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shù)教案模板[精華]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模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蠟筆小黑》,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創(chuàng)作美麗的煙花圖。
2、開拓幼兒藝術(shù)視野,感受黑色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刮畫紙、竹筆人手一份。
3、視頻展示儀,范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出示畫面(一)
這是什么?你找到了什么顏色?
二、借助繪本故事,理解繪畫要求。
1、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有一天蠟筆寶寶們跑到白紙上畫了一幅好看的畫,小黑也很想畫,它坐在旁邊很傷心,這時候竹筆哥哥說:別傷心,你也有你的用處,等著瞧!我能幫助你 蠟筆寶寶都很想表現(xiàn)自己,后來會把這幅畫變成什么樣呢?(亂七八糟)這時候小黑跑上去畫起了顏色,把這張紙涂得黑黑的。
2、教師出示黑紙、竹筆,并且播放視頻。
提問:像什么?什么時候要放煙花?
小結(jié):人們遇到高興地事情就要放煙花的。
3、教師播放煙花視頻
教師:這個煙花好看嗎?為什么?
師再出示已經(jīng)畫好一半的`煙花問:那這幅怎么樣?跟剛才的比好像有點少了,我們再畫一朵好嗎?
4、教師使用視頻展示儀,示范用刮蠟畫的形式畫煙花。
5、教師講述繪畫要求:握緊竹筆哥哥,筆尖朝下,用力畫下去,線要畫的直直的,密密的,畫好貼在展板上,一起來欣賞煙花展,好嗎?
三、幼兒繪畫。
1、幼兒繪畫,教師播放音樂。
2、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完成作品。
四、評價作品。
1、張貼幼兒作品,提問:你喜歡哪幅畫呢?為什么?
2、教師出示一張更完整的畫,激發(fā)幼兒下次作畫興趣。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2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用嘴吹畫和用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xiàn)梅花的基本特征;
2、讓孩子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已認識過梅花;
2、繪畫線、樣板畫、黑色和紅色顏料、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做手指游戲:《大烏龜 小烏龜》……大小烏龜都怕吹。有“吹”字引入課題:我們今天來學習《吹畫梅花》。
2、欣賞范畫《吹畫梅花》。
二、出示范畫,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畫,我們來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么?
2、梅的枝干是怎么畫上去的?是用什么顏色吹上去的?
3、再看看梅花是怎樣畫上去的?
4、啟發(fā)幼兒說出梅花的外形特征。
三、教師示范:吹畫樹干、樹枝和點畫的方法
小結(jié):剛才大家看到老師畫畫的方法了,樹干是用——黑色的'顏料——吹出來的,花是用——手指蘸——紅色的顏料——點出來的。
四、幼兒動手操作
1、蘸一些黑色的顏料,滴在紙張下半部分的適當位置,用嘴對著顏料用力向前吹,要向不同的方向吹,就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樹。
2、大樹吹好等墨汁晾干后,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畫梅花。點畫的時候,先要看好位置,梅花的大小不要一樣,也不要排隊。
3、點畫好后小手要用抹布擦干凈。
五、幼兒吹畫,教師巡回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用嘴吹畫的方法,引導幼兒朝不同的方向吹畫。
2、在吹化時,老師要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掌握吹畫方法,盡量使每個幼兒都能完成作業(yè),享受成功的樂趣。
六、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你最喜歡那副梅花作品?為什么?
2、發(fā)現(xiàn)一些與眾不同的作品,看怎樣才能變得更好?(發(fā)現(xiàn)孩子作品值得表揚的地方,鼓勵孩子。)
七、活動延伸
1、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欣賞。
2、對作品加以邊框裝飾,進行梅花作品展。
大班美術(shù)吹畫梅花教案,梅花的風骨一直被人稱贊,我們可以讓幼兒用梅花作畫,增加幼兒對于梅花的了解,學習梅花的精神,最簡單的畫梅方式就是吹畫,吹畫簡單有趣又新穎,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線條為太陽寶寶設(shè)計發(fā)型,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2.能大膽畫出太陽寶寶的表情,并用點、線、面裝飾畫面,感受黑白對比的色彩美。
3.培養(yǎng)幼兒對裝飾畫的.興趣,體驗助人為樂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太陽寶寶發(fā)型圖若干張,鉤線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了?(畫一個太陽寶寶)
——(指著太陽光芒問)這是什么?
——像太陽寶寶的什么呢?(頭發(fā))
——太陽寶寶明天要去做客,它覺得自己的發(fā)型一點兒也不好看,想去理發(fā)店做個漂亮的發(fā)型。我們一起去理發(fā)店幫太陽寶寶選發(fā)型,好嗎?
2.看太陽寶寶發(fā)型圖,并討論。
——這個發(fā)型是什么樣子的?
——這個發(fā)型還可以怎么改變一下?
——這個發(fā)型像什么?
——你喜歡哪一個發(fā)型?為什么?
3.講解畫法和要求。
——太陽寶寶想請小朋友為它設(shè)計一個發(fā)型,你們愿意嗎?
——把太陽寶寶畫在紙的中間,畫大一點,再畫出太陽寶寶的表情。
——用各種點和線條為太陽寶寶設(shè)計發(fā)型,注意要畫的和別人不一樣。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重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2)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
5.開辦發(fā)型展示會,欣賞講評作品。
——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用了哪些線條設(shè)計發(fā)型的?
——你最喜歡哪個發(fā)型/為什么?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4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chuàng)意繪畫。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師:小朋友,現(xiàn)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游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么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么?(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么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chuàng)作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么背景畫就盡量畫上相應(yīng)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獲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么?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5
一、活動主題:
我記憶中的飛機活動對象:中班幼兒
二、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在幼兒已有的對飛機的印象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分析、了解飛機的特征。難點:幼兒可能會由于時間、距離對飛機的印象感到模糊、構(gòu)圖不合理和線條不清楚。
三、活動目標:
1、進一步提高幼兒對飛機的相識與了解。
2、激勵幼兒能依據(jù)自己的想象與印象,把自己印象中的飛機描繪出來。
3、培育幼兒對飛機的寵愛之情,激發(fā)幼兒對飛機的愛好與新奇心。
四、活動打算:
1、老師打算示范畫。(示范畫線條要清楚、結(jié)構(gòu)要合理、內(nèi)容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2、為幼兒打算繪圖本、鉛筆、彩色鉛筆、橡皮擦,有關(guān)飛機的圖片。
五、活動過程:
1、老師利用兒歌、猜謎等方式引出繪畫的對象—————飛機。
2、老師出示示范畫,并詢問幼兒圖片上有什么,飛機是停著的、飛著的還是在下降的過程。
3、詢問幼兒有沒有見過飛機,你印象中的.飛機是怎樣的?并要求幼兒把其描繪出來(包括形態(tài)、顏色、型號、機型、機翼、機尾、機艙等)
4、給幼兒分發(fā)工具,并交代繪畫要求。
5、繪畫完畢后,老師請幼兒講解并描述,印象中的飛機是怎么樣的,你最喜愛哪種類型的飛機,并說說理由。
六、活動延長:
要求幼兒回家畫一幅自己志向中的飛機,包括機翼、機身、機尾、機窗等部件。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6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中具有悠久歷史的青銅器有所了解,培養(yǎng)欣賞古代工藝美術(shù)的能力,提高藝術(shù)欣賞水平。
教學重點:
1.從工藝美術(shù)的種類來講,重點應(yīng)放在青銅器方面,因為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shù)繼彩陶之后又一個最燦爛的篇章。
2.從掌握知識和掌握欣賞方法來講,重點應(yīng)放在掌握欣賞方法上。
教學難點:
主要是一些專業(yè)名詞和有關(guān)的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具準備:教材、圖片、錄象帶(L49)。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常規(guī))
二.引入新課:
青銅及青銅時代
1、什么是青銅?
大家知道人類最早利用的一種金屬材料是什么嗎?(銅),玉和銅哪一個先被人們發(fā)現(xiàn)并使用?(玉)。大部分學生會認為是銅,因為大家看到的或者接觸到的青銅器大都年代久遠, 1 而玉器現(xiàn)時都在生產(chǎn)。
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石頭——玉石,在尋找石料和玉石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天然的銅(紅銅)。我們來看一看紅銅的特點(P16)、天然的純銅是紅色的,稱為之紅銅。這個紅銅由于它的熔點很高(1080多度),不容易熔化,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只能是用鍛打的辦法來制造一些簡單的工具和裝飾品。在世界上發(fā)現(xiàn)最早的紅銅的器物是土耳其和伊朗,距離現(xiàn)在是9000多年。后來隨著陶器的產(chǎn)生,燒陶器的溫度可以達到1000度,那么這樣的話就對熔銅就不困難了。在經(jīng)過相當一段時間的摸索,慢慢地發(fā)現(xiàn)在紅銅中加入適量的錫或鉛便會降低熔點(僅為800℃~900℃左右),硬度增強,具有良好的鑄造性,耐磨性和化學性也很穩(wěn)定,因色澤青灰,故稱青銅。所以,青銅也就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青銅器鑄造最常用的方法是澆鑄法、失蠟法。(失蠟法可以做細、做鏤空效果) 失蠟法的特點:
1、制作簡便,無需分塊。它用蠟制成器形和裝飾,內(nèi)外用泥填充加固后,待干,倒入銅熔液,蠟液流出,有蠟處即為鑄造物。
2、花紋精細清晰,表面光滑,層次豐富,可制作出復雜的空間立體的鏤空裝飾效果。
3、器物表面光滑,不再進行打磨。 4.精確度相當高。
青銅器的發(fā)明利用是為了鑄造供發(fā)展生產(chǎn)用的工具和保護自己、攻擊猛獸和敵人的兵器,而不是首先用作生活用具,這是青銅工藝發(fā)展的顯著特征。
2、青銅時代
“夏鑄九鼎”,而鼎又是青銅所鑄,所以可想而知在夏朝就開始鑄造青銅器了,如果說陶器是原始社會的代表作,那么青銅便是奴隸社會的典型代表。青銅器在奴隸社會廣泛發(fā)展,一般多用于奴隸主階級的祭祀和宴飲,具有區(qū)別尊卑貴賤的功能,是奴隸主統(tǒng)治權(quán)利的象征,西周晚期出現(xiàn)了鐵器,經(jīng)歷春秋,到了戰(zhàn)國的時候,鐵器的使用越來越多,鐵銅并用,直到秦朝鐵器大量的產(chǎn)生,才取代了青銅器,而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所以我們把奴隸時代稱為青銅時代。
青銅器的兩個鼎盛時期:商后西周、春秋戰(zhàn)國
中國的青銅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占著重要的地位,美國的弗利爾博物館,英國的不列顛博物館,日本的東京國立博物館,這些都有著相當數(shù)量的中國的青銅器。
青銅器的分類
一、炊食器(比較一下它們的外形) 炊器:鼎、鬲、甗
盛食器:簋、盨、簠、敦、豆
1、鼎
古代炊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形狀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圓鼎《大盂鼎》方鼎《司母戊鼎》、《杜嶺方鼎》。
它的實用意義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價值卻體現(xiàn)在對禮治的維護上。 文獻記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語:一言九鼎、楚王問鼎中原) 大盂鼎(西周):出土于陜西,銘文記載周康王二十三年對貴族盂的策命,周王賞賜給盂奴隸1079人。
司母戊鼎(商):它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重達832.84公斤,高達133厘米,F(xiàn)在也叫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為了祭祀其母親戊鑄造的。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陽侯家莊武官村,出土后因過大重不易搬遷,太硬僅截一足都難,私掘者又將其重新掩埋。后來,侵華的日本人聞知此事,欲以重金購之而不得?谷諔(zhàn)爭勝利后,司母戊鼎在1946年6月重新出土,曾作為蔣介石的壽禮,專車運抵南京,被撥交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保存。1948年5月29日,司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蔣介石親臨現(xiàn)場參觀,并在鼎前留影。稍后,國民黨政府欲將此鼎運往臺灣,但終因鼎身太重,不易搬動而放棄此念。建國后,于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ū容^司母戊鼎與杜嶺方鼎的區(qū)別) 2.鬲(lì力):
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chi音齒)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熱。 3.甗(音yǎn演):
古代炊器,相當于現(xiàn)在的蒸鍋。全器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甑(zeng音贈),置食物;下部為鬲(lì力),置水。甑(zeng音贈)與鬲之間有一銅片,叫做箅(bì)。箅上有通蒸氣的十字孔或直線孔。銅甗(yǎn)流行于商代至戰(zhàn)國時期。 4.簋(音gul鬼):
簋是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具。相當于當現(xiàn)在的大碗。據(jù)文獻記載:天子八簋、諸侯六簋、
3 大夫四簋、士二簋。
利簋(西周)(p14):銘文記載作于武王伐紂后的第八天 5.簠(fu甫) :
古代食器,即文獻里的“胡”或“瑚”。長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蓋。古文獻說:“方曰簠,圓曰簋(guǐ)! 6.盨(xu須) :
古代食器,橢圓形,斂口,二耳,圈足,有蓋。蓋上一般有四個矩形紐,仰置時成為帶四足的食器。盨在西周中期出現(xiàn),到春秋后期便消失了。
7.敦(音duì對):
古代食器,形狀較多,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huán)耳,有蓋。敦流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8.豆(dou 音豆):
古代食器,是盛肉醬一類食物用的。器淺如盤,下有把,圈足,大多數(shù)有蓋。
二、酒器(比較一下它們的外形) 飲酒器:觚、爵、觶、角 溫酒器:斝
盛酒器:尊、罍、瓿、壺、卣、盉、鳥獸尊、兕觥、方彝 挹酒器:勺(斗) 1.爵(音jué決):
古代飲酒器,相當于后世的酒杯,圓腹,前有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上兩柱,下有三個尖高足,三足一般是為了便于在器身下部生火加溫。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戰(zhàn)國時已很少見。
青銅爵上那一對形若蘑菇或傘形的立柱究竟作什么作用?(放置過濾網(wǎng)) 2.角( jiao 音角 )
角形狀似爵,由爵衍生而來,其前后都是尾。無兩柱,一部分有蓋。已發(fā)現(xiàn)的角,大多是商代的。
3.觚 ( gu 音估 ):
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飲酒器。整個觚(gū)體分為三段。通體呈X形,這樣的造型設(shè)計符合力學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強了器物的穩(wěn)定性,顯得精巧別致而又不失沉穩(wěn)莊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飲。
4 4.斝(音jiǎ甲):
古代大型溫酒器。有三足、兩柱、一鋬,平口,無流及尾。盛行于商代。 5.觶(音zhì):
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數(shù)有蓋。 6.兕。ㄒ魋ì
gōng 四公):
古代盛酒或飲酒器。橢圓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蓋子多做成立體的虎、象、鳥等動物形象。 7.尊( zun 音尊 )
古代盛酒器。形似觚,中部較粗,口徑較小,也有方形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戰(zhàn)國已很少見。
龍虎尊(商):三龍三虎相間,造型盂紋飾達到完美結(jié)合。
四羊方尊(商):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xiāng),是我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較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此尊造型雄奇、瑰麗,紋飾精細。方尊四角的四只卷角山羊,以腳踏實地的有力形象承擔著尊體的重量,使得這個上邊長幾乎與器高相等的器具顯得挺拔、剛勁,絲毫沒有頭重腳輕之感。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 8.鳥獸尊:
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似鳥獸形狀,統(tǒng)稱為鳥獸尊,主要有鳥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它們是另一種酒器,只是器名與尊相通。 婦好鸮(xiao)尊(商):這是一個貓頭鷹形的一個尊。 象尊:這種鳥獸形的東西發(fā)現(xiàn)得很多,造型是很生動的。 9.卣( you 音有)
古代盛酒器。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主體部分腹或圓或橢或方,有也作圓筒形、鴟鸮形或虎食人形。卣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 10.盉(he 音和)
古代盛酒器。形狀較多,一般是深腹,圓口,有蓋、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盉從商代至戰(zhàn)國都有,尤其盛行于商和西周。 11.方彝(yí):
古代盛酒器。高方身,有蓋,蓋上有鈕(捉手),蓋和鈕形似屋頂。主要盛行于商至西周。
12.罍(音léi雷):
罍是大型的盛酒器,又可盛水。罍(léi)有方形和圓形兩種。方形罍寬肩,兩耳,有蓋;圓形罍大腹,圈足,兩耳。器腹很深,為了貯酒,不使酒揮發(fā),口部為斂口并加蓋。罍從商代晚期出現(xiàn),流行于西周和春秋。 13.壺:
盛酒或盛水器。壺有圓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種形狀 。
立鶴方壺(春秋):高122cm,寬54cm,重64kg。方壺形體巨大。雙層鏤雕蓮瓣蓋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飛、引頸高吭的仙鶴。鏤空的雙龍耳較大,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壺體四面以蟠龍紋為主體紋飾,并在腹部四角各鑄一飛龍。圈足下以兩只伏虎承器。
三、水器(比較一下它們的外形) 盤、匜、鑒、缶、瓿、盆 1.盤:
商至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一種水器。多是圓形、淺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還有流 2.匜(音yi宜):
古代盥洗時澆水的用具。匜形橢長,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帶蓋。 3.盂(yú):
古代盛水或飯的器皿。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考古發(fā)現(xiàn)的青銅盂數(shù)量很少,主要是商代和西周的。 4.鑒(jiàn):
古代盛水或冰的器皿。形體一般很大,似盆,大口,深腹,無足或有圈足,多有二耳或四耳。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 5.缶(fǒu):
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圓腹,有蓋,肩上有環(huán)耳;也有方形的。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 6.瓴(líng):
古代盛酒或水的器皿。盛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前期。
四、樂器(比較一下它們的外形) 鐃、鼓、錞于、镈、鐘 1.鐃(音náo撓):
商朝時軍隊盛行樂器。形體較大,有中空的短柄可安木把。使用時執(zhí)把,饒口朝上,
6 用槌敲擊。特大的鐃使用時需插在鐃座上。 2.鼓:
古代鼓常用于戰(zhàn)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于宴會、樂舞中。
3、镈(音bo)
打擊樂器(宮廷雅樂)。镈體趨向渾圓,形制與編鐘相似,但口部平齊。
4、錞(chún 純)于:
亦稱“錞“,古代軍中樂器。錞于常與鼓配合,用于戰(zhàn)爭中指揮進退。時代多屬春秋戰(zhàn)國至漢代。 5.鐘: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用的打擊樂器(宮廷雅樂),有的大鐘單獨懸掛,稱為特鐘;有的大小相次成組懸掛,稱為編鐘。
曾侯乙編鐘:這個編鐘是現(xiàn)在出的件數(shù)最多的,這套編鐘,它是鐘連那個鐘架子,我們有好多在博物館看那個陳列,那是復原的。這個它是鐘架子,都是原來的`架子,在墓里邊的那個架子,還擺得好好的。那些零件和那個旁邊那個銅人,這么托著,銅人連那個掛鉤,這些都是原來的,上面都有銘文,根據(jù)這個銘文啊,記載它的部位,部位在什么地方。全套鐘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視頻:發(fā)現(xiàn)——曾侯乙編鐘)
五、兵器(比較一下它們的外形) 戈、矛、戟、鉞、刀、劍、頭盔 1.戈( ge 音戈):
古代兵器。屬“鉤兵“,用于鉤殺。 2.矛:
古代兵器中的一種刺兵,用于刺殺。 3.鉞(yuè
月):
鉞本是王者貴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權(quán)力的刑器。形體很大,形狀像板斧,把人腦袋一下砍下來是不成問題的。 4.戟:
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體,兼有戈用于鉤、矛用于刺兩種作用。
7 5.胄(音zhòu宙):
古代作戰(zhàn)時戴的盔,亦稱“兜鍪(móu)”。青銅胄盛行于商周。 6.劍:
古代兵器。屬于“短兵“,可手持或佩帶。戰(zhàn)國與秦漢最為盛行。短劍亦稱“匕首“。 7.刀:
青銅刀作為兵器,或作為工具,用途廣,形制多樣。
青銅器紋飾 饕餮紋( taotie)
又稱神怪性的獸面紋,盛行于商和西周早中期。其基本形象是牛首、羊頭等動物的正面頭部的兇怒形象,作為器物的主題紋飾。
夔紋( kui 音葵)
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夔龍紋。即為頭尾橫列,當中有一足或兩足的龍形的獸紋,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鳳鳥紋
也有人稱之為鳳紋和鳥紋兩種,統(tǒng)稱為鳳鳥紋,盛行于商周時期。
竊曲紋
是由兩端回鉤的或“S”形的線條構(gòu)成扁長圖案,中間常填目紋,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
環(huán)帶紋
環(huán)帶曲折如波浪起伏,因而又稱波浪紋。盛行于西周、后期。
蛟龍紋
是由多種動物的特征組成的一種虛構(gòu)的不斷演變的動物紋。從商代到明清,歷經(jīng)數(shù)千年,龍的形狀變化極大。
蟠螭紋( panch)
蟠螭紋中的“蟠”屈曲,“螭”為沒有角的龍。其特征為張口,卷尾,或兩龍相交,或群龍交纏。盛行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蟠虺紋( panhu)
是由許多小蛇狀的動物相關(guān)纏繞,構(gòu)成幾何圖形 象紋
最突出的特征是長鼻。鼻長下垂,向里勾卷。有的僅出現(xiàn)象首或象鼻為圖案。流行于商中晚期至西周早期。
魚紋
多飾于盤、洗內(nèi),呈魚貫形,還常飾于銅鏡上,皆為鯉魚狀,盛行于商至春秋戰(zhàn)國,沿用于宋至元明時期。 鳥紋
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作前視或回首狀。鳥紋盛行于商至西周。
鹿紋
鹿紋有全形鹿紋和鹿首紋兩種。 虎紋
一般為虎側(cè)視爬或跑形狀;⒓y流行時間長,一直延續(xù)到漢代。
大家看這件銅器,它是這種花紋是攻戰(zhàn)的,水陸攻戰(zhàn)的這種花紋,很生動的。這個時期呢,不但一些銅器的花紋程式化,像這種花紋,它有了一定的范本。
小結(jié)
最后,總的講一下中國古代青銅器的特點。中國古代的青銅器有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它廣泛應(yīng)用于當時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種類和數(shù)量都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對于當時的物質(zhì)生活和政治生活起了很重大的影響。所以總的來說就是中國古代的青銅器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今天是限于時間,只能這么很粗略地這么說一說,我就講到這里。商后西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器類齊全、鑄造精細、紋飾華麗。西周的青銅器在形狀和紋飾上是更加規(guī)范化,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紋樣裝飾的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diào)和紋樣美。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青花來設(shè)計裝飾青花瓷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5.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瓶子、葫蘆、紙杯、玻璃紙若干。
2.藍色記號筆人手一個
3.《青花瓷》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帶領(lǐng)幼兒到美工室
師:孩子們,看,今天我們來到哪里上課了呀!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帶領(lǐng)你們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有沒有在里邊發(fā)現(xiàn)跟我們教室擺放的一樣的東西呀(青花瓷)。對,這里有跟我們教室一樣的青花瓷盤,盤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裝飾到盤子上,還可以裝飾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畫
師:你們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那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畫一畫呀!但是在畫之前老師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統(tǒng)一都用青花和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樣布局合理,我們比比看,最后誰畫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選物品,進行作畫
1.教師:剛才老師說的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好,現(xiàn)在你可以去挑選你自己喜歡的物品,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
2.教師巡視,指出錯的地方。
四、幼兒作品展示
1.師:孩子們都畫好了嗎?那現(xiàn)在把你的筆放下,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覺得誰畫的好看呢!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jié)。
五、帶領(lǐng)幼兒將物品帶到教師,結(jié)束本次活動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把我們的物品帶到教室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好不好。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8
一.教學目標
。ㄒ唬┱J知:認識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guān)系,能綜合利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xiàn)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chuàng)作。
。ǘ┣楦校焊兄Ⅲw驗“花”的自然美、藝術(shù)美,培養(yǎng)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與合作意識,激發(fā)大膽發(fā)表、展示的勇氣。
。ㄈ┠芰Γ号囵B(yǎng)認識、發(fā)表、探究、創(chuàng)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綜合利用各種材料、方法去創(chuàng)作、裝飾、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探討、理解花的自然美、藝術(shù)美、內(nèi)在美,引發(fā)愛花之情和環(huán)保意識。綜合探索利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xiàn)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chuàng)作的方法,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難點:探索利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目前創(chuàng)意的“美麗的花”。
三.工具材料
(一)教師:
1.各種花的圖片
2.花的應(yīng)用、裝飾圖片
(二)學生:
1.收集花的圖片和關(guān)于花的故事傳說、知識等資料。
2.水彩筆、橡皮泥、彩紙、絹紙、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種媒材。
四.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預(yù)備鈴響后,上課前整頓紀律并審視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ǘ┱勗拰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自然變漂亮了,知道為什么嗎?
生:因為樹葉綠了,小燕子回來了,桃花開了,學校的`山茶花也開了……
師:你喜歡花嗎?為什么?
生:很喜歡。因為花很美……
師:花很美,如果到處都是鮮花多么好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鮮花的世界——揭題《花的世界》
。ㄈ┯^察、欣賞、感受
1. 十大名花欣賞(課件展示,伴有音樂,逐一播放圖片。)
你知道國花嗎?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長什么樣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2. 提問:1)你最喜歡什么花?為什么?
2)它是什么季節(jié)里開的?長得什么樣子?有哪些顏色?
3)能說說有關(guān)它的故事嗎?
3.說一說
1)你還知道哪些花卉?
2)它的名字是什么?
3)它長得什么樣子?
4)能說說有關(guān)它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的花,教師盡可能地展示。
4. 應(yīng)用欣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梢钥匆娀。你從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點擊課件
。ㄋ模┢匆黄
同學們手中有很多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你能簡單拼一拼,使它變成花嗎?
。ㄎ澹┧伎、探索
1.實例欣賞
師問:“除了拼,還能用什么方法把這些美麗的花留住呢?先來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做的吧!”點擊課件,和同學說一說,它們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來的?
2. 小組討論
1)你帶了什么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么樣的花?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花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形狀?怎樣做?
葉子用什么做,怎樣做?
。ㄕ郏 (扎) (剪)
2)想一想,說一說,怎樣做更好看?
3)根據(jù)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組自由合作,然后辦個小花展,裝飾教室。讓美麗的花永遠開在我們的教室里。
。⿲W生創(chuàng)作
教師巡回輔導解決學生作業(yè)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
。ㄆ撸┬〗Y(jié)
1.師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飛入各組“小花圃”中賞析評價學生作品。讓學生評出最好的鮮花,并說明為什么。
2.環(huán)保教育。
師:有的人看見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來,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生:不對;ㄊ谴蠹业,要愛護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結(jié)束語:同學們都知道摘花是不對的,我們自身不但不摘花,還要勸別人不要摘花,要愛護公物,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是花的海洋。
執(zhí)教時間:XX月26日——XX月27日
札記:我教學生用紙來作花,但好多學生創(chuàng)新的制作了“塑料飲料瓶花”、“易拉罐花”“毛線花”等等。我們把做好的花都布置在班級的展板上,形成了一片集體的大花園。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9
活動目的:
1、用美麗的線條、色塊、花紋,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衣服裝飾。
2、培養(yǎng)幼兒的美感,發(fā)展幼兒的現(xiàn)代意識。
活動準備:
幾件美麗的衣服范樣;多種美麗的小圖案;彩筆、剪刀、錄音機、磁帶、漿糊、大頭針;每人一張正方形紙(紙上畫有不同款式的衣服輪廓線)、夾子、鐵絲。
活動過程:
一、幼兒服裝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我們班的服裝表演隊今天成立了,你們高興不高興?(拍手歡迎)(讓幾個幼兒穿上衣服范樣,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擺造型、做動作,展示自己美麗的服裝。其他幼兒觀看,情緒興奮。)
二、欣賞服裝,激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他們的衣服漂亮不漂亮?(漂亮)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們的衣服為什么這么漂亮。(然后逐一從顏色、款式、花紋、對稱性等方面進行評價)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設(shè)計一件漂亮的衣服(想)好!現(xiàn)在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是小小設(shè)計師,自己動手設(shè)計一件漂亮的衣服來參加我們舉辦的“服裝展銷會”好不好?(好)我們還要評獎呢,希望你們認真設(shè)計,爭取得獎。(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
三、剪下衣服,進行裝飾。
老師:請你們沿衣服輪廓線剪下衣服樣。(提醒幼兒安全用剪刀。)可以用老師準備的圖案進行裝飾,如不夠用,也可以用彩筆進行裝飾。(幼兒在音樂聲中,認真、愉快、興趣盎然地進行裝飾)
四、幼兒自由進行服裝表演。
老師:請小朋友裝飾完后,隨音樂自由地進行服裝表演,好不好?(好)(幼兒展示自己裝飾的美麗的衣服,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用大頭針)
五、服裝展銷及講評。
老師:現(xiàn)在我提議開一次服裝展銷會,好不好?(好)(幼兒表演一會兒后,把自己裝飾的衣服用夾子夾在預(yù)先備好的鐵絲上,老師和幼兒一起評論,最后評出一、二等獎)
六、頒獎結(jié)束活動。
1、老師簡單總結(jié)幼兒裝飾情況,表揚大膽用心作畫、積極動腦、有創(chuàng)新的幼兒,鼓勵進步。
2、獲得一、二等獎的幼兒在歡樂的音樂聲和全班幼兒的祝賀掌聲中上臺領(lǐng)獎(五角星、小紅花)。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guān)熱帶魚的知識,認識熱帶魚的特點。
2.利用夸張等手法表現(xiàn)自身心中美麗的熱帶魚。
3.培養(yǎng)學生喜愛熱帶魚,熱愛海洋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利用夸張的手法繪畫或拼貼出美麗的富有情趣的熱帶魚形象。
難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熱帶魚的形象。
課前準備:
(學生)水彩筆、蠟筆等常規(guī)作畫工具
。ń處煟╀浵瘛⒎懂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播放錄像。
1)播放錄像《海底總動員》。提問:熱帶魚有什么特點?
2)播放課件:熱帶魚與普通魚。想一想: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3)師生共同小結(jié)熱帶魚的特點。
2.欣賞范畫。
1)播放課件:熱帶魚的作品。提示:熱帶魚整體造型獨特,線條流暢,身體表面圖案自然和諧,色彩鮮明。
2)教師小結(jié)并指出作畫要點。
3.學生創(chuàng)作。
1)提供創(chuàng)作主題:美麗的熱帶魚。
2)明確提出創(chuàng)作建議:創(chuàng)作一條或幾條熱帶魚,可以適當?shù)乜鋸、想象?/p>
3)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4)評價作業(yè),并進行熱愛海洋的教育。
4.課外拓展。
1)收集有關(guān)熱帶魚的`分類、特點和生活習性等資料。
2)準備好下節(jié)課的拼貼材料。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有關(guān)拼貼的材料(布料、紙張、蠟筆、水彩筆等)
。ń處煟┓蹲鞯
1.拼貼作品。
1)學生分兩人一組拼貼一幅熱帶魚作品。
2)創(chuàng)作建議:可以適當添畫;可以夸張、變形與想象;可以創(chuàng)作故事作連環(huán)拼貼等。
3)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并指出注意點。
2.互相交流。
1)學生交流介紹自身的熱帶魚樂園。
2)學生互評,教師小結(jié)。
3.裝扮教室。
全班同學一起裝扮一個熱帶魚樂園的教室。
4.課外探索。
對熱帶魚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進一步探索熱帶魚和海洋的秘密。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1
山西省臨汾市幼兒園
大六班 李婷
活動名稱:刮畫《家鄉(xiāng)的夜景》
活動目標:
1、學習刮畫的技巧,了解刮畫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畫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對比,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體驗色彩與生活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初步認識深色和淺色;
2、多媒體幻燈片夜景圖;
3、幼兒作畫工具(畫紙、油畫棒、無尖鉛筆);
4、半成品幾張(一張鋪好淺色底色的關(guān)成品、一張在淺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螢火蟲》磁帶。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引出課題。
幼兒欣賞歌曲《螢火蟲》,小朋友你們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誰嗎?螢火蟲什么時候進來?(是晚上)。當夜幕降臨,到處是一片漆黑的時候,小動物迷路的時候,螢火蟲打著它的小燈籠把小動物們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賞圖片,放映幻燈片,“家鄉(xiāng)的夜景”。
天黑了小動物們有螢火蟲,城市的夜晚沒有螢火蟲為、該怎么辦呢?燈光把城市的夜晚裝扮得十分美麗,我們來看看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門)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燈和焰火)
(2)再依次欣賞幾張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會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橋、東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觀察我們家鄉(xiāng)的夜景,看看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廣場)大家看看晚上的廣場是什么樣子?
。4)觀察圖片,看看這是哪里?(是馬路)觀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讓幼兒說說晚上與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觀察圖片看看圖片上是什么?(是樓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樣子?(家家戶戶亮起了燈,天上有星星和月亮,還有路燈)
3、欣賞范例,示范講解
我這有只神奇的魔筆,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變成一幅美麗的畫,(教師邊講解邊出示畫紙現(xiàn)場做畫),我用魔筆刮破黑夜,一顆小星星鉆了出來,又鉆出一顆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樣的魔筆嗎?(出示無尖鉛筆)!原來就是一支無尖的鉛筆呀!一支沒有尖的小鉛筆怎么能畫出這么漂亮的圖畫呢?原來我的畫紙也有點特別,畫紙上用油畫棒涂過了,這種畫叫“刮畫”。
4、認識刮畫,熟悉作畫步驟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畫法“刮畫”,刮畫與其他畫的區(qū)別在于畫畫上之前,要先把畫紙?zhí)幚硪幌隆?/p>
(1)首先在畫紙上均勻的涂上一層淺色;
。2)在淺色上涂兩遍深色:第一遍橫著涂,第二遍豎著涂。如果你有一尺會飛的魔筆,你想乘著去哪里呢?
在這個五彩斑斕的大千世界中,有許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們“家鄉(xiāng)的夜景”這么美,下面就請小朋友拿我送你們的魔筆,畫畫咱們“家鄉(xiāng)的夜景”,乘著魔筆出了吧!
5、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先涂一遍淺色,涂滿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時候,注意要涂得均勻,涂得滿,動作要快;
。2)想好了主題再刮畫,錯了的話用同樣的顏色的油畫棒蓋上重畫。
6、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7、活動結(jié)束
讓幼兒拍手唱歌《小蠟筆》。
大班美術(shù)活動:我設(shè)計的花車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孩子進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氣氛。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收集旅游節(jié)花車巡游的資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討論:
1、旅游節(jié)的花車巡游時的花車是怎樣的?
2、與我們平時看見的車輛有什么不同?
二、我們來做個花車設(shè)計師,設(shè)計一輛美麗的花車。
三、討論:可以設(shè)計怎樣的花車?
四、幼兒設(shè)計草圖
1、提示幼兒花車的設(shè)計不一定像我們平時見到的車輛。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設(shè)計不同的花車。
五、講評
我們是小小設(shè)計師:介紹自己設(shè)計的“花車”。
剪紙活動:花兒朵朵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并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chuàng)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并移動。
3.背景音樂,“三只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guān)經(jīng)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jīng)驗,萌發(fā)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么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么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么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只?你覺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于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xiàn)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后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chǎn)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層數(shù)不同,產(chǎn)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chuàng)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制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只蝴蝶》,我們已經(jīng)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么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制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里,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會節(jié)約。
(幼兒制作并將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xiàn)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后我們再來試一試。 活動分析:
剪紙活動是一個系列活動。該活動是為小舞臺表演《三只蝴蝶》制作背景而進行的。在前期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感受庫淑蘭剪紙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優(yōu)秀的剪紙作品,感受和理解剪紙藝術(shù)的美。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讓幼兒欣賞作品的內(nèi)容、畫面布局,還鼓勵他們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引導他們討論剪紙方法,感受色彩、圖形變化帶來的美感,知道什么是累加剪紙,并比較它和鏤空剪紙有何不同,激發(fā)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 剪紙活動不僅是技能的練習,也是對幼兒的一種文化熏陶,對幼兒生活觀念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在活動中關(guān)注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形成一定的環(huán)保意識,等等。
大班美術(shù):金燦燦的油菜花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2
一、錄像(音樂片段)
1. 聽歌學唱《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曲,與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看那組同學唱得好。
2.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歌詞的內(nèi)容講什么?
回答:這首歌是陜北民歌,歌頌黃河歷史文化的悠久以及黃河流域土生土長的人民的勤勞與淳樸。
二、提問:
同學們對黃河的`了解有多少?(學生自由發(fā)揮)
答:1、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黃河從源頭東流經(jīng)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九個省區(qū)。
2、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大約相當于三個英國的國土面積。黃河的河段長和流域面積因泥沙淤積,河口延伸而處于不斷變化之中。
3、黃河在九十萬年前只是發(fā)育成各自獨立的內(nèi)陸湖水系。古黃河是在獨立的內(nèi)陸湖盤水系的基礎(chǔ)演變過來的。
三、看錄像“黃河一方土——壺口瀑布”
1、 黃河給你什么印象?(學生自由發(fā)揮)
答:氣勢雄偉。
2、 為什么叫它壺口瀑布?
答:滾滾洪流注入深潭,水波急濺,如茶壺注水。
3、 黃河壺口給你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揮)
答:如千軍萬馬咆哮、奔騰而來。
4、欣賞亞洲飛人成功飛越黃河的圖片。
四、欣賞黃河第一灣圖片
黃河第一灣與壺口瀑布有何不同?
答:壺口瀑布水勢洶涌,奔騰咆哮。黃河第一灣猶如靜謐的少女躺在大山的懷抱,文靜嫻淑。
五、關(guān)于黃河的贊頌
1、 欣賞關(guān)于黃河的詩歌朗誦
2、 欣賞反映黃河的繪畫與雕塑作品。
3、 欣賞關(guān)于黃河的詩詞。
朗誦《將進酒》
放映黃河的圖片
提問:用《將進酒》的那一句詩詞形容這張圖片最適合?
答: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你是如何理解《將進酒》這首詩詞的?(自由討論)
答:詩中鼓吹飲酒行樂,其實是借酒消愁,表現(xiàn)了李白政治抱負不得施展的苦悶,同時以豪邁的語言表達他的樂觀自信,方縱不羈的精神。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3
教學目標:
1.了解和掌握簡單的制作方法,學習簡單的人物裝飾方法。
2.明確人物裝飾部位,巧用材料進行裝飾。
教學重點:
了解利用彩紙進行人物裝飾的`方法。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及創(chuàng)新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表現(xiàn)春天色彩的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1.穩(wěn)定紀律、檢查用具。
2.說明本節(jié)內(nèi)容、要求。
導入:
1.生活中的人物裝飾圖片,介紹人物裝飾的部位。
2.小組討論:結(jié)合小數(shù)民族服飾,說說人物裝飾的方法。
欣賞探究:
欣賞分析制作方法,分組討論。
教師與同學一起演示范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一位同學的方法。
你還能設(shè)計幾種裝飾的方法?
活動體驗:
用自身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用春天的色彩來裝扮自身或一位同學,教師巡堂指導。
小結(jié)評價:
作業(yè)展示和評價。
小結(jié)。
美術(shù)教案模板 篇1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指繪畫的方法畫毛毛蟲,萌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2.大膽運用手指畫及彩筆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毛毛蟲的形態(tài),體驗手指繪畫的快樂。
3.知道與同伴共同使用水粉顏料,擁有良好的合作繪畫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是學習用手指繪畫毛毛蟲。
難點是通過手指繪畫及彩筆添畫表現(xiàn)毛毛蟲的不同形態(tài)。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手指變變變》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手指變成了什么?你見過毛毛蟲嗎?
2、(出示玩具毛毛蟲)了解毛毛蟲的特征。老師引導幼兒一起小結(jié):毛毛蟲長長的身體連在一起,身體下面有許多腳,頭上有觸角、眼睛和嘴巴。
二、教師講解示范畫毛毛蟲,幼兒觀察了解用手指繪畫的方法。
有一天,食指寶寶出來玩,看見了一盒好看的顏料,是什么顏色呀?她覺得很奇怪,就踩了一腳,走呀走呀,真有趣,瞧,一條毛毛蟲出來了。我再給它添上眼睛、嘴巴、觸角和許多小腳。(添畫時邊說邊畫)
兩條毛毛蟲太孤單了,它想在這里找到更多的朋友,那也請小朋友再畫出許多可愛的毛毛蟲來,給它做好朋友吧。
三、介紹操作材料、任務(wù)和要求。
1、今天我們用醬油和水粉來畫毛毛蟲,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顏色來畫。
2、用水彩筆添畫后把水彩筆帽蓋好放回水彩筆盒。
3、顏料不能蘸太多,注意保持衣服的干凈,添畫前把手指上的顏料在抹布上擦干凈。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個別幼兒指導。(背景音樂)
1、提示幼兒毛毛蟲的`身體不能斷開,兩邊畫腳時許多腳是左右對稱的。
2、鼓勵幼兒轉(zhuǎn)換方向畫毛毛蟲的頭,表現(xiàn)不同方向動態(tài)的毛毛蟲。
3、提示幼兒繪畫布局合理化。
五、展示作品,欣賞講評。(重點從毛毛蟲的形態(tài)和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來評價)
毛毛蟲找到這么多好朋友,它太開心了,回去我們一起和毛毛蟲照個合影吧。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2-23
美術(shù)的教案02-04
中秋美術(shù)教案01-12
中學的美術(shù)教案02-06
美術(shù)的教案【熱】03-05
美術(shù)的教案【薦】03-05
【推薦】美術(shù)的教案03-05
小學美術(shù)教案08-14
帽子美術(shù)教案08-15
幼兒美術(shù)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