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8-20 14:02:54 大班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請幼兒把故事中的一個情節(jié)畫成一幅畫,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讓幼兒注意畫面安排,注意遠近、大小關系。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對故事內容要很熟悉,語言要生動、形象,特別是講到動物的形狀、色彩、動態(tài)時,更要仔細具體)

            2、每個一盒蠟筆、油畫棒、彩色鉛筆和一張紙。

            活動過程:

            1、啟發(fā)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要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圖畫,怎樣畫呢?不是看著老師的畫再畫,而是聽了老師講的故事以后再畫。小朋友,你們會畫嗎?認真聽老師講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會畫,F(xiàn)在聽老師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池塘邊,長著許多水草,在草叢里,青蛙媽媽生了許多小寶寶。小寶寶長大了,變成了大腦袋、尖尾巴的小蝌蚪。許多小蝌蚪你追我趕地游呀游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媽媽呢?媽媽不見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媽媽,游到西,游到東,游到荷花旁邊,看見一條金魚,眼睛圓又大,忙叫:“媽媽!媽媽!”金魚說:“你們認錯了,我是金魚,白肚皮的才是你們的媽媽!毙◎蝌絾枂栠@個,這個說“不是”,問問那個,那個也說“不是”。“呱呱呱”,青蛙媽媽游過來了,說:“孩子,好孩子!我是你們的媽媽呀!毙◎蝌娇纯辞嗤埽捍笱劬,白肚皮,四條腿,樣子怎么跟我們一點兒也不像呢?青蛙媽媽說:“好孩子,你們還小呢,等你們長大了,就像媽媽了。”小蝌蚪終于找到媽媽了。

            小朋友,故事講完了,請小朋友把故事里的事畫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嗎?不要忘記故事里講到的地方,是哪里?(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荷葉、荷花,還有各種小魚……)更不要忘記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找媽媽)……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注意遠近、大小關系。

            3、講評:結束后,將幼兒的圖畫張貼起來,讓幼兒觀看和相互學習。

            活動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導入,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著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秘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里?聽說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愿意,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么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說、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教師有趣導入課文以后,隨即拋出問題。a.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征。學生在讀中了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著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jié),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a.讀這兩小節(jié),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較句子。

           。ㄐ◎蝌娇匆婖庺~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d.分角色朗讀并表演。

            2.說——以讀促說,說中理解

            (1)說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說來完成填空題。

           。2)說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后,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jù)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松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

            “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chǎn)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fā)展。

            ”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么樣呢?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拋出,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并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并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xiàn)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xiàn)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jié)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lián)想兩個支點,盡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此活動為健康《皮劃艇運動》活動的替換活動。本主題活動的主題為《特殊交通工具》但整個活動中特種交通工具涉及的內容不是很多,所以將健康領域的《皮劃艇運動》換為《特種汽車用處大》讓幼兒認識各種特種汽車。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認識各種特種交通工具和探索特種汽車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能力。

            3、認識幾種特種汽車,知道幾種特種汽車的`用途。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搜集特種汽車的玩具、圖片、文字資料等。

            2、多媒體課件《特種汽車》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起幼兒對各種車的探索興趣。

            (1)消防車:一位英雄,渾身通紅。平常日子,坐著不動;一見著火,發(fā)起沖鋒。

            (2)灑水車:一路走,一路唱,早起喝了一桶水,全都灑在馬路上。

            (3)救護車:無事我常住醫(yī)院,急事來了跑在先,來回奔波為病人,救死扶傷心里甜。

            2、聽故事《特種汽車用處大》后,通過提問了解幾種特種汽車。

            (1)早上在馬路上灑水的是什么車?

            (2)車頂上有藍燈的車是什么車?

            (3)救火的車是什么車?

            (4)抓壞人的是什么車?

            (5)伸出長手臂讓人站在上面做事的是什么車?

            3、請幼兒看多媒體課件,邊看邊講解各種車的特殊功用。

            (1)灑水車:車廂是個裝滿水的長圓筒,它向馬路兩邊噴水,把街道沖洗干凈并使空氣變得濕潤。

            (2)救護車:救護車里躺著危重病人,醫(yī)生和護士守在旁邊進行急救。救護車闖紅燈不算違反交通規(guī)則,因為救人最要緊。

            (3)消防車:消防車的警笛讓所有的人都為它讓路,在消防車的車頂上,有長長的水龍帶,有可以升降的云梯,車身兩側站著消防隊員,他們個個都是勇敢的人。

            (4)空中作業(yè)車:伸出長長的手臂,人們可以站在上面修路燈、修電線。

            4、請幼兒拿出自己搜集的資料,給大家講述自己找到的特種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打造班級一小時戶外體育活動的實踐與研究》是一項貫穿于每日活動的課題研究,從體育活動的多維效應、多種角度出發(fā),有計劃地建構了班級幼兒戶外一小時體育活動的組織模式。研究中發(fā)現(xiàn)追逐跑是一項深受大班幼兒喜歡的戶外體育活動,它簡單易行、玩法豐富,可以加入各種各樣的情景與角色,讓幼兒身臨其境發(fā)展其身體動作,有利于促進幼兒下肢力量、躲閃能力和靈敏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游戲中,教師不再是示范者,而是參與者和引導者,還是游戲氣氛的營造者和孩子潛能的激發(fā)者。游戲“你追我趕”取材于民間游戲“官兵捉強盜”,為了體現(xiàn)正能量,我將角色進行調整,以“戰(zhàn)斗”模式邊游戲邊商討,逐漸形成適合幼兒玩耍的游戲規(guī)則,真正體現(xiàn)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的追逐跑玩法,發(fā)展身體的靈敏協(xié)調能力。

            2、商討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重點難點】

            1、重點:玩追逐跑游戲,體驗跑的樂趣。

            2、難點:商討游戲規(guī)則,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哨子,自制獎章,一個配班老師。

            2、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小兵操練。

            1、扛槍操練:原地踏步、弓步?jīng)_刺、左右掃雷、鎖定目標。

            2、掃雷行動。陣地→雷區(qū)→陣地

            ●面對雷區(qū)掃雷。(折返跑)

            ●背對雷區(qū)掃雷。(提醒轉身)

            二、沖鋒陷陣。

            1、布局。

            大本營(安全區(qū))、敵營(禁區(qū))

            2、沖鋒。

            聽哨行動:一聲長哨“沖鋒”,兩聲短哨“警報”。

            ●出現(xiàn)一名敵人,提高警惕。

            ●出現(xiàn)多名敵人,緊急躲閃。

            3、營救。

            ●嘗試救援,冒險營救同伴。

            ●商討策略,合作營救同伴。

            三、凱旋而歸。

            1、嘉獎歡呼。

            為勇敢者頒發(fā)優(yōu)秀士兵獎章,齊聲歡呼。

            2、扛槍返程。

            【活動反思】

            從這節(jié)課中,可以開出學生在課堂中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敢于發(fā)言,富有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體,這也正是上一節(jié)課的關鍵。?

            一. 玩中學習

            從上面的教學可以看出,學生的年齡小,在有限的?40?分鐘內,不僅讓孩子們學到知識,而且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同時也看到孩子們的求知欲望高,而且表現(xiàn)欲望,創(chuàng)造性都表現(xiàn)的很突出,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興趣的重要性以往的填鴨式教學已不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啟發(fā)學生,引起興趣,這是學生所需要的。我也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了興趣,做起事情來,非常認真。老師并不需要為課堂紀律所煩惱,而是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帶動他們圍繞興趣進行學習。

            二.引導的藝術

            1.在這節(jié)課中,我并沒有講過過多的關于本課的內容。而是欣賞動畫人物,并且伴隨優(yōu)美的歌聲,來認識。

            2.老師、學生分別扮演了導游和參觀者的角色。

            3.大家一起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老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師生共同來體驗學習中的快樂。在教學中,學生由有趣——樂趣——志趣,是我最開心的事情。在基礎教育新的課程體系的推行中,使我獲得了一個任何時候也無法相比,充分發(fā)揮的空間。老師對每個學生應充分了解,成為很好的朋友。在藝術課中,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是多學習素質教育理論,鉆研課程改革的內容,讓學生都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讓我們的課堂真正的動起來。

            小百科:追,漢語漢字,讀音:zhuī。動詞,本義是追趕。引申為回溯過去,補做過去的事。出自唐代詩人杜甫《宴王使君宅題二首》寫道:“漢主追韓信,蒼生起,謝安”。、《水滸全傳》:“庫藏糧餉,都是民脂民膏,你只顧侵來肥己買笑追歡,敗壞國家許多大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識:了解中西文化不同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2、能力:能通過游戲的方式找到配對的國家與對應美食圖片。

            3、情感:萌發(fā)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并懂得尊重他國文化。

            重點難點

            重點: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難點:隨時代發(fā)展學習尊重與融合中西飲食文化

            活動準備

            1、 碗筷一套;

            2、 刀叉盤子一套;

            3、 牛排一份、餃子各一份;

            4、 中西飲食差異PPT;

            5、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各國美食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百寶箱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百寶箱,請小朋友猜一猜百寶箱里有什么呢?

           。ǔ鍪緝煞莶煌途哐b著的食物)

            教師:請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兩份美食有哪些不同之處?

            教師:一份是我們中國的美食,一份是西方國家的美食。

            二、世界美食會

            教師:老師想先問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國家的特色美食呢?

           。ㄓ變鹤杂捎懻摚

            出示PPT

            教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世界美食會,看看這些國家都有什么特色美食?

            三、探索交流

            教師: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美食文化,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不一樣呢?

           。ㄒ唬┎途叩牟町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中西方國家用的餐具會不同呢?為什么西方國家用刀叉?中國用筷子?印度人直接用手?

            小結:因為西方國家喜歡吃牛排、面包;中國人喜歡吃米飯和各種菜;印度人是因為宗教信仰文化習俗不同,他們喜歡用手感受食物的溫度和質感,覺得更接近大自然。

            (二)進餐方式的差異

            教師:人類為什么要吃飯?

            教師: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請小朋友觀察這兩張餐桌上有什么不同?

            小結:中國人喜歡熱鬧,西方人喜歡安靜優(yōu)雅的環(huán)境下進餐。西方的飲食比較簡單、方便,以營養(yǎng)為重心。而中國飲食主要講究味道,想盡辦法將食物變得更美味

           。ㄈ╋嬍硟热莸牟町

            教師:中西方國家吃的東西都一樣嗎?

            小結:中國人的主食以米飯或面食為主,副食以蔬菜、肉類為輔。

            西方人的主食以肉類、面包、奶類為主

           。ㄋ模┡腼兎椒ǖ.差異

            教師:小朋友們,在生活中你們知道的烹飪方式有哪些?

            教師:在中國,烹飪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炒、炸、燜、爆、煎、燴、煮、蒸、烤腌、凍、拔絲、糖醋等…做出的菜肴讓人眼花繚亂。

            西方的菜肴烹飪方法主要是燒、煎、烤、炸、燜,各種食材很少放在一起烹調。

            四、討論總結

            教師:小朋友動腦經(jīng)想一想,為什么中西方國家吃的食物會不一樣呢?

            總結: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原因有:地域特征、風俗習慣、觀念不同,我們需要尊重別的國家的文化,并愿意接受和嘗試不同的文化差異。美食雖然好吃,但是不能吃太多,會引起胃不消化,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五、創(chuàng)意美食

            請小朋友在區(qū)域中尋找材料,可以個人或和同伴合作完成一份自制創(chuàng)新的“美食”,制作完后把美食畫/貼到操作單里,并給制作的美食起個名稱,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活動總結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趣點都極高,完成度很高。但整節(jié)活動下來時間會有些長,孩子們在分工合作的時間有些趕,可以分成兩個課時完成。把制作美食的時間給孩子留足,幼兒會呈現(xiàn)更好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嘗試看情景圖編應用題。

            2.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shù)的交換關系。

            3.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靈敏性及嘗試精神,鍛練運算速度和準確性。

            【活動準備】

            情境圖:樹葉飄零的大樹,樹葉8片(有大有小);小猴吃桃;有云朵的天空。

            白兔圖片一個,8以內數(shù)字若干,7以內的加減算式若干。幼兒學數(shù)學P10-11

            【活動過程】

            一、復習

            1.游戲"開火車",復習7以內數(shù)的加減。

            師:我們班小朋友聰明嗎?(聰明)聰明屋中的金龜子大姐姐要請我們去做客,她呀,要證實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孩子,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聰明屋中去吧!怎么去呢?讓我們來開火車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老師出示式題卡)

            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如3+1=,6-1=,0+4=……)幼:嘿嘿,我們的火車4點開。(……)放開火車的音樂。(師生齊做開火車的律動)

            2.游戲"又有香蕉又有梨",復習8的組成。

            師:到了,看看,金龜子她們用什么來招待我們小朋友的呢?

            --導出"又有香蕉,又有梨"的游戲。

            師: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幾只梨。(舉數(shù)卡5)幼: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師: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幾只梨。(舉數(shù)卡7)幼: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多玩幾次)

            二、看情境圖,學習8的第三、四組加減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很好,又認真又守紀律,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金龜子為我們準備的題目吧!

            1.出示情境圖:一棵落葉大樹,學習8的第二組加法。

            師:這圖上畫的是什么呀?(大樹)秋天,大樹落葉子了,我們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幾片樹葉?(5片)秋風一吹,又落下了3片樹葉,那么地上一共有幾片落葉呢?(8片)你用什么方法算的?(幼兒嘗試回答:5片和3片合起來是6片樹葉,或說出"用加法算出來的")列成算式怎么列呢?(幼兒:5+3=8)這式子中的數(shù)字5.3.8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兒嘗試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葉,"3"表示又落下的3片樹葉,"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葉數(shù)量。

            師:我們再看看這8片落葉一樣大嗎?(不一樣,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幾片大一些?(3片)幾片小一些?(5片)現(xiàn)在我請誰來根據(jù)這件事情編一道加法應用題,要跟5+3=8不同。

            幼兒嘗試編:地上有一些落葉,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總共有幾片落葉呢?

            師:剛才小朋友編得很好,誰來列式呢?(幼兒3+5=8)這式子中的3.5.8分別是什么意思呢?(……)教師指5+3=8、3+5=8兩道式子,引導幼兒觀察異同,幼兒嘗試找規(guī)律。

            教師小結:以后只要看到兩道加法算式,加號前后的兩個數(shù)字相同只是互相換了位置,他們的得數(shù)是不變的`,是相等的。

            2.學習8的第三組減法

            師:樹葉落下來了,白兔姐姐很愛勞動,她來拾落葉了,你們看看,8片落葉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還剩下幾片落葉呢?(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別表示什么?)師:看到了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誰能用圖片上的事情把8-3=5編成應用題呢?(幼兒編)"地上有8片樹葉,白兔姐姐拾去3片,地上還有幾片樹葉沒拾?)

            3.學習8的第四組加減法

            師:小朋友編得真好,你們看圖會編了,我這兒還有幾幅圖,誰來幫我編一編?

            A"小猴吃桃"情景圖:即圖上一只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邊4只桃核),幼兒列式:8-4=4B看圖示編題,幼兒編:天上有4朵云彩,又飄來4朵,天上一共有幾朵云彩?幼兒列式:4+4=84.編題師:好,現(xiàn)在我們不看圖,自己動腦筋想一件事情來編編看,這六道式子隨你編。

            5+3=8,3+5=8,8-5=3,8-3=5,8-4=4,4+4=8)

            三、幼兒作業(yè)

            師:小朋友編得真好,金龜子姐姐聽完以后,還讓你們完成下列作業(yè)。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數(shù),再根據(jù)組成式用三個數(shù)列出四道加減算式題。

            2.吹泡泡。

            算算泡泡里的算式,給得數(shù)是8的泡泡涂黃色,得數(shù)是7的泡泡涂粉紅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主題:影子和我

            活動目的:

            1、結合讀本和幼兒自身經(jīng)驗,幫助幼兒豐富、深化有關影子的認識,特別是人物的活動和影子的變化之間的關系。

            2、理解“也”字如何運用,學習運用句型—誰在做什么,誰也在做什么?

            3、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和討論圖畫。

            4、結合讀本內容,進一步深化對光和影子的關系的認識,特別是人物和影子的變化之間的關系的認識。

            5、幫助幼兒熟悉書中的'文字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影子和我》、幼兒人手一本小書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猜謎的形式引出活動的主題: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體烏黑頭,燈前月下陪著你,卻是啞巴不開口。(影子)。教師提問: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

            教師提出本次閱讀的主題—影子: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本很有趣的書。

            2、教師出示大書:小朋友猜猜這本書在說一個什么故事?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見解。

            3、教師翻開大書的第一頁,提問:1)、你看到了圖上有什么?2)、為什么要有蠟燭?

            4、教師:請小朋友猜一猜書上的人會和影子做什么游戲?請幼兒看書的第二頁。教師提問: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游戲,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出示書的第三頁,將人物遮住,教師提問:我看到了圖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書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樣的動作?你們知道嗎?我們一起來做做吧。請幼兒站起來模仿影子的動作。教師掀開遮住的紙張,并請幾個模仿得比較象的幼兒站到前面做動作,和大書中的人物比較一下。教師提問:為什么

            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頁,教師提問:請小朋友說說這個影子象什么?發(fā)散幼兒的思維,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師提問: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嗎?讓幼兒比比動作,教師掀開紙張:原來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齒。

            7、教師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頁,請幼兒說說:墻上的影子會和小朋友做什么樣的動作?教師引用原句進行小結。

            8、出示第六頁,教師提問:圖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

            9、教師:我們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樣了?引導幼兒想象故事的情節(jié)。

            10、出示第八頁,教師提問:小朋友發(fā)現(xiàn)這頁和前面顏色有什么不一樣?你發(fā)現(xiàn)什么不見了?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影子不見了。原來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11、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看了有趣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完整的看一遍吧,教師指讀大書上的文字,將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教師:原來我們身體的各部分都可以和影子做各種好玩的游戲,比如:手、腳、嘴等。是不是這個小姑娘做什么?影子也會同樣跟著做什么?

            小姑娘和她的影子有什么區(qū)別?(問題回答方向:影子永遠是黑色的,只有輪廓,沒有細節(jié))。

            12、教師:我們一起來分享這個有趣的故事吧。幼兒自己拿一本小書,跟著教師進行故事的指讀,并注意引導幼兒:一個一個字進行指讀。

            13、教師:現(xiàn)在我們也要和影子做游戲了。

            1)、到操場上去找影子,并能告訴老師你在什么地方找到影子?

            2)、同伴互相玩踩影子的游戲

            3)、幼兒組合影子游各種造型,請一個幼兒用粉筆將地上的影子畫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樂曲ABB結構,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風格特點。

            2.能大膽想象,根據(jù)動物不同特征合理創(chuàng)編座椅動作。

            3.體驗合作游戲中助人和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幼兒已有乘車經(jīng)驗

            物質:圖譜、音樂、PPT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A段,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1.欣賞音樂A段。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聽完之后,請你來說一說你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干什么?”

            2.出示A段圖譜,理解音樂。

            3.欣賞音樂,幼兒做相應動作。

            二、完整傾聽音樂,利用故事、圖譜理解音樂

            1.完整傾聽音樂ABB。

            2.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其實音樂里還藏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猴的出租車》

            3.出示簡單圖譜BB并傾聽,梳理故事內容。

            教師:“出租車改造后動物們能坐上嗎?座椅還需要怎么調整呢?”

            4.完整傾聽,出示圖譜理解音樂。

            三、創(chuàng)編座椅變化動作,表現(xiàn)出動物特征。

            1.創(chuàng)編B1段動作。

            教師:“請小朋友們再一次聽音樂,仔細聽,到什么音樂時是按按鈕?什么音樂是座椅在變?”

            (1)引導幼兒做出與別人不同的動作?勘匙兇、扶手變大、底座變大、高興

            (2)隨樂游戲

            2.創(chuàng)編B2段動作。

            (1)引導幼兒做出與別人不同的動作?勘匙冃、扶手變小、底座變軟、高興

            (2)隨樂游戲

            3.完整表演。

            四、充分聯(lián)想,相互合作玩游戲。

            1.前后兩兩合作互動游戲。

            教師:“請你當小猴和前面的小座椅做游戲!

            2.大膽想象,肢體表現(xiàn)其他動物特征。

            3.感恩答謝,師幼開車出去旅行。

            活動延伸:

            在音樂角投放樂曲和圖譜供幼兒繼續(xù)玩音樂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6-23

          幼兒園大班教案06-23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11-19

          幼兒園大班藝術教案12-12

          幼兒園大班童謠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消防教案12-13

          《水》幼兒園大班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2-24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12-2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