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公和啄木鳥》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雷公公和啄木鳥》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遇到事情懂得講文明、懂禮貌的道理。
2、學會用不同的聲音、語氣表演兒歌情節(jié)。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知道敲門的文明禮儀。
2、物質(zhì)準備:奶奶、雷公公、啄木鳥的頭飾,背景音樂,啄木鳥和雷公公的聲音,PPT。
3、資源利用:事先請兩名幼兒排練敲門情境,一名幼兒敲門很粗野、很急促,另一名的幼兒比較輕柔、和緩。
活動過程:
1、以情景表演的形式引題:
。1)師:今天小陳老師給大家?guī)砹巳簧衩厝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好~我們先請三位新老師來給大家表演一個故事,大家認真看、認真聽,看看誰對誰錯。
。2)看新老師表演一遍。
(3)幼兒分組討論:你們看完故事了,那么故事里都有誰呢?如果你是老奶奶,你會怎么做?你們自己討論,等等來告訴大家。
(4)引導幼兒說一說,怎樣的敲門方式是有禮貌的,怎樣的敲門方式是沒禮貌的。
(5)誰在敲門?你覺得他敲門的聲音像什么?你們平常是怎么敲門的?小陳老師現(xiàn)在請三位小朋友上來表演。
2、小結(jié):剛剛小朋友說的真好,到別人家里做客要學會用輕輕的好聽的聲音敲門,篤篤篤……(老師邊說邊做示范輕輕敲門的動作),小朋友要懂得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小客人。
3、播放詩歌音樂,教師示范朗讀,播放PPT。
。1)教師示范朗讀,強調(diào)常規(guī)幼兒認真傾聽。師:現(xiàn)在老師朗誦,你們要認真聽哦。
。2)聽完提問:哪位小朋友告訴老師,故事里都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呢?雷公公是怎么敲門的呀?啄木鳥呢?老奶奶給誰開了門呀?
(3)提問:你喜歡哪種敲門方式?奶奶最后給誰開門?為什么?嗯~那小朋友覺得像啄木鳥這樣敲門的聲音好聽嗎?
3、幼兒學習朗誦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聲音、語氣來學習朗讀兒歌。
提問:
。1)雷公公的聲音的怎樣的.?(很大聲),同時播放打雷的聲音,啄木鳥啄樹的聲音是怎樣的?(輕輕的聲音),同時播放啄木鳥啄樹的聲音。
。2)朗讀"我裝雷公公"這一段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什么樣的語氣?(語氣很急,敲門時"轟轟轟"的很大聲)
。3)朗讀"我裝啄木鳥"這段時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什么樣的語氣?(語氣比較柔和,敲門時"篤篤篤"的聲音比較輕)
3、幼兒了解人物前后不同的態(tài)度與效果提問:我裝雷公公敲門"轟轟轟"時,奶奶開門了嗎?我裝啄木鳥"篤篤篤"敲門的時候,奶奶開門了嗎?這是為什么呢?
4、組織幼兒分組表演《雷公公和啄木鳥》,讓幼兒從中進一步體驗作品。
。1)幼兒分組表演,第一組幼兒表演"雷公公",第二組幼兒表演"啄木鳥",教師扮演奶奶。突出語氣的變化。
5、小結(jié):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像啄木鳥一樣輕輕地有禮貌地敲門,在日常生活中不僅僅是敲門要有禮貌,時時刻刻都要做個懂文明講禮貌的小朋友。
活動延伸:
(1)將雷公公、啄木鳥、奶奶的頭飾投在表演區(qū),鼓勵幼兒表演兒歌。
。2)在日常生活中啟發(fā)幼兒要學啄木鳥講文明、懂禮貌。
兒歌:《雷公公和啄木鳥》
我裝雷公公,"轟轟轟!"去敲奶奶的門。敲了老半天,敲的越是響呀,里面越是沒聲音。我裝啄木鳥,"篤篤篤!"請奶奶給我開開門。奶奶奔出來,像閃電一樣,歡歡喜喜打開門。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在表達時不會自覺地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但分組討論模仿時,孩子們的情緒已經(jīng)開始激動了,在還沒聽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開始討論,在讓孩子們學習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急,掌握詩歌的情況下,就急切的轉(zhuǎn)換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有些孩子們模仿時出現(xiàn)不會模仿的情況,這也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而要顧全大局。
【《雷公公和啄木鳥》幼兒園中班下學期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語言教案:小羊和狼11-27
中班語言教案《小雞和小鴨》11-12
《大樹和小鳥》中班語言教案10-25
中班語言教案:大樹和小鳥09-2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螞蟻和西瓜01-21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節(jié)教案02-03
中班語言《小雞和小鴨》教案3篇01-05
《小螞蟻和蒲公英》中班語言教案11-12
幼兒園中班新年語言教案07-02
見面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