現方法。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材料,并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
幼兒園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篇二:
在《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和《幼兒園美術綱要》的引領下,吸取以往的教學工作經驗,結合美術繪畫創(chuàng)意班實際情況,特此擬定了2016年10―12月半學期美術繪畫創(chuàng)意班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在新的學期里我將運用多元整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以開放的態(tài)度,陪伴孩子們一起經歷一個有意義的新學期。
一、目標
本學期的活動開設面向園內全體中班幼兒,所以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征,將教學目標擬定為:
1.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
2.通過多種形式的美術活動,使幼兒體驗到美術活動的樂趣,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學習觀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
4.運用各種線條和塊面大膽地表現在生活中感受過的物體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征,大膽地按自己的意愿畫畫。
5.通過多種材料的手工創(chuàng)意活動,培養(yǎng)幼兒大膽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的能力,給孩子以廣闊的思維空間,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奇思妙想,提高其動手動腦的能力。
6.通過欣賞名畫家的代表作、欣賞民間工藝品,節(jié)日教室布置,欣賞和評價同伴的美術作品,提高對美的欣賞力。
二、興趣小組成員:
幼兒園中班50人左右
三、活動時間安排:
每周星期二三四下午吃完餐點后
四、活動地點
中一班
五、指導教師:
XXX
六、具體措施
1.為了能更好地展開美術教學工作,在幼兒開課第一節(jié)課,我會按照我的教學慣例對所有幼兒進行一次簡單的繪畫測評,掌握幼兒個體繪畫水平。
2.開學初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件手工創(chuàng)意作品,帶到班上,目的'在于孩子們可以通過作品的欣賞和交流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以便以后的手工創(chuàng)意教學順利展開。
3.通過多種途徑掌握孩子們的繪畫水平、審美能力及學習興趣,如與班上老師、家長積極溝通,做到大致心中有數,以便更好的因材施教。
4.分階段進行幼兒作品的縱向比較分析,從而發(fā)現問題,做出反思,及時改進,提高每位幼兒的繪畫及動手創(chuàng)作能力的同時著重培養(yǎng)一些比較突出的孩子,從而起到帶動其他孩子共同進步的作用。
5.為了更好地將繪畫教學和手工創(chuàng)意融為一體,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在教學活動中我將活動內容巧妙地聯系在一起,讓他們成為一個整體。不僅畫了而且動手做了,啟迪孩子們的智慧。
6.在園內進行幼兒作品展覽,讓他們體驗成功,分享快樂的同時,讓家長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做好家園共育。
7.以主題活動的形式展開教學,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從點、線、面的練習到形體組合繪畫;由靜物到動物、人物繪畫;從命題畫到意愿畫;從單色涂色到接色涂色。
8.為了更好的完成手工創(chuàng)意教學,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做到家長積極主動地配合搜集大量的手工活動素材。
幼兒園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 感受春天的氣息,喜歡親近大自然。
2. 學習運用撕貼表現綠草,手指點畫花瓣。
3. 養(yǎng)成良好的水粉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
會使用廢舊紙條、固體膠棒進行撕貼;了解花、草的外形。
2. 材料準備
①教師用材料:示范畫紙一張、綠色卡紙一張;音樂《春天在哪里》。
、谟變河貌牧希骸肚榫皠(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1~2頁;水粉顏料、綠色卡紙、固體膠棒、材料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打扮成“春姐姐”,引導幼兒回憶春天的變化,引出花的主題。
指導語:“春姐姐”來了,我們幼兒園里什么地方發(fā)生了變化?草叢里有花嗎?你看到的花兒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
小結:草叢里有五顏六色的小花兒,在綠綠的草叢里隨風舞蹈呢,太美麗了!
二、探索發(fā)現
1. 引導幼兒討論表現花叢的方法。
指導語:“春姐姐”想把美麗的花叢帶到我們幼兒園的花叢里,我們來幫助她實現這個想法吧!用什么方法來變現花叢呢?
2. 翻開《情景創(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一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角”中的作品,學習撕貼草叢、點畫花朵的方法。
指導語:猜一猜,畫面中的草叢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畫的?
3. 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用撕貼、點畫的方法變現花叢。
指導要點:先將綠色卡紙撕成條狀或塊狀,再用固體膠棒將其粘貼在示范畫紙上表現草叢,最后用手指蘸上顏料點出美麗的花朵。
三、創(chuàng)作表現
1. 請幼兒翻開《情景創(chuàng)意美術.繪畫篇》第2頁,鼓勵幼兒在“創(chuàng)意墻” 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指導語:把你心中美麗的花叢用撕出的紙片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變現出來吧!
2. 提醒幼兒將碎紙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點畫時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規(guī)。
3. 播放歡快的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 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 集中展示幼兒作品,重點從作品構圖及色彩搭配兩方面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五、結束活動
引導幼兒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
【幼兒園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中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07-26
大班創(chuàng)意美術幼兒園教案09-23
幼兒園中班美術《水果》教案04-12
幼兒園中班美術繪畫教案03-02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媽媽》12-21
《房子》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12-11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動物》08-17
幼兒園小班《創(chuàng)意美術點線之舞》美術課教案12-29
手工折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設計02-11
中班安全教案設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