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10個字。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過程與方法: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查找資料,了解水滸人物故事與同學交流,感受閱讀的快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感,并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驗閱讀樂趣。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水滸傳》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識《水滸傳》
1.播放《好漢歌》,出示水滸108將人物圖,調(diào)動人物情緒。
2.展示《水滸傳》全套書。讓學生談談對《水滸傳》有些什么了解,說說自己喜歡的水滸人物。
3.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字詞的自學情況。注意多音字“傳、供”的讀音。
3.指名學生讀課文,正音。想一想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有何不懂之處?
4.指名說說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質疑。師適時小結。
三、探究學習1-3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愛上讀《水滸傳》的?勾畫出重點詞,特別是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
2.同桌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重點體會: 百聽不厭 好奇 破涕為笑
四、學習生字
1.學生自己觀察生字,識記生字。
2.學生按字的結構給生字歸類。
3.同學上臺當老師,全班交流。
4.重點指導書寫:套 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愛上《水滸傳》的?
今天我們繼續(xù)探討他是怎樣讀《水滸傳》的。
二、探究愛讀《水滸傳》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從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體會出“我” 愛讀《水滸傳》?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4-5自然段后匯報學習成果。
3.想象畫面,深入體會“愛讀”。
4.品讀“武松打虎”的細致描寫,以第5自然段的描寫為劇本,小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劇。
5.感情朗讀,讀出“我”的癡迷與喜愛,感受閱讀水滸傳的`愉悅。
三、說《水滸傳》論《水滸傳》
1.學了這篇課文,你的收獲?
2.簡介水滸及作者。啟發(fā)學生談感受。
四、作業(yè)。
《水滸傳》是本極有魅力的書,還有許多英雄好漢等著我們。課后請同學們閱讀《水滸傳》,完成以下作業(yè)。可選作。
1.準備一個水滸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說給同學聽。
2.寫一篇論水滸英雄的小練筆。
3.辦一期以“水滸英雄人物”為主題的小報。
語文教案 篇2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
2、了解老漁夫桑地亞哥的硬漢形象,學習他堅強的意志和永遠摧不垮的精神。
3、分析主人公的矛盾性格,提升學生對人性的認知。
4、學習文中的語言特色。
學習重點:
1、了解老漁夫桑地亞哥的硬漢形象。
2、分析本文主人公的矛盾性格。
學法指導:
1、識記、讀背基礎知識
2、誦讀。(1)反復誦讀本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文章大意。 (2)分組討論,分析理解。在熟悉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分析人物形象特點。
知識鏈接:
介紹作者
海明威是20世紀上半期美國著名作家和記者,也是當時“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繼承了馬克·吐溫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一方面又在創(chuàng)作思想和創(chuàng)作方法上進行了革新,形成了獨特的風格。1952年發(fā)表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體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作特色。當年他獲得普利策獎,兩年后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現(xiàn)代作家。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等。
學習過程: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A級)
鯖( )鯊 兩顎( ) 脊鰭( )
嘎吱( ) 囊( )進 吞噬( )
鰩( )魚 嗜( )殺 蹂躪( )
黏( )液 戳( )進 榫( )頭
桅( )桿 殘骸( )
二、辨析形近字(A級)
(1)戳穿 殺戮 (2)攥住 積攢 (3)樹梢 俊俏
(4)倉皇 蒼白 (5)錐形 脊椎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A級)
桑迪亞哥是位“背運”的老人,連續(xù)84天沒有捕到魚,第85天出海,經(jīng)過三天兩夜的搏斗,終于捕獲一條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歸航途中,鯊魚出現(xiàn)了……….
課文節(jié)選部分從這里開始。閱讀課文填寫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擊者
數(shù)量
老人作戰(zhàn)工具
結局
總結:文章節(jié)選部分主要內(nèi)容就是:歸航途中,老人與鯊魚勇敢搏斗的五個回合。根據(jù)這五個回合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四、仔細分析下列語句,他們表現(xiàn)出了什么?可以討論作答(C級)
1、老人為什么說:“可是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可就是打不敗他”?
2、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shù)摹?/p>
3、現(xiàn)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xiàn)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
五、海明威筆下的人物大多是百折不彎的硬漢形象,尤以本文中的桑迪亞哥最為典型,請在老人與鯊魚搏斗的五個回合中找出一些細節(jié)來證明這種硬漢形象。(B級)
六、學習反思:
掌握文中基礎知識,理解桑迪亞哥的硬漢形象。能用形象的語言來描述。
七、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體會老人與鯊魚搏斗的激烈場面。
細讀課文,體會文中的語言特色。
深讀課文,了解桑迪亞哥的矛盾心理。
1、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
(1)直截了當?shù)臄⑹龊蜕鷦吁r明的對話因此句子間短,如鯊魚出現(xiàn)時的情形。
如:鯊魚的出現(xiàn)不是偶然的,當一大段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然后又散開的時候,他就從下面水深的地方躥上來。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沖出藍色的水面就浮現(xiàn)在太陽光下。
(2)大量的文章獨白。
2、來分析桑迪亞哥的矛盾性格。
老漁人的悲慘命運正是海明威的自身遭遇在藝術上的折光反射。海明威曾經(jīng)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和西班牙戰(zhàn)爭,人們還未從世界大戰(zhàn)的惡夢中醒來,幻滅、失落等種種迷惘困擾著人們。戰(zhàn)后的社會是一片混亂、凋敝的景象,戰(zhàn)爭和社會的種種荒誕現(xiàn)象給海明威的精神和身體上都帶來了很深的創(chuàng)作,可謂九死一生。這也正是老漁人桑提亞哥蒼老的表現(xiàn)之一。
大海是海明威生存環(huán)境的象征。大海在整篇故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桑提亞哥老人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海為他準備了神秘的大魚,為他提供了展示其無比的勇氣和毅力的場所,從美學角度來講,大海是一幅“意味著許多東西”的寫意畫。
鯊魚是惡勢力的有力代表。
文中的'“他想:能夠撐下去就太好了。這要是一場夢就太好了,但愿我沒釣到這條魚,獨自躺在床上的報紙上面!边@句話表現(xiàn)出了他的后悔,那么最后又是怎么解決的?
3、《老人與!肪收Z句
1.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
2.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3.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的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4.陸地上空的云塊這時候像山岡般聳立著,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現(xiàn)藍色,深的簡直發(fā)紫了.
5.現(xiàn)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xiàn)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
6.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7.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shù)摹?/p>
8.這兩個肩膀挺怪,人非常老邁了,肩膀卻依然很強健,脖子也依然很壯實,而且當老人睡著了,腦袋向前耷拉著的時候,皺紋也不大明顯了。
9.他的襯衫上不知打了多少次補丁,弄得象他那張帆一樣,這些補丁被陽光曬得褪成了許多深淺不同的顏色。
10.不過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了解詞義。兩根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犭”旁。
2誦讀課文。想像國慶大典的盛況,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14個生字,按筆順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10個生字,并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教具:教學掛圖、投影片、錄像帶、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
2、能指導看圖,整體感知詞語的意思。
3、仔細觀察圖畫,能憑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積累認識天安門廣場的事物和歡慶場景。
4、學會書寫“橋、檢、陸”這三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入:
同學們,一年中我們要過好多節(jié)日,請你說一說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節(jié)日。
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一篇新課文,一同歡度一個節(jié)日。請小朋友一邊照拼音讀課文,一邊看課文插圖,猜猜看:課文寫的是一個什么節(jié)日?
2根據(jù)學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師生共同選定:國慶節(jié)。
二、再讀課文,讀準字音,初識場景
1學生借助拼音,仔細讀課文。注意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
2指名分行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啟發(fā)學生對照畫面認識天安門“城樓”“紅燈”“金水橋”“中國龍”“騰飛”推斷出課文寫的是首都北京國慶大典的`場景。
三、細讀課文,看圖學詞,理解詞義
1指導學習第一行。
(1)多媒體顯示天安門城樓的畫面,學生看圖后自由說說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樓”“紅燈”“金水橋”,學生朗讀。
2指導學習第二行。
(1)多媒體播放禮炮聲和國歌及天安門升旗儀式片斷。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大典正在這里隆重舉行。出示:“大典”,學生齊讀詞語。
(2)播放錄像:閱兵式片斷,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有關海陸空三軍的圖片。出示:“檢閱”“海陸空”。
3指導學習第三行。
(1)播放“狂歡夜”錄像。
(2)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狂歡夜”的情景。
(3)朗讀:“禮炮”“焰火”“狂歡夜”。
4指導學習第四行。
(1)啟發(fā)學生自由交談: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看了國慶五十大典的盛況,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小結。
(3)出示詞語,齊讀:“神州”“騰飛”“中國龍”。
四、復習閱讀,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配以相應的樂曲和畫面,引導學生誦讀全文,讀出情趣。
2指導寫字。
(1)學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橋、檢;炮、焰。說說左右結構比例。
(2)教師范寫“焰”,重點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筆順。(或用多媒體顯示)
(3)教學“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姿勢。(教室里播放適合的樂曲)
【教學總結】
《識字2》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建國五十周年大典的歡慶場面,生動形象。但是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無法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所以在講授的時候就需要借助直觀的圖片來幫助學生加深體會和理解。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要通過學生自己體會來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發(fā)揮,整堂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在課上尊重了孩子閱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坝幸磺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們可以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的朗讀就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理解、體會和感受。讓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實踐中自己發(fā)現(xiàn)建構,在互助中研究,在合作中探索,在競爭中求進步,階梯式地鋪展整個教學過程,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以及獨立性。這篇詞串是通過對國慶閱兵大典的描寫讓孩子感受祖國的繁榮與強大的,從而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感情。這篇課文生字多,而且前后鼻音也很多,所以生字的讀音是教學的一個重點。
其次,我抓住對重點詞語的理解進而理解韻文。特別是“大典、檢閱”這類詞語,學生很難明白。我在教學時,通過檢查學生的生字讀音來強調(diào)音準。對于“大典、檢閱”這個詞語,我通過讓學生看圖,說圖,讓學生了解國慶大閱兵,中央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檢閱中國人民的海陸空三軍,來感受他們的威武雄壯。學生通過觀看后說:解放軍非常神氣,很威風。他們的隊伍非常整齊。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朗讀第二行詞語“大典檢閱海陸空”,讀出解放軍的英雄氣概。對于生字的教學,我主要是穿插于韻文中,比較隨機。
總之,這篇韻文像開快車一樣匆匆忙忙地過了,學得有點浮躁,所以有很多不到位之處,如:教學“城”這個生字,我只強調(diào)了讀音是后鼻音,沒有講它的結構和意思,蜻蜓點水。詞語的理解基本是老師在講述,留給學生的機會很少,遏制了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 分析故事情節(jié)。
、 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 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 分析故事情節(jié)。
、诙嘟嵌雀爬ㄔ⒁。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結合注釋試著翻譯。
老師: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教學設計
導入課文
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
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 全班朗讀《智子疑鄰》、《塞翁失馬》。
、 在預習的基礎上請學生解釋詞語并翻譯句子,其他學生補充修改,個別問題老師解釋。
、廴嘣偌w朗讀一遍這兩則寓言,然后教師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齊讀句子并解釋加點的詞。
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不筑,必將有盜 暮而果大亡其財 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 馬無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shù)月 其馬將胡駿馬而歸 家富良馬 其子好騎 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獨以跛之故
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落實,這些加點詞語中有的屬于古今異義,有的屬于一詞多義,有的屬于詞類活用,不需要給學生分類,但一定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把意思講對,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積累文言詞語,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基礎。
、 復述課文大意
這是為了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jié),能夠不看課本把這兩個寓言故事講出來,可以多找?guī)讉學生復述,這樣學生差不多就背下來了。
討論 ①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概括這兩則寓言大意。
這是本節(jié)課中激活學生思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梢韵扔蓪W生四人小組討論,盡可能每個人都說,然后再轉入全班性的討論。第一,次討論結果可能單一,可能深度不夠,或者概括的語言表述不準確,教師可以靈活指導,提問,如討論《智子疑鄰》時,可問:對正確的意見應該采取怎樣的態(tài)度?如何正確對待別人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學《塞翁失馬》,可以問: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這樣使學生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時也指導學生盡可能把話表述得簡潔、準確。
、诮Y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tǒng)一的關系,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不能讓學生誤解成福與禍的轉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zhèn)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墼⒀怨适乱话惚容^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這個內(nèi)容比較簡單,學生很快可以討論出結果。教師告訴學生,在以后學習中見到成語,可以從寓言故事的角度幫助理解意義。(當然,并非所有的成語都是從寓言故事中概括出來的。)
小結
、偻ㄟ^以上討論,我們明白,寓言是借一個故事寄寓一種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而要讀懂寓言,則需要我們密切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體驗,聯(lián)系自己的思想實際。
、诓贾米鳂I(yè)。
結合今天的生活寫出你對寓言故事《黔驢技窮》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
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這是兩篇寓言,寓言的篇幅往往比較短小,都是以假托的故事蘊涵深刻的道理。我們新教材上選的這兩篇古希臘寓言就很有代表性,體現(xiàn)了寓言的幾個特點:篇幅短小,寓意深刻,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物。這兩則一則是神(其實也是寫人),一則是動物(蚊子和獅子)。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把重點放在第一則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上,并且通過改變故事情節(jié)來使學生們了解寓言的寫作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即寓意。授之以法后讓學生自己學習第二則寓言并且自寫寓言。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的特點與《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讀,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3、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故事情節(jié)了解兩則外國寓言并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在文學寶庫里,有一種詼諧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說說寓言的一般特點?能否舉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題目?(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jīng)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
2、 學生閱讀課文導言,了解寓言的概念與特點: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特點,寓言都比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
3、 學生閱讀課后注釋一了解《伊索寓言》的常識:古希臘的寓言故事集。
4、 分角色朗讀,注意語氣與語調(diào)。
一生扮赫耳墨斯,一生扮雕塑者,一生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師生同評表演的角色是否符合文中人物的.語氣、神情
赫耳墨斯 一笑 二想 三問 (抓住笑字,赫耳墨斯形象浮現(xiàn)出來)
赫耳墨斯是個妄自尊大,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5、 概括寓言的寓意:這些情節(jié)生動刻畫出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訴人們要謙虛,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6、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改編篇:假如(1)赫耳墨斯先問自己的雕塑的價格。
(2)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焙斩褂中χ鴨柕溃骸昂绽牡裣裰刀嗌馘X?”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焙斩孤牶,默不作聲,悄然離去。(改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結尾)
寓言改動之后寓意就有改變,寓言是通過對現(xiàn)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師生共同總結)
7、 學生自主閱讀《蚊子和獅子》
8、 一生朗讀寓言《蚊子和獅子》
9、 學生自主閱讀并概括寓意:蚊子的遭遇說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多角度從蚊子的遭遇概括)
出示《蚊子和獅子》之改編篇: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zhàn)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通過與文中寓言相比較:去掉了蚊子向獅子宣戰(zhàn)和取勝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網(wǎng)上被蜘蛛吃掉這兩個情節(jié),那么原文中諷刺蚊子的驕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10、小結:寓言的特點,寓言是通過對現(xiàn)實想象而來的它的寫作取決于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寓意。
總結
、俳處熜〗Y。
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點,學習了通過分析情節(jié),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實習了創(chuàng)作簡單的寓言故事。請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仔細觀察生活,分析生活,還可以多讀一些寓言故事,正確認識生活。
、诓贾米鳂I(yè)
a.依據(jù)課堂討論,利用課堂上老師出示的題目,也可以自己命題編寫一則寓言,規(guī)整地抄到本子上。.嘴和眼睛的對話;b.樹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畫筆和顏料;e.貓和老鼠。(注意情節(jié)是否合理、情節(jié)和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種生活道理。一個故事最后點明寓意。)
b.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課后 :
按照新課標要達到的三個維度目標,語文教學就是要扎實活潑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豐富學生的遷移能力,發(fā)揮學生的語感和思維,發(fā)展個性,健全人格。我在這堂課的學習中,重視體現(xiàn)學生的遷移能力的訓練。
1、首先開啟學生的思維,原來寓言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已經(jīng)接觸很多,消除認為寓言很高深的情緒,讓學生很想了解寓言及其寫法。
2、點擊學生的興奮點,通過改編寓言讓學生了解到原來寓言的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取決于作者想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按照寓意來安排寓言故事情節(jié)。學生個個躍躍欲試。
3、聯(lián)想與課外遷移,通過前幾步到了自編寓言時就水到渠成了讓學生主動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少數(shù)學生合作完成一篇),主動參與,挖掘學生的潛能,部分學生寫出了如《北風與太陽》、《狼與驢》等很有內(nèi)涵的寓言。
4、體現(xiàn)教學機智,學生在我布置自編寓言時,有部分學生提到也可以寫如黑板與粉筆的題目時,我就順水推舟加了除了我給的四個寓言題目之外可以自擬題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主人意識得到了充分尊重,提高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盡自己所能當父母的小助手,為父母分擔的意識以及能力。
2、能將自己為父母做的一兩件事情清楚地記敘下來,寫清自己的感受。
3、繼續(xù)培養(yǎng)修改自己習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能將自己為父母做的一兩件事清楚地記敘下來,寫清自己的感受。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從小到現(xiàn)在,我們的爸爸媽媽給過我們許多無微不至的關懷,為我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我們應該怎樣關心他們呢?
二、板書課題
做爸爸、媽媽的小榜手。
三、教師引導
教師讀《在幫媽媽洗頭》,請學生說說感受,想一想,我們都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四、教師動員
我們班現(xiàn)在就開展一個“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活動,希望我們班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這項活動當中,在家里為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小組討論
請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一下:自己想做哪個崗位?
看看大家怎樣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的?
六、作業(yè)設計選定自己的勞動崗位,做家長的好幫手。
第二課時
一、敘述崗位
簡單說說你們都為爸爸、媽媽做了什么?
二、交流體驗
1、組內(nèi)交流。
具體說一說你關心、幫助爸爸、媽媽的事,注意說爸爸、媽媽有什么反應,你在這個過程有什么感受?
2、代表匯報。
三、作業(yè)設計能不能用你手中的筆畫出來?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理解冀中地道的構造特點。學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地道戰(zhàn)的發(fā)生及作用。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進程:
一、理解單元要求。
二、導入新課文,提示課題。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樣了解“地道戰(zhàn)”的?
三、課堂預習。
1、默讀課文。
2、各自小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思考預習題。
4、提出不了解的內(nèi)容。
四、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誦課文。
2、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3、全文可分幾段?
(1—3)(4—7)(8)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討論交流。
。1)為什么稱“掃蕩”?
。2)敵人為什么修封鎖溝、封鎖墻?
3、總結第一段段意。
。ㄖv了地道發(fā)生的時間、原因及作用)
六、作業(yè):
1、朗誦課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地道的構造特點和地道戰(zhàn)的歷史位置。
2、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進程:
一、溫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詞。
2、有感情朗誦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讀后討論。
。1)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是在第幾自然段講的?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樣湊合敵人的進攻的?
。4)人們在地道里怎樣進行通訊聯(lián)絡?
“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加引號?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
3、總結段意。
。ㄟ@段主要講地道戰(zhàn)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句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了什么?第二句講了什么?
3、這段話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誦全文。
五、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依據(jù)課文第二段的內(nèi)容,畫一張地道示意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理解記敘辦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進程:
一、溫習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圖?!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舉例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3、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中心?
。ㄟ@篇課文通過講冀中地道戰(zhàn)的發(fā)生、作用,以及地道的構造特點,表現(xiàn)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三、理解記敘辦法。
1、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將中心表達出來的?
2、討論。
3、小結:學習課文有條理地記敘。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廁”“虛”半解圍。
2、默記本課生字,然后寫在練習本上。
3、指名讀本課呈現(xiàn)的生字新詞。
4、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指導結合句式理解詞語用法。)
五、作業(yè):
預習《赤壁之戰(zhàn)》。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19
語文園地教案03-07
語文《趕!方贪03-19
《語文園地》教案02-26
語文識字教案03-16
《語文天地》教案03-23
語文教案07-2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9-17
語文教案[精選]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