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dǎo)幼兒認識小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guān)數(shù)的概念。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重點:
知道小手能做好多的事情,并初步學會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準備:
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香蕉、桔子、沙拉醬、天線寶寶、水果印章等。臟的小手模型。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
《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引出主題。
二、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相互比一比
引導(dǎo)幼兒知道手的大小不同,但每人都有兩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每只手上有5個手指頭,手指的名稱不同(有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手指有粗有細。
三、師生一起唱歌曲《大拇指》。
四、引導(dǎo)幼兒互相交流媽媽的手能為小朋友做哪些事情,媽媽的手能為別人做哪些事情,小朋友的小手能做哪些事情。
如:用手拿東西吃,收拾玩具,整理圖書,畫畫等。激發(fā)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五、出示受傷小手的圖片
引導(dǎo)幼兒討論:怎樣保護手。如: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腰帶手套;勤剪指甲,不拿刀、剪等物品做危險的事情。
六、啟發(fā)幼兒到不同的活動區(qū)中,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
如:用橡皮泥做面條等各種食物、用香蕉沙拉醬做水果沙拉、用水果印章的形式裝飾小手套、用小珠子傳成項鏈等活動,引導(dǎo)幼兒進一步體驗小手的能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幼兒的小手”為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采用了謎語導(dǎo)入法、感知操作法、經(jīng)驗交流法等等,充分調(diào)動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開始,孩子們在愉快的表演中,讓手指充分活動,迅速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在感知操作過程中,孩子們自發(fā)地投入,去探索、去體驗,獲得了許多關(guān)于手的感性認識。在經(jīng)驗交流中,得到很好的表現(xiàn),通過講述手能做什么,與孩子們共同搭建了認知的平臺。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這一愿望在今后將不斷實現(xiàn)。幼兒自己通過操作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自然而然的就懂得了要愛護自己的小手。并讓孩子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guān)數(shù)的概念。、
重難點分析:
難點:
1、手指的名稱不同。
2、對手和手、手指和手指進行比較。
重點:
讓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去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袋一個,里面裝有軟、硬、光滑、粗糙等多種材料。
2、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一、活動過程:
1、導(dǎo)入
2、展開
3、結(jié)束一導(dǎo)入部分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展開部分:觀察發(fā)現(xiàn)法:
1、看一看:啟發(fā)幼兒觀察,然后說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啟發(fā)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并比較不同,引導(dǎo)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看圖片,激發(fā)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戲鞏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戲。
四、感知操作法: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shù)",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鏈、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
結(jié)束
部分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四、活動延伸:學習兒歌"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很多事情。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方法。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guān)數(shù)的概念。
重難點分析:
難點:
1、手指的名稱不同。
2、對手和手、手指和手指進行比較。
重點:讓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去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魔袋一個,里面裝有軟、硬、光滑、粗糙等多種材料。
2、豐富的手工材料,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導(dǎo)入
2、展開
3、結(jié)束
一、導(dǎo)入部分
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展開部分:
觀察發(fā)現(xiàn)法:
1、看一看:啟發(fā)幼兒觀察,然后說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啟發(fā)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并比較不同,引導(dǎo)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看圖片,激發(fā)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游戲鞏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戲。
感知操作法: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shù)",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鏈、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
三、結(jié)束部分
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
四、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好朋友"。
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4
設(shè)計意圖:
我園開設(shè)了電子琴課,孩子在上課的過程中喜歡彈琴,但是分不清手指的名稱,聽不懂音樂老師對手所提出的要求,由此生成了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手掌的各部分名稱及小手的用途。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了解手掌各部分名稱及小手的用途,知道要愛護小手。
2、喜歡動腦,能用手指創(chuàng)編出與別人不同的各種手形動作。
3、能運用不同的手指點畫出小樹發(fā)芽。
活動準備:
1、畫好枝條的小樹圖畫。
2、每組一份綠色顏料、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和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操變變變一個手指頭,變成毛毛蟲,爬、爬、爬爬爬;兩個手指頭,變成小兔跳,跳、跳、跳跳跳;三個手指頭,變成小花貓,喵、喵、喵喵喵;四個手指頭,變成螃蟹走,走、走、走走走;五個手指頭,變呀變呀變沒了!
二、認識手掌的各部分名稱
1、認識五指的名稱(1)以手指的―家的情景讓幼兒了解手指的名稱。A、大拇指是爸爸,爸爸喜歡做什么?B、食指是媽媽,媽媽喜歡做什么?C、個子最高是哥哥,哥哥喜歡做什么?D、無名指是姐姐,姐姐喜歡做什么?E、小小指頭就是我,我喜歡做什么?(2)游戲:《手指運動》,復(fù)習手指的認識。
2、啟發(fā)幼兒說出小手的用途及如何愛護小手。(1)小手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你們知道它都能做哪些事情嗎?(2)小手可以幫助我們做那么多的事情,那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你的小手,不讓它受到傷害呢?
三、探索、感受不同的手形動作
1、教師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引導(dǎo)幼兒說出所變的手形像什么。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不同的手形動作。
四、小手真能干
1、出示范例,教師示范講解手指點畫小樹發(fā)芽。
2、鼓勵幼兒大膽進行手指點畫,教師引導(dǎo)。
五、作品欣賞
體驗繪畫的成功喜悅園長點評:本節(jié)活動為健康和藝術(shù)的綜合活動,教師能設(shè)計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幾個游戲并貫穿整個活動,緊緊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在游戲中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滿足了幼兒的心理發(fā)展需要,使他們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能干的小手》小班教案03-29
能干的小手小班教案11-09
能干的小手小班動手教案12-31
小小班能干的小手教案01-21
幼兒園小班社會《能干的小手》的教案04-10
幼兒園小班課程教案:能干的小手02-25
小班科學能干的小手教案06-08
小班語言教案:能干的小手07-05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能干的小手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