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活化石》課文
導語:《活化石》是六年制小學語文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八單元五篇科學小品文中的第四篇。它處于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課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課文原文】
活化石
在博物館里,我們觀看一塊塊化石,就能看到億萬年前的動物、植物。那么,你看過活的化石嗎?
銀杏樹,又叫白果樹,它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銀杏樹長得慢極了,如果你小時候種下一棵銀杏樹,一直要等你當上爺爺,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銀杏樹又叫公孫樹。
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蓯。和它在同一時期生活過的動物,許多早就滅絕了,大熊貓卻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愛吃竹子,你能想到嗎,它的祖先卻以食肉為生。
中華鱘也是一種古生物,它有一億多年的歷史。中華鱘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長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由于以前缺乏保護,目前,中華鱘已成為稀有魚種了。
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
【課文解析】
很多遠古時代的生物已經滅絕了,像三葉蟲、恐龍等。我們要想了解它們的生存情況,只能通過對它們的化石進行科學的研究;枪糯锏'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厚厚的地層好比一本碩大無比的書,夾藏在不同地層里的化石就像一種特殊的文字,記錄著古生物生存活動的歷史和地層的年齡,它是人類開啟地球宮門的一把鑰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人們確定地層的年代。
值得慶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擺脫了重重磨難,頑強地生存到現在,如,本課所介紹的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成為人們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葉子,長得很慢卻有著營養(yǎng)豐富的果實,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這就是銀杏樹。肥胖的身體,粗壯的四肢,猶如戴著墨鏡的黑眼圈,這就是大熊貓。尖而長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體長可達四五米,體重可達半噸的水中動物,這就是中華鱘。
學習本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強他們關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二年級上冊語文《活化石》課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課文教案02-17
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三教案12-02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3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教案08-24
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五教案06-30
黃山奇石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0-07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9-28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文學常識考點03-09
三年級英語上冊課文教案04-08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案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