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四年級《將心比心》課文
導(dǎo)語: 《將心比心》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課文,文中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課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課文原文】
將心比心
奶奶給我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開手。當(dāng)奶奶向她道謝的時候,那位阿姨輕輕地說:“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聽了這件事,我的心溫暖了許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親去醫(yī)院輸液,年輕的護士為母親扎了兩針也沒有扎進血管里,眼見針眼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幾句,一抬頭看見了母親平靜的眼神——她正在注視著護士額頭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邊的話。只見母親輕輕地對護士說:“不要緊,再來一次!”第三針果然成功了。那位護士終于長出了一口氣,她連聲說:“阿姨,真對不起。我是來實習(xí)的,這是我第一次給病人扎針,太緊張了。要不是您的鼓勵,我真不敢給您扎了。”母親用另一只手拉著我,平靜地對護士說:“這是我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yī)科大學(xué)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聽了母親的話,我的'心里充滿了溫暖與幸福。
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guān)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課文解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通過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先寫一位婦女為我的母親開門,再寫我的母親鼓勵護士為自己扎針。小小的兩件事啟示人們在生活中要學(xué)會將心比心,尊重老人,關(guān)愛孩子,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課文通過描寫人物遇事時的言行和神態(tài),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動作見精神──“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跟上來才松開手。”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手一旦松開沉重的大門,就會撞倒后來的尾隨者,于是她一直等到后來者跟上才松手。這體現(xiàn)出了心中有他人的好思想!
語言表心境──“我的媽媽和您的年齡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這種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別人,沉重的大門一旦松手,就會撞到后來的尾隨者,于是她一直等后來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媽媽遇到這樣的情況時,也有人會這樣做。這說明人人都希望能獲得更多人的關(guān)心和幫助。然而想獲得別人的幫助,首先自己要去關(guān)心、幫助別人。這體現(xiàn)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境界。“這是我的女兒,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醫(yī)科大學(xué)讀書,她也將面對自己的第一個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針的時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寬容和鼓勵。”要想得到別人的寬容和鼓勵,應(yīng)該自己先去寬容、鼓勵別人。文中的那位母親正是這樣想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對他人的寬容和鼓勵,換取他人對自己的寬容和鼓勵。
神態(tài)露真情──“……我正要抱怨幾句,一抬頭看見了母親平靜的眼神──她正在注視著護士額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邊的話。”瞧,母親這時的表情并沒有絲毫的埋怨,這與我此時的表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母親的善良與慈愛。
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需要將心比心,需要寬容與理解。這正如臺灣作家羅蘭所說:“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別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與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
【小學(xué)四年級《將心比心》課文】相關(guān)文章:
小學(xué)四年級課文的擬人句03-03
《將心比心》優(yōu)秀教案「精選」03-05
《將心比心》語文教案11-18
《將心比心》的讀書筆記范文03-13
將心比心作文100字4篇03-24
《伊索寓言》課文03-15
小學(xué)語文《陶罐和鐵罐》課文教案(精選11篇)03-09
小學(xué)五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教案03-18
小學(xué)語文三年級課文教案01-04
背影課文讀書感受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