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音樂《月亮頌》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三音樂《月亮頌》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月之故鄉(xiāng)》。
2、作品欣賞:《二泉映月》,《月兒高》。
教學準備: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有關“月亮”的文字、音響資料。
2、請會演奏琵琶、二胡、小提琴等樂器的學生自帶樂器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月之故鄉(xiāng)》,并用心體會歌曲的內(nèi)在情感。
2、通過欣賞小提琴曲《二泉映月》,了解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民族樂曲時所體現(xiàn)的音樂風格,可與二胡獨奏曲相比,了解二者的不同之處。
3、欣賞琵琶獨奏曲《月兒高》,了解琵琶音樂中的美麗月色。
4、聽賞后,能記住《二泉映月》,《月兒高》的音樂主題。
5、在聽賞過程中,能積極主動地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情感,并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會并能熟練演唱歌曲《月之故鄉(xiāng)》,注意其中變化音、速度、旋律特點等。引導學生感知和體驗音樂,嘗試進行簡單的即興創(chuàng)作和表演活動。
2、難點:學會欣賞音樂,懂得如何根據(jù)樂曲旋律發(fā)展判斷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
學唱歌曲
1、以月為主題,以談話形式進入正題。
2、播放《月之故鄉(xiāng)》。
1、集體討論,探討交流(如下)
2、分形式演唱:集體,個別指導
為導入課題作鋪墊,激發(fā)學生歌唱的興趣。
探討與交流
1、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各自收集的資料。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介紹,歸納總結。
1、每組的小組長代表本組評價。
2、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空間,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
聽辯導入
1、播放兩段音樂《二泉映月》。
2、大家分辨這兩段音樂在樂器選擇上有什么不同。
1、聽音樂。
2、對音樂的感受、理解。
3、回答問題。
目的是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感受與體驗(一)
聽賞《二泉映月》主題片段
1、請學生猜謎語:泉邊賞月,穿街過巷,琴兒伴聲,目盲心亮。(打一民間音樂家)
2、播放音樂。
3、引導學生談感受。
1、猜謎語。
2、聆聽音樂。
3、哼唱樂曲主題。
4、談感受。
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音樂的狀態(tài)下,充分展開想像。
感受與體驗(二)
聽賞《月兒高》主題片段
1、展示樂器圖片。
2、播放音樂片段。
3、引導學生感受音樂。
1、觀察并說出樂器的主要特點。
2、聆聽音樂,根據(jù)教師提示,談感受。
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的思維可以產(chǎn)生靈感的火花,使教學形式靈活,學生學有所得。
實踐與表現(xiàn)
組織、指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1、備樂器。
2、選定表演曲目,進行排練。
3、分組表演。
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現(xiàn)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課堂小結:
課后請大家收集更多的資料,我們一起交流、欣賞。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
為下節(jié)課的順利展開做好充分鋪墊。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唱歌:《彎彎的.月亮》。
2、作品欣賞:《月夜》,《花好月圓》。
3、音樂活動:演唱、演奏、配樂詩朗誦以月亮為主題的藝術作品。
4、聽樂·吟詩·賞畫:了解音樂與姊妹藝術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打擊樂器(碰鈴、響板、三角鐵)、古詩、圖片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彎彎的月亮》,并用心體會歌曲的幽幽思鄉(xiāng)之情。
2、通過欣賞藝術歌曲《月夜》和民族管弦樂《花好月圓》,了解二者不同的旋律特點、表現(xiàn)手法以及風格。
3、借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4、通過聽樂·吟詩·賞畫,讓學生以音樂、古詩、美術三位一體為出發(fā)點,更深刻地體會不同形式的藝術之間的密切關聯(lián)。
教學重點、難點:
1、點:學會并能熟練演唱歌曲《彎彎的月亮》,注意其中變化音、速度、旋律特點等,引導學生感知和體驗音樂。
2、難點:學會欣賞音樂,懂得如何根據(jù)樂曲旋律發(fā)展判斷音樂情緒。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說明
學唱歌曲
1、復習歌曲《月之故鄉(xiāng)》,以提問形式進入正題。
2、播放《彎彎的月亮》。
1、個別回答
2、分形式演唱:集體演唱,個別指導。
1、為導入新課作鋪墊,激發(fā)學生歌唱的興趣。
2、引導學生注意切分節(jié)奏在歌曲表現(xiàn)中的作用以及反復記號的運用。
感受與體驗(一)
聽賞藝術歌曲《月夜》
1、簡介德國作曲家舒曼的生平、創(chuàng)作特征和藝術歌曲的概念等。
2、播放音樂。
1、請學生跟著錄音哼唱主旋律并熟記,哼唱樂曲主題。
2、聆聽音樂,請學生描繪出歌曲的意境。
引導學生在積極體驗音樂的狀態(tài)下,充分展開想像。
感受與體驗(二)
聽賞民族管弦樂《花好月圓》
1、播放音樂片段。
2、引導學生感受音樂。
3、介紹中國民族管弦樂的特點、風格特點等。
1、說出中國民族管弦樂中樂隊的主要編制。
2、聆聽音樂,根據(jù)教師提示,談感受。
讓學生充分思考,積極的思維可以產(chǎn)生靈感的火花,使教學形式靈活,學生學有所得。
實踐與表現(xiàn):
聽樂·吟詩·賞畫
組織、指導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排練。
1、自由組合。
2、選定表演形式,進行排練。
3、分組表演。
充分利用音樂與姊妹藝術的集體表現(xiàn)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課堂小結:
感謝同學們的精彩表演。
為下節(jié)課的順利展開做好充分鋪墊。
【初三音樂《月亮頌》教案】相關文章:
郭沫若《雷電頌》精選教案03-12
頌秋初三作文450字06-2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月亮婆婆喜歡我》08-11
《土撥鼠》音樂教案12-16
音樂之聲教案12-15
《春》音樂教案12-10
音樂教案:搖滾11-26
《搖籃》音樂教案10-27
白帆音樂教案10-15
《牧童》音樂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