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3-22 14:20:35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匯編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模板匯編五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jù)給定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

            2、經(jīng)歷簡單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整理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呈現(xiàn)收集的數(shù)據(jù)。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探究新知

           。ㄒ唬└兄诸

            出示兩個文具店,提問: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ò鍟n題:分類)

           。ǘw驗分類

            教師(出示例1):小朋友們到游樂園玩,買了許多氣球?,多漂亮!

            教師:這些漂亮的氣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書“形狀、顏色”)。

            1、按給定標準分類計數(shù),探索記錄方法

            教師:能按照形狀分一分并告訴大家每種氣球有多少個嗎?

            學生分組活動并想辦法記錄分類結果。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展示分類的結果,并討論“你喜歡哪種記錄結果的方式,為什么?”

            教師小結:雖然大家記錄結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細觀察整理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記錄的形式多樣,為什么整理的結果相同?

            教師結合不同的`呈現(xiàn)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使學生讀懂各種呈現(xiàn)方式,體會不同呈現(xiàn)方式的特點。

            2、按顏色分類計數(shù),選擇喜歡的形式記錄結果

            學生展示分類結果,

            教師組織交流、評價:你覺得他做的怎么樣?說說理由。

            3、在對比中體會

            教師:剛才我們分的都是這些氣球,為什么分類的結果不一樣呢?

            教師:無論結果怎么樣,什么應該是不變的?

            二、鞏固提升 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2、題。

           。1)教師帶領學生完成第(1)題。

            (2)學生自己完成第(2)題。

            (3)討論:分的都是這些卡片,為什么分類的結果不同?

            2、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分類(超市、圖書館)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第六單元時、分、秒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各種具體的活動,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時間概念,使隱性概念轉變?yōu)閷W生看得見、摸得著的顯性概念。

            2.嘗試估計經(jīng)歷的時間。知道1分=60秒。

            3.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活動的項目準備(皮球、跳繩、呼啦圈、口算卡、珠子)、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新

            師:同學們,今天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大家上課,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那你們應該怎樣表現(xiàn)呢?

            生1:要積極發(fā)言。

            生2:大聲地說話。

            生3:傾聽同學的發(fā)言。

            生4:開動腦筋思考。

            生5:

           。 評析 看似這段設計跟教學內容沒有關系,其實這正是教師的精心安排,為后面自然引入1分做好鋪墊。)

            師:今天,就看誰的表現(xiàn)最棒。剛才打上課鈴時是11:05,現(xiàn)在是11:06,時間剛好過去了1分,那么1分的時間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聽一段1分的音樂,好嗎?

           。娔X播放1分的音樂,屏幕中鐘面上分針悄悄地走著,學生靜靜感受1分。)

           。 評析 讓所有同學一起初步感受1分的長短,教學中,若能邊聽邊劃拍子更好,這樣,學生感受到的1分將更加具體。)

            二、探究新知

            1.感知1分(活動1:做口算題)。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估計一下,你們在1分里能做哪些事情呢?

            生:

            師:以上都是大家估計的情況,剛才有位同學估計1分能做道口算題,那么你們1分大概能做多少題呢?接下來,我想請你們估計一下,1分能做多少道口算題?

            生:

            師:每個人都把自己估計的題數(shù)記在心里。

            記住了嗎?那么每一分到底能做多少題呢?我們一起來試試吧。請同學們拿出口算紙,準備,開始。

            停,請把筆放下。請同學們交換口算紙,我們一起對答案。對的打。

            說說你們1分做對了多少題?(3人說)

            全體同學一起說吧。我1分做對題。哎呀,我們南師附小二(8)班同學的口算水平真棒呀。

           。 評析 把體驗1分和估算活動巧妙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具體感知1分的長短。不但發(fā)展了學生的估算能力,而且較第一次活動,更能讓學生建立起個性化的1分概念。而且也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估算能力。)

            2.體驗1分(活動2)。

            師:口算是我們在課堂內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那么課下你們喜歡進行哪些有趣的活動?

            生1:我喜歡跟爸爸下象棋。

            生2:我喜歡與同學比賽拍皮球。

            生3:我平時喜歡轉呼啦圈。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跳繩、皮球、呼啦圈、珠子(師說一種示意一下這種器材),同桌商量,選擇1項你倆最喜歡的活動。1分活動完后,還要評比各項比賽能手,有信心挑戰(zhàn)嗎?先商量好了的,就到這兒領取器材(學生領器材),準備好了嗎?準備開始。

            (電腦再現(xiàn)1分的音樂及時鐘,學生活動)

            師:停!把活動器材放回原處(上位)。現(xiàn)在老師要現(xiàn)場采訪一下,你1分干了什么? (師貼課題:1分能干什么)

            跳繩的先來說吧。哪些是跳繩的(揮手),站起來。(師貼:跳繩,板書下)

            生:1分跳了下。

            師:1分跳下,(板書:下)祝賀你,跳繩能手(師發(fā)獎)。

            師:拍皮球的匯報吧。

            (拍皮球、轉呼啦圈、夾珠子的依次匯報,選出各項能手。)

           。 評析 通過學生喜歡的各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到1分的長短。把抽象的1分概念轉化為我跳下是1分。)

            3.認識分與秒的關系。

            師:緊張的比賽結束了,聽,什么聲音又向我們走來。(電腦里顯示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鐘面)

           。 評析 此處課件使用恰到好處。把在實際教學中不易操作的活動用課件來展示,幫助學生觀察、直觀感知秒針的走動及其聲音。)

            生:滴答聲。

            師:這是鐘面上哪根針走動的聲音?

            生:秒針。

            師:對,就是這根又細又長的秒針在鐘面上跑得最快,(點擊:閃動秒針)它可以記錄比1分還短的`時間。

            師:看,秒針滴答一聲走多遠?

           。娔X顯示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鐘面)

            生1:走1小格。

            生2:1秒。

            師:它走1小格是1秒。誰能學學秒針走1秒的滴答聲?

           。 評析 這一設計看似多余,但其實是在讓學生感知1秒的長短。)

           。ㄉ鷮W)學得怎么樣?我們再來聽一遍。(點擊)還有誰想學。

            師:那它走5小格是幾秒?

            生:5秒。

            師:誰能模仿秒針走5秒的滴答聲?她學得怎么樣?那么你能試試嗎?誰會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數(shù)出5秒?

            師:同學們,猜一猜,1分內你能聽到多少次秒針走的滴答聲?

            生猜想(幾人說)。

           。 評析 這一猜的活動,可以引發(fā)學生估計,也可引發(fā)學生推理。)

            師:到底多少次呢?我們來做個實驗吧。請大家拿出學具鐘,撥動秒針1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操作匯報。

            生:我發(fā)現(xiàn)秒針走1圈,走了60小格,是60秒。(板書:60秒)

            生:分針走了1小格,是1分。(板書:1分)

            師: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看屏幕,大家邊觀察邊默數(shù)。

           。娔X課件進行驗證)

            師:秒針走1圈,同時分針走1小格,那么分與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同桌互相說一說。

           。 評析 此處不是直接告知學生結果,而是讓學生在前面充分體驗的基礎上,自己去探究分與秒之間的關系,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生1:1分=60秒。

            生2:60秒=1分。

            師:原來你們都有同樣的發(fā)現(xiàn)。(板書:1分=60秒)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聲讀一讀吧。(生齊讀:1分=60秒,60秒=1分)

            4.估計1分。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鐘面發(fā)現(xiàn)1分=60秒,那么沒有鐘、也沒有表,怎樣掌握1分的時間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 評析 讓學生逆向思考多久是1分,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1分的概念。)

            生1:默數(shù)60下。

            師:數(shù)給大家聽聽。

            生2:數(shù)脈搏。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右手指尖搭在左手的脈搏上,就可以感到脈搏在跳動。

            生3:打60個點。

            師:示范一下。

            生4:數(shù)心跳。

            師:示范一下,注意把手放在胸部偏右一些的位置。

            師:同學們有的是默數(shù),下面,用你們喜歡的方法閉上眼睛估計1分的時間,可不要發(fā)出聲響。時間到了,就輕輕地舉手示意,看誰估計的時間最接近1分,明白嗎?

            師:閉眼,開始。

           。娔X顯示1個無聲的鐘面)

            師:好,估計的最準確。你真了不起。

            5.總結。

            師:同學們太了不起了,今天我們進行了許多1分時間的活動,你們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能和大家聊聊嗎?

            生:

            師:同學們說的都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活動中體驗了1分時間的長短,認識了分和秒的關系,懂得要珍惜時間。

            三、新知拓展

            師:下面我們一起玩1分競猜游戲。在珍惜時間這4個板塊的后面都藏有判斷題。請第一小組組長選擇題板第一組選擇的是珍,對用yes錯用no,明白嗎?答對的就贏得一枚金牌。

           。 評析 此處教師適時融入了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育人目的。)

            四、總結全課

            師:在競猜游戲中,我們獲取了許多有關1分的信息,同時也覺得時間過得真快啊。我們一起看比賽結果,今天的冠軍是第組,祝賀他們。希望大家今后能像現(xiàn)在這樣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五、案例點評

            活動設計有層次。如播放音樂是教師對學生的統(tǒng)一要求,做口算題是讓學生個性化地感知1分的長短。有利學生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感知1分的長短,建立1分的具體表象。接下來的又一活動是讓學生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活動,旨在加強學生對1分的直觀感受,寓教于樂。但感覺教師安排的跳繩拍皮球等活動,活動強度較大,不宜在課堂教學中進行。

            課堂中的活動教學不宜太過花哨;顒拥哪康氖菫榱俗寣W生在活動中體驗做數(shù)學的過程,加強對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理解。所以,課堂中的活動只要能說明問題就好,不必太多、太花哨。有的課堂教學活動很多,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眼花繚亂,課堂中學生也都愿意參與,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但過后學生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是否達到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恐怕很難說,教學目標被熱鬧的活動沖淡了,數(shù)學本質的東西反而被掩蓋起來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繪制平面示意圖,通過制作平面圖的過程,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

            2、通過繪制平面圖,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3、通過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興趣和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合作繪圖、練習鞏固

            目標:是通過看圖回答問題,復習、鞏固有關圖上方向、角度、距離等知識,為下面自己繪制平面圖作準備。

           。1)停車場在廣場的方向,距離大約是米。小紅家在廣場的偏方向,距離大約是米。

           。2)地鐵站在廣場東偏南45度方向,距離廣場100米。你能在圖上標出地鐵站的位置嗎?并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學校的錄相或圖片

            問:學校中有哪些建筑?現(xiàn)在有一些數(shù)據(jù),能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將這些建筑物在平面圖上標出來嗎?出示數(shù)據(jù):教學樓在校門的正北方向150米處。圖書館在校門的北偏東35度方向150米處。體育館在校門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處;顒咏窃谛iT的東偏北15度方向50米處。

            2、小組討論:你們打算怎么完成任務?有什么問題要解決嗎?

            3、小組匯報完成平面圖繪制的計劃,教師進行梳理:

           。1)繪制平面圖的方法:

            先確定平面圖上的方向,再確定各建筑物的距離。如果學生沒有說道,老師可以進行引導:你們打算怎樣在圖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從而幫助學生確定比例尺,和圖上距離。

            (2)小組合作完成,可以怎樣分工,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務。

            4、小組活動,繪制平面圖。

            5、展示各組繪制的平面圖,集體進行評議。

           。1)評價繪制的`正確性,如果平面圖有問題,說一說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確定位置。

            訂正后交流:你們組認為在確定這點在圖上的位置時,應注意什么?怎樣確定?

            教師小結:繪制平面圖時,一般先確定角度,再確定圖上的距離。

           。2)比較各個平面圖,為什么有的圖大,有的圖。

            小結: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圖的大小也不同。練習:1、完成書上習題21頁3、4題并訂正。

            二、在紙上設計小區(qū),并說明各個建建筑的位置。

            老師提供給學生一些建筑物的圖片:如醫(yī)院、學校、商店、銀行、郵局、藥店等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求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百分之幾”的應用題(課本第90頁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問題的發(fā)展,是在求比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的基礎上教學的。這種問題實際上還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只是有一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給出,需要根據(jù)條件先算出來。解答求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百分數(shù)的認識,提高用百分數(shù)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的解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利用已有的基礎知識,來探索解決新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提高學生遷移類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導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把下面各數(shù)化成百分數(shù)。

            0.63 1.08 7 0.044

            2、說說下面每個百分數(shù)的具體含義,是怎么求出來的?(哪兩個數(shù)相比,把誰看作單位“1”)

            (1)某種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實際用電量占計劃用電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產(chǎn)量是去年的120%。

            二、授新課

            1、根據(jù)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例2的情境圖,讓學生根據(jù)圖中提供的條件提出用百分數(shù)解決的問題。

            (1)計劃造林是實際造林的百分之幾?

            (2)實際造林是計劃造林的百分之幾?

            (3)實際造林比計劃造林增加百分之幾?

            (4)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

            2、讓學生先解決前兩個問提。

            解決這類問題要先弄清楚哪兩個數(shù)相比,哪個數(shù)是單位“1”,哪一個數(shù)與單位“1”相比。

            3、學生自主解決“實際造林比計劃增加了百分之幾”的問題。

            (1)分析數(shù)量關系,讓學生自己嘗試著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2)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的?(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百分之幾,就是求實際造林比原計劃增加的公頃數(shù)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相比的`百分率,原計劃造林的公頃數(shù)是單位“1”。)

            (3)明確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根據(jù)分析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列式計算出結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除以12表示什么?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提問:14÷12表示什么?再減去100%表示什么?

            (4)小結解題方法:

            像這樣的百分數(shù)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它時要注意什么?(這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增加百分之幾的問題,它的解題思路和直接求一個數(shù)是另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兩個量在比較,誰是單位“1”,但是這里比較的兩個量中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必須先求出。)

            (5)改變問題:問題如果是“計劃造林比實際造林少百分之幾?”,該怎么解決呢?

            學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強調兩個問題中誰和誰比,誰是單位“1”。使學生體會到,用百分數(shù)解決問題和用分數(shù)解決問題一樣要注意找準單位“1”。)

            三、鞏固練習

            1、獨立完成課本第90頁“做一做”的題目。

            2、練習二十二第1、2題。

            四、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二第3、4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稍微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課本第93頁例3和“做一做”)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教學是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這類問題實際上與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分數(shù)乘法問題類似,只是給出的條件以百分之幾來表示。由于有相關的分數(shù)乘法問題的基礎,所以這里只通過例3教學求比一個數(shù)多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問題,其他的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比一個數(shù)少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等問題則安排在習題中讓學生嘗試解決。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并能正確地解答這類應用題。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比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

            正確、靈活地解答這類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出示復習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F(xiàn)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找出這道題目的分率句,確定單位“1”,并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式:1400×(1+)

            二、授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題:學校圖書室原有圖書1400冊,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F(xiàn)在圖書室有多少冊圖書?

            (2)學生讀題,找條件和問題,明確這道題是把誰看成單位“1”。

            (3)引導思考:從“今年圖書冊數(shù)增加了12%”這句話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 今年圖書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 今年圖書的冊數(shù)是原有的120%。

            (4)學生討論后分小組交流,并獨立列式計算:

            方法一:1400×12%=168(冊)

            1400+168=1568(冊)

            提問:1400×12%表示什么?再加1400表示什么?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68(冊)

            提問:1+12%表示什么?再乘1400表示什么?

            2、通過這道題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和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都要用乘法計算)

            3、鞏固練習:完成P93“做一做”第1題。

            三、鞏固練習

            1、補充練習。

            (1)出示練習:

            ①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谟筒俗训某鲇吐适42%。一個榨油廠榨出油2100千克,用油菜籽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題是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應用什么方法計算?第(2)題是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求這個數(shù),可以怎樣解?

            (3)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2、學生做教科書練習二十二的第1、3、4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了解直線、射線、線段、角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對這些概念進行辨析,使學生進一步明晰直線、射線、線段、角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建立知識的網(wǎng)絡結構。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活動能夠區(qū)分線段、射線與直線,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征。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jīng)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體會線段、涉嫌與直線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會用字母準確讀出線段、射線和直線,會數(shù)簡單圖形的線段。

            2.理解三種線的特征,掌握三種線的讀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手電筒,直尺,毛線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一根毛線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如果說我把這根彎曲的.線拉直,你可以看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

            生:線段

            師:哎,線段,好了,老師把整個它記下來。線段是我們以前碰到過的,對吧?那誰來說說看線段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說出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無限延伸)

            師:誰來畫一條線段。抽生黑板上畫線段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看他在黑板上是怎樣畫的。

            一生學生畫線段,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師:誰看清楚他是怎樣畫的線段?

            生1:他是先畫的一條線,再畫的兩個端點。

            生2: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另一個地方畫的端點。

            師:哎,他是先畫了一個端點,然后畫的一條線,最后在這個地方畫另一個端點。但是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先畫兩個端點,然后畫線連接兩個端點。因為,我們一般讓點來確定我們需要畫線的位置,兩點確定一條線段。

            師:哎,到現(xiàn)在我們就只知道這些有關線的知識了吧。那現(xiàn)在請大家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1、直線的教學

            課件出示

            師:這是兩條直直的線,給它們表上號,上面是1號,下面是2號,哎,仔細看這兩條線,幾號線是線段?為什么你叫1號線為線段?

            生:因為1號線有兩個端點, 有一條直的線,不能無限延伸。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9-16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2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3

          【精】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01-27

          【熱】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01-20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01-26

          小學數(shù)學教案【推薦】01-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薦】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