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小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認識一和許多,并了解它們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
花籃一只,小紅花每人一朵,畫有一和許多的小黃花、樹葉、小魚、小圓片的圖片。解放軍圖片一長、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籃,請每個幼兒拿一朵小紅花
1、教師提問:a、老師的花籃里有什么?(紅花)
b、這個花籃里有多少花?(許多)
請幼兒多說幾次(有許多)
2、請幼兒在花籃里拿一朵花(強調(diào)只能拿一朵)
全部拿完以后問:小朋友拿了幾朵花?
3、教師小結(jié):剛才花籃里有許多花,現(xiàn)在還有花嗎?(沒有)每個小朋友手里有幾朵花(一朵)每個小朋友從花籃里那了一朵花,花籃里就沒有花了,許多紅花已經(jīng)分成一朵一朵了。
二、請小朋友把紅花貼在解放軍圖片上。
小朋友們熱愛解放軍叔叔,我們把紅
花送給解放軍叔叔。(請小朋友把紅花貼在解放軍的圖片上。引導幼兒說我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其他幼兒說xx小朋友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請幼兒一個一個的送紅花,反復強調(diào)一朵紅花)
教師小結(jié):每個小朋友送一朵紅花給解放軍叔叔,解放軍叔叔就有許多紅花,一朵一朵和起來就有許多紅花。
三、出示小黃花、樹葉、小魚、小手的圖片。
a、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
b、請幼兒區(qū)別說出一和許多。
c、請幼兒集體回答,然后請幼兒個別回答。
d、請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什么東西只有一個,什么東西有許多。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人類之所以優(yōu)于其他動物而取得今天的進步,就是因為使用了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語言。兒歌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通過兒歌教學,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節(jié)奏感,幫助幼兒掌握發(fā)展語言的方法。小班年齡段幼兒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期,幼兒的語言教育應該以多種言語活動為手段,激發(fā)幼兒說話的興趣,使他們能樂意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幫助幼兒積累運用語言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他們初步的聽說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進而使幼兒在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兒歌《數(shù)一數(shù)》。
2、感知韻角“u”,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3、準確發(fā)音,提高語言學習的興趣。
4、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家園共育:
家長協(xié)助幼兒收集有關虎、鹿、豬、兔、鼠的資料,以及有關發(fā)“u”音的字,如鼓、叔、薯、書.......
活動重點:理解兒歌內(nèi)容,完整朗讀兒歌。
活動難點:準確發(fā)音虎、鹿、豬、兔、鼠的字音。
活動準備:
教具:動物圖卡10張、背景圖10張、多媒體課件、音樂。
學具:幼兒操作圖卡若干套。
活動過程:
1、情景游戲
爬過小山、穿樹林、走草地、經(jīng)過馬路邊、來到鼠洞旁。
2、分析兒歌內(nèi)容
剛才走了哪些地方?
出示動物卡,給動物找相應的地方。
播放動畫,幼兒觀察。
小動物在哪里?
3、豐富方位名詞、量詞及使用,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提問。
用語言描述畫面?
用一個字表示這個動物?(虎)
虎在哪里?(山上)
完整說一說。 (山上一只虎)
同種方法說出其他幾幅圖。
4、學習兒歌
觀看兒歌動畫片。
說兒歌,注意最后一句吐字和發(fā)音。
教師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
5、游戲:找朋友
玩法:5名扮小動物,5名扮地點,音樂響起開始游戲、舞蹈,音樂停止后,動物和地點按兒歌內(nèi)容找朋友。
規(guī)則:沒找對的請大家?guī)椭。找對的,要說出本句兒歌。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中投放多種小動物的圖片,幼兒在操作卡上進行互換,嘗試簡單的兒歌創(chuàng)編。
小班教案 篇3
【內(nèi)容與要求】
在裝裝、玩玩、聽聽中,初步感知聲音的輕響和所裝豆豆多少的關系,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初步感知聲音的輕響和所裝豆豆多少的關系,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模式】感知體驗式
【運用策略】感官體驗策略,層次設疑策略。
【設計思路】
班級科學區(qū)中“好聽的聲音”游戲是幼兒關注的熱點,到底是什么讓瓶子寶寶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呢?為什么有的聲音響有的聲音輕呢?小班幼兒對這個小小的瓶子里發(fā)出的聲音充滿了好奇和探究。因此,在低階構(gòu)活動后,有必要開展此次高結(jié)構(gòu)活動,以“怎樣讓瓶子發(fā)出聲音”、“在瓶子中裝物體能讓瓶子發(fā)出聲音”、“發(fā)現(xiàn)物體裝得多,聲音響,裝得少,聲音輕”、“瓶子里的物體越裝越多,裝滿以后,聲音會越來越響嗎?”這幾個層層推入的探究點,使幼兒在裝裝、玩玩、聽聽中,初步感知聲音的輕響和所裝物體多少的關系,體驗探索的樂趣。
本次活動采用“感知體驗式”這一模式,并結(jié)合小班教研組研究重點,在提高幼兒的探索興趣上做了以下幾點:(1)采用情境激趣的策略,讓幼兒在和瓶寶寶做游戲的情境中進行體驗。(2)操作體驗策略:漸進式地預設四個探究推入點,通過設疑、操作、驗證等方法,讓幼兒能調(diào)動多種感官進行操作擺弄、感知體驗。(3)“音樂輔助”策略:活動尾聲采用 “音樂伴奏”的形式,為響響聲音的大雨和輕輕聲音的小雨進行伴奏器材的重裝,即驗證前期經(jīng)驗,又增加幼兒運用自制樂器與音樂互動的.機會,在探索興趣上有了進一步升華。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每人一只口香糖瓶子
2、音樂
【活動流程】情境激趣——探索發(fā)現(xiàn)——感知體驗
【活動過程】
一、情境激趣
認識材料:
導入:這是什么?和瓶子寶寶打個招呼。
小結(jié):瓶寶寶也想學唱歌,我們一起來幫忙?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說說讓瓶子發(fā)出聲音的好方法。
。1)重點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讓瓶寶寶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嗎?
(2)小結(jié):原來拍一拍、敲一敲。。。都能讓瓶寶寶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2、感知聲音的“輕”和“響”
。1)聽一聽
提問:聽一聽,猜一猜,我用的是哪種好方法,讓瓶子發(fā)出聲音呢?
小結(jié):小黃豆,裝進去,搖一搖,真好聽!原來瓶子里裝上東西,也能讓瓶子來唱歌!
。2)做一做
要求:每人一個瓶子,裝上黃豆,讓你的瓶子能唱歌。
。3)發(fā)現(xiàn)問題:
聽聽你們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
為什么都裝了黃豆,但有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輕,有的聲音響?
。4)打開瓶蓋驗證。
。5)小結(jié):小黃豆,裝得多,歌聲真響亮。
小黃豆,裝得少,歌聲輕悠悠。
原來,同樣是裝黃豆寶寶,裝得多多的,聲音響響的,裝得少少的,聲音輕輕的。
3、探索裝滿以后聲音的變化。
。1)設疑:這里有一只瓶寶寶,它想唱歌聲音響響的,該怎么裝呢?
是不是裝得越多聲音越響呢?
(2)幼兒嘗試
。3)小結(jié):小黃豆,裝裝滿,聲音不見了。原來黃豆越裝越多,裝滿以后,瓶子就不能唱歌了!
三、感知體驗
1、選擇角色,幼兒重新裝黃豆。(音樂:大雨小雨)
2、用瓶子為大雨小雨伴奏。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幾種常見的小動物。
2、在看、聽、說中體會小動物的特征。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生活中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認識各種小動物并熟悉它們的特征。
活動準備:課件、動物掛圖
活動過程:
一、課程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再和老師一起變小動物好不好?(老師做動作,回憶兒歌《好玩的手指謠》)。
2、教師:小朋友們真棒!那我們再看看動物園里 的動物誰的本領大?(音樂《誰的本領大》)。
在老師的指導下,回憶關于小動物的兒歌,吸引小朋友的興趣。
二、新課講授。
1、教師: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認識一些新朋友,他們也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讓我們猜猜都有誰呢?(將準備好的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并分別介紹)
2、教師引導小朋友說出小動物的名字,并引導他們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3、將準備好的場景圖,分別貼在前面的黑板上,在小動物圖片的下方。 教師:小朋友知道這些都是什么地方嗎?
幼兒自由發(fā)言。那小朋友們想不想去這些地方玩?
教師:我們的新朋友也想去這些地方,你能幫小動物送他們到想去的地方嗎?
4、第一次送小動物去背景圖。
教師總結(jié):小鳥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小魚在水中自在的游泳;小羊在草原上吃草。
5、第二次送小動物去背景圖。
教師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并介紹起生活習性。(動作演示)
三、活動結(jié)束
教師:小朋友們喜不喜歡和小動物玩?喜歡他們,我們平時就要保護小動物,不要傷害他們。
日常生活教育:
1、生活中要仔細觀察小動物。
2、保護小動物,愛護小動物。
家園共育:請家長多讓幼兒接觸小動物,增大幼兒的眼界。
【【熱門】小班教案4篇】相關文章:
【熱門】小班教案三篇03-09
【熱門】小班教案5篇03-08
【熱門】小班教案10篇03-06
【熱門】小班教案6篇03-03
【熱門】小班教案9篇03-02
【熱門】小班教案7篇03-02
【熱門】小班教案8篇03-01
【熱門】小班教案九篇02-28
【熱門】小班教案3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