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時間:2024-10-14 07:52:22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物或圖形認識周長,并能指出和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

            2.經(jīng)歷觀察、操作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jīng)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體驗現(xiàn)實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和探究能力。

            學情分析

            “認識周長”是一節(jié)幫助學生建立周長概念的一節(jié)課,這是學生在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認識平面圖形是學習的平面圖形周長的基礎。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并理解周長的含義,會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

            難點: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嘗試探究,認識周長

            1、創(chuàng)設情景,感知周長。

            師: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老師先請大家欣賞一段動畫好嗎?

           。ㄑ菔緞赢嫞簝芍恍∥浵伇荣愓l爬得快,找了兩片相同的樹葉,要求沿著樹葉的邊緣爬一周。紅螞蟻爬到一半的時候,就沒有沿著樹葉的邊緣爬了,而是從樹葉的中間先爬到終點;而黑螞蟻是沿著樹葉的邊緣爬的,比紅螞蟻后到終點。)

            師:你認為誰應該是冠軍?說說你的理由。

           。鋵嵉揭(guī)則上來。強調是沿著樹葉的邊緣爬一周。)

            師:你們真是公正的小裁判,黑螞蟻才是真正的冠軍。

            師:(出現(xiàn)表示樹葉周長的邊框。)我們的冠軍黑螞蟻沿著樹葉的邊緣爬了一周,那黑螞蟻究竟爬了多長呢?同學們想想,這實際上是在求什么?

            生:求這片樹葉一周的長度。

            師:樹葉一周的長度就叫做這片樹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數(shù)學王國里的一個新朋友------周長。(板書:周長)(齊讀課題兩遍)以前聽說過周長,從字面上理解,周長是什么意思?

            生:周就是一周,長就是長度,周長就是一周的長度。(教師引導)

            2、嘗試操作,理解周長。

           。1)摸一摸

            師:(拿一個三角板)孩子們,你能指出這個三角板的一周嗎?(學生邊指邊說)

            師:(走到學生中間,任意拿起一本數(shù)學書)問:你會指出數(shù)學書封面的一周嗎?學生回答。

            師:老師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平面圖形,放在課桌里的,請孩子們選擇一個你喜歡的,摸一摸它的一周。

           。ㄉ杂傻拿。師巡視。)

            師:你是怎么摸的?(請兩個孩子來描述一下自己摸的情況,主要是引導孩子說出“剛好摸了的一周。)

           。ㄗ⒁庥^察學生有沒有摸完,或是摸過了的情況,如果沒有,教師可以故意摸錯給學生看,讓學生充分理解一周是由起點出發(fā),最后回到起點。)

           。2)描一描

            師:你能在這張紙上描出這個圖形的一周嗎?來,試一試。

           。ㄉ_始描,師巡視)

            師:誰上來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找兩生上來展示。師引導:你描的是什么?引導孩子說出“我描的是的一周”。再得出“那這一周的長度就是……。并鼓勵孩子,你能把這句話連著說嗎?)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都描出了圖形一周,這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課件展示剛才兩個孩子所畫的圖形的一周。)

           。3)想一想

            師:下面我們來想象一下,另外這幾個圖形的一周如果描下來是什么樣子呢?請閉上眼睛,你也可以用手比畫比畫。

            師:好了,請看屏幕。(課件里展示相應的圖形及其周長。)你想象的是這樣嗎?

           。4)找一找。

            師:那你還能不能在我們的周圍找一個物體,說說它某一個面的周長!

           。▽W生邊摸邊說,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參與到其中,引導孩子說,這一周的長度是的周長。)

            師:你還能看得更遠,更寬一些嗎?(用手勢表示出來。)

           。5)說一說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周長嗎?

            師:周長,就是指的圍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平面圖形的周長。

           。ò鍟簢鷪D形一周的.長度。)

           。6)指一指:你能指出下面哪些圖形的周長?哪些不能?為什么?

           。◤娬{能指出的圖形是圍了圖形一周,而有些圖形不是圍一周。)

            師:孩子們真是很有智慧,所以一個平面圖形的周長就是指圍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強調“圍”字)

            二、合作探究,量中理解

           。ㄟ^渡):咱們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其實周長的知識還有很多等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去研究,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周長的世界,共同去探索周長的秘密。

            師:我們怎么才能知道這些圖形的周長究竟是多長呢?

            生:用尺子量。

            師:陳老師這里有一個三角板,如果要你來測量它的周長,你會怎么做?

           。ㄒ簧鷶⑹。師點評。)

            師:請孩子們合作,測量出這些圖形的周長,并把結果寫在圖形的下面。

            師:誰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測量的?

           。ㄩL方形:為什么可以只量兩次?)

           。ㄈ切危簻y出三條邊的長度,然后加起來。三角形的周長就是厘米。)

           。ㄕ叫危褐涣恳粭l邊,然后乘4就得到正方形的周長。師引導:你量了幾次?為什么只需要量一次?)

           。ㄎ褰切牵褐涣恳粭l邊,乘10就可以了。)

            師:在求圖形的周長的時候,都是把這個圖形每條邊的長度合起來,就得到了這個圖形的周長。

            師:還敢挑戰(zhàn)難度更大的圖形嗎?

            師:如果要你來量這個圓的周長,你想怎么量?

           。ㄉ伎5秒鐘。陸續(xù)有人舉手了。)

            師:小組內先商量一下,看看你們需要什么工具,老師可以提供一部分,如果沒有,你也可以說出你的思路,我們一起來討論。量出這個圓的周長,如果你的方法能夠與別人不一樣,那就最好了。

            (生操作。師巡視,引導出多種方法。測量圓的辦法有:1是用毛線繞,然后量毛線的長度;2是用圓在直尺上滾;3是把圓折起來,如果對折一次,就用量的結果乘2,如果對折兩次,就用量的結果乘4;4是用直尺在圓上一厘米一厘米地量;5是用軟尺量;6是先把這個圓畫出來,再用線繞。)

            師:你通過測量和探索這么多圖形的周長,又獲得了哪些好的方法?和大家交流交流。

            哪個小組首先來匯報?帶上你所使用的工具!(孩子上來。)

            師總結:孩子們剛才想出了很多的方法,都測出了這些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也就是它們的周長。

            孩子們回家后還可以找一些不規(guī)則的圖形,量一量它們的周長。

            三、聯(lián)系生活、應用周長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他的名字叫什么?(周長)周長很高興認識了我們這些聰明可愛的小朋友,他很樂意和你們一起學習。如果你是“周長”你怎么向大家介紹一下呢?

            師:那孩子們再想想,我們認識了周長,掌握了測量周長的方法,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沒有用呢?

           。◣咨e例。)

            師:周長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是很多的,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就一定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孩子們請看……(用課件展示生活中周長的應用。)

            師:你知道自己的腰圍嗎?想不想馬上來量一下?

            生:想。

            師:好,請孩子們先起立。先摸一摸腰在哪里?大概就是肚臍這個位置的一圈。腰圍就是我們腰的一周的長度。

            我們由兩個孩子合作,互相量一下對方的腰圍,再比一比。

            四、課堂總結

            師小結:希望孩子們能把自己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小棒地過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地計算順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學會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每一位商地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地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在實踐操作活動中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以表內除法的筆算、一位數(shù)除兩、三位數(shù)的口算基礎上,進行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被除數(shù)每一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筆算除法,難點是著重幫助學生理解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再哪一位上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打開課本第3頁,在里填上正確地數(shù)。 60÷3= 9÷3=

            —— 69÷3= 80÷2= 6÷2=

            —— 86÷2=

            二、新授

            1、出示例1,三年級平均每班種多少棵樹?你會列式計算嗎?

            2、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3、如果用豎式計算你會嗎?(教師巡視指導)

            4、讓板書的學生說說理由。根據(jù)他的回答,同學們用小棒代替書,分一分?纯此@樣計算與思考對嗎?

            5、有疑問嗎?(如果學生提不出問題,教師可以提問。)

            6、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第21頁第2題。前兩題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從中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推理。

            2.通過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一位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課件出示教材第90頁主題圖,談話引入:今天天氣真熱,童童想到冷飲店買些冷飲。請大家觀察價目表,看看這里有哪些品種的冷飲,價錢分別是多少?

            學生看圖,教師指名說說每種冷飲的名稱和價錢。

            教師整理板書:雪糕0.8元,冰棍0.6元,冰磚1.5元,蛋筒2.2元。

            提問:通過這些商品的價錢,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學生自由提出問題)

            2.談話:童童想買雪糕和冰棍,她想知道哪個貴一些,你能幫她比一比嗎?揭題:怎樣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3。

            提問:如何比較0.8和0.6的大小?

            課件出示:0.8○0.6

            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并選派代表交流、匯報想法。

            想法一:0.8元是8角,0.6元是6角,8角大于6角,所以0.8>0.6。

            想法二:0.8=8686,0.6=,>,所以0.8>0.6.10101010

            出示兩個正方形,讓學生在正方形中分別涂色表示0.8和0.6,再比一比。(得出0.8>0.6)小結:兩個小數(shù)都是零點幾的,我們可以比較它們的小數(shù)部分,十分位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2.試一試。

            提出問題:比一比雪糕和冰磚的價格,并和同學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出示:0.8○1.5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匯報想法。

            想法一:0.8的整數(shù)部分是0,1.5的整數(shù)部分是1,那么0.8肯定小于1.5,所以雪糕便宜。

            想法二:0.8寫成分數(shù)是88,<1,而1<1.5,所以0.8<1.5,雪糕便宜。1010

            想法三:因為8比15小,所以0.8<1.5,雪糕便宜。

            (2)談話:同學們說得很多,這些方法都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我們還可以用數(shù)軸來表示這兩個數(shù)。

            (出示數(shù)軸圖)提問:你能在數(shù)軸上標出0.8和1.5的位置嗎?

            學生在教材中的數(shù)軸上標出兩個小數(shù)的位置。

            學生匯報交流,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兩個小數(shù)的整數(shù)部分不相同時,可以先比較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

            (3)引導:在數(shù)軸上標出0.6,比較0.6、0.8和1.5這三個數(shù)哪個,哪個最小。學生獨立標出位置,并比較大小。

            (4)任意選兩種冷飲,比一比價格,再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學生在小組里交流,主要比較以下四種情況:

            0.8○2.20.6○2.21.5○2.2

            組織學生在班級中交流比較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評。

            比一比:四種飲品,哪種冷飲最貴,哪種,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3.小結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方法。

            提問:我們在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來比較?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先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師總結。

            (1)采用換算單位法,把較大的單位換算成小的單位。

            (2)數(shù)軸比較法,先把這些數(shù)依次在數(shù)軸上標出,然后比較其大小。

            (3)整體比較法,即位數(shù)相同,從位比起,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誰大這個數(shù)就大;位數(shù)不同,先看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大的這個小數(shù)就大。整數(shù)部分相同的時候,就比較十分位上的數(shù),十分位上的數(shù)大,這個小數(shù)就大。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1題。

            (1)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問:從圖中你能知道兩條彩帶各長多少厘米嗎?(6厘米和9厘米)

            再問:用分米作單位,這兩條彩帶分別長多少?

            再問:你能比較這兩個小數(shù)嗎?(0.6分米<0.9分米)

            (2)要求:先寫出小數(shù)再比較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并說說想法。

            2.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先根據(jù)圖中的涂色部分寫出小數(shù),然后比較大小。

            指名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比較方法。

            3.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回顧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再獨立完成,完成后指名匯報。

            4.完成教材第91頁“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先在數(shù)軸上標出數(shù),然后按順序把三個數(shù)填入括號內,最后集體交流,說說比較的過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結合實例認識周長,并能測量簡單圖形的周長。

           。ǘ┻^程與方法

            通過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感受、體驗、探索圖形的周長,感知周長的概念,發(fā)展空間觀念。

           。ㄈ┣楦袘B(tài)度價值觀

            讓學生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展開的。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知周長的含義與探究周長的測量與計算方法,為后面學習計算幾何圖形的周長打下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字面上來看,周長的概念似乎不難理解,但在學習面積之后,學生對周長和面積兩個概念總是容易發(fā)生混淆。究其原因,還是對周長概念認識的不到位。周長的概念中有三個關鍵詞:封閉圖形、一周、長度。教學時我們通常將封閉圖形及一周的理解作為周長概念的重點,很容易把“長度”這個關鍵詞忽略掉。周長的本質就是“長度”,因此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建立起周長與長度的聯(lián)系,逐步引領學生建構周長的概念。另外,初步感知周長概念時,要注意從一般性的角度引入,從任意圖形入手,避免學生產生只有長方形、正方形等規(guī)則圖形才有周長的思維定勢,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長的概念。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充分觀察,體驗感知周長的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周長的概念,學會探索圖形周長的測量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醪礁兄,理解周長

            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賹W生獨立描出樹葉的一周。

           、趨R報交流。

            教師:誰愿意來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請用筆指著,說清楚從哪里開始到哪里結束?

            教師:看來,不管從哪里開始,大家都是從一點出發(fā),沿樹葉的邊線繞一圈,最后又回到這一點,這就是樹葉的一周。(板書:一周)

           。2)找一找,摸一摸。

            在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也像樹葉一樣有一周。

           、僬埻瑢W們用一根手指摸一摸鐘面的一周,再請同學們摸一摸課本封面的一周。

           、谕阑ハ蛘疑磉呂矬w表面的一周。

            【設計意圖】親身體驗描一描,初步建立“一周”的表象;到生活實際中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對“一周”的理解。

            2.感知周長的概念。

           。1)感知樹葉的周長.

            教師:像這樣從一點開始沿著邊繞一圈再回到這兒,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板書:長度、周長)

            教師:如果從這個點開始(另選一個點),你還能指指嗎?

            (2)感知圖形的周長。

           、俪鍪荆

            它們的周長應該是從哪兒到哪兒的長度?引導學生邊指邊說出月牙一周的長度是月牙的周長,三角形一周的長度是三角形的周長。

           、趯W生找一找、說一說身邊物體表面的周長。教師巡視時要注意尋找不規(guī)則圖形周長的學生,匯報時要求學生邊指邊說。

           、奂磿r練習(教材第83頁例3)。

            描一描,獨立在書中描出它們的周長。

            教師:像這樣,首尾相連的圖形叫做“封閉圖形”。(板書:封閉圖形)

            (3)完善周長的概念。

           、俪鍪荆

            教師:這個圖形有周長嗎?為什么?

            預設:從一點開始,沿著邊不能回到開始的這一點。

            教師:看來,只有封閉圖形才有周長。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周長的概念?

            預設: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②找一找,下面哪些圖形能找出它們的周長,哪些不能?

            【設計意圖】結合實例,讓學生通過指一指、找一找、說一說、描一描等一系列體驗活動,使學生經(jīng)歷豐富的感知過程,獲得對周長的感性認識,建立豐富的表象。

            3.進一步體會周長與長度的關系。

            拿出課前準備的50厘米長的繩子快速圍成一個封閉圖形,并指一指你所圍成的封閉圖形的周長是從哪兒到哪兒的長度?再想一想它的周長是多少?

            交流后小結:我們用的是同樣長的繩子,不管圍成什么形狀,這一周的長度都是50厘米,它的周長就是這根繩子的長度。

            【設計意圖】通過圍一圍、指一指、想一想等體驗活動,使學生深刻意識到圖形的周長就是繩子的總長度,周長的本質就是“長度”已經(jīng)深深扎根于學生的頭腦之中。

           。ǘ┨骄壳笾荛L的策略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周長,要想知道下面圖形的周長是多長,怎么辦?(測量)

            1.小組合作要求。

           。1)老師為大家準備了直尺、軟尺、繩子,請大家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測量工具測量出它們的周長。

            (2)小組4人每人選擇1個圖形進行測量。請先獨立思考選擇什么測量工具,有想法或者有困難的都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后再動手。

            2.動手測量。

            3.展示方法。

            誰來說一說你們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1)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直邊的測量方法。

            預設:

            學生1:我用直尺先量了一下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再把三條邊的長度加起來,就知道了它的周長。

            學生2:我用直尺測量了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然后再把四條邊的長度加在了一起,周長是……

            學生3:我測量的是長方形,因為長方形對邊相等,我只要用直尺測量長方形的一條長和一條寬就行了,周長也是……

            學生4:我用直尺測量了正方形四條邊的長度,然后再把四條邊的長度加在了一起,周長是……

            學生5:我用直尺只測量了正方形一條邊的長度,因為它的四條邊相等,所以周長是……

            如果出現(xiàn)了學生3和學生5的測量方法,老師要及時肯定并給予鼓勵。

            思考:如果老師給你的是五邊形,它的周長是幾條邊的總長度?六邊形呢?八邊形呢?

            小結:先測量圖形的各邊有多長,再把幾條邊的長度加在一起,就是圖形的周長。

            (2)心形等曲邊的測量方法。

            預設:

            學生:我們是用繩子直接沿著它的邊繞一圈,再用尺子量出繩子的長度,繩子的長度就是心形的周長。

            小結: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碰到無法直接用直尺測量的情況,就可以向同學們這樣先用繩子圍一圍,再將繩子拉直,測量繩子的長度,這也就是“化曲為直”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初步建立周長的概念之后,引導學生探究不同圖形的周長,鼓勵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思考并得出測量周長的不同方法。形式多樣的測量方法,豐富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測量、計算中進一步體會周長的含義,同時感受到“化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ㄈ⿲嵺`應用,拓展延伸

            兩只小螞蟻圍著各自的圖形爬了一圈,都說自己爬的長度最長,為此吵得不可開交,可是誰也不能說服誰,你能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幫它們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辨析加深學生對周長含義的理解,體會圖形的轉化思想。以兩只小螞蟻爭吵的方式呈現(xiàn),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思考數(shù)學問題,增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趣味性。

           。ㄋ模w納總結,內化新知

            今天,我們認識了周長,并且用周長的知識解決了一些問題,你能談談你都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獲,是對本課知識的梳理和加深,從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數(shù)據(jù)整理的意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的方法。

            2、使學生知道繪制簡單統(tǒng)計表的方法,并學會看簡單的統(tǒng)計表。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

            二、教學過程

            1、師: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除了可以分類制成統(tǒng)計表外,還可以制成統(tǒng)計圖,統(tǒng)計圖的種類很多,今天我們學習其中的條形統(tǒng)計圖。出示P、126統(tǒng)計圖

            2、問:你有什么想法?(作用、制作方法、和統(tǒng)計表的區(qū)別)

            3、認識統(tǒng)計圖

            (1)讓學生看剛才的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反映的情況都是學生轉圈的情況,請大家認真觀察、仔細對比,想一想他們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統(tǒng)計圖比統(tǒng)計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板書(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條形統(tǒng)計圖的結構、意義和作用。

            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對比,比統(tǒng)計表更加形象具體、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現(xiàn)在以這一幅統(tǒng)計圖為例,誰能說一說統(tǒng)計圖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標題、制圖日期……)

            你從這幅統(tǒng)計圖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師:怎么看出來的呢?

            生:直條越長,數(shù)量越多。

            師:說明直條的長度是根據(jù)什么畫出來的?

            生:數(shù)量的多少。

            師:(畫出豎軸)垂直射線也可叫做縱軸或Y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數(shù)。

            師:(畫出X軸)水平射線也可叫做橫軸或X軸,在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統(tǒng)計的項目。

            師生談話制出條形統(tǒng)計圖。

            師:這幅圖說明了什么?

            師:這樣的統(tǒng)計圖是條形統(tǒng)計圖。

            條形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比較,你覺得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優(yōu)點?

            生: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較大小。

            小結:條形統(tǒng)計圖比統(tǒng)計表更形象、直觀、具體,更容易看出數(shù)量的多少。

            (板書:條形統(tǒng)計圖的作用——很容易看出各種數(shù)量的多少。)

            聯(lián)系實際: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條形統(tǒng)計圖?它們的Y軸表示什么?X軸表示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

            還有哪些數(shù)據(jù)可用條形統(tǒng)計圖來展示?可以怎樣設計?(討論后再回答)

            三、自主練習

            四、總結

            1、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識?學會了什么本領?

            2、這些知識和方法你是怎樣學會的?(觀察對比、自學課本、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

            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學方法:

            觀察法、合作學習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出示第4頁彩圖。

            6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板書設計:

          【小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6-10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05-27

          小學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1-11

          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案:乘法的估算04-04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6-28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5-26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12-15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2-21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03-20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優(yōu)選(15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