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比較3個以內(nèi)相同種類不同尺寸的物體的大小。
2.能夠區(qū)分大小并進行大小匹配。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大中小套娃各1個。
2.套娃底座投影板3個(和上述套娃一一對應)。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教師出示大中小套娃。
教師:從前有套娃三兄弟:套娃大哥(最大的套娃)、套娃二哥(中等大小的套娃)和套娃小弟(最小的套娃)。有一天,套娃小弟要去幼兒園,套娃大哥準備去送他。
2.比一比。
教師先后拿起套娃大哥和套娃小弟,引導幼兒親自感知套娃實物大小后放回原處。教師再用套娃大哥套住套娃小弟。
教師: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套娃大哥覺得套娃小弟走得太慢了,于是將他抱入懷中。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套娃大哥可以套住套娃小弟,所以套娃大哥和套娃小弟相比,哪個大,哪個。
教師:小朋友們快看,套娃二哥來給套娃小弟送手絹了。
教師出示套娃二哥,引導幼兒親自感知套娃二哥的大小。
教師:既然套娃二哥來了,我們就比一比套娃三兄弟誰大誰小。
教師請幼兒上前操作,引導幼兒將套娃三兄弟套在一起。
教師將套娃大哥取下并說:套娃大哥可以抱住套娃二哥。
教師繼續(xù)將套娃二哥取出并說:套娃二哥可以抱住套娃小弟。
教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老師套娃三兄弟誰最大、誰最小、誰中等大小呢?
3.選椅子。
教師:套娃三兄弟要在幼兒園合張影,老師搬來了椅子(底座投影板),請小朋友幫套娃三兄弟選椅子吧。
教師引導幼兒將套娃和椅子(底座投影板)一一對應。
4.做一做。
教師分給幼兒三個以內(nèi)大小分明的套娃和椅子(底座投影板),讓其親自進行區(qū)分大小和大小匹配練習,如果套娃數(shù)量不夠可分組進行。
有效提問:
1.套娃大哥和小弟中哪個是大的,哪個是小的?
2. 套娃三兄弟誰大誰小呢?
有用詞匯:大、小
活動建議:
教學變式:套娃教具可以由粉紅塔或其他常見的類似物體代替;如果幼兒對區(qū)分大小和大小匹配接受困難,可分兩次課進行。
領域滲透:幼兒自己講故事,嘗試把比較大小后的結果大膽說出來并和同伴分享,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學習雪碧瓶的多種玩法,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究能力。
。病l(fā)展幼兒跨、跑、跳、投等基本動作,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3、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團結協(xié)作等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雪碧瓶若干、桶做成的大碉堡兩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站成圓圈作飛行員宣誓(我是飛行員,駕著小飛機,從小愛鍛煉,長大上藍天)。
2、飛行大檢查,活動身體各部位。
(1)、檢查小翅膀——手臂上下、前后活動;
。2)、檢查機身——腹背運動;
。3)、轉轉小輪子——腳腕轉動;
(4)、觀察左右航情——轉動頭部、頸部;
。5)、原地試飛一次——平舉雙臂原地轉圈;
(6)、加油——擴胸;
。7)、起飛——原地小跑步;
(8)、開炮——側身,曲肘,伸肘;
。9)、打中敵機——跳躍運動。
二、集體游戲 幼兒站成兩路縱隊、游戲:過云梯
1、啟發(fā)幼兒想象:雪碧瓶擺成一隊一隊的象什么?(云梯)
2、請小飛行員做游戲——過云梯。幼兒向前連續(xù)行進跳過中間兩列云梯,分別從左右兩邊云梯跳回。
動作要求:雙腳并齊,輕輕跳起、落下。回來時請小飛行員自己想辦法過云梯。
3、請3——4名動作規(guī)范、想法獨特的幼兒為全班示范。
4、幼兒集體游戲
三、分散活動:玩雪碧瓶
1、幼兒每人拿一個雪碧瓶,獨自或與同伴合作玩,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探究各種不同的玩瓶子的方法。教育幼兒注意安全。
2、幫助幼兒總結各種不同的玩法,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四、游戲:炸敵堡
1、交代炸敵堡的任務,啟發(fā)幼兒想象炸敵堡會遇到哪些困難?(河流、樹林、炸藥庫、獨木橋、、、、、、)。
2、請幼兒用雪碧瓶設置各種困難,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3、幼兒游戲——“炸敵堡”,培養(yǎng)幼兒勇于克服困難,樂于為集體爭光的良好品質。
五、放松游戲“開飛機”
活動延伸:
1、在晨間鍛煉、課間等活動時間繼續(xù)讓幼兒利用雪碧瓶進行體煉,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的方法。鼓勵能力差的幼兒多活動,也可讓能力強的幼兒帶領他們一起活動。
2、在家中幼兒可與爸爸媽媽一起活動,提高幼兒利用雪碧瓶進行體鍛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判斷10以內(nèi)數(shù)量;
(2)認識數(shù)字6-10,學習按一定方法擺放某一物體。
【活動準備】
1.幻燈片:6只蝴蝶、7只螞蟻、8只蜻蜓、9只瓢蟲、10只蜜蜂;
2.以上數(shù)量的昆蟲圖片4套分放在四個盒子里;
3.數(shù)字卡6-10;
4.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小朋友,我們認識了許多昆蟲,他們都有誰呢?”引導幼兒說出昆蟲的名稱及特征。“今天也有許多昆蟲來到我們活動室,與你們一起上課,你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二、昆蟲聚會
放幻燈片,引導幼兒說出昆蟲的名稱及數(shù)量,并在昆蟲旁邊擺上相應的數(shù)字。提問:“最多的昆蟲是誰,有多少?可以用什么數(shù)表示?最少的昆蟲是什么?有幾只?可以用什么數(shù)字來表示?”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討論)
引導幼兒觀察說出10與其它數(shù)字的不同。(是由1和0組成的兩位數(shù)。)
三、昆蟲排隊
師:“小朋友,你們每張桌上都有一些昆蟲圖片,請你把它們分一分,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誰最多、誰最少,并能很快得數(shù)清每一種昆蟲的數(shù)量是多少?”幼兒分組擺放昆蟲。
放幻燈片,師總結:
1.分類擺放
2. 一一對應擺放
四、昆蟲收禮
插入昆蟲動畫。師:“昆蟲在說什么呢?”放錄音:“我是昆蟲代表,能認識這么多的小朋友,我們很高興,聽說咱班的小朋友心靈手巧,可不可以畫一些小禮物送給我們留做紀念?不管是送給我們中的哪一類,都與我們的數(shù)量一樣多!
幼兒畫出禮物,分別放在相應數(shù)字下面的籃子里。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幼兒分放的禮物與籃子上的數(shù)字是否相符?哪一種昆蟲的禮物最多,哪一種最少。
昆蟲帶上小朋友的禮物回家了,引導幼兒與昆蟲再見,走出活動室。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減少使用塑料袋的`方法,初步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意識。
2.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3.培養(yǎng)少用塑料袋,自備購物袋的習慣。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難點:
知道購物袋的用途。
活動準備:
購物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出示地球模型,表示地球先生生病了。
二、基本部分
向幼兒講述故事《地球先生肚子脹》。
與幼兒討論:
1.地球先生為什么肚子脹?
2.我們應該幫助地球先生嗎?
3.你會怎么幫助地球先生?
與幼兒一起觀看宣傳減少使用塑料袋的短片,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能減少使用塑料袋。
出示幼兒用書,請幼兒看圖講故事。
三、結束部分
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購物袋,然后兩人一組,到娃娃家使用購物袋玩購物游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活動中,幼兒都是按自己的意愿進活動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討論袋子的做法,獨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購物?傊變簩Ρ敬位顒颖憩F(xiàn)出很大的興趣,情緒一直非常飽滿。
【【精品】中班教案4篇】相關文章:
【精品】中班音樂教案九篇05-12
【精品】中班音樂教案五篇05-02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八篇06-04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九篇06-03
【精品】中班教案范文5篇06-01
【精品】中班教案合集五篇05-10
【精品】中班教案匯總五篇05-07
【精品】中班教案匯總9篇05-03
【精品】中班教案匯編四篇04-24
【精品】中班教案匯總7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