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單圈集體舞,能根據(jù)標志辨別順時針方向。
2、喜歡集體舞的形式,感受集體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相關音樂、布置好的場地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小鳥喜歡在什么地方做窩?為什么?
2、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
(1)引導幼兒聽出這是幾拍子的歌曲,并用拍手、拍肩等方式表現(xiàn)三拍子歌曲的強弱規(guī)律。
。2)啟發(fā)幼兒說一說對這首歌曲的感受。
。3)幼兒用跟唱的方式熟悉歌曲。
3、學習單圈集體舞。
。1)借助地上的箭頭標志,練習按順時針方向做小鳥飛的動作。
。2)隨音樂練習打招呼的'動作。
幼兒站圈,隨音樂自由表演小鳥的動作,在每一樂句的最后一小節(jié)停下,并用雙手向老師擺手打招呼。
。3)幼師分別帶好頭飾,練習圈上的碎步動作、單腿跪地動作以及在“大叔”身邊擺造型等。
。4)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集體舞。
教師評價:建議幼兒之間的相互配合等方便進行評價。
4、請2~3名幼兒共同站在圈內扮演大樹,游戲繼續(xù)。
中班音樂教案2
設計意圖:
生長在海邊的人,“船”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傳統(tǒng)的“賽龍舟”“劃船比賽”,卻已經慢慢地淡出了人們的記憶,孩子們更是無從知曉。特別是具有鮮明特色的勞動號子的音樂,幼兒較少接觸過。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學會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特點,我選擇了中班音樂活動“劃船”,引導幼兒感受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體驗歌唱的樂趣。
活動目標:
一、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學習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
二、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重難點:
1、重點:初步學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
2、難點:理解勞動號子在劃船比賽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電子琴、自制圖片、圖譜、劃船比賽的VCD、一面小鼓。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劃船比賽VCD,感受劃船比賽時你追我趕的氣氛。
1、教師提問: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是怎樣劃船的?(引導幼兒學做劃船動作)
2、結合練聲,氣息練習,引導幼兒用 “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聲為劃船比賽鼓勁兒,同時感受勞動號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
1、教師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問:在歌曲中你聽到了些什么?
2、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第一段。
提問: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這首歌?(引導幼兒用雄壯有力的聲音唱歌)
3、幼兒根據(jù)歌詞內容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4、初步學唱歌曲第二段,嘗試創(chuàng)編動作。
。1)提問:哎呀!不好,起風了,風浪越來越大,小船搖搖晃晃的,怎么辦?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多人合作劃船的動作。
。3)幼兒跟著老師學唱歌曲第二段。
三、 進行勇敢、團結的品德教育。
四、 完整學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1、分組進行表演。
2、教師敲小鼓,幼兒聽鼓點進行表演。
五、 幼兒做劃船動作出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熟悉并感受樂曲優(yōu)美、輕柔的性質,初步學習手和腳的動作
2、能用動作表現(xiàn)樂曲優(yōu)美、輕柔的性質,會根據(jù)音樂的變化逼真地表達蝴蝶單一地飛和繞著花朵飛等不同的情境
3、在學習律動的過程中體會到音樂與合作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并增強幼兒的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會活動的蝴蝶一只,花朵一朵;《蝴蝶飛》音樂;蝴蝶、花朵胸貼若干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是一是讓幼兒能夠根據(jù)音樂的變化大致地用所教的舞蹈動作把完整的情境表現(xiàn)出來,二是合作扮演花和蝴蝶并互換角色,融入到情境當中,并不要求動作標準、難點是合作表演中的面對面跳舞,和蝴蝶繞著花朵飛、
四、活動過程:
、宀シ乓魳,用教具演示律動情境、
1、教師播放第一遍《蝴蝶飛》音樂,要求仔細聽音樂并說說自己的感受、(主要講出優(yōu)美、抒情的樂曲性質)
2、(音樂伴奏)教師出示蝴蝶和花朵的教具(有一直小蝴蝶被這么優(yōu)美的音樂吸引了,它也忍不住飛來跳舞了,將情境用生動的語言完整的演示一遍)
㈡教律動,《蝴蝶飛》
1、先引導幼兒觀察第一個動作要點——蝴蝶飛時翅膀輕快地揮動,并請幼兒模仿相應姿態(tài)做手部的動作、(著重指導手臂直上直下和手腕的運用)然后引導幼兒說出第二個動作要點——蝴蝶和花朵面對面跳舞(面對面繞圈,最后回到原來的位置)、最后引導幼兒說出第三個動作要點——蝴蝶停在花朵上的姿態(tài),花朵的姿態(tài)以及蝴蝶繞著花朵飛的動作
2、聽第二遍《蝴蝶飛》音樂,教師和助班完整示范動作一遍,提醒幼兒觀察蝴蝶和花面對面飛的動作、(結束后,指導幼兒學習蝴蝶和花朵面對面跳舞,配合音樂練習幾遍)
3、再欣賞教師和助班表演一遍,提醒幼兒著重觀察第三個動作要點、(結束后,配合音樂合作練習幾遍,先分別練習花朵和蝴蝶的動作,然后教師分組合作練習兩遍)
4、兩名幼兒組成一對好朋友貼上胸貼合作表演,一遍結束后,互相交換角色再表演一遍、(教師在前面適當?shù)貛ьI,第二遍可以只提醒主要動作,讓幼兒自己發(fā)揮)
中班音樂教案4
設計意圖
歌曲《夏天到》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非常適合中班的小朋友演唱。
中班幼兒的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音樂形象與情緒的感知必須借助于多種感官進行感知,因此,本次活動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對唱等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情緒,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并能夠傾聽同伴的歌聲、協(xié)調一致地演唱。
活動目標: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并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征,懂得夏季衛(wèi)生的重要。
3.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了解夏天的主要特征。
2.物質準備:關于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教學方法:
1.根據(jù)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特點,我采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熏陶幫助他們輕松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jù)“先行組織者理論”,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jié)奏,并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jié)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jù)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采用游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xié)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xiàn)的一切都必須為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采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后,青蛙呱呱叫)教師:什么季節(jié)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積極回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借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并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為幼兒熟悉歌曲節(jié)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jié)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么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jié)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jié)奏地念出后半句歌詞,并用動作區(qū)分強弱的節(jié)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提問:夏天到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后半段節(jié)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qū)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后,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并不難。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xiàn)欲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huán)節(jié)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并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毒V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此環(huán)節(jié)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后半段,提問:歌曲里還唱了些什么?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后半段歌詞。后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的提示之外,我還采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fā)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
孩子對一種表現(xiàn)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jié)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后半段)問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先采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后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盡可能多地為幼兒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jié)奏!毒V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所以我采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四)活動延伸
夏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為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的這些特別的地方編進歌詞里,唱給大家聽。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并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chuàng)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需要,也為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jié)奏提供了反復的練習機會。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中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會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土地一片,ppt課件。
2、青蛙胸飾,蟲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荷葉,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哦,原來是一片大大地、綠綠的荷葉呀,我們讓它靜靜的躺在水面上吧!(師生手持荷葉站在原地不動)
二、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風兒吹來,荷葉會怎樣呢?聽,風吹來了,是什么樣的風?(播放輕柔的音樂)請你們猜一猜,輕輕的風吹來,荷葉會怎么動?(輕輕的)荷葉是輕輕的柔柔的抖動(再次彈奏輕柔的音樂,師生共同輕輕抖動荷葉)我們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師生小碎步轉、抖動2遍)
師:聽,又來了一陣風,是什么風?(播放狂風音樂,幼兒聽)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我們邊聽邊抖動荷葉(再次播放狂風的音樂,師生抖動荷葉)
師:噓!風停了(師生站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風是會變的,讓我們來跟著風聲的變化來抖動荷葉(播放兩種不同的'風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荷葉)
三、學唱歌曲,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
1、初步熟悉歌詞教師彈奏音樂,帶領幼兒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做小青蛙跳躍的動作。在游戲的同時,教師有節(jié)奏的清唱歌曲《小青蛙》的歌詞:小青蛙呀小青蛙,在池塘里玩耍,東邊跳跳,西邊跳跳,多么快樂逍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咕呱、咕呱、咕呱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然后引導幼兒回到座位:小青蛙跳累了,和媽媽休息休息
2、進一步熟悉歌曲內容及節(jié)拍
師:小青蛙們剛才到池塘里游玩感覺怎么樣?"(開心)
教師讓幼兒再次熟悉歌詞:剛才青蛙媽媽在游戲的時候還用上了一個表示開心的詞語,是。。。。。。?(快樂逍遙)若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回應:是不是快樂逍遙?幼兒反應:若是,教師回應――很棒,我們再來一起聽聽這個好聽的詞語;若不是,教師回應――到底是不是呢?我們聽青蛙媽媽再說一遍。教師邊拍手邊唱:小青蛙呀小青蛙......
師:真的是快樂逍遙!你們也跟著青蛙媽媽來拍拍小手試一試!你們拍的真棒。▼寢屵能唱小青蛙的歌呢,這首歌的名字叫《小青蛙》)
師:除了到池塘里玩耍,小青蛙有什么本領?教師引導幼兒到田里捉害蟲。
師:小青蛙們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fā)出聲音?
師:小青蛙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xiàn))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四、聽音樂做游戲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tài),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五、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小青蛙們捉害蟲的本領真大。跟媽媽一起去地里捉害蟲吧!
教學反思:
活動過程對幼兒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發(fā)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幼兒通過美麗的荷葉展開想象,聯(lián)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種叫聲并向同伴表現(xiàn)。
幼兒在師幼、同伴之間的的互動中感受音樂的樂趣,從而對音樂感興趣、能充分體驗、展開豐富想象和極力表現(xiàn)。感受平時也應該用合適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不能喊唱、亂唱。
中班音樂教案6
一、設計意圖:
平時,我們經常開展猜謎活動,幼兒對猜謎游戲很感興趣。如何巧妙地將猜謎和歌曲融為一體,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思考中,我很自然地想到動物猜謎的音樂活動,于是我就選擇并設計了本活動——動物猜謎歌。它既能豐富幼兒說唱、問答歌曲的知識,又能從中體驗到語言藝術的精妙。
二、活動目標:
1、感受說唱歌曲的新穎有趣,學習有節(jié)奏地念象聲詞。
2、嘗試用|××|×××|的節(jié)奏仿編謎語,體驗自由創(chuàng)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合作能力,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三、活動準備:
1、兒熟悉謎語的游戲
2、動物的圖片若干、節(jié)奏譜、磁帶、錄音機、電子琴
3、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森林動物王國”
四、活動過程:
。ㄒ唬┩娌轮i游戲
教師與幼兒伴隨音樂走進“森林”邊猜動物謎語,并找出謎底(小動物娃娃)從而體驗到猜謎游戲的樂趣。
。ǘ┚毩暪(jié)奏謎語
1、幼兒邊拍節(jié)奏邊說謎語,鞏固已學謎語
2、教師啟發(fā)幼兒聽音樂節(jié)奏自己練習已學節(jié)奏謎語。
例:
× ×| ×× ×| × ×| ×× ×|
腦 袋 圓圓 的,耳 朵 大大 的
× ×| ×× ×| × ×| ×× ×|
鼻 子 長長 的,身 體 胖胖 的
。ㄈ┓中〗M仿編動物猜謎歌
1、教師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編出謎詞。要求編出動物特征,不能編動物名稱。
2、將幼兒仿編的.謎詞配上音樂練習,邊拍節(jié)奏邊唱謎語。
。ㄋ 對唱游戲
1、集體對唱:教師唱出自編的謎語,幼兒唱出謎底
2、小組對唱:一組幼兒唱出自編的謎語,其他組幼兒唱出謎底
。ㄎ澹┗顒友由欤涸O置一個區(qū)域,讓幼兒將自編的謎語用圖或符號畫出來。
五、活動反思:
活動題材新穎,節(jié)奏感強,將謎語和歌曲巧妙地融合。你問我答的游戲形式,幼兒十分感興趣,積極地參與活動;顒又杏變鹤跃幹i語,有效地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若將民間游戲納入活動(如:以猜拳的游戲形式邊問邊答),更能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持續(xù)參加活動的熱情。
六、活動評析:
活動選自福建省新編教材,此活動將民間游戲——猜謎和音樂說唱形式融為一體,既傳承了舊的活動形式,又保持了趣味性,有效地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森林動物王國”的活動環(huán)境,當幼兒隨著美妙的音樂融入其中時,激發(fā)了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在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以說、唱、問、答的方式與教師、小伙伴一同游戲,依據(jù)已掌握的節(jié)奏,模仿或自由地表演小動物。這對教師也提出了要求,本活動是第二課時,如果教師對幼兒提出的即興創(chuàng)編謎語進行擴展,也可將主題擴展至其他類別,如:人物、植物、水果等,對拓寬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會更理想。
中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跳火車舞,根據(jù)音樂的想象內容做招手、叉腰、上舉的動作。
2、觀察畫面,感受人物的不同舞蹈動作,嘗試看圖學習舞蹈。
3、在舞蹈的過程中,注意與同伴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相互碰撞。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教學CD。
活動過程
1、播放火車的錄音,激發(fā)興趣。
你們聽一聽是什么聲音?你們坐過火車嗎?坐火車先要干什么?(買車票)
2、節(jié)奏練習。
3、學唱歌曲《開火車》
。1)現(xiàn)在我們先聽一首歌曲吧!歌曲的名字叫《開火車》,聽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現(xiàn)在請小朋友在聽一遍。
。3)朗誦歌詞并配上節(jié)奏。
。4)學唱歌曲《開火車》。
教師:小火車司機在開火車的時候心情怎么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呢?
幼兒:應該用高興的.、歡快的聲音來演唱。
教師:我們來試一試,做一個快樂的小司機。
4、歌表演《火車快飛》。
。1)教師:你們會開火車嗎?你是怎樣開火車的?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
。2)學習游戲中開火車的動作。
。3)學習聽音樂開火車。
教師:我們試著聽音樂開火車,注意車輪要一下一下地轉。
。4)學習小組合作開火車。
教師:剛才,你們每個入都是小火車頭,現(xiàn)在我們要變成一列小火車,怎么辦?
幼兒:幾個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教師:小火車怎樣才能不斷開?
幼兒:把手搭緊一點。
教師:我們現(xiàn)在變成一列長長的火車,一邊開火車一邊唱歌。
5、音樂游戲《火車快飛》,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延伸在家里,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開火車",讓幼兒嘗試做火車頭,帶領家長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過去,教師的教學固定在一個陳舊的筐筐里,只習慣于將知識灌輸給孩子,而忽略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探索性,忽略了幼兒體驗的過程,這次教學活動,我根據(jù)新《綱要》的精神,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讓幼兒看圖譜學唱歌曲,然后根據(jù)歌詞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最后進行音樂游戲《火車快飛》, 從而感受與同伴、教師共同游戲的樂趣。讓幼兒真正的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活動中,老師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松、自由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幼兒自主學習,老師適時引導,整個活動教師角色較好的定位在觀察、傾聽、支持、合作、引導者上,以“發(fā)現(xiàn)”為主,以“活動”為主,以“鼓勵”為主。在組織上既注重良好游戲規(guī)則的養(yǎng)成,又注重幼兒主動、合作、不怕困難、自信的學習態(tài)度,在這個活動中,我更多注重的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教學內容的整合。
這是一個音樂教學活動,活動前老師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利用圖譜幫助幼兒盡快熟記歌詞學唱歌曲,然后根據(jù)歌詞內容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最后進行音樂游戲《火車快飛》, 從而感受與同伴、教師共同游戲的樂趣。整個活動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上一個活動為下一個活動做鋪墊,活動層層遞進,重難點突出,老師在活動中的提問也非常積極有效,整個活動生動、有趣,調動了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欲望,并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為這次活動老師對幼兒的已有經驗已進行了提升,如果老師在教幼兒學唱歌曲時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離開圖譜,憑自己的記憶唱一遍可能效果會更好,最后幼兒在進行游戲時唱起來效果會更佳。
中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欣賞樂曲《賽馬》,感受二胡所表現(xiàn)出的駿馬奔馳的情境。
2、通過聽、看、說,體會樂曲所表達的內容與情緒。
3、培養(yǎng)對欣賞樂曲的興趣及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樂曲錄音、VcD光碟。圖片兩幅、實物二胡。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
(1)第一遍聽音樂。教師提問:這首樂曲好聽嗎?
(2)再聽音樂。(第二遍)
教師指導語:我們再聽一遍音樂,一邊聽、一邊體會,聽著音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聽二胡撥弦模擬馬蹄聲。
教師提問:聽,這像什么聲音?像誰在奔跑?
3.觀察兩幅圖片,與樂曲匹配。
(1)觀察第一幅圖片。教師提問:這幅圖片上畫的是什么?
教師指導語: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清清的湖水,馬在悠閑自得地喝著水,好一幅安逸祥和的景色。
(2)觀察第二幅圖片。教師提問:這幅圖片上畫的`是什么?
教師指導語:藍藍的天空,遼闊的草地,駿馬奔馳,好一幅歡騰、熱烈的景象。
(3)再聽音樂。(第三遍)
教師指導語:請小朋友再聽樂曲,聽聽看,樂曲表達的是哪一幅圖片呢?
4.欣賞樂曲的中間部分,體驗爽朗的情緒。
教師指導語:藍藍的天上飄著白云,綠綠的草原一望無邊,駿馬在遼闊的大草原上奔馳,它們的心情怎樣?樂曲的哪一部分表現(xiàn)了駿馬這樣爽朗的心情?(輔助問題:是開始部分、結束分還是中間部分?)聽樂曲的中間段。
5.看1VCD錄像——舞蹈《賽馬》。
(1)教師指導語:有許多小朋友也喜歡這首樂曲,他們還合著音樂跳舞呢?翠浵瘛
(2)教師提問:小朋友拿著一個道具在表演,那個道具是什么?
6.跟隨錄像學習表演《賽馬》。
教師指導語:請你們跟著電視里的小朋友一起來邊聽音樂、邊表演《賽馬》。
活動反思
二胡獨奏曲《賽馬》的旋律難快、奔放,較形象地表現(xiàn)出在一望無邊的大草原上群馬飛奔、你追我趕的動人場面。聽了這首樂曲后,給人以振奮、鼓舞。二胡的音色及相應的演奏技巧如:撥弦模擬馬蹄聲,將樂曲所表達的音樂形象及歡快的情境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樂曲的結構較工整,一氣呵成,非常的連貫流暢,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
在進行有關“馬”的主題活動時,可結合二胡獨奏曲《賽馬》的音樂欣賞,不僅促進幼兒進一步加深對馬的認識,而且從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及想像中產生出有關馬的審美認知及審美情趣。
中班音樂教案9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
活動內容:輪唱《小樹葉》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在歌唱中體驗樂趣。
2、學習輪唱《小樹葉》。
3、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落葉飛舞的景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觀察落葉的經驗。
物質準備:音樂《小樹葉》
活動重點:學習輪唱《小樹葉》。
活動難點: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落葉飛舞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隨音樂《歡迎曲》做音樂律動熱身,幼兒入場。
二、進行部分
激發(fā)幼兒興趣
1、學習歌曲《小樹葉》,教師播放音樂。
師:在歌曲中你們聽到了什么?
師:秋風起來了,小樹葉發(fā)生了什么事?
師:這兩段音樂你們覺得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在幼兒演唱的過程中,對兩段歌曲不同的'情緒進行梳理。
師:第一段歌聲表現(xiàn)小樹葉離開媽媽不舍的情緒。
師:第二段表現(xiàn)出小樹葉堅強勇敢的樣子。
2、學習輪唱《小樹葉》
師:以前我們唱歌都是齊唱的方式,今天我們用兩一種方法演唱。
教師做示范輪唱《小樹葉》,激發(fā)幼兒對輪唱的興趣。
。ò嗬飪蓚老師示范輪唱)
幼兒分成兩組,初步嘗試輪唱。
3、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落葉飛舞。
三、結束部分
幼兒假裝小樹葉“飄”出教室
中班音樂教案10
一、活動主題:
"餃子開口笑"親子活動。
二、活動目的: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yǎng)孩子愛媽媽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特開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包餃子的`親子活動,讓幼兒了解餃子的文化,產包餃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節(jié)日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孩子愛勞動的好習慣。
3、通過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四、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21日周五上午10:40
五、活動準備:
肉餡、湯匙、盛放餃子托盤、一次性桌布、
六:活動地點:
中一班教室
七、活動流程:
1、早上10:40---11:00家長簽到(播放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2、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3、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容:包餃子。
4、活動流程:
先欣賞包餃子的過程,請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央,如果你是第一次包的話,記住千萬別放太多餡,不然肉會撐出來的,然后先捏中央,再捏兩邊,最后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技一下,這樣餃子下鍋煮的時候就不會漏了,最后將餃子整齊的放在上面。希望小朋友和家長都能齊心協(xié)力一起做出完美的餃子,(出示不同造型的餃子供參考)
八、包餃子前注意事項: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wèi)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隨著音樂一起包餃子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
餐前準備消毒桌面,擺放碗
就餐離園準備
中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用說唱結合的形式演唱歌曲。
2、體驗買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貨架、各種菜的圖片做成帽子。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火車:菜場里的菜
價值取向:經驗交流。
1、師:你去過菜場嗎?菜場里都有什么菜呢?
2、教師用節(jié)奏語言進行提示:菜場里有| 什么菜?|
3、幼兒開節(jié)奏火車進行節(jié)奏練習
小結:這個菜,那個菜,菜場里有各種各樣的'菜。
二、學唱歌曲
價值取向:在買菜的情景中,理解歌詞,能夠跟著熟悉的旋律介紹菜名
1、看情景表演
1)提問:哎,小朋友,你們還記得剛才我和奶奶買了哪些菜嗎?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剛才我和奶媽一共買了多少菜呀?
3)師:哪些菜是唱出來的,哪些菜是說出來的呢?
小結:原來奶奶籃子里的菜要唱出來,小朋友籃子里的菜要說出來。
2、 完整欣賞歌曲
1)剛才我和奶奶先買了什么菜,接著買了什么菜,然后買了什么菜,最后買了什么菜呢?
3、幼兒演唱
重點練習說唱的部分
三、游戲“買菜”
價值取向:能夠跟著音樂一起唱歌玩游戲,體驗活動的樂趣。
幼兒、教師一起玩玩買菜的游戲。
中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基本會說、唱兒歌,并模仿說唱部分的動作。
2、能隨音樂變化找到朋友并作出相應“喜歡”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表達交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我喜歡你。
2、PPT:幼兒交往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入場:聽音樂《喜歡你》開火車入場,并坐到位子上。
2、直接導入,引出兒歌。
師問:
。1)我喜歡你們,你們喜歡我嗎?誰愿意到這里來喜歡喜歡我?(師張開手,做出抱的姿勢,讓幼兒上前,可一人,可多人)
(2)你們剛才是怎么喜歡我的?(抱抱)
3、出示PPT小朋友們抱抱的照片,引出:喜歡你,抱抱你。師:那喜歡你除了抱抱還能怎么樣呢?(出示親親的照片)他們在干什么?
師幼共同說:喜歡你,親親你。師:林老師喜歡你們,看,林老師送了個大拇指給你們,你的大拇指呢?一起說:喜歡你,夸夸你。(讓幼兒互相之間夸夸)
4、出示PPT小朋友們做鬼臉的照片,引出:喜歡你,逗逗你。
。1)師問:他們在干什么?小朋友們,你們也做個鬼臉,來看看誰做的最好玩,最好笑。(在幼兒做的`同時,師可去幼兒那問幼兒扮的是什么。)
。2)喊幾名幼兒上前變給其他小朋友看,再讓所有的幼兒一起做鬼臉變給聽課的老師看。師可說:我來看看誰變得能讓人哈哈大笑。
5、出示第二段配樂,老師說B段兒歌。師:下面一起來聽一聽林老師今天是怎么喜歡你們的。邊說邊做動作。在第二遍時,師幼共同邊說邊做動作。
6、教師走到幼兒中間,幫助幼兒鞏固兒歌。師:你們今天做的這么棒,這次我要找好朋友去喜歡喜歡他。師邊唱邊走到幼兒中間去抱抱、親親幼兒。
7、學習A段兒歌。
師:幼兒園里真有趣,有這么多人喜歡你的,那高興嗎?幼兒園里真有趣,除了有這么多人喜歡你,小朋友還能在一起做游戲,你們開不開心啊?(開心)下面我們把這首兒歌完整的聽一遍。
8、游戲鞏固。
。1)兩人之間玩游戲。師:下面我們玩一個喜歡你的游戲,首先先好朋友之間玩。找個好朋友面對面,一起喜歡喜歡他。
。2)全班一起玩游戲。
9、結束。
師:今天有這么多人喜歡你們,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出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去喜歡喜歡他們好不好?
課后反思:
在課次《喜歡你》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考慮到我班幼兒的能力,第一環(huán)節(jié)以談話導入“你喜歡我嗎?”“觀看PPT四個動作的喜歡”來切入主題,一開始就觀看PPT記住歌詞內容,這樣很容易把歌詞給記住了。幼兒第一環(huán)節(jié)掌握住了,于是,我把歌詞創(chuàng)編到歌詞中,讓幼兒通過做動作——完整聽音樂——最后結合音樂邊唱邊做動作表達自己喜歡的意思。在上臺表演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請能力強的幼兒來表演帶動膽小的孩子參與活動中去,整節(jié)課下來老師上的輕松,孩子玩的也開心。這樣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對音樂歌詞和動作,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我的肢體語言提示下,幼兒邊大聲唱歌邊做動作,使幼兒更加自信,活動氣氛更加活躍。
我想一個活動能夠精心設計,效果應該還是可以的。
中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熟悉游戲《找蛋》的樂曲旋律,練習隨著音樂節(jié)奏兩小節(jié)做找蛋動作一次。
2、初步了解游戲的方法和規(guī)則,體驗游戲的快樂。
3、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母雞頭飾三個、蛋若干個、籃子若干只、《找蛋》音樂磁帶、節(jié)奏圖譜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母雞媽媽生了許多蛋,真開心!今天,母雞媽媽邀請我們到它家做客,小朋友我們出發(fā)吧!
2、幼兒聽《找蛋》音樂,跟著老師做動作進活動室。
3、要求:每兩小節(jié)做一個動作。前一小節(jié)做小跑步,后一小節(jié)頭左右搖晃各一次。
二、幼兒學念兒歌
1、母雞出場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2、聽,母雞媽媽在說什么呢?(扮演母雞的老師來念兒歌)
3、母雞除了咯咯咯咯噠的叫,還說了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聽?
4、引導個別幼兒用兒歌中完整的話語來講述。
5、集體念兒歌一遍
三、初步學習音樂游戲
(一)初步了解游戲玩法
1、師:母雞媽媽,你生了這么多的蛋,我們和你玩?zhèn)《找蛋》的游戲吧?
母雞:好!小朋友我們一起做游戲。
2、兩位老師扮演分蛋者與找蛋者表演游戲一遍
。1)師:我做藏蛋的人。母雞媽媽,我藏蛋的時候,你要一邊閉上眼睛,一邊念兒歌,不能偷看哦。(老師與雞媽媽互動)
。2)小朋友我要藏蛋了,請你們把手伸到背后去,小手張開,然后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誰念得好聽我就把蛋放在誰的小手上?汕f不要給雞媽媽看到哦!
。3)幼兒和雞媽媽一起念兒歌,老師扮演藏蛋者藏雞蛋
(4)母雞等小朋友念完兒歌,馬上睜開眼睛。
母雞:我要找蛋了,我的手點到你,如果你的手里有蛋,就把蛋拿出來,如果沒有蛋也要把兩只手都伸出來,讓我看一下。
3、播放音樂,母雞隨著音樂兩小節(jié)找蛋一次
(1)剛才母雞媽媽是怎么找蛋的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做做)
。2)那母雞媽媽到底是怎么找蛋的,我們再來看一遍。
。3)母雞跟著音樂空手再表演一次。
師:小朋友說母雞媽媽是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再跑跑找一次蛋放到籃子里。到底是不是這樣呀,我們聽聽音樂。
。4)教師和幼兒聽音樂一邊,教師跟著音樂做動作。
。5)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真的是這樣的`,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茨睦锸悄鸽u在跑呀?哦有雞爪的地方就是表示母雞在跑,我們來數(shù)數(shù),母雞跑了幾步?
哪里是母雞在找蛋呀?
。6)師哼旋律帶領幼兒做一遍(小朋友,我們跟著音樂旋律學一遍)
。7)老師和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做一次(小朋友已經會做了,那我們跟著音樂來做做看。)
。8)老師指著圖譜,請幼兒聽音樂做一次。(小朋友真能干,都會做了,那這次老師不做,請小朋友們來做一遍。)
(9)母雞找蛋的時候,點到的小朋友要干什么的?把手伸出來的。
那下面我來做母雞,我點到你,你要把手伸出來。(跟著音樂試一遍,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練習兩遍)
。ǘ┯變簢L試進行游戲
師:小朋友都已經學會了,我們可以一起玩游戲了,小朋友站到圓圈上來,老師來扮演母雞,請一位小朋友來藏蛋。
1、請一幼兒扮演藏蛋者,老師扮演母雞做游戲一遍。
師:小朋友們的手伸得太慢了,有幾個小朋友指著他都不把手伸出來,這可不行。母雞的蛋沒全部找到,我要請一位小朋友做母雞,幫我一起找。
2、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母雞和老師比賽做游戲一遍。比比誰找的蛋多。
反思:
今天的語言活動《找蛋》,帶給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語言活動類型的確定
或許我們但看材料和原有的活動設計,我們都會把它當成一個故事教學來上。:我課上到一半就在想,是不是應該上成看圖講述。其實本次活動的文學作品內容本身比較簡單,故事中又沒有太多的詞匯需要豐富。但圖片中呈現(xiàn)的信息卻很清晰。和不同人物對話是幼兒一眼能發(fā)現(xiàn)的,同時本身故事的情節(jié)又比較簡單,幼兒可以用1—2句話來講述圖片的內容,因此我們覺得這樣的圖片比較適合幼兒開展講述活動。
其實在新教材中,每個活動只幫我們確定了領域的側重,但就語言活動而言,它就有以下幾個類型:講述活動、早期閱讀、文學學習活動、談話活動、聽說游戲等。我們在活動以前通過對教材的分析,對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對孩子學情的分析來確定活動的類型,目標的側重,才能使活動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對重難點突破策略確定影響
語言活動中,對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會直接影響到活動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分析文學作品時,不僅僅是要能挖掘出文學作品隱含的價值,還要在確定重難點后,再來細細體會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對其隱含的教育價值的意義。
三、看圖講述中圖片呈現(xiàn)方式對幼兒能力發(fā)展的作用
因為我將本次活動定位在看圖講述上,所以如何呈現(xiàn)圖片也是個問題。
對本次活動來說因為故事的情節(jié)簡單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覺得如果四幅圖整體呈現(xiàn)的話,幼兒可以通過對比來發(fā)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現(xiàn),讓孩子可以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合理開展想象。
中班音樂教案14
活動目標
熟悉歌詞,并能基本跟唱。
通過幼兒扮演葵花,大膽表演故事情節(jié)。
體驗角色“葵花” “開心快樂”的唱歌,“害怕恐懼”遇到僵尸的情緒變化。
材料準備
PPT動畫設計 鋼琴 香水
頭飾(小向日葵15個,大向日葵1個 玉米投手1個 櫻桃炸彈1個)
活動過程
1、氣息練習
設置花園情景吸氣吐氣練習
2、引導幼兒觀看PPT,初步熟悉歌詞
。1)出示PPT,觀察圖片,初步熟悉歌詞
(2)引導幼兒傾聽歌曲,感受葵花姐姐開心快樂的情感(教師清唱一遍)
。3)兒童看圖填詞,記憶歌詞
3、轉換葵花情緒情感,體驗葵花內心隋緒變化,繼續(xù)熟悉主旋律歌詞
4、引導幼兒角色體驗,初步學習歌曲主旋律部分
(1)引導幼兒集體討論后集體交流,豐富幼兒扮演葵花姐姐的動作、情緒。
(2)表演活動:引導幼兒在表演中自主歌唱
游戲玩法
本次模塊二主要是感知體驗角色“葵花”寶貝盼隋緒情感變化。
“境人開始就將孩子引入到一片美麗的花園感受快樂舒暢的'情緒體驗,接著感知“葵花寶貝”歌唱的快樂開心,展現(xiàn)主要角色人物的個性;
“情出”幼兒通過觀看PPT感知“葵花”遇到僵尸的驚慌、害怕、勇敢、等內心情感變化;
“悟動”幼兒角色扮演”葵花”將自己轉換為“葵花”的角色,親身體驗和實踐后反應出個體不同的內心情感(害怕、驚慌、成功、擔心等等不同情緒)。
中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學唱歌曲,樂意編唱說唱部分的歌詞。
2、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卡、歌名卡,布置一個娃娃家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師以娃娃口吻):小朋友,你們好!我叫娃娃,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娃娃家的'游戲,你們開心嗎?
二、學唱歌曲
(一)以游戲的形式分層學唱歌曲
1、娃娃家分角色(學唱歌曲前半部分)
1)初步了解歌曲前半部分歌詞內容
娃娃家有爸爸、有媽媽,那——誰來做爸爸呀。泻W念:我來做爸爸呀)
誰來做媽媽(女孩學念:我來做媽媽),(師:我們一起來呀,來玩扮家家)。
2)師范唱歌曲前半部分
3)幼學唱歌曲前半部分
2、炒菜給娃娃吃(學唱歌曲后半部分)
(1)師:咦,嗚嗚,誰哭了?(娃娃),娃娃肚子餓哭了,怎么辦呢?(幼:炒菜給他吃)
你們看,老師是怎么炒菜的(師念幼學)。
小菜炒好了,味道怎么樣?(讓幼兒嘗一嘗)(師范唱)
。2)我們一起炒菜給娃娃吃。(學唱歌曲后半部分)
(二)、完整學唱歌曲
1、教師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2、接唱歌曲:
1、師唱,幼念;
2、幼唱,師念。
3、分角色唱(男孩子唱爸爸,女孩子唱媽媽)
三、仿編歌曲
1、引導幼兒看圖仿編念白部分。
師:我買了一些娃娃喜歡吃的小菜,等一下,我們燒給娃娃吃好嗎?
2、引導幼兒自由仿編念白部分
師:你們還想燒什么菜給娃娃吃?
3、完整演唱仿編歌曲,改編最后一句歌詞。
。1)師:今天除了娃娃,還有這么多客人老師,我們請客人老師一起來吃吧?我們請客人老師來吃,最后一句應該怎么唱?
。ㄒ龑в變悍戮帲嚎腿硕亲恿,快快來吃吧。
。3)幼兒完整唱仿編歌曲
師:我們邀請客人來吃,把一個個的菜都炒出來吧!
四、出示歌名
師:剛才,我們一起開心地玩了娃娃家游戲,還學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名叫《扮家家》(出示歌名卡)。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23
中班音樂教案06-22
中班音樂教案春天教案06-17
中班音樂教案天鵝教案06-17
中班音樂教案《秋天》09-24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06-10
中班音樂蒲公英教案06-09
中班音樂教案《搖籃》06-11
中班音樂教案【推薦】12-23
【精】中班音樂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