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1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感受并學習父親的執(zhí)著和勤勞。
2.認識本課生字。
3.積累并學習描寫人物言行的語句。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的菜園”的來之不易和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導入:
我們常吃的蔬菜有哪些?知道蔬菜是怎樣種出來的嗎?這個過程需要付出怎樣的勞動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父親的菜園》,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板書課題,指導“親”“的”寫法。齊讀課題,F(xiàn)在我們一起走進這片菜園。
二、初讀感知:
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正音:箢箕、一擔、猙獰、氣餒、貧瘠
交流課文主要內(nèi)容:這篇課文寫了“父親”通過艱辛的開荒、填土、育肥,在荒涼貧瘠的山坡上為家人開辟出了一處菜園。(指導概括課文的方法)
三、再讀感悟:
(一)這是怎樣的一處菜園呢?孩子們,我們快速瀏覽課文倒數(shù)第二自然段,讀出有關的語句。
出示:在父親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貧瘠的死黃土,變得黑亮,鋤頭挖下去,還能翻出蚯蚓來。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理解精心伺候的意思。指導朗讀。
父親是怎樣精心伺候這片土地的呢?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孩子們,我們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1.出示: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
作者從哪方面寫出了父親的勤勞?(每天天還沒亮、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
作者通過父親的早出晚歸寫出了他的勤勞,那么父親在菜園里勞作時又是怎樣的情景呢?想象一下,也可以用“直到……才”的句式說一說。
指導朗讀。
2.出示:那天,父親正在吃午飯,把碗一丟,抓起鐵锨就沖進了暴雨中……
從哪些詞語中讀出了父親的著急的心情?
想象沖進暴雨后情景,理解父親的心情。指導朗讀。
3.出示:父親沒有氣餒,他在坡地的邊緣砌了一道矮墻,再從山腳下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蓋住了那可怖的巖石。父親的雙肩紅腫,腳板也磨起了泡。
從哪些方面寫出了父親的執(zhí)著?
設想挑土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理解父親堅持不懈的品質(zhì)。
指導朗讀。
4.出示:就在我做著吃香噴噴的炒豌豆的美夢時,父親卻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
翻走了什么?
翻進了什么?
為今后翻出了什么?
5.出示:父親說:“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yǎng)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干它,以后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
這是一位怎樣的父親?
從哪些詞語中讀出了他對土地的熱愛?
指導朗讀。
總結寫作方法:我們在寫人物時也應該學習這種方法,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
6.出示: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你覺得這句話中哪個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指導朗讀。
四、總結:
明明是我家的菜園,為什么題目中叫“父親”的菜園呢?
全家人收獲的僅僅是蔬菜嗎?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設置:
寫一個你熟悉的人,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表現(xiàn)人物性格。
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2
教學目標:
1、認識“嬰、毅、筐、怖、腫、榨、憋、誘”8個生字。通過看圖認識“箢箕、鐵锨、豌豆、 萵筍”這四個學生感到困難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父親的堅毅和勤勞。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理解課文中寫父親言行的句子,來理解“父親的菜園”的來之不易。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菜園嗎?你見到的菜園是什么樣的?
2、我也曾看過無數(shù)的菜園,但其中有一個菜園讓我至今難忘。你們想跟我一塊去看看嗎?好,讓我們一起踏上新修的公路,一直往大山里走。走呀走呀,繞過無數(shù)荒涼的大山,抬起頭來,就能遠遠地看見那菜園了。(出示句子)
“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a大家靜靜的望,望見一個怎樣的菜園了?還望見了什么?
。ńY合理解“翡翠”,感受菜園綠得可愛,綠得通透;知道菜園建在一塊荒山上)
3、讓我們走近它,細細的觀察它的樣子(出示句子)
“春有菠菜、萵筍,夏有黃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蘿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誘人的翠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劃出生字新詞,標上小節(jié)號。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檢查
1、師:我們來讀讀新詞
2、課文講了父親開墾菜園的事。寫父親開墾菜園的是2——10節(jié)。
3、這部分中有兩句話,我們先來讀讀課文中的這兩句話。從這兩句話中你了解到一些什么?
課件出示兩句話。
望著這一塊貧瘠()的`土地,我問父親:“豌豆真的能長出來嗎?”
點貧瘠出現(xiàn) 可怖的巖石 大塊大塊猙獰的巖石 出現(xiàn)圖片1我們認識一下這一塊貧瘠的土地。讀句子。
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嵌字的理解。
再讀讀這兩句話,你能提出一些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的問題板書:
貧瘠—?—“碧綠的翡翠”
(父親身上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在這一塊荒地上嵌上一塊碧綠的翡翠?)
四、學習課文(2--10節(jié))
快速瀏覽課文2——10節(jié),根據(jù) “開地”“填石”“肥土”把這一部分分成三個層次。
指名三位同學讀三個層次。
小組學習任務:
我們小組學習的是課文的( )這一部分。
1、劃出這部分中父親遇到困難的句子。
2、劃出這部分中父親對待困難的句子。
3、討論:談談自己的理解。
4、我們小組推選( )代表發(fā)言。
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小組學習其中的一個部分,去了解這位不尋常的父親。
開地:
1全家人都投去詫異的目光——要知道,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可以當菜園的地,是相當困難的。
2望著我們疑惑的神情,父親堅毅地說:“我們?nèi)ラ_一塊新的菜地!”
3每天天還沒亮,父親就扛著鋤頭、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著一擔柴草回家來。
板書:
開地 從早到晚
師讀困難的句子,你們讀父親的決心。
填石:
可是,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層泥土,已經(jīng)被大雨沖個了一干二凈,露出大塊大塊猙獰的巖石。
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3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
3、通過對課文的感悟,體會父親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
【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深入理解。
【教學難點】
通過對描寫父親言行詞句的理解,體會課文內(nèi)容所要表達的思想。
【教學方法】
反復朗讀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讀中感悟,讀中理解,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深化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文插圖)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就在這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居然有“一塊碧綠的翡翠”,這就是父親的菜園。(板書)荒山上怎么會有這樣的菜園呢?讀完課文,大家就會明白了。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父親是在什么情況下決定開墾菜園的?他又是怎樣開墾菜園的?
2、勾畫出描寫父親言行的詞句,想想從這些詞句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小組合作研討,深入理解課文
1、組內(nèi)交流自學收獲,組長負責歸納整理本組成員的疑點、難點。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討論問題:
、 引導學生注意理解文中一個打比方的句子“沒有了新鮮的蔬菜,對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來說,就像嬰兒斷了奶”。體會菜園對我們一家的重要性。此外還要明確當時的實際情況:“在我們這里要找一塊可以當菜園的地,是相當困難的!
、 著重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
四、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領會課文內(nèi)容所表達的思想
(出示課文插圖)
望著荒涼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綠的翡翠”,你此時心里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學生可能只從“父親真?zhèn)ゴ蟆薄拔艺媾宸赣H”“父親的精神值得我學習”等表面認識來談。教師可引導學生抓住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從內(nèi)心真實地感受父親身上的那種堅毅、自信和勤勞的品格。更深一步地懂得: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付出辛苦,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永遠保持自信,什么事情都能做成。)
五、以本文為例,學生自己總結一下“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yè)】
運用“從內(nèi)容體會思想”的讀書方法,閱讀一篇寫人或記事的文章,抓住文中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反復讀一讀,想一想表達了怎樣的思想。
【板書設計】
28* 父親的菜園
堅毅
荒涼的山坡 沒有氣餒 一塊碧綠的翡翠
信心十足
【語文教案《父親的菜園》】相關文章:
語文《父親的菜園》教案11-30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父親的菜園12-26
《父親的菜園》 教學設計03-30
《父親的菜園》的教學設計11-15
家鄉(xiāng)的菜園05-08
爺爺?shù)牟藞@作文10-04
童年的菜園作文02-14
家鄉(xiāng)的菜園作文05-08
《菜園里的圣誕晚會》幼兒園美術活動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