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詞語:嘲笑、竊竊私語、欣喜若狂。
2.懂得要尊重別人的不同,學習欣賞差異。
3.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4.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掛圖6號;《小朋友的書.我升中班了》
2.故事錄音。
活動流程:
一、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故事
1.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從開始至“那里沒人取笑它們”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小朋友現(xiàn)在一起來聽一聽,聽完老師要提問的,請你們認真聽啊!
問: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啊?剛才我們故事才講了一半,那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講述故事后半部分,從“突然”到結(jié)束。
師:剛才小朋友都猜了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那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聽一聽故事的后半部分,是不是像小朋友們猜的那樣呢?
問:后來發(fā)生了什么啊?
二、教師依次出示掛圖,完整講述故事,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1.出示掛圖一。
師:小朋友看看這幅圖片,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啊?提問:“奇怪的一對“指的是誰和誰?為什么說鱷魚和長頸鹿是奇怪的一對呢?大家是怎么取笑它們的?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詞語“嘲笑”、“竊竊私語”、它們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
2.出示掛圖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看看它們在回家的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長頸鹿是怎么幫助小鱷魚和鱷魚奶奶的?長頸鹿和鱷魚為什么能順利救出被火困住的小鱷魚和鱷魚奶奶?這一次大家是怎么看待他們的?
師:剛才故事中提到“欣喜若狂”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我們一起來學學,看看它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三、播放故事錄音,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下這個故事。聽完后我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鱷魚和長頸鹿嗎,為什么喜歡它們?
四、教師總結(jié)
師:鱷魚和長頸鹿身高有很大差異,雖然看上去很奇怪,很特別,但是也很美。我們每一個認都有不同于別人的本領(lǐng)和才能,我餓美女應該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善于利用自己的本領(lǐng)去幫助別人。
活動反思:
故事《奇怪的一對》非常有意思的.情節(jié)。故事里講“鱷魚”與“長頸鹿”兩個個體大小高矮形象鮮明的兩個角色,生動形象地向幼兒突出了“奇怪”的差異與不同,故事生動、形象、曲折,構(gòu)思巧妙,并富有寓意。在故事里,孩子們感受到他們成為一對的奇怪,也與嘲笑他們的動物們產(chǎn)生了短暫的共鳴。但隨后經(jīng)過救人事件的渲染,動物們態(tài)度變化的情感暗示,故事語言的提示,讓孩子們從“奇怪”的層面上進入了深一步的理解,明白每個人都有與別人不同的本領(lǐng)和特點,要尊重別人、欣賞別人,相信自己,從而樹立自信。這是個具有真、善、美價值的故事,非常值得幼兒欣賞學習。
在最后小結(jié)這個故事的道理的時候,怕孩子們理解不透,就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我們不應該嘲笑別人,而是應該善于利用自己的本領(lǐng)去幫助別人,這樣才會成為大家眼中的大英雄來協(xié)助幼兒理解。畢竟只是中班第一學期的孩子,他們對故事的掌握不是一個活動就能吸收的,對故事里所表達的道理更不可能馬上能遷移、理解。
還有就是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傾聽問題的習慣和傾聽他人講述的習慣很不好,一直以來我都有重視這方面的引導,但小部分幼兒還是沒有多大改善,這可能是我以后要探索的一個問題。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充分了解畫面信息,掌握圖畫內(nèi)容。
2、掌握句型:天黑了,......睡在......里。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大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律動--動物模仿秀。
二、封面猜測
遮住大書題目,請幼兒充分閱讀畫面信息,盡情猜測書里會發(fā)生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繁盛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還看到了什么?
三、看圖猜測
逐頁翻開大書,請幼兒說一說每頁上都看到了什么,如:老虎在干什么?在哪里睡覺?小牛在干什么?下一個將會是誰?
四、大書閱讀
1、教師指讀。教師逐頁逐一為幼兒指讀。此過程可重復幾遍。
2、師幼齊讀。請幼兒伸出小手一起跟老師來讀。
3、個別幼兒指讀。
五、拓展部分
利用“擊鼓傳花”的游戲形式,請幼兒用“天黑了,......睡在......里”造句。如:天黑了,小豬睡在豬圈里等等。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依據(jù)畫面所提供的信息,產(chǎn)生聯(lián)想,并按故事的結(jié)構(gòu)編講故事。
2、啟發(fā)幼兒運用生活經(jīng)驗,思考畫面中提出的問題,并通過實驗活動,說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相關(guān)圖片、各種材質(zhì)的小球,杯子等、相關(guān)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nèi)容。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通過提問引發(fā)幼兒的討論
1、你在圖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小朋友們正在在做什么?大家想了哪些辦法取球?
3、想一想哪種辦法能夠把球取出來,為什么?
二、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請幼兒編講故事。
1、在幼兒完整講述前,讓同伴間互相講, 為幼兒提供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的機會,使每個幼兒都有講述的機會。
2、在完整講述時,提醒幼兒大聲清楚地講:有誰在干什么? 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們們又是怎么解決的?還要用上自己的好辦法,同時提醒其他幼兒注意傾聽。
3、在幼兒講述后,注意及時鼓勵幼兒,肯定幼兒的優(yōu)點, 并對下一名要講述的幼兒提出新要求。
4、請幼兒根據(jù)圖片的內(nèi)容或自己講述的故事內(nèi)容,為故事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三、實踐操作:怎樣用不同的.方法取出不同的球
1、準備各種小球,和一個杯子。一一介紹、說出它們的名字。
2、當這些球掉進洞里,你會用什么辦法取球呢?
3、試一試你的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4、通過實驗驗證你的方法。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取球的方法,用畫面或編號的方法制成故事書《怎么辦》,放置到圖書角,供幼兒互相交流。
活動反思:
1.這節(jié)活動適合本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
2.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動腦筋想辦法。
3.有1名幼兒情緒不穩(wěn)定,不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會用富有感情的語調(diào)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情趣。
2、學習利用象征物。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看過有關(guān)軍事武器裝備,兵種等方面的圖片,對相關(guān)的軍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2、教學圖片:小鳥——飛機,小龜——坦克,小魚——軍艦。
3、象征物圖片:蜻蜓——直升機,大象——消防車,鴨子——帆船。
4、魚、龜、鳥頭飾。
指導要點:
通過圖文、試聽結(jié)合、啟發(fā)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欣賞詩歌,并用適當?shù)谋砬楹蛣幼鞅磉_對詩歌的`理解,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活動過程:
1、展示圖片簡單介紹海陸空三軍、談話導入教學。
展示圖片,先讓小朋友簡單的認識一下海陸空三軍
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海陸空三軍是干什么的嗎?
小結(jié):海軍、空軍、陸軍都是解放軍,統(tǒng)稱“三軍”,他們都聽一個人的指揮,這個人就是三軍總司令。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我是三軍總司令》。
2、教師用富有韻律和激情的語調(diào)朗讀詩歌,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動作表演)
提問: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里說了什么?
3、教師邊出示圖片邊第二遍朗誦詩歌。
提問:詩歌中小鳥、小龜、小魚都被當作了什么? 為什么詩歌把小鳥當坐飛機?把烏龜當作坦克?把小魚當作軍艦?
4、教師再次完整朗誦詩歌,幼兒欣賞并感受詩歌的情趣美。
提問:這首詩歌好聽嗎?
5、幼兒學習朗讀詩歌,教師帶動作帶領(lǐng)幼兒有感情的朗誦。
6、角色扮演游戲,表達對詩歌理解。
請4名小朋友上臺表演。
7、大膽想象,積累遷移作品的經(jīng)驗。
提問:除了小鳥能當飛機,小龜能到坦克,小魚能當軍艦外,還有那些小動物可以當什么呢?
8、活動遷移:
出示圖片,揭示象征物的關(guān)系。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詩歌內(nèi)容,并能有感情的念詩歌。
2、通過詩歌讓幼兒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愛,知道大家都在為家出力,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家的情感。
3、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圖片(飯菜1、媽媽2、壞玩具3、爸爸4、小孩5、全家福6)
2、幼兒分男女孩坐。
3、歌曲《大家都愛這個家》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吸引幼兒興趣。
。1)教師依次出示圖片(1—4),并提問、如圖1“這是什么?誰做的?”
。2)教師總結(jié)。
2、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念詩歌。
。1)幼兒欣賞詩歌一遍。
(2)教師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提問。如“媽媽做了哪些事情?”
(3)幼兒學念詩歌。引導幼兒用一問一答得方式念詩歌。
。4)集體表演一遍詩歌,要求加上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
3、情感教育。
。1)出示圖片6,引導孩子觀看“幸福的一家”,并進行提問。如“爸爸媽媽還會做什么?”幼兒自由說。
(2)教師小結(jié)。
。3)幼兒隨音樂“我愛我的家”邊唱邊做動作,再次感受家庭的愛。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符合孩子的語言特點。上完這節(jié)活動后,我覺得活動目標還沒有達到,孩子參與的互動性不強,還沒有達到大綱中詩歌所需達到的目標,我利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孩子熟悉詩歌內(nèi)容時,孩子們還不能用完整的詩歌內(nèi)容來回答。如我問:“熱騰騰的飯菜誰做的?”孩子們只簡單的說:“是媽媽”,其實應該引導孩子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把問題回答清楚。(是媽媽,媽媽像個大廚師,每天都做好飯菜)。這樣就能更好地發(fā)展孩子的語言,讓他們用連貫的`語言說話。這就證明我設計的活動環(huán)節(jié)還不是很好,沒有抓住詩歌教學中的重難點,提問題的方法還值得推敲,因為這直接影響著孩子的互動參與。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初步會朗讀兒歌。
2、體會兒歌中美的意境,激發(fā)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3、掌握詞:綠綠的、紅紅的、圓圓的、甜甜的。
4、理解兒歌內(nèi)容,豐富相關(guān)詞匯。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掛圖、磁帶、錄音機、擬人化頭飾(小草、小花、露珠、寶寶、太陽、汽球、白云、蘋果、星星)
活動過程:
一、情境表演,引入課題
1、小草、小花、露珠、寶寶入場。教師讓幼兒看看來了什么客人?告訴幼兒“客人很累了想休息一會兒!
2、播音樂“搖籃曲”,客人入睡。教師旁白:小草、小花、露珠、寶寶睡著了,他們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做著美麗的夢,他們的夢是怎么樣的?
3、曲完,客人逐個伸懶腰醒來。
小草:我夢見綠綠的小草在輕輕的搖。
小花:我夢見紅紅的小花在招手。
露珠:我夢見圓圓的露珠在點頭。
寶寶:我夢見寶寶在甜甜的笑。
二、學習兒歌
過渡語:小草、小花、露珠、寶寶的夢美極了。這么富有詩意的夢,我真想用一首詩來表達。
1、出示掛圖,教師有感情朗讀兒歌。
2、采用整首朗讀,對答式朗讀學習兒歌。
討論:為什么寶寶的夢是甜甜的?
3、感受兒歌中充滿夢幻、富有遐想的意境。
提問:這首詩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朗讀?為什么?
小結(jié):這是一首很美的詩,詩中好象有一幅美麗的畫,小朋友一邊朗讀一邊仿佛看到一片綠綠的小草,滿山遍野紅紅的花,清晨圓圓的露珠和可愛的寶寶在夢中甜甜的笑。
4、幼兒一邊朗讀一邊自由地配上動作。
三、音樂游戲“大家愛做夢”
全體幼兒戴上擬人化頭飾,隨著音樂“搖籃曲”自由做動作,表示在夢境中,一曲停下,幼兒蹲下。教師提問:如太陽愛做夢,夢是怎樣的?反復幾遍
四、以帶幼兒到戶外找一找還有什么東西喜歡做夢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fā)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室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交往。在本課內(nèi)容中,通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nèi)容,并用語言講述內(nèi)容和故事情節(jié),鼓勵幼兒當眾表達,在講述中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的。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是在“動物音樂會”活動之后進行的。幼兒對各種常見動物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動物頭飾也特別感興趣。我就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出發(fā),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孩子的心理、生理實際發(fā)展水平,設計了本次活動。在活動中,充分的調(diào)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我不時的出示幻燈片,既保證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不被分散,保持較高的興趣,又使孩子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說出三種不同動物叫聲的基礎上,初步認識象聲詞:嘰、呷、喵。
2、培養(yǎng)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動物頭飾、漢字卡片頭飾。
2、投影儀、幻燈片。
3、小雞、小鴨、小貓的圖片,嘰、呷、喵的漢字卡片。
過程實錄
一、看一看(觀察幻燈片)
1、出示小雞的幻燈片。
師:這是誰 ?
幼:小雞。
師: 小雞什么地方最有趣?
幼:雞毛。
師:為什么?
幼:小雞的雞毛可以做毽子,我們可以用毽子來玩。
師:很有趣。
幼:小雞的'叫聲也有趣。
幼:因為小雞叫時“嘰嘰嘰”。
師:對“嘰嘰嘰、嘰嘰嘰”(邊說邊模仿小雞的動作,之后,將漢字卡片“嘰”帖到黑板上小雞圖片的下方)
2、出示小鴨的幻燈片。
師:這是誰?
幼:小鴨。
師:你們想和小鴨玩嗎?
幼:小鴨是在水里玩的。
幼:我看到動畫片里的小鴨是在地上玩的。
師:小鴨不但在水里玩,還可以在地上玩。你們聽過小鴨子叫嗎?
幼:呷呷呷。
師:(將漢字卡片“呷”帖到黑板上小鴨圖片的下方)
3、出示小貓的幻燈片。
師:這是誰?
幼:小花貓。
師:你喜歡她嗎?
幼:喜歡。
師:為什么?
幼:它可以抓老鼠。
師:那它怎樣叫?
幼:喵—喵。
師:(將漢字卡片“喵”帖到黑板上小貓圖片的下方)
二、認一認,讀一讀
1、讓幼兒結(jié)合圖片,想象并認讀表示動物叫聲的漢字。并采用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
2、引導幼兒仔細的觀察“嘰、呷、喵”三個漢字的結(jié)構(gòu),啟發(fā)幼兒找找三個漢字的相同點。
三、想一想,說一說
師:你見過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幼:小羊。
師:小羊怎樣叫?
幼:咩咩。
師:說的真好。
。ㄒ蕴釂柕姆绞剑龑в變赫f出一些常見的動物的名稱、叫聲,教師將動物的主要形象及想關(guān)的漢字寫黑板上,帶領(lǐng)幼兒認讀,讓幼兒感知“口”字旁的漢字)
四、玩一玩
1、幼兒到手工區(qū)去拿自己喜歡的動物、漢字頭飾戴上回座位。
師:小雞小雞在哪里?
幼:在這里。(戴小雞頭飾的小朋友起立)
師:小雞怎樣叫?
幼:“嘰嘰嘰、嘰嘰嘰”(戴漢字頭飾“嘰”的小朋友起立可創(chuàng)編動作)
(幼兒熟悉后,可變換游戲的角色。)
2、 找朋友
第一組:教師將小動物圖片帖到黑板上,請小朋友在圖片下面帖上該動物叫聲的漢字卡片。
第二組:戴動物頭飾的小朋友和戴該動物叫聲的漢字頭飾小朋友,手拉手、站站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6
中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3-31
語言活動中班教案02-25
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8-2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0-19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參考02-1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新篇03-15
關(guān)于中班語言的活動教案02-2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比賽09-09
中班語言活動《夢》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