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3篇(實用)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抽象的數學知識,讓幼兒學起來乏味無趣,為了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在思維游戲《珍珠變變變》活動中,我試圖設計了“去小熊家做客”這一主題,讓幼兒通過“給小熊串糖葫蘆”和“穿項鏈打扮自己”等游戲,讓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會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數量,真正使幼兒感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建立初步的數概念,培
養(yǎng)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 通過手眼協(xié)調地進行穿珠,培養(yǎng)幼兒專心操作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信封一個:幼兒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顆,穿珠小棒1
根,穿珠繩2根)
2、 場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個、小熊頭飾一個、各種食物若干。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1) 教師出示小熊的來信并念給小朋友聽:“親愛的小朋友們,
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歡迎你
們到我家來做客。小熊笨笨!薄拔覀內バ⌒芗,給它帶點什么禮物呢?”“哎,對了小熊最愛吃甜的'食物,我們去給
它買串糖葫蘆吧!”
(2) 教師帶幼兒過“小河”、鉆“山洞”,并引導幼兒點數“石
頭”、“山洞”的數量。
2、 開活動。
。1) 串糖葫蘆。
教師帶幼兒來到一片空地上,教師發(fā)現(xiàn)許多“寶盒”(幼兒活動材料)。教師說:“我們看看能從寶盒里發(fā)現(xiàn)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蘆”。
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蘆”。
幼兒制成“糖葫蘆”后,教師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反復進行手口一致地電數并說出總數。
。2) 穿項鏈。
。3) 教師說:“我們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樣才能
讓自己變得更漂亮呢?”引導幼兒根據“寶盒”里的繩子、
珠子,想出給自己制作項鏈、手鏈、腰鏈等來打扮自己。 幼兒用穿珠繩將珠子穿成項鏈、手鏈、腰鏈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進行點數。
教師幫幼兒打結,幼兒戴上項鏈、手鏈、腰鏈等。
3、結束活動。
教師帶幼兒來到小熊家,把“糖葫蘆”送給小熊。
教師扮成小熊:“歡迎小朋友到我家來做客,謝謝你們送給我糖葫蘆,我也給你們
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引導幼兒找出與數量相對應的食物,并進行品嘗。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蘿卜,初步了解其外形特點。
2、認識幾種常見的蘿卜品種。
3、初步了解蘿卜的食用方法,培養(yǎng)愛吃蔬菜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電腦。
三、活動過程:
。ㄒ唬⿲耄
2、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個謎語:“小紅鞋,泥里踩。綠綢褲子迎風擺!
2、猜一種蔬菜。
(二)認識蘿卜:
1、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出來了,看這是什么?(白蘿卜)
請小朋友看看白蘿卜長的是什么樣的?它的身體是怎樣的,葉子又是怎么樣的?
2、下面請小朋友看看,這個蘿卜和白蘿卜有什么不一樣?(紅蘿卜)
3、那這又是什么蘿卜呢?(胡蘿卜)
它長的是怎么樣的?
。ㄈ┨}卜的食用方法:
1、小朋友在家里吃過蘿卜嗎?
2、你吃的.是哪種蘿卜呢?是怎么吃的?
蘿卜呀不但好吃,對我們人也有很大的好處,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布置一個任務:回家問問爸爸媽媽蘿卜吃了對我們有什么好處,明天來告訴大家,好嗎?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我園課題《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材料運用》的課題引領下,我班開展了《小班幼兒運用油畫棒繪畫》的子課題。繪畫工具是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創(chuàng)造的中介和橋梁,而油畫棒是幼兒平時最常見的繪畫工具,結合小班幼兒繪畫能力及動手能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小魚吐泡泡》。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鍛煉繪畫技能,提高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及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本次活動中幼兒可以在輕柔的音樂中大膽繪畫,拓展思維,對作品進行加工,形成富有動態(tài)的畫面,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學會用油畫棒畫圓圈。
2.在此基礎上能夠進行顏色配對。
3.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會用油畫棒畫圓圈。
活動難點:
在畫圓的基礎上進行顏色配對。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圓。
2.物質準備:多張畫有小魚的魚缸畫紙,smart課件,多盒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好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圖片)(小魚)
2、師:那小魚生活在哪里的呢?(水里)
3、師:那你們猜猜看小魚喜歡在水里做什么事情呢?(吃東西、游泳、喝水)
那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是怎樣游泳的,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小魚游泳的'動作。
二、觀看課件引出小魚吐泡泡
1、師:其實,小魚還喜歡做一件事情,看,小魚在。。。(吐泡泡)
2、師:小魚吐得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恩,小魚吐得泡泡是圓圓的,有大有小的,我們一起來畫畫看。
三、教師示范畫
1、師:老師先來畫,小朋友們要看仔細哦。叮,走走走,轉轉轉,叮,一個泡泡畫好了。誰也想上來畫?(一個幼兒上前畫),畫好了,真棒!
四、幼兒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1、師:現(xiàn)在,老師把水里的魚請到了魚缸里,看看有哪些魚?(紅色,黃色,綠色三條魚)他們也想玩吐泡泡的游戲,但是呀,有個游戲規(guī)則:小魚吐得泡泡的顏色要和小魚的顏色一樣。紅色的魚吐紅色的泡泡,黃色的魚吐黃色的泡泡,綠色的魚吐綠色的泡泡。誰也想來幫小魚吐泡泡?(幼兒畫圈)
2、師:還有小朋友也想畫,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到后面的桌子上一起來和小魚玩吐泡泡的游戲。(幼兒操作)
五、作品評析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畫的最棒,來說說看你最喜歡的作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活動給我最深的體會就是美術活動要重在引導。以前我們都習慣于老師示范,手把手地教,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其實,我們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學會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讓幼兒學會欣賞美,感受美,因為有了這樣的基礎才能真正地懂得創(chuàng)造美。本次活動,我通過小魚吐泡泡的游戲來引出幼兒畫圓,接著在個別操作之后讓幼兒自由操作,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活動中,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當然,活動中還有不足之處,有一些老師提出,針對本次活動中的泡泡顏色匹配這一目標應再強調些。我想在下次活動的時候還應考慮的再充分、具體一些。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教案[精選]08-03
小班教案(經典)09-04
[精選]小班教案08-13
【經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精選)12-05
小班教案【經典】11-06
(精選)小班教案11-18
小班教案03-24
(經典)小班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