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記辜鴻銘》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閱讀文本,通過辜鴻銘之“怪”行為,了解其性格特點。
2.通過了解辜鴻銘,探討辜鴻銘的文化人格。
3.學習辜鴻銘的愛國情操。
二、【教學重點、難點】:探討辜鴻銘的文化人格。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合作
【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流程】:
1.教師導入:
一些名人,往往以其耀眼的光芒而使我們難以接近;神化、圣化,往往使我們仰視難及。幸好,胡適先生用白描的手法,略帶幽默的筆法,或聞他言,或由自敘,把中國名人史上一位獨具魅力的人物給真實地再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他就是——辜鴻銘。
2.作者介紹。(見PPT)
3.問題研討:
(1)文章通過那些小事情,表現(xiàn)了辜鴻銘之“怪”?這些“怪”行為可以看出他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各小組交流答案,匯報成果)
【參考解答】:狷介耿直抗拒時俗率直真誠
(2)可以這么說,在辜鴻銘的這些性格特點是中國傳統(tǒng)知識分子所特有的,但為何用種種“怪”行來加以表現(xiàn)了?這里就涉及到文化與人格的問題了!
【補充材料】榮格說:一切文化都會沉淀為人格。余秋雨在《重巒疊嶂的家園》中這樣寫道: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的重巒疊嶂—
第一重,慷慨英雄性的文化人格;
第二重,游戲反叛性的文化人格;
第三重,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
①辜鴻銘屬于那種文化人格呢?——游戲反叛性的文化人格。
、谡埥Y合三則材料,談談辜鴻銘的這種文化人格。(各小組討論,選代表發(fā)言,其他小組質疑或補充)
【參考解答】:辜鴻銘狂放的姿態(tài),是他帶淚的表演,是以狂放來保護強烈的自尊。他不惜用偏執(zhí)的.態(tài)度來表達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熱愛。
因此,辜鴻銘的“怪”只是以一種可笑和古怪的方式,甚至以生命為代價,實踐了人格上的特立獨行。
【教師略作發(fā)揮】:以魏晉名士為代表的反叛型文化人格,直到今天還常常能夠見到現(xiàn)代化化身。每當文化觀念嚴重滯后的歷史時刻,一些人出現(xiàn)了,他們不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形象,而是在社會一角做著自己的事,唱著奇奇怪怪的歌,寫著奇奇怪怪的文,穿著奇奇怪怪的服裝,說著奇奇怪怪的話,他們既不正統(tǒng),也不流行。當流行的風潮擷取他們的局部創(chuàng)造而風靡世間的時候,他們又走向孤獨的小路。辜鴻銘亦其中之一。
4.總結:跟大家一樣,沒讀此文前,對辜先生是只知其名,略知其行,不知其心。今日讀此文,不但知其行,還略知其心。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人格,特立獨行也好,安身自立也罷,只要骨子里不忘天下、心有蒼生,他就是一個愛國者!這一點,辜先生,當之無愧!
5.動筆:一句話說鴻銘。
備完這節(jié)課時,已是深夜,情不自禁,寫下小詩一首,以此緬懷辜鴻銘先生。
孤鴻鳴
清野茫茫無明月,孤鴻翩翩有哀情。
啜露飲泉夸名在,高行傷身誰與憐?
寒枝難盡不肯棲,萬載垂范慕青云!
豈與燕雀中庭戲,沖天一鳴到九天。
5.作業(yè)布置。
閱讀“半瓣花上說人情”專題中的另外兩篇寫人文章。感受人物獨特的性格、人生經歷與精神境界,豐富自己的心靈。
【教后反思】:《記辜鴻銘》一文,文章本身沒有閱讀障礙,較簡易,因此,如何去挖掘文本背后蘊藏的豐富內涵則成了我這一節(jié)課必須去解決的問題。因此,我的備課思路就是引導學生從幾件小事去探討辜鴻銘的文化人格,以此窺探中國文人的文化人格。
應該說,余秋雨先生的《重巒疊嶂的家園》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恰當?shù)囊帽WC了這節(jié)課觀點的正確性和理論根基。
困難就在于,高一的學生能否理解這一問題。當然,正是有可能不解,才有了去探討的空間,所以,課堂教師的提問和引導則是順利完成目標的重要保證。(見教案)
在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心有余悸,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似乎還是高了點,倘若問題設置不當,學情分析不明的話,這堂課很難推進。但是,目標高并不意味無法可解,學生中“隱藏”著很多有獨特見解的人物,給他們舞臺,激發(fā)他們的熱情,敢去說,愿意去說,問題解決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步步走向實質的過程。課文,只是一個例子。
【高中語文《記辜鴻銘》教案】相關文章:
辜鴻銘的英語學習方法05-24
高中語文《鴻門宴》教案12-09
楊鴻年談童聲合唱08-23
蘇教版必修四高中語文教案09-24
《陋室銘》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2-21
何晟銘英雄歌詞06-25
瓢蟲旅行記大班教案10-29
冰心《觀舞記》教案03-11
八年級語文《陋室銘》公開課教案11-15
2016八年級語文陋室銘教案設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