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歡樂頌》是一首名曲,是德國音樂家貝多芬寫的。孩子們對唱歌很感興趣;唱歌本身就能抒發(fā)幼兒的情感,但他們?nèi)狈σ环N唱歌的激情;《歡樂頌》正好能讓幼兒在唱歌中體驗歡快的情緒。因此我選擇此課進行教育教學活動。
活動目的:
1.能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2.學習二聲部合唱,學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歌唱。
活動重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和諧地進行二聲部合唱。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感受音樂:
1、小朋友喜歡唱歌嗎?唱歌時我們能感受到高興、快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曲子,感覺怎么樣?(快樂的、悲傷的)
2、我來表演,你來猜一猜,歌中會唱什么?
3、我來唱,但不出聲,看著老師的動作和嘴,猜一猜歌中會唱什么?
二、 學歌詞
1、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聽一聽錄音機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據(jù)幼兒說的出示相應的圖片)
2、歌中還唱了什么?聽一聽老師是怎么唱的?
三、 學唱歌
1、教師大聲唱,幼兒小聲唱。
2、幼兒一起唱。
3、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歡樂頌》,什么是歡樂呢?找一找歌中表現(xiàn)歡樂的地方。小朋友應該怎么唱?
4、我們加上動作邊唱邊表演。
四、 學唱襯詞
1、這首歌你會用“啦”來唱嗎?(教師師范)
2、師幼一起用“啦”唱歡樂頌。
五、 二聲部合唱
1、教師唱歌詞,幼兒唱襯詞(互換)
2、幼兒分組合唱二聲部
活動延伸:
我們出去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別的小朋友聽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孩子的奔跑能力,提高靈敏躲閃的能力。
2.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活動準備:
幼兒分兩組圍成圓圈。
游戲規(guī)則:
1.幼兒手拉手,變成一個大西瓜;邊念兒歌邊圍著圓圈走;
2.一個幼兒在圈外做切西瓜的人,隨兒歌節(jié)拍切西瓜。("刀"要切在小朋友拉手處)
3.當念"二"時,切西瓜的人切到哪兩個小朋友中間,那兩個小朋友就馬上向相反的方向圍圈跑,誰跑回來得慢,誰就來當下次游戲的切西瓜人。
游戲玩法:
附兒歌:切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切兩瓣!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個人的外形特征、興趣愛好、能力特長都是不同的,理解“獨一無二”的含義。
2.通過同伴的評價了解自己的獨一無二,從而體驗到快樂和自豪。
3.在集體中展示自己獨一無二之處,學習正確地自我評價。
活動準備:
1.根據(jù)各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制作的PPT課件。
2.鏡子若干
3.白紙、勾線筆若干
4.繪本《各種各樣的人》
活動過程:
一、通過繪本閱讀意識到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1.引出話題。
師:(出示PPT中的“人”字)你們認識這個字嗎?
師:對,一撇一捺,就是我們中國的文字“人”。(出示PPT中展現(xiàn)人山人海情景的圖片)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人,這些人都長得一樣嗎?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2.閱讀理解繪本
師:找一找書中的人都有哪些地方長得不一樣。
3.討論不同的人都有怎樣的特點。
師:你們還見過什么樣的人?
師:人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4.引導幼兒理解什么是“獨一無二”。
師:你們知道什么是“獨一無二”嗎?
師:“獨一無二”就是指世界上除了它就沒有第二個,是唯一一個,沒有相同的,很特殊,很珍貴,就好像我們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相同的,都是老師和爸爸媽媽眼中的珍寶。
二、通過觀察、辨別了解自己的獨一無二
1.感知每個人外在的獨特性。
教師播放PPT,組織小游戲:猜猜這是誰?
1)不同的外貌特點
看圖片:猜猜這是誰?你是根據(jù)他或她的什么特征猜出來的?
老師還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面小鏡子,你可以找一個自己的好朋友對著鏡子比一比你和他有哪些不一樣。
2)不同的聲音
聽錄音:猜猜這是誰?你是根據(jù)他或她的什么特征猜出來的'?
游戲:猜猜我是誰?
師:請一個小朋友背對著小朋友猜一猜,說話的那個人是誰?
師小結:每個人的長相、聲音都是獨特的,和別人不一樣。尤其是相處時間長了,大家更加了解和熟悉,只要一看或一聽,就能說出他(她)是誰。
2.感知每個人內(nèi)在的獨特性。
師:你有什么興趣愛好或本領呢?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有著與別人不同的興趣愛好,在老師眼里,你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希望你們都能保持自己獨一無二的優(yōu)點,好好地欣賞自己、愛自己,這樣一定會讓更多的人認識你、喜歡你,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你做明友。
三、通過繪畫和語言表達自己的獨一無二
1.請幼兒畫一畫,把自己覺得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或最棒的方面出來。
2.將幼兒的作品呈現(xiàn)于展示板上,讓幼兒互相觀摩,互相介紹。
3.請幼兒用一句響亮的話把自己覺得最與眾不同的方面告訴大家。
四、延伸活動
1.教師將活動中孩子們朗誦的錄音和繪本《各種各樣的人》一起投放到閱讀區(qū),供感興趣的幼兒播放。
2.鼓勵幼兒回家自制圖畫書《獨一無二的我》,以便更完整地表達對自己的認識。
活動反思與意見
3-6歲是兒童自我意識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兒童的自我意識總體上呈現(xiàn)快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但個別差異也相當顯著,并受到家庭、幼兒園、同伴等多方面的影響。作為教師,有責任給幼兒積極的影響,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從而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
大班幼兒的自我意識是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而教師認可、同伴接納、社會比較是幼兒進行自我評價的主要依據(jù)。教師設計的第一條目標就是認識自我,建立自我認知,了解“獨一無二”的含義,知道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第二條目標是從同伴的評價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獨一無二,體驗到自豪感,從而學習自我接納。第三條目標是展現(xiàn)自己獨一無二之處,學會自我評價。
我把活動設計成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通過認識繪本中各種各樣人的外形特征、興趣愛好、能力特長,幫助幼兒了解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從而理解“獨一無二”的含義;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辨別,了解每一個同伴的獨特性,進而“照鏡子”式地了解自己的獨特性;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展現(xiàn)自己的獨一無二,大膽地說出或表現(xiàn)出自己的特點和強項,從而樹立自尊和自信;顒又校姨貏e注重激發(fā)幼兒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獨一無二,從而為自己感到驕傲,樹立自尊與自信。
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這樣一種被肯定、接納、鼓勵、信任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就需要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地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并采用適宜的教育方法。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教案:三只小豬
三只小豬造房子
活動目的:
1、養(yǎng)成在活動中認真聽,仔細看的習慣。
2、通過看和聽這則故事,能懂得其中蘊涵的道理。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1、導入
今天我?guī)砹恕度恍∝i》的故事,我們一看!
2、完整播放《三只小豬》的多媒體課件
請幼兒說說故事中講了什么事情?
老大(老二、老三)造了什么材料的房子。
3、分段播放
不同材料房子的特點是什么?誰的房子最堅固?
4、再次完整地感受整個故事
小豬的房子蓋好了之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樣的道理?
活動延伸
幼兒在角色游戲中合作演繹這個故事。
大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指出"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tài)度的獨特方式。"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xiàn)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美。幼兒教育目標要求"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中美的欣賞力。"梅花,我們地方的孩子們生活中很少有見過,更缺乏了解。于是,結合六苴中心幼兒園的梅花特色教育,我根據(jù)梅花的表現(xiàn)形式吹點畫,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初步認識梅花,并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式來表現(xiàn)梅花的特點,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幼兒非常喜歡美術活動,而"吹畫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簡單易操作,非常適合大班的幼兒進行學習。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xiàn)梅花的基本特征;
2.保持畫面干凈整潔,體驗吹點畫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裝在滴管(容量足夠大)的墨汁,綠色、黃色、粉色、紅色、橘紅的紫色顏料,抹布,ppt及梅花作品。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欣賞梅花作品,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小朋友們好,我是六苴中心幼兒園的王老師,我們幼兒園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梅園,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爸爸媽媽和老師們觀賞梅園后,制作了很多漂亮的梅花作品,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把你觀察到的梅花樣子和大家分享。
2.觀察發(fā)現(xiàn)梅花的基本特征。
(1)你看到的梅花的枝干是什么樣子的?從哪個方向生長?花朵有些什么顏色?花朵長在什么地方?
。2)觀賞完梅花和梅花作品后,有的梅花枝干有彎有直,有的從下往上生長,有的枝干是垂下來的,有的是從側邊伸展開,還有的是斜著的,現(xiàn)在請大家也一起來制作自己滿意的梅花作品。
活動二: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觀賞后的經(jīng)驗嘗試大膽創(chuàng)作。
1.王老師給大家準備了顏料與畫紙,請你選擇喜歡的梅花枝干的特點,創(chuàng)作出你心目中的梅花。
2.幼兒大膽交流自己創(chuàng)作的方法。
3.教師小結:大家創(chuàng)作的梅花作品都不錯,要是梅花的枝干吹畫的再漂亮一些就更好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吹出漂亮的枝干。
活動三:教師示范講述吹畫梅花方法。
第一步:吹出樹枝、樹干,先將滴管里的全部墨汁滴在紙上(自由選擇滴墨汁的位置),然后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要用力適度,主干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
第二步:手指點畫花心,用右手食指沾黃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心。
第三步:手指點畫花瓣,在花心周圍點上不同顏色的花瓣,排列上要注意層次,點花瓣時手腕要提起來,用指肚點花瓣,要注意畫面干凈、整潔,點畫好后要用餐巾紙把手擦干凈。
活動四:幼兒再次嘗試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吹點畫梅花時要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2.幫助指導能力弱的幼兒完成吹畫,能力差的只要掌握吹的方法即可,盡量使每個幼兒獨立完成,享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評價展覽作品,將幼兒作品展示在主題墻,大家共同評價、共同欣賞。
1.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暫展示在卡紙或者畫夾上,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創(chuàng)作梅花的。
2.帶領幼兒布置創(chuàng)作畫展。
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實驗活動中提高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實驗活動中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記錄表、鉛筆、膠條、報紙、硬紙、打印紙、小立方體、長方體積木、大插片每組五個。
過程:
1、教師根據(jù)上次實驗中幼兒提出的問題“為什么一樣的紙,一樣的插片,可是承受插片的數(shù)量是不同的?”選擇與上次實驗一樣的紙張,進行實驗前的猜想。
并將猜想結果記錄在表中。
2、幼兒根據(jù)自己猜想進行實驗驗證,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中。 > 3、相互交流。每組幼兒將實驗的結果進行總結,與其他組的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4、延伸:幼兒可在活動區(qū)中繼續(xù)嘗試其它各種紙的實驗活動。 活動一:兒歌“春芽”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幼兒觀察、知道植物發(fā)芽是春天的主要特征。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教學準備: 1、課前盡早在自然角種上種子至發(fā)芽。 2、種子由播種到發(fā)芽、長大的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1、觀察自然角中的種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討論:發(fā)出的小芽像什么?是什么顏色? 2、出示種子發(fā)芽的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說出種子發(fā)芽長大的過程并討論:種子長大會變成什么? 3、看圖片學習兒歌《春芽》。 4、帶幼兒到室外尋找植物都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附兒歌:春芽春芽起床,揭開小窗,伸出小手,要摸太陽。 活動二:歌曲“春雨沙沙” 教學目標: 1、在認識春芽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唱準音調(diào)。 2、引導幼兒去感受和表現(xiàn)聲音力度的強弱。 3、鼓勵幼兒樂于在集體面前大膽演唱和做動作。 教學準備: 1、課前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下雨的情景;歌曲磁帶。 2、種子在雨中發(fā)芽長大的圖片。 教學過程: 1、討論下春雨的情景并用聲音和動作來表現(xiàn)。 2、觀察圖片說出種子的發(fā)芽過程。 3、教師根據(jù)圖片講解歌詞內(nèi)容并用手勢和動作表現(xiàn)種子說話的聲音是弱的。 4、幼兒學唱歌曲。 5、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齊唱、分組唱、領唱。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7篇】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12-31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08-06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6篇07-31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合8篇05-24 大班教案模板集合8篇06-15 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6-07 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5-24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5篇06-13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9篇06-06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八篇05-31大班教案 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