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教案八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運用多種感觀來調(diào)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活動重點、難點: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qū)分。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若干。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3、魔術箱、魔法棒。
4、小鴨、小貓、小兔子的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英語游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魔術王國去,那里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游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xiàn)得最好!
。ń處熥鍪痉叮骸癳yeseyes。。。nosenose。。。mouthmouth。。。earsears。。。faceface。。!保ú⒓由鲜謩菡Z)
(二)、中間部分: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
1、游戲:摸一摸“魔術箱”
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魔術王國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只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嗎?好了,我們來看看這只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么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么?”
摸出一本長方形的書,問:“這是什么?(書)它們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為什么說書是正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啟發(fā)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后,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游戲反復進行。
。3)、教師總結:魔術箱里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
。5)、老師總結: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2、游戲:誰的本領大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么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現(xiàn)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3、游戲:小動物找家
師:“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變”出三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你們看都是誰。俊
師:“咦!這三個小動物好像再哭,我們來問問他們怎么了!
“小貓、小鴨子、小白兔,你們怎么啦?”
。ń處熌M小動物的聲音)“我們找不到家,見不到媽媽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愿不愿意?”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xiàn)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把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發(fā)給幼兒)
師:“小動物說它們的房子都是有形狀的,小鴨子說,它們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們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都幫小鴨子找到家了。小貓說,它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狗也找到家了,小白兔說,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里?”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也幫小蜜蜂找到家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子、小蜜蜂可高興了,唱著歌快快樂樂地回家去了!保ò讶N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里)
4、找圖形寶寶
師:現(xiàn)在老師在地板放三個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認不認識這三個圖形寶寶,現(xiàn)在跟老師一齊來
說口令:走、走、走,找個圖形站站好。表現(xiàn)好的加以表揚。
(三)、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魔術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依次出示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魔術王國里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nèi)ィ貌缓?我們也唱著歌回家吧!?/p>
(四)以英文歌曲結束,《Ifyorarehappy》
中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著自己的變化,3—4歲幼兒是自我意識形成的初期,作為成人,在生活中通過各種形式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對其自我人格的建構,社會性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教材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其通過觀察和比較,不同的愛好等,知道 “我”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同時,通過活動為他們大膽表達自己提供機會,促使幼兒為自己感到高興、感到驕傲、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
二、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自己與他人的不同,認識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各自的名字,不同的外貌、
1、積極探索并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大膽介紹自己的外貌特征、愛好。
3、幼兒學會欣賞自己,為自己與別人的不同感到高興。
三、活動準備:
1、拍攝本班教師和其他班級教師的照片以及幼兒穿園服的集體照。
2、活動前為幼兒進行錄音。
3、安裝有穿衣鏡的活動室或盥洗室。
4、活動前可通過問卷等形式向家長做有關幼兒愛好的調(diào)查,教師對幼兒的愛好有較詳細的了解。
四、活動過程:
1、進行點名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了解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名字。
教師點名:***(**)在哪里?幼兒回答:***(**)在這里。
2、出示教師和幼兒的照片,引導幼兒從外貌上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不同。
(1)出示教師照片,進行游戲“我的老師在哪里”認識本班教師與其他教師的不同。 ①指導幼兒認真觀察照片,根據(jù)外貌的不同正確辨認自己班的教師。
、诠膭钣變赫f出自己是怎樣辨認出本班教師的,引導幼兒描述老師的外貌特征。
(2)出示全班幼兒穿園服的集體照片,進行游戲“找找我自己”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外貌特征。
、僦笇в變赫J真觀察照片,找找自己在哪里。
、诠膭钣變赫f出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臉型、五官、發(fā)型等。
。3)引導幼兒參與游戲“比一比”,進一步認識除面部特征外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①幼兒分組站在穿衣鏡前,引導幼兒互相觀察,比一比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外貌特征,如:高矮、胖瘦、服飾等不同。
、诮M織幼兒進行交流,大膽的說出自己和***(**)不一樣的地方。
3、引導幼兒從聲音、愛好等方面,找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1)請幼兒從錄音中辨別出自己的聲音。
。2)教師根據(jù)對幼兒愛好的了解,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自己的愛好。
五、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探索發(fā)現(xiàn)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六、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進行自我介紹,提醒幼兒先說出名字,再說外貌特征以及愛好等。
七、活動反思:
1、本活動教師在對小班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活動前,教師針對幼兒的愛好面向家長進行了詳細的調(diào)查,為教學難點環(huán)節(jié)“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愛好”的解決做了充分的準備,體現(xiàn)了教師先進的教育觀念。
2、活動中過程中,教師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方式,將三個有趣的游戲貫穿于活動始終,引導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教學氛圍中,辨認自己,認識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同時教師在活動中不斷的鼓勵和表揚幼兒,引導其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幫助幼兒建立積極的自我評價。
中班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在幼兒的眼中,四季的變化仿佛是自然界在“變戲法”,他們瞪大著雙眼,好奇地觀望搖曳的葉子,聆聽著呼呼的北風以及感受著自己身上漸漸增厚的衣服,迎來了冬天。于是,老師結合主題要求及季節(jié)特征開展了《不怕冷》這個主題,該主題是以冬天的環(huán)境和冬天的人為核心加以組織的,主要包括冬天一些特有的東西所呈現(xiàn)的特點為內(nèi)容,涉及科學、語言、藝術及健康等領域,主要采用參觀、游戲、討論、探索和談話等活動形式!段艺媾汀肥窃撝黝}活動中的一個學習活動,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初步感知冬季明顯的季節(jié)特征,了解更多的取暖方式。
二、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暖和身體的辦法。
2、愿意參加暖和身體的活動。
三、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自制圖書、各種取暖的用品
四、活動過程
。ㄒ唬┝私庖恍┡蜕眢w的辦法,愿意參加暖和身體的活動。
1、師:冬天真冷啊,我們一起來曬曬太陽吧。
。ǚ乓魳,幼兒和教師一起做運動)
2、聽音樂游戲:小朋友,曬太陽。
曬曬頭,暖和了。
曬曬手,暖和了。
曬曬腳,暖和了。
曬曬手臂,暖和了。
曬曬屁股,暖和了。
曬曬胸膛,暖和了。
冬天曬太陽,全身暖和了。(幼兒跟著老師做動作,老師念到哪里,幼兒就用小手靠到哪里。)
3、師幼交流:太陽曬到了哪里,哪里暖和了?
幼兒:太陽曬到了我的頭,頭暖和了
老師:太陽還曬到小朋友的哪里了?
幼兒:太陽曬到了我的手,手暖和了。
……………..
4、老師小結:冬天天氣真冷啊,曬曬太陽就暖和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二)找朋友
1、老師:小朋友,你們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身體暖和?
幼兒討論后可能的回答:圍巾、帽子、手套等可以是我們暖和。
2、出示各種取暖的用品
老師:這邊有各種各樣冬天里的朋友,去找一個和它玩玩,你會覺得怎么樣?(提示:小朋友可以互相幫忙戴一戴,還可以請客人老師幫忙)
3、老師:冬天里真冷啊,戴上了手套暖和了,你們呢?
(引導幼兒用一句話表達)
幼兒可能的回答:①戴上媽媽給織的圍巾暖和了。②心里暖洋洋的!..
4、送冬天里的朋友回家休息
(三)兒歌:《冬天里的朋友》
老師:老師把冬天里的朋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
1、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講故事:
冬天到,真冷啊!
戴上了圍巾,暖和了。
戴上了手套,暖和了。
戴上了帽子,暖和了。
捂暖寶寶,暖和了。
穿上了毛衣,暖和了。
做做運動,暖和了。
五、活動延伸
1、在圖書角里放上有關使自己變暖的東西的圖畫,供孩子們閱讀。
2、取暖用具的展示。
3、天氣好的時候帶孩子去戶外曬日光浴。
六、家園共育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整理可以使自己變暖和的東西。
2、請孩子們講故事給家長聽。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本階段的主題活動是“我在馬路邊”,在這一大背景下,孩子們樂于觀察馬路上的各種車輛,了解一些交通設施,并有興趣地去識別馬路上的一些標記。但孩子們的認識是比較表面的。就拿紅綠燈來說吧,孩子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孩子們有這種意識,但是,如何幫助幼兒將這種意識內(nèi)化為幼兒的自覺行為,就要依賴于孩子對其重要性及與人們?nèi)粘I畹年P系的理解。學習活動應以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為軸心,紅綠燈則是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而且在解讀教材的過程中,我覺得“三顆星星”這個故事也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并且非常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所以,我就以故事為切入口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遷移、提升,引發(fā)幼兒體驗到紅綠燈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強他們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安全意識,并在游戲中進一步體驗。
同時,嘗試將學習活動與我班特色教育——引導幼兒閱讀、認讀漢字相結合。而單純地認讀幼兒是不會感興趣的。我們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圖書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通過對圖書地閱讀,使幼兒將語言與圖像進行聯(lián)系,從而對文字產(chǎn)生興趣。但是,中班幼兒閱讀水平低,興趣不高。然而他們對故事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就借助于兒童對故事的興趣與理解來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為認讀漢字作鋪墊。所以在活動的設計上既運用了故事多媒體的形式又結合了圖書地閱讀。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紅綠燈的作用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 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環(huán)境與材料創(chuàng)設:
多媒體課件“三顆星星”、幼兒用書“三顆星星”、紅綠燈翻牌、紅黃綠三星
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根據(jù)三顆星星的顏色,為星星起名字。
2、 課件演示、邊講邊議、經(jīng)驗遷移
設問:
。1)、三顆星星都學到了什么本領?
(2)、三顆星星到什么地方去了?三顆星星回到媽媽身邊,媽媽感覺怎樣?
(3)、地球上出什么事了?怎么會出事的?
。4)、為什么馬路又暢通了?三顆星星在地球上做什么?
。5)、紅綠燈有什么本領?紅綠燈是怎樣指揮交通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紅綠燈?除了紅綠燈,你還看見過哪些指揮交通的燈?
3、游戲:紅綠燈
4、圖書閱讀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從左到右點數(shù)3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掌握按數(shù)量匹配相應實物,感知3以內(nèi)數(shù)量的排列順序。
活動準備:
1、兔子卡片3張,分別為1只、2只、3只。
2、分別有1、2、3個點的房子卡片。
3、六個蘿卜卡片。
活動過程: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兔寶寶。
師:小朋友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誰?卡片上的兔寶寶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哪張卡片上的兔寶寶最少?是幾只?(1只)這張呢?(2只)(帶幼兒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這張呢?(3只)請幼兒點數(shù)驗證。
2、送兔寶寶回到與之點數(shù)相應的房子里。
師:“這里有什么?”(出示點數(shù)房子)數(shù)一數(shù)有幾間房子?每間房頂上都有什么?有幾個點?這些黑點告訴我們哪只兔寶寶應該進哪間房子?
請個別幼兒操作,指一只兔子的卡片“你怎么知道要送這只兔寶寶進這件房間呢?”(一只兔寶寶住一個點子的家)“這兩只兔寶寶呢?三只兔寶寶呢?”(兩只兔寶寶住兩個點子的家……)引導幼兒一邊操作一邊說:一只兔寶寶,我送你回一個點子的家。
師:小朋友看一看,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前面?幾只兔寶寶住在他的后面?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后面?
3、喂兔寶寶吃蘿卜。
師:兔寶寶很餓了,請小朋友每只兔寶寶喂一個蘿卜。一邊喂也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一邊送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蘿卜送完了,再說說,幾只兔子我送了幾個蘿卜。
教師重點聽幼兒操作時的語言表達,看他們對操作材料的理解情況。
活動反思:
根據(jù)中班小朋友年齡小,集中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圍有限的特點,在教學時我創(chuàng)設了一系列生動、活潑、有趣的活動情景,激情引趣,烘托氣氛,讓視覺、觸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手、動口又動腦,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理念。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碰擊氣球,使氣球不落下,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
2、在玩氣球的過程中,提高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3、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A:實物準備:氣球若干;絲巾若干;圓形即時貼十幾個;被子一條。
B:音樂:《老鷹啄氣球》音樂和一首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韻律《老鷹啄氣球》
師幼聽完整音樂進行游戲一次。
二、氣球長翅膀
1、師:游戲好玩?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氣球)可以怎樣玩氣球?(簡單講述)
你能用小手把氣球拍上去,讓氣球象長了翅膀一樣飛起來,不掉下來嗎
2、、幼兒用手玩氣球,教師參與其中鼓勵幼兒用手背、手指,變?nèi)^等或用手指彈一彈。(教師小結)
3、師:除了用手,身體的哪些部位也能讓氣球飛起來,象長了翅膀一樣呢?
請個別幼兒說身體部位,教師在自己身體部位上粘貼圓形卡紙。
師:這么多身體部位能不能讓氣球象長了翅膀一樣飛起來呢?來試一試
A:請全體幼兒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碰擊氣球,是提醒不能用手幫忙。(播放音樂)
B:驗證各個部位是否都能讓氣球飛起來。請個別幼兒演示,碰擊后不能讓氣球飛起來的教師并撕下哪個部位的卡紙。
4、再次組織幼兒玩能讓氣球飛起來的身體部位。
5、老師不斷變換指令讓幼兒玩氣球。如:用頭頂氣球,用膝蓋頂氣球……
6、放松活動:欣賞教師頂球
師:看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我也想玩一玩,你們先坐下來休息,看我表演吧。
教師邊頂邊唱《頭發(fā)、肩膀、膝蓋、腳》的歌曲?勺儞Q歌詞。
三、氣球“蹦蹦床”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辦法,讓氣球長上了翅膀一樣在空中飛起來,氣球可開心了,F(xiàn)在它想到蹦蹦床上去玩一玩,氣球的蹦蹦床在哪里呢?(出示絲巾)怎么玩呢?
1、介紹玩法:兩位幼兒一組,各抓住絲巾的兩個角,兩位幼兒互相配合上下抖動絲巾讓氣球在蹦蹦床上不停的蹦跳、彈起。
2、幼兒玩游戲,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游戲。(播放音樂)
3、教師小結:游戲好玩嗎?下課后,小朋友可以想出更多更好玩的方法玩氣球。
四、放松活動:氣球按摩床
師:玩了這么久的游戲小朋友都有點累了,讓我們躺在氣球按摩床上休息下吧。
1、把氣球墊在被子下面,小朋友躺在上面,氣球會破嗎?
2、請個別幼兒躺在上面試一試。(提醒要輕輕的)
3、設懸念:為什么氣球不會破呢?請小朋友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去查下資料,再來告訴大家好嗎?
4、放音樂,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唱這首歌,理解歌詞內(nèi)容。
2.在學唱這首歌的基礎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兒學會幫助別人,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活動重點:理解歌曲內(nèi)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頓。 活動難點: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歌曲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森林背景圖、歌曲故事情節(jié)掛圖、蘑菇,小兔頭飾、兔媽媽、小松鼠、小豬頭飾、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1、準備練習:做律動:拍手挽花,拍手點頭。引導幼兒安靜做好。
2、用故事情節(jié)引入,激發(fā)幼兒唱歌興趣。
、俳處煶鍪拘⊥谜f:“看看誰來了?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好不好”?
②講故事,幼兒仔細傾聽。
聽完后,教師說:故事好不好聽?故事里有誰?我已經(jīng)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不想學唱?那,今天我們就學習歌曲《小兔采蘑菇》。
3、學唱歌曲前,我們要先練練小嗓子,這樣唱出來的歌才好聽。要求幼兒抬頭、挺胸、背坐直。
發(fā)聲練習:1=C-F 1 23 4︱5 -︱5 43 2︱1 -‖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
啊 啊 啊 啊 啊啊 啊啊 啊 啊
二、欣賞歌曲,學習歌曲。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
、、教師清唱一遍歌曲,幼兒欣賞。
②、教師邊彈琴邊唱,請幼兒再欣賞一遍歌曲。
提問:歌曲里有誰?講了什么事?
、、出示故事情節(jié)圖,說:“老師把這首歌里講的故事畫成了圖,來我們一起看看,說說”。
、、逐一展示每幅圖,邊看圖,邊說故事情節(jié)。
2、學唱歌曲。
①學念歌詞,老師和幼兒根據(jù)剛才看的故事圖,有節(jié)奏的念念歌詞。 ②學唱樂譜,老師教幼兒學唱每句樂譜,注意休止符的停頓。
、墼僬w聽老師唱一遍歌曲。
、 教唱歌曲。注意唱出休止符的停頓。
、菁w跟唱,學習歌曲。
、拚垖W會了的小朋友,到上面來帶著大家一起唱。
、咦⒁饧m正幼兒唱歌大吼大叫的不良習慣。
、嘣偌w唱一遍歌曲,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
三、表演游戲。
1、小結歌曲內(nèi)容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動中的表現(xiàn)。
2、師:“談談,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白兔?你們喜歡它嗎?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什么?”
這是一只喜歡幫助別人的小兔子,幫助了別人,它覺得很快樂。小朋友
也要學習它,做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如:有小朋友摔倒了,我們要主動把他扶起來。
3、出示兔子、小豬、松鼠頭飾,請幼兒表演。
請四個小朋友分別扮演小兔、小豬、松鼠、兔媽媽,其余的幼兒唱歌曲,進行表演。
4、簡評幼兒表演的情況,總結整個教學活動。多給幼兒鼓勵。
四、延伸活動
放小兔跳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戲。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復習手口一致的一一點數(shù)。
2、指導幼兒對點數(shù)后的結果進行計數(shù)并記出總數(shù)和書寫數(shù)字。
3、學習對20以內(nèi)的計數(shù),同時學習數(shù)字的書寫。
活動準備
1、西紅柿、西瓜、花朵、小鴨子的磁貼若干,數(shù)字磁貼若干。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在黑板上畫圖表,將實物磁貼放在表格中,請幼兒選擇對應的數(shù)字磁貼放在后面的表格中。
2、教師可以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按照幼兒自己的意愿,選擇和擺放一種實物磁貼的數(shù)量,再請另一名幼兒到黑板前對這種磁貼進行點數(shù)和擺放數(shù)字,請其他幼兒進行判斷。
3、對同一種實物磁貼,教師可以請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進行數(shù)量選擇和擺放,可以生成更多的新題目,同時也可以給更多的幼兒機會。
4、幼兒用書。引導幼兒一一點數(shù)方框內(nèi)的草莓、餅干、花朵和糖果,請幼兒說一說“一共是幾只草莓?”(或幾塊餅干、幾朵花、幾塊糖果)。引導幼兒把每一種物品的數(shù)量用數(shù)字寫在后面的方格里。
5、教師評價。
教學反思:
從孩子當堂反饋情況來看,20以內(nèi)的計數(shù)和書寫孩子都會,但存在不太規(guī)范情況。主要問題出在:16書寫時有6個孩子把6寫反了:云娜、寧寧、鈺蕭、小凡、承宇和子萱。另外子萱還把16寫成61、17寫成71等,孩子在左右問題上還存在模糊,請以上家長在家引導孩子強化練習6的書寫。
【有關中班教案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中班教案8篇05-21
有關中班教案7篇04-07
有關中班教案5篇04-04
有關中班教案六篇04-03
有關中班音樂教案五篇03-26
有關中班音樂教案四篇06-18
有關中班音樂教案三篇06-07
有關中班音樂教案九篇05-07
有關中班音樂教案9篇04-14
有關中班美術教案4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