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傳統(tǒng)兒歌的“一字韻”特點。
2、會用對角折的方法折魚。
3、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shù)活動。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guān)藍色海洋背景圖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紙
3、輕柔音樂
活動流程:
師幼談話:你們是小幾班的孩子(幼兒說)我聽說咱小X班的孩子平時在幼兒園里都表現(xiàn)特別棒!對嗎?(對)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讓老師來看一看,請幼兒坐下。唉!你們認識我嗎?我是誰?張老師很高興能和你們成為朋友。
一、導(dǎo)入部分:
對了,今天張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特別漂亮的畫面,看(出示課件海洋背景圖)這是什么地方。浚ù蠛#┠阆矚g大海嗎?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著哪些小動物呢?(幼兒邊說邊表演)
小結(jié):對了,大海里有大魚、有小魚、大龍蝦、螃蟹,還有許多許多的小動物
二、回顧兒歌:
咦?看誰來了(出示課件)和幼兒一起說兒歌
說到:“小魚不來大魚來”教師同時從口袋里出示大魚、小魚。提問:“它們是用什么做出來的?(用紙折出來的)什么顏色的是大魚?什么顏色的是小魚(夸獎幼兒)
三、(教師把小魚貼在黑板上)指著大魚提問:“這是魚的什么?(眼睛)這是魚的(尾巴)這是魚的(身體)
1、那怎么樣我們才能把這只大魚折出來呢?首先,我們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出示紙)提問:“這四個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么?(邊)師:“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后,一角向上變尾巴,翻個跟頭游一游,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大魚游來了(在孩子身邊游一游)你也來試試吧?現(xiàn)在請你輕輕的坐到桌子旁邊
2、看看我們桌子上有什么?(彩筆、紙)現(xiàn)在請你拿一張大紙和老師一起折一折大魚,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后,一角向上變尾巴,翻個跟頭游一游,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大魚游來了(教師帶領(lǐng)幼兒把魚貼到黑板上)
小結(jié):現(xiàn)在大魚有了許多的好朋友,那小魚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們在給小魚找個好朋友吧?(幼兒做回座位上)
3、現(xiàn)在請你拿一張小紙和老師一起折一折小魚,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后,兩角向上變小魚,翻個跟頭游一游,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小魚游來了(教師帶領(lǐng)幼兒把魚貼到黑板上)
四、總結(jié):師幼一起評價幼兒作品。師:“這個小魚是誰折的?這個大魚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大魚是什么顏色的?大魚和小魚都找到了好朋友,他們可高興了,那我們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jié)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利用多種表現(xiàn)形式來表現(xiàn)。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鼓勵學生大膽的表現(xiàn)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形成和發(fā)展。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畫橫線和豎線。
2。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和良好的繪畫習慣。
3。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動物頭飾四個,范畫一張。
2。人手一盒蠟筆,一張作業(yè)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幼兒的注意。
動物園是小朋友最喜歡去的地方,你有沒有去過?你看到了那些動物?它們的家是什么樣子的?請你說給旁邊小朋友聽聽。請你說給大家聽聽。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娫掆徛曧懥耍"喂,你好,哦,你是動物園的,什么?你們動物園有一些動物逃出來了?有老虎,獅子,還有大灰狼,真的?什么,馬上要逃到小(2)班來了。……"(話還沒講完,四個小朋友戴著頭飾沖了進來,裝成老虎,獅子,大灰狼等動物朝著小朋友大聲吼叫,奪門而去。)哎呀,小動物們都逃出來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會吃人的。)那怎么辦呢?動物園的叔叔阿姨急死了,你們快替他們想個好辦法吧。ㄓ脴尠阉鼈儦⑺,把它們打死……)這個辦法好嗎?把它們殺死了,小朋友就看不到它們了。我們應(yīng)該保護動物,而不是把它們殺死。趕快想辦法,小動物已經(jīng)逃到小(一)班去了。(把它們關(guān)到籠子里去,像上海野生動物園里一樣把它們隔離開……)這個辦法真不錯,我們可以用隔離網(wǎng)把它們隔開,這樣它們既傷害不到我們,又能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樣多好啊!
三。出示背景圖,教師示范畫。
剛才小朋友說了,動物園里的動物都是住在籠子里的,那籠子是什么樣子的呢?。(一格一格的,用鐵絲做的……)小朋友看的真仔細!鐵絲是直直的,還是彎彎的?(直直的。)對了,是直直的,就好像由許多橫線和豎線拼起來的。你們看,它是誰?(出示獅子背景圖)這只獅子給劉老師打了麻醉針,所以動不了,要趕快畫上隔離網(wǎng)才行。你們先看好老師是怎么畫的。
1。示范畫橫線。從紙的最左邊開始一直畫到紙的最右邊,畫一條直直的線,像一根小棒一樣。畫一條,往下移一點,再畫一條。畫許多許多條橫線。
2。示范畫豎線。從紙的最上邊開始一直畫到紙的最下邊,畫一條直直的線。畫好一條,往旁邊移一點,再畫一條,畫許多許多條豎線。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提出要求:
1。一種深色的和動物顏色不一樣的蠟筆。
2。一只手按住紙,盡量把線畫直一點,不要彎曲。空的距離不要太大,要不然,動物會逃出去的。
3。握筆不要太上,也不要太下,握在指定的地方。身體坐直,不要靠緊桌子,頭不要低的太下,注意保持距離。
老師的要求聽清楚了嗎?請你選一張你喜歡的動物,開始畫吧。
教師巡回指導(dǎo),提醒幼兒要從紙的最邊端開始畫,不要畫到桌上,注意畫面整潔。
五。欣賞作品。
哇!小朋友畫的真棒,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誰畫的隔離網(wǎng)最牢固,小動物不會逃出去。
動物園的叔叔阿姨一定很著急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去吧。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歡模擬小廚師做食品,學著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熟悉常用的顏色,嘗試調(diào)換使用。
3、在操作中養(yǎng)成整潔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圓形白卡紙人手一張;黃色油畫棒;黑色水彩筆;紅色和綠色條形彩紙;液體膠;抹布。
2、比薩餅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比薩餅。
1、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出示比薩餅圖片】
2、師:對了,這個餅跟我們平時吃的餅可不一樣,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比薩餅,你們看一看它上面都有些什么?分別是什么顏色?【幼兒觀察比薩餅圖片】
小結(jié):一看這個餅就知道很好吃,老師饞的直流口水了!你們想不想吃?今天我們就要來當一個小廚師,自己做一個比薩餅!
二、合作一張比薩餅。
1、師:先看看老師是怎樣做的!我們先要用面粉做一個圓形的餅【出示白卡紙】,然后在餅上抹上油【出示黃色蠟筆,上下左右刷幾下】。
2、師:接下來我們要把香腸和青椒放上去了,先把紅色卡紙撕成小方塊,然后在背面涂上膠水,同樣再撕綠色卡紙!舅核榧t色卡紙和綠色卡紙,粘貼在餅上,請1-2名幼兒嘗試】
3、師:我們的餅做好了嗎?還要放到烤箱里面去烤一烤。【教師示范如何烘烤】哇!我們的餅烤好了,怎么不是很香呢?【引起幼兒興趣】原來少了點芝麻!
4、師:我們?nèi)鲆稽c芝麻在上面就很香很香的了!【教師示范用黑色水彩筆點畫】
小結(jié):老師的餅做好了,你們聞一聞呢?香不香?
三、大家來做比薩餅。
教師按步驟逐步提供材料:
黃色油畫棒——抹黃油彩紙與固體膠——制作香腸和青椒放進紙盒——進烤箱黑色水彩筆——撒芝麻
四、欣賞作品。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誰做的比薩餅最香?【教師進行作品評析】
五、結(jié)束活動。
總結(jié):今天我們的小朋友當了一回小廚師,自己親手制作了一個比薩餅,我們可以拿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爸爸媽媽會很開心的,老師也很開心,謝謝小朋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設(shè)計思路: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明確指出3---4歲孩子要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地方,要“喜歡觀看花草樹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的美的事物”。我們住在白沙鎮(zhèn),在美麗的北寨山下,遼闊的長江邊上。很多小班的小朋友不了解白沙的特征,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了解白沙的特征,關(guān)注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初步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些繪畫技能,通過添畫的形式來鞏固這些技能。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知道自己住在白沙鎮(zhèn),初步了解白沙的特點。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并初步能添畫出美麗的家鄉(xiāng)。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和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畫有北寨山和長江水的繪畫紙和彩色筆。
活動過程:
1、 利用生活情景導(dǎo)入活動
組織小朋友坐好,跟著音樂模仿生活做動作:睡覺---雞叫---出太陽---起床---穿衣---洗臉---漱口---吃飯---來到幼兒園向老師問好---玩玩具。
老師也是這樣,(重復(fù)做一遍)睡覺---雞叫---出太陽---起床---穿衣---洗臉---漱口---吃飯---上班。可是在上班的路上遇見了迷路的小孩,我問題他住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嗎?引出問題。
2、 認識家鄉(xiāng)
請幼兒講出我們是白沙鎮(zhèn)的小朋友,家住白沙。請幼兒討論白沙的特征后老師總結(jié)介紹白沙的特征:北寨山和長江,并畫在黑板上。老師把家鄉(xiāng)編成了一首兒歌:教幼兒念兒歌。配合動作教幼兒念兒歌:
我的家鄉(xiāng)
我說我家,住在白沙。
北寨山下,長江邊上。
風景優(yōu)美,我們愛它。
我們的家鄉(xiāng)這么美,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出示有白寨山和長江的繪畫紙,老師先請幼兒講,再請幼兒畫。引導(dǎo)幼兒畫出:太陽、花、樹、魚、螃蟹等。
請幼兒畫出自己看到家里還有的東西。
3、 繪畫家鄉(xiāng)
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老師指點能力較差的幼兒,鼓勵他們大膽作畫。特別鼓勵和引導(dǎo)那些不能動彩色筆的孩子作畫。
4、 作品展覽,相互欣賞和評價。請幼兒把作品講給老師聽,然后請老師幫你寫名字,并貼在墻上。培養(yǎng)幼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我們的家鄉(xiāng),并一起畫出來。
活動反思:這個活動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孩子對家鄉(xiāng)的特征做了進一步的了解。很多孩子都畫出了許多自己想到的家鄉(xiāng)的物品,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孩子的想象力不豐富,繪畫技能較差,最后貼出來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好。還有我班孩子的講述能力普遍不強,講不出自己畫的東西,以后這方面要多訓(xùn)練。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小海星和貝殼的基本特征。
2、嘗試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使畫面色彩鮮明。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均勻地進行美術(shù)活動。
4、愿意參加美術(shù)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范例一張;教具:小海星、貝殼各一;幼兒人手一份:繪畫紙、油畫棒、記號筆。
重點與難點
掌握小海星和貝殼的基本特征。
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
活動過程:
一、欣賞重現(xiàn)
1、(出示海星)提問: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的好朋友有誰?(出示貝殼)看!這是誰呀?貝殼長什么樣子的?小海星最喜歡和貝殼一起玩了(出示范例)
2、示范講解
一天小海星醒來了,它展開了身體,伸出5條腿:1、2、3、4、5,穿上漂亮的外衣(畫上與范例的花紋),去叫妹妹起床,妹妹也醒來了,它展開了身體,伸出5條腿:1、2、3、4、5,穿上漂亮的外衣,它們可喜歡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的衣服了。
它們找到了它們漂亮的朋友——也喜歡穿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的衣服的貝殼,一起玩躲貓貓的游戲,看貝殼躲在哪里?(躲在小海星后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還有一個貝殼躲在了海星妹妹后面,它會穿什么花紋的衣服呢?(請一個幼兒上來演示)
它們玩著、笑著吐出了許多的泡泡,玩得多高興呀。
二、聯(lián)想創(chuàng)作
1、鼓勵幼兒畫出小海星和貝殼一起玩的游戲。
2、引導(dǎo)幼兒合理布局。
3、提醒幼兒用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使畫面色彩鮮明。
三展示交流
1、 看看誰的小海星和貝殼玩躲貓貓玩得最開心。(引導(dǎo)幼兒觀察重疊的位置)
2、 比比誰的小海星和貝殼的衣服最漂亮。(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用不同深淺對比的顏色配色,和一些與眾不同的花紋)
價值分析:
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欣賞、提問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以及了解小海星和貝殼的基本特征。
以邊講故事,邊示范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明確繪畫的方法和過程。
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指導(dǎo),可以直接影響幼兒的作品。
第三環(huán)節(jié),引導(dǎo)幼兒如何評價作品,鼓勵幼兒在以后的繪畫中有自己
小百科:海星,是棘皮動物中結(jié)構(gòu)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美術(shù)的教案02-17
小班美術(shù)教案07-07
教案小班美術(shù)01-11
小班美術(shù)教案06-08
小班美術(shù)教案動物教案06-08
小班美術(shù)教案鞭炮教案06-08
小班教案小魚美術(shù)教案01-11
《蘋果》小班美術(shù)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