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7篇【必備】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現(xiàn)狀分析: 小班后期的幼兒已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也嘗試畫過這些圖形的組合體,他們對畫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屋頂?shù)姆孔佣疾荒吧,然而沒有畫過立體的房子。
設計意圖: 為挖掘幼兒的潛能,我們采用“小豬造新房”的故情景,鼓勵幼兒嘗試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畫立體房子。通過第一教時讓幼兒“搬”材料,重點認識平行四邊形,并嘗試拼搭房子。通過第二教時,讓幼兒根據(jù)小豬的設計圖來畫房子,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興趣。
名稱:小豬造新房(1)
目標: 1、 區(qū)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嘗試用組合圖形的方法拼搭房子。
2、 初步學畫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3、 培養(yǎng)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重點:用四種圖形拼搭房子,認識房子的構造。
難點:學畫平行四邊形流程:情景導入--> 拼拼玩玩--> 激發(fā)評價--> 引導評價
準備:每組一套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模板,半圓形、蘿卜形各一個,房子3間,課前觀察各種房子
過程:
一、 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 以故事情節(jié)導入“呼呼呼”一陣大風把小豬家的.房子給吹倒了,那怎么辦呢?(引導想辦法:造一間既漂亮又牢固的房子。)
2、 引發(fā)觀察興趣 你們看,小豬找到了什么?
二、拼拼玩玩,認識房子
1、 觀察認識材料
1)小豬找到了哪些形狀的材料?(出示四種形狀模板)
2)分別辨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并在自己的桌子上找出圖形。
3)重點觀察討論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的不同。
小結:原來平行四邊形有兩條邊是向一個方向斜斜的。
2、 嘗試拼搭房子
1)、材料準備好了,讓我們試試用這些材料能不能造出新房子。(老師示范模板拼搭新房)
2)、幼兒操作,師指導幼兒拼搭 三、激發(fā)創(chuàng)作,共同參與 1、 引發(fā)創(chuàng)作 小豬想請小朋友把找到的材料搬到樹林里去,你們愿意嗎?
3、 幼兒練習,老師指導。
(1)平行四邊形:旁邊的兩條邊都是朝一個方向斜斜的。
。2)啟發(fā)幼兒選用不同形狀的材料:半圓形、蘿卜形。
。3)有意缺少門、窗,讓幼兒發(fā)現(xiàn)。并啟發(fā)幼兒尋找可以做門、窗的圖形。
四、 引導評價,激發(fā)興趣
1、 找一找有沒有漏掉材料,(把漏的趕緊去搬來)
2、 引發(fā)興趣 材料都搬來了,休息一下我們再來幫小豬造新房好嗎?名稱:小豬造新房(2)
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畫出房子的造型。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并添畫背景。重難點:用不同的圖形組合畫出房子的特征。流程:欣賞范例 -->觀察討論--> 幼兒創(chuàng)作--> 引導評價
準備:新房子的范例一張、彩色水筆、蠟筆、紙張等。
過程:
一、欣賞范例,激發(fā)興趣
1、 激發(fā)幼兒幫助小豬的興趣上次,我們幫小豬把準備造新房的材料都搬到了樹林里,小豬說“謝謝小朋友!”現(xiàn)在小豬請你們幫它造房子,你們愿意嗎?
2、 出示范例欣賞,小豬設計了一幢新房子,漂亮嗎?
二、 觀察討論,共同示范
1、 觀察房子的構造
。1)看看新房的屋頂是什么形狀的?墻壁呢?從旁邊看它的頂是什么形狀的?墻呢?
(2)還用了哪些圖形材料,用來造什么?
2、 邊示范邊講解
1)你們說,造新房先造什么?(先造墻壁)再造什么?(再造屋頂)根據(jù)幼兒回答逐一分解和幼兒共同作畫。
2) 小豬還準備建個小花園,有樹有花,你們說建在哪兒好呢?(幼兒自由討論,教師示范畫)
三、 幼兒創(chuàng)作,培養(yǎng)技能
1、 引發(fā)創(chuàng)作興趣 你會照著圖紙幫小豬造新房嗎?比比誰造的新房子最漂亮。
2、 幼兒作畫,師重點指導:
(1)能用不同的圖形材料組合造出牢牢的新房子。重點指導:平行四邊形的屋頂。
。2)在房子的周圍添畫背景,如花、樹、小鳥。
。3)給新房子噴刷漂亮的油漆,噴刷均勻、不留小白點。
四、引導評價,感受作品的美
1、 小朋友幫小豬造了許多新房子,它要找找誰造的房子最漂亮?
2、 幼兒相互欣賞,感受作品的美。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采用界面上的繪畫工具進行繪畫和復制、粘貼游戲。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利用復制和粘貼的功能來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意、想象并組合畫面。
2、在粘貼過程中形象大小和色彩的改變。
3、利用矩形、橢圓形等工具進行形象創(chuàng)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學具:電腦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組織好學生進入電腦室上課的組織工作并安排好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過程
1、復習一年級學過畫圖,游戲方法導入本課的排列、重復、變異等造型內(nèi)容。
2、師打開一些電腦美術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并演示電腦繪畫中復制和粘貼的創(chuàng)作過程,來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3、引導學生分析圖中的復制和粘貼。(讓學生了解用復制和粘貼就可以組合成一幅完整的畫)
(二)發(fā)展過程:
1、詳細的說明畫圖程序界面上的各種工具的用途,并演示與粘貼以及變化的操作方法及過程,以便讓學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上茸寣W生隨意地使用一下各種工具,試著進行復制、粘貼和變化的操作,也可互相交流。
2、步驟:
打開畫圖程序。
。ㄩ_始-程序-附件-畫圖)。
打開工具箱的各種工具畫出一個形象后上色,并打開編輯進行復制、粘貼和變化。
3、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利用復制、粘貼和變化制作一副有獨特、有趣的作業(yè)。
4、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chuàng)作和繪制。
三、作業(yè)完成后可讓學生互評、互欣賞
四、收拾與
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步驟關閉電腦,保持教室環(huán)境整潔。
教學后記:
學生在電腦課上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電腦繪畫知識,教師在指導學生Windows畫圖程序中繪制簡單的圖案.利用復制、粘貼,組成一條二方連續(xù)紋樣。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創(chuàng)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學生對電腦繪畫表現(xiàn)出高昂的熱情。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不同動物的形象特征,通過想象畫出常見動物在森林里快樂生活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發(fā)展他們的想象力和繪畫表現(xiàn)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綜合分析各種動物形象特征。能用擬人的方法畫不同動物,引導設想動物在森林生活的情景。
難點:不同動物形象特征的捕捉和把握,畫面的安排和布局。
教學準備:
教具:各種動物的圖片,動物頭飾。
學具:彩色紙,白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上堂課優(yōu)秀作業(yè),并強調(diào)獸中王的`外形特征突出。
2、圖片欣賞,分析各種動物的外形特征。
兔子:耳朵長長的,尾巴短短的。
松鼠:尾巴大大的———————
長頸鹿:脖子長長的———————
強調(diào)指出,畫這些動物一定要抓住它們的特征。
二、故事,揭示課題。
教師創(chuàng)編一個〈〈森林王國〉〉的故事,涉及多種學生熟悉的,喜愛的動物,并有一定的情節(jié)。
板書課題
游戲,發(fā)散思維。
出示各種動物頭飾,以小組為單教案頻道 /jiaoan/位,創(chuàng)編一個森林王國的故事,然后戴上頭飾進行表演。
三、欣賞范畫,討論
1、書中的幾幅圖畫描繪了森林王國的什么故事。
2、畫中的各種動物是怎樣畫的。
3、這幾幅作品的構圖和色彩有什么特點。
4、如果你來畫,還可以畫什么內(nèi)容。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板書。
。,花,草,洞,石,神教案頻道 /jiaoan/秘,歡樂,有趣)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個別輔導。
作業(yè)要求:
1、內(nèi)容新穎,有趣。
2、構圖飽滿,布局合理。
3、色彩鮮艷。
五、作業(yè)展評,課堂小結。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花邊是圖形的重復廷伸;
2.培養(yǎng)學生折、剪、貼、畫、印等動手能力,掌握制作技法;
3.培養(yǎng)學生敢想敢說,大膽創(chuàng)造意識,體驗花邊圖案的美感;
4.培養(yǎng)學生造型設計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花邊圖案的圖形特點;
教學難點:
花邊的設計、應用;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有花邊的東西(例:手帕、餐巾布,碗、蝶等)剪刀、膠水、臘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教師組織學生上臺展示(投影)收集的各種有花邊的東西。( 教師提問、學生欣賞相結合導入課程主題內(nèi)容)
1你喜歡自己收集的東西嗎?它漂亮嗎? 引出花邊具有裝飾、美觀的作用,能使一件原本單調(diào)的物體更加美觀、豐富。
2這些漂亮的花邊造型選用了什么材料?
3你能發(fā)現(xiàn)這些漂亮的花邊,這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引出是圖形的不斷重復排列延伸的知識點,教師可適時作簡單演示。
4找一找我們身邊的`東西還有哪些有漂亮的花邊:手帕、餐巾布、床單、布簾、衣服的衣領、袖子、熱水瓶、碗、蝶、瓶子、畫框、輪胎紋理等。
二、探索研究:
我們知道花邊是一種向兩邊重復延伸的圖形,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制作花邊?
學生:畫的、剪貼的、蓋印的
教師示范:
1畫:
2剪:連續(xù)圖案剪法:
1.取一張長寬合適的長條紙,從中間連續(xù)對折數(shù)次成一小方形;
2.在折好的紙上畫上要剪的紋樣(紙兩邊的點不要剪斷,一定要有物與物有連接的地方);剪掉空白處,留下色彩花紋展開為延接的圖案花。
數(shù)張紙重疊剪出的單個圖形(不連接)進行排列組合,也能作出漂亮的花邊
三、設計制作:
1、 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形(紋樣)
2、學生練習,教師適時指導(根據(jù)學生的能力進行輔導幫助,使每個學生能享受成功的快樂。
四、應用建議:
1.給自己的美術課本封面、學習園地、黑板設計一個漂亮的花邊
2.在各種瓶、罐或日用器皿上進行裝飾。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發(fā)幼兒對塑料薄膜這一材料的探究興趣。
2、嘗試使用粘貼、添畫、折疊等方式進行表現(xiàn)。
3、掌握相關材料的操作規(guī)則,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逅芰媳∧ふ迟N畫:
、辈牧蠝蕚洌
、潘芰媳∧鞖v紙剪成的各種圖形,置于框中。(塑料薄膜要求無折痕,否則不宜粘貼)
、埔慌枨逅,3~4塊易吸水的抹布,各種淺色的瓷磚。
、羌舻丁⑿∧景艏吧袩o剪裁的塑料薄膜等用具。(主要為幼兒意愿剪圖形服務,小木棒則是為了方便幼兒移動瓷磚上的小圖形或撥弄薄膜角提供方便)
、膊僮鲗哟谓ㄗh:
、艈l(fā)幼兒對于“塑料薄膜浸水可以粘在瓷磚上”的表現(xiàn)手法感興趣,并樂意嘗試。初步能注意以下操作程序,以保持桌面、地面整潔。薄膜浸水→取出薄膜在抹布上輕點兩下,濾取多余的水→將薄膜粘貼在瓷磚上
、颇苷迟N出簡單的圖案。
、菄L試粘貼一幅簡單的畫,并保持整潔。
、日迟N過程中,有意識地考慮色彩、構圖、造型等。
㈡折疊:跳舞的小人
、辈牧蠝蕚洌
剪成糖紙大小的塑料薄膜掛歷紙、膠水、剪刀、油畫棒、圖畫紙等。
、膊僮鹘ㄗh:
將塑料薄膜折成瓦楞狀,中間打個結,然后展開貼在紙上,稍加添畫,“跳舞的.小人”就“活”了。
、缱杂蓜(chuàng)意區(qū)
活動過程:
㈠用作品激發(fā)幼兒興趣,并感知所用的材料。
、娴珶o需解釋粘貼成畫的過程,讓幼兒根據(jù)所提供的材料自己去探索,教師略作引導。
、绮牧系牟僮鞒绦蛑贫ǹ稍谟變和孢^后感受到太濕而不方便操作的情況下,引發(fā)討論“怎樣才能保持清潔”。因此,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觀察幼兒粘貼畫的過程,也要注意留心材料使用的規(guī)則。㈣注意觀察幼兒打結及添畫的過程,幫助幼兒有意識地考慮色彩、構圖等。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能自發(fā)地組織邀請同伴參與活動,說明中班孩子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主動調(diào)整的能力。本次活動內(nèi)容,對孩子來說選擇范圍較大,同時自由區(qū)的開設,使孩子完全可以憑著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的內(nèi)容,這無疑讓人覺得對于培養(yǎng)孩子的堅持性有一定困難。其實不然,我覺得孩子的堅持性是在一步步接近成功的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正如以下的實錄,孩子們在不斷地探索中,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同時,不斷地配合,和同伴間的互助,使孩子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也在提高。最終的成功作品,不僅驗證了孩子們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孩子在活動中的堅持性。
對于教師來說,區(qū)域活動中教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觀察,觀察整個區(qū)域,觀察個別幼兒及群體幼兒。特別是在了解孩子活動過程時,教師要在觀察中擺正自己的位置,并要要學會引導等待,等待孩子的主動成長。不要在孩子剛碰到困難時,就挺身而出,這不僅易使孩子產(chǎn)生依賴性,也不利于孩子堅持性、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當然教師也不是完全置身事外,應讓孩子處于自己的觀察范圍中,及時了解孩子的需要,特別是孩子發(fā)生像以上觀察中遇到的障礙時,教師應進行適當?shù)囊龑В顾麄兛吹匠晒Φ南M?/p>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瓶,感受花瓶獨特的造型和裝飾。
2、通過欣賞和與教師的對話,體驗不同造型和裝飾所帶來的美感。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能細心地裝飾。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各種花瓶若干。
活動過程:
1、展示四個在造型和裝飾方面比較獨特的花瓶,激發(fā)幼兒欣賞興趣。
“這是什么?”
“這些花瓶美嗎?”
2、引導幼兒進行欣賞和表述。
“你喜歡哪一個花瓶?為什么?”
“你覺得這個花瓶那里最美?”
讓幼兒暢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兒需要幫助時進行啟發(fā):“哦,你喜歡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態(tài)嗎?”
“你覺得這樣的造型像什么?”
“這個花瓶上用了那些顏色?這些顏色用在一起好看嗎?給你什么感覺?”
教師小結。
3、出示其他花瓶圖片,引導幼兒欣賞,豐富幼兒欣賞經(jīng)驗。
“這個花瓶是什么樣子的`?”“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4、幼兒嘗試使用各種形式創(chuàng)作花瓶。
“今天我們欣賞了各種花瓶,我們也要來自己裝飾花瓶?梢杂镁描裝飾畫的方法、水粉畫的方法還有直接在瓶子上裝飾的方法,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薄巴瓿傻淖髌房梢苑旁谡故緟^(qū)展覽!
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5、評價活動。
幼兒相互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今天我們創(chuàng)作了一個自己的花瓶,感覺怎么樣?”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涂上漂亮的顏色。繼續(xù)學習水粉顏料涂色的技能。
2.培養(yǎng)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卜、茄子、西紅柿)
2.這些蔬菜都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著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著紫色的衣服。
(3)胡蘿卜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著大紅色的衣服3、游戲:“什么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卜、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
二、提出活動要求
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么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著一個方向涂不留小白點。
2.給大白菜涂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范涂色。)
3.胡蘿卜的.葉子也不能涂橘黃色。(老師示范涂色)
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涂上大紅色。(老師示范涂色)
5.茄子的蓋子要涂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范涂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涂。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2-23
【精選】美術教案08-20
美術的教案02-04
美術教案07-23
中秋美術教案01-12
《樹》美術教案12-16
《蔬菜》美術教案10-01
關于美術教案11-08
實用美術教案11-09
大雪美術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