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1-08-11 14:26:51 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5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儲蓄的專用名稱:本金、利率、利息。

            2.會計算利息和稅后利息。

            3.學會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怎樣求利息和稅后利息。

            教學難點:怎樣求稅后利息。

            教學過程:

            老師:現(xiàn)在已經是12月下旬了,一轉眼,我們馬上就要過年了,過年高興不高興?干嘛高興?

            學生自由說。

            老師:有壓歲錢的同學舉手?大家都是怎么處理的?

            學生:存入銀行。

            老師:干嘛存進銀行?

            學生自由討論。

            1、存入銀行安全。

            2、合理支配財產。

            3、支援國家建設。

            4、增加一些收入。

            老師:大家對存款知道得還真不少!你還知道什么?

            學生自由說。

            取款時銀行多付的錢叫利息。

            在儲蓄時,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

            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板書)

            老師: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用數(shù)量關系式表示?

            學生:利息/本金=利率

            老師:利息等于什么呢?

            學生:利息=本金利率。

            老師:書上是這樣說得嗎?

            學生: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老師:為什么乘以時間?為什么乘以(1-20%)?

            小偉在20xx年12月15日存入銀行100元 ,今年12月15日他拿到了 101.58元

            本金、利息分別是什么?

            本金是100元,利息是101.58元還是1.58元?到底是多少元?為什么?1.58元,太少了吧?怎么不多一些呢?

            利息由利率和本金決定。(利率是由銀行統(tǒng)一規(guī)定可以按年計算,也可以按月計算)

            年利率表

            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表

            20xx年2月21日起執(zhí)行

            項目

            存期

            年利率%

            整存整取

            一年

            1.98%

            二年

            2.25%

            三年

            2.52%

            五年

            2.79%

            看得懂嗎?

            三年期年利率2.52%,三年中每年的利率是2.52%,算算看?

            中國農業(yè)銀行儲蓄利息清單(客戶留存)

            20xx 年 3 月 12 日 單位:(元)

            戶 名

            王小強

            帳號

            09-5216897

            存款日期

            20xx/3/12

            取款日期

            20xx/3/12

            本金

            400.00元

            年利率

            利息

            實付本息合計

            出現(xiàn)存款一年的年利率為1.98%,

            學生:利息為400 1.98%=7.92元

            本息合計為407.92元。

            師:出示正確答案實付本息合計406.34元。

            學生交流后回答:還要計算稅后利息。400+7.92(1-20%)=400+6.336元406.34元

            取款日期為20xx/3/12呢?

            出示:

            中國農業(yè)銀行儲蓄利息清單(客戶留存)

            20xx 年 3 月 12 日 單位:(元)

            戶 名

            王小強

            帳號

            09-5216897

            存款日期

            20xx/3/12

            取款日期

            20xx/3/12

            本金

            400.00元

            年利率

            稅后利息

            實付本息合計

            老師:400 1.98%2,是嗎?

            學生:兩年的年利率是2.25%,利息就是400 2.25%2。

            老師:為什么乘以2?

            學生:400 2.25%求的是兩年中一年可以得到的利息。

            唐老師20xx年9月1日把20xx元錢存入銀行,存定期五年,年利率是2.79%,到期后唐老師能得到利息多少元?

            20002.79%5=279元

            279(1-20%)=223.2元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小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利息應用題(板書)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幫助班主任趙老師解決實際問

            練習:李老師有500元錢,打算存入銀行二年,可以有兩種儲蓄方法,一種是存二年期的,年利率是2.43%;另一種先存一年,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后再把本金和稅后利息取出來合在一起,再存入銀行一年,選擇哪一種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嗎?

            1、為什么要乘以算好利息后乘以(1-20%),不直接將利率下降?

            2、為什么沒有存定期四年的年利率?

            3、我們國家的利率為什么要下調?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第71頁《求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經驗,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shù)近似數(shù)的方法,能夠正確地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步學習用猜想、比較、歸納等數(shù)學方法學習數(shù)學知識。

            3.通過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解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本單元前面幾個信息窗我們學習了形形色色的鳥蛋和龜?shù)皫Ыo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本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本單元最后一個信息窗綠毛龜?shù)皫Ыo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

            出示情境圖,仔細觀察畫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合作交流。

            2.談話:這節(jié)課重點解決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和綠毛龜?shù)暗膶拸郊s是多少這兩個問題。其他問題放在問題口袋里以后解決,可以嗎?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通過清晰生動的情境圖中出現(xiàn)的兩位同學不同的測量結果讓學生觀察討論,學生意見不一,于是需要尋找正確的判斷方法,由此激起學生探尋新知的強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

            1.學生獨立思考他們說的結果為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

            談話:觀察兩位同學說的結果,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小華讀出的結果是一個一位小數(shù),小明讀出的結果是一個整數(shù)。

            談話:對,求3.94的近似數(shù),根據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數(shù),也可以保留整數(shù)。請同學們選擇一種情況,根據我們求整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樣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

            學生獨立研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

            談話:哪位同學愿意說說你是怎樣求3.94的近似數(shù)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談話:你的方法很正確,還有哪位同學與他求得的近似數(shù)不同?

            談話:你的方法也很正確。因此,我們在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時,依然運用了四舍五入法,關鍵是看精確到哪一位。

            2.學生獨立思考綠毛龜?shù)暗膶拸郊s是多少?這一問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引導學生討論什么時候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2,什么時候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的2.0。

            討論得出:求一個小數(shù)的近似數(shù)時,保留小數(shù)的數(shù)位不同,精確程度也不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觀察討論過程中教談話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選擇的空間,讓學生體會自由選擇的輕松和快樂。

            三、鞏固應用

            1.黃河的流域面積是75.14萬平方千米。(保留一位小數(shù))

            2.把1.463保留整數(shù)、把1.463保留一位小數(shù)和把1.463保留兩位小數(shù)這三種說法的結果是否是一樣的?

            3.小華的體重保留整數(shù)是45千克,他的體重可能是多少千克?

            [設計意圖]練習中讓學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勵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方法的簡潔,但也照顧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學習成果。

            四、感悟收獲

            談話:今天大家學得愉快嗎?你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W生自由說說說本課的收獲及體驗)

            課后反思: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不僅僅是解題的指導者。本節(jié)的教學我通過幾個問題,幾句話做適當?shù)囊龑В艚o學生大量的時間讓他們去觀察,去思考,去交流,在觀察中探究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選擇的空間,引導學生敞開思維,多角度探索,實現(xiàn)高效率學習。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分解質因數(sh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每一個合數(shù),都可以寫成幾個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

            2、掌握質因數(shù)和分解質因數(shù)的概念,學會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學生回答質數(shù)的'概念,并舉例說明

            二、引入新課

            1、教學例2

            把合數(shù)10、24和63分別用質因數(shù)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10=2×524=2×2×2×363=3×3×7

           。1)一個合數(shù)可以用幾個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表示

           。2)一個合數(shù)可以寫成幾個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其中每個

           。3)把合數(shù)寫成質數(shù)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質因數(shù)。

            2、區(qū)別幾個概念

           。1)質數(shù),因數(shù),質因數(shù),分解質因數(shù)

            (2)分解質因數(shù),是把一個合數(shù)用質因數(shù)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

            (3)質因數(shù)要求因數(shù)本身必須是質數(shù)。

            3、教學例3

            把15、42、60分解質因數(shù)

           。1)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shù)

            (2)什么是短除法

           。3)練習

           。4)注意:用短除法分解質因數(shù),除數(shù)一定要用質數(shù),看被除數(shù)能被哪個質數(shù),整除,就用這個質數(shù)去除,直到得出的商是質數(shù)為止。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

            四、總結歸納,布置作業(yè)

            反思:我認為這節(jié)課最重要的的是:

            1、讓學生理解短除法的意思。

            2、分解質因數(shù)的時候,因數(shù)必須是質數(shù)。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一、設計說明

            排列和組合的方法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而且是后面學習概率統(tǒng)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jié)課主要是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探索數(shù)學的濃厚興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l、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各項教學內容全部貫穿于活動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關注合作,促進交流:為了充分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我運用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組織活動,引發(fā)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許多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活動,充分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shù)學思考。

            二、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114頁。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shù)或組合數(shù)。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guī)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中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ㄒ唬、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shù)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五件衣服(出示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活動策略: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②引導討論:有這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

           、劢處熃Y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ㄈ⒄n堂實踐,鞏固新知。

            l、破密破。(課件出示課件密碼門)

           。1)學生用數(shù)字抽拉卡拉一拉,并記下結果。

           。2)學生匯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擊課件展示密碼)

           。3)生生相互。

            2、早餐搭配。(課件出示情境圖)

           。╨)老師提出要求: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2)學生獨立練習,在書上連一連。

           。3)學生匯報早餐搭配。

            3、路線選擇。降件展示游玩景點圖)

           。╨)師引導觀察: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條路線?從百鳥園去猴山有幾條路線?

           。2)學生獨立思索后小組交流

            (3)全班同學互相交流

            4、評選小小節(jié)目主持人活動。

            師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學與一名女同學搭配,每小組根據男、女生人數(shù)設計搭配,由組長作好活動記錄。

            (1)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2)各小組展示記錄

            (3)師生共同

            四、: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推理是數(shù)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也是人們學習和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思維方式!边壿嬐评硎沁M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為打好這個基礎,本設計注重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體驗推理的過程。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并學會用語言表述推理過程。

            1.通過游戲活動激發(fā)興趣,經歷推理過程,理解推理含義。

            低年級的學生對游戲永遠充滿了興趣。首先出示雙胞胎的照片,在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猜想,進而引導學生了解要想猜對必須要有提示,體驗所給的提示不同,所猜的結果也不一樣,調動學生猜的興趣和積極性。然后通過猜書活動、填數(shù)活動,引導學生根據已知條件進行判斷并得出結論,使學生經歷推理過程,并初步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即推理就是我們根據已知條件獲得一個結論的方法。

            2.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并學會用語言表達推理過程。

            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發(fā)展學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由于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基本都是借助語言表述,因此本設計注重引導他們借助表格來推理,也可以借助連線來推理,簡化了推理過程,感受思考問題方式的多樣性和簡潔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說得明。最后在教學中給學生留下一部分空間讓其交流、表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表格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導語:新學期開始,班里來了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大壯,弟弟叫小壯(課件出示),你能分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為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匯報)

            生:我分不清,因為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2.過渡:老師幫你們一下。(課件演示)其中的一個說:“我不是哥哥。”現(xiàn)在你們能分清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嗎? 說明理由,為什么作出這樣的判斷。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匯報)

            3.揭示課題:剛才同學們根據雙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話,判斷出了誰是哥哥,誰是弟弟,這種推理方法叫排除法。你們能根據老師給出的提示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的思維過程叫推理。其實這樣的推理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得非常廣泛,生活中有許多的事情需要我們根據已知條件來進行推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簡單的推理。(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引入,判斷哪個人是哥哥,哪個人是弟弟,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一、教學教材109頁例1。

            1.課件出示教材109頁例1,整理信息。

            (1)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把整理出的數(shù)學信息進行交流。

            (2)學生反饋:有語文、數(shù)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書! 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 問題是小剛拿的是什么書,小麗拿的是什么書。

            (3)教師提示:剛才的這段話里包含著一些信息,我們需要把這幾句話整理一下才能作出準確的判斷,這就是整理信息。

            2.探究方法。

            (1)教師組織學生先獨立思考,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小組交流。

            (2)指名匯報。

            預設

            生1:可以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根據條件連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就直接連線,剩下的小麗和小剛就只能連數(shù)學書和品德與生活書。小麗說她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那小剛拿的就是數(shù)學書,把小剛和數(shù)學書連上。最后把小麗和品德與生活書連上。

            生2:通過分析,我知道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小麗和小剛拿的就是數(shù)學書和品德與生活書。小麗說她沒拿數(shù)學書,那就是說小麗拿的是品德與生活書,則小剛拿的是數(shù)學書。

            3.明確思考關鍵。

            (1)質疑:為什么幾位同學敘述自己的思考過程時都從“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開始呢?

            (2)學生小組交流,匯報。明確推理應抓住關鍵信息,層層分析,最終推導出結論。

            (3)師生共同總結:推理時,一般先找到最關鍵的條件,根據這個條件往往能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推理。實際推理時,方法有很多,邊讀邊思考是推理的一種方法。連線法和列表法能讓我們的推理過程更簡潔、直觀,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推理方法。

            二、教學教材110頁例2。

            1.課件出示教材110頁例2。

            (1)讀題思考,然后說說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提示:你們首先能確定哪行哪列的數(shù)?

            (先看哪一個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現(xiàn)了三個不同的數(shù),這樣就能確定這個空格應填的數(shù))

            A是幾?你是怎么想的?B是幾?你是怎么想的?接著該怎么填?

            2.探究方法。

            (1)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2)指名匯報。

            (3)小組派代表上臺講解。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5篇】相關文章: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匯總9篇02-08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02-02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五篇01-16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5篇07-16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9篇05-27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3篇04-20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四篇03-11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篇03-08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