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1
活動目標:
(1)有初步分辨笑與哭表情的能力。
(2)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不哭鬧,激發(fā)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大鏡子一面,小紅花若干朵。
(2)錄音機、錄有幼兒笑聲和哭聲的磁帶。
(3)哭娃娃、笑娃娃頭像各一個,貼有幼兒照片的夾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放笑聲、哭聲的錄音,讓幼兒說說喜歡聽哪種聲音,感受笑聲比哭聲好聽
2.讓幼兒分別對著鏡子笑笑,說說自己為什么事情笑過
對著鏡子學學是怎樣哭的?為什么事情哭過?讓幼兒再次感受笑比哭好。
3.出示哭娃娃、笑娃娃讓幼兒分辨
提問:誰是哭娃娃,誰是笑娃娃?你怎么看出來的?你喜歡誰?為什么?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娃娃?早晨上幼兒園應該怎樣?
4.行為練習
把鏡子放在教室門口,一位老師扮演媽媽,幼兒分別表演,早晨來幼兒園高高興興地和“媽媽”說再見,向老師問好。并將貼有自己
照片的夾子夾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同時告訴笑娃娃:“我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崩蠋煱l(fā)給每位幼兒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以后人園時再現(xiàn)自己的行動。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2
活動目標:
1、有初步分辨笑與哭的能力。
2、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不哭鬧,激發(fā)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大鏡子一面,小紅花若干朵
2、錄音機、錄有幼兒笑聲和哭聲的磁帶
3、哭娃娃、笑娃娃頭像各一個,貼有幼兒照片的夾子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放笑聲、哭聲的錄音,讓幼兒說說喜歡聽哪種聲音,感受笑聲比哭聲好聽。
2、讓幼兒分別對著鏡子笑笑,說說自己為什么事情笑過。
對著鏡子學學是怎樣哭的?為什么事情哭過?讓幼兒再次感受笑比哭好。
3、出示哭娃娃、笑娃娃讓幼兒分辨
提問:誰是哭娃娃,誰是笑娃娃?你是怎么看出來的?你喜歡誰?為什么?你愿意做一個怎樣的娃娃?早晨上幼兒園應該怎么樣?
4、行為練習
把鏡子放在教室門口,一位老師扮演媽媽,幼兒分別表演,早晨來幼兒園高高興興地和"媽媽"說再見,向老師問好。并將貼有自己照片的夾子夾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同時告訴笑娃娃:"我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老師發(fā)給每位幼兒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以后入園時再現(xiàn)自己的行動。
活動反思:小班的幼兒剛剛從家庭步入幼兒園,生活環(huán)境的急劇變化,使很多孩子無所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表現(xiàn)尤為明顯的是,很多孩子早上來幼兒園時哭鬧,過于依戀家長。此活動設計能從幼兒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與需要。但此活動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在確定活動目標時,沒有突出重點。
2.沒有能充分利用能增強幼兒內(nèi)心體驗的情景,而是進行一些牽強的人為情景的陳設。如游戲《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就是有流于形式之感。
3.活動的編排結構、程序不嚴謹,出現(xiàn)具體的步驟內(nèi)容與其相應標題不吻合的現(xiàn)象。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3
活動目標:
1、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喜歡,每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學習用笑臉表達高興的心情。
活動準備:笑臉卡片、《笑臉娃娃》相關課件、寶寶笑聲和哭聲音樂。
活動重點與難點:學習分析笑與哭的區(qū)別能力。
活動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1、播放笑聲和哭聲音樂引入主題。
2、談話:師:剛才是誰在笑(哭)呢?
師:猜猜寶寶為什么笑(哭)呢?怎樣笑的?學一學。
二、基本部分1、播放課件,分辨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多媒體課件形象生動。培養(yǎng)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小朋友們,看,誰是笑臉娃娃,誰是哭臉娃娃啊?你們喜歡誰呢?"教師請幾個幼兒來表演笑臉與哭臉。(認真觀看課件,根據(jù)教師提問回答問題:在觀察討論中區(qū)分笑與哭的不同。鼓勵幼兒大膽說話,鍛煉幼兒的`說話能力。)2、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
"我們電視上的寶寶上幼兒園乖嗎?為什么?我們上幼兒園都很開心是不是?"游戲:腦筋轉轉轉,笑(哭)臉送給誰?(把笑臉卡片送給班上快快樂樂上幼兒園的寶寶)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笑臉娃娃大家都喜歡,所以小朋友要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只有成為笑臉娃娃,大家才會喜歡。小朋友們每天早上來幼兒園也要快快樂樂的,這樣老師和小朋友才會喜歡。"老師的笑臉卡片都送出去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臉娃娃送給你最喜歡的老師可以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找出身邊的笑臉,說一說。比比誰找的笑臉多。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4
活動目標:
1、通過照鏡子活動,初步分辨笑與哭的表情。
2、懂得上幼兒園時不哭,應該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
活動重點:激發(fā)幼兒熱愛老師、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大鏡子一個、五角星若干
2、笑娃娃與哭娃娃頭像各一個
活動過程:1、聽錄音機里的笑聲與哭聲。
“你們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2、感知理解:
幼兒對著鏡子笑!罢f說你為什么笑?”
幼兒對著鏡子裝哭!罢f說你為什么哭?”
“你認為笑好還是哭好?為什么”
3、拓展話題:
出示哭娃娃與笑娃娃頭像。
“誰是笑娃娃?誰是哭娃娃?你喜歡誰?為什么?”
“你愿意做一個什么樣的娃娃?”
“早晨上幼兒園時我們應該做笑娃娃還是哭娃娃?”
4、表演鞏固:
老師扮演媽媽,幼兒分別扮演早上來園時高高興興和媽媽說再見、和老師問好的寶寶。
將自己照片貼在笑娃娃的面具上,告訴娃娃“我是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
給每個幼兒一朵小紅花,鼓勵他們要作個快樂的笑娃娃。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5
活動目標:
1、知道快樂的孩子大家喜歡,每天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有初步分析笑和哭的表情能力。
3、學習用笑臉表達高興的心情。
活動準備:笑臉卡片、《笑臉娃娃》相關課件、寶寶笑聲和哭聲音樂。
活動重點與難點:學習分析笑與哭的區(qū)別能力。
活動方法與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引導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播放笑聲和哭聲音樂引入主題。
2、談話:師:剛才是誰在笑(哭)呢?
師:猜猜寶寶為什么笑(哭)呢?怎樣笑的?學一學。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分辨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
。ǘ嗝襟w課件形象生動。培養(yǎng)幼兒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小朋友們,看,誰是笑臉娃娃,誰是哭臉娃娃?你們喜歡誰呢?"教師請幾個幼兒來表演笑臉與哭臉。(認真觀看課件,根據(jù)教師提問回答問題:在觀察討論中區(qū)分笑與哭的不同。鼓勵幼兒大膽說話,鍛煉幼兒的說話能力。)
2、觀察孩子的情緒波動。
"我們電視上的寶寶上幼兒園乖嗎?為什么?我們上幼兒園都很開心是不是?"游戲:腦筋轉轉轉,笑(哭)臉送給誰?(把笑臉卡片送給班上快快樂樂上幼兒園的寶寶)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笑臉娃娃大家都喜歡,所以小朋友要快快樂樂開開心心的,只有成為笑臉娃娃,大家才會喜歡。小朋友們每天早上來幼兒園也要快快樂樂的,這樣老師和小朋友才會喜歡。"老師的笑臉卡片都送出去了,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笑臉娃娃送給你最喜歡的老師可以嗎?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 6
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緒,使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
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大鏡子、小紅花若干,娃娃2個,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ㄒ唬┞犅曇艮q別情緒(此標題與該步驟的具體內(nèi)容不太吻合,既然是辨別情緒,不應該讓幼兒只聽笑和哭兩種聲音)
教師讓幼兒聽哭笑兩種聲音。(改為:1、教師讓幼兒聽各種聲音。如笑、哭、怒、哀叫等等)
教師:“你喜歡哪種聲音?”(改為:2、引導幼兒討論。
。1)人在什么時候會發(fā)出這種聲音?
。2)你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既然是聽聲音辯別情緒,活動的重點就應體現(xiàn)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辨別各種情緒。)
。ǘ┳層變簩χR子笑。(引導幼兒體驗“笑”的情緒)
1、師:“說說你為什么笑?”(建議改為:1、教師請幼兒回憶并說說讓自己最開心的事情,并觀察同伴說這些事情時的表情。)
2、師:“你認為笑好還是哭好?”(建議改為:2、幼兒討論:為什么他(她)會笑?)
(評: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流于形式,如教師讓幼兒對看鏡子笑,再請幼兒說說自己為什么會笑?其實,是教師讓幼兒笑,幼兒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畢竟有限,教師是很難引導幼兒體現(xiàn)積極的情緒的。建議利用與幼兒生活經(jīng)驗貼近的情境對幼兒進行教育。)
。ㄈ┏鍪究尥尥夼c笑娃娃的頭像。(標題與該步驟的.具體內(nèi)容不吻合)(應改為:引導幼兒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1、教師:“你喜歡哭娃娃還是笑娃娃?為什么?”(出示哭娃娃與笑娃娃的頭像)
2、教師:“上幼兒園我們應該做笑娃娃還是哭娃娃?”(可以先請幼兒說說自己在幼兒園里遇到的開心的事情。)
(四)游戲《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1、教師扮媽媽,幼兒假裝早上來園時高興地和媽媽再見,向教師問好。
2、給每個幼兒一朵小紅花。
(評:這一活動環(huán)節(jié)也是流于形式,建議充分利用能引起心理事件發(fā)生的時機或情景進行適時的教育,而不反是進行牽強的情境創(chuàng)設。)
小班的幼兒剛剛從家庭步入幼兒園,生活環(huán)境的急劇變化,使很多孩子無所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表現(xiàn)尤為明顯的是,很多孩子早上來幼兒園時哭鬧,過于依戀家長。此活動設計能從幼兒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與需要。
活動反思:
1、在確定活動目標時,沒有突出重點。
2、沒有能充分利用能增強幼兒內(nèi)心體驗的情景,而是進行一些牽強的人為情景的陳設。如游戲《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就是有流于形式之感。
3、活動的編排結構、程序不嚴謹,出現(xiàn)具體的步驟內(nèi)容與其相應標題不吻合的現(xiàn)象。
【小班教案做個笑娃娃】相關文章:
小班娃娃家教案09-13
《笑臉娃娃》小班教案03-20
小班教案《襪子娃娃》07-06
小丑娃娃的小班教案09-05
小班教案好娃娃11-05
小班美術教案《表情娃娃》10-24
小班音樂教案《好娃娃》10-13
小班娃娃家教案優(yōu)秀01-19
小班美術教案雪娃娃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