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放牛班的楚天》觀后感
國外的電影重視心理的交流,而國內的電影更多的是外在的東西,華而不實,所以外國影片更能深入人心,《放牛班的楚天》觀后感。我絕對不能肯定我的同事的看法和我一樣,所以下載的電影自己欣賞足矣。
今天看了一部法國電影,這部電影獲得了很多獎項,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
初看片名,會聯(lián)想到一群落寞的或者是處于社會底層的孩子們的成長故事,最終他們會成為這個社會的精英。當然,如果全部成為精英有些理想主義或者不現(xiàn)實。所以只能是比不在放牛班要強得多。
影片從一個優(yōu)秀的交響樂指揮家開始,馬上進入回憶童年部分。
如果沒有故事的主人公馬修老師,那么這些孩子們的生活注定是個悲劇,一群被社會甚至是家長放棄的孩子。法國有這樣的收容機構。國內呢?
看電影有時候猶如照鏡子,因為里面的人物有自己的影子,觀后感《《放牛班的楚天》觀后感》。不管是好的還是差的。
自己有些像剛來的馬修老師:抱著對孩子們充滿希望的觀點,應對孩子們的突發(fā)事件故作輕松,有時候顯得極不自然。里面校長總對馬修老師說的一句話"我不喜歡你的態(tài)度"。沒錯,在和領導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否則得到的是領導的反感而不是支持。
收容學校的原則是:犯錯、懲罰。一直以來都是如此,這個原則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學生因為害怕遭到嚴重的懲罰,會一定程度的克制自己,比如見到嚴厲的老師會聽話克制自己。但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學生遭到懲罰同樣會形成這樣的判斷:誰懲罰我,我報復誰,只要我做的隱蔽,不會被調查出來。因此才有了學生偷老師東西;甚至是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
放牛班之所以會有春天,馬修老師的合唱團功不可沒。再不聽話的學生也會有自己的興趣,只要老師的話有一些吸引力,他就會"聽話",所以重要的是老師要能想出讓學生"聽話"的教學內容或者方式來。
馬修老師遇到一個漂亮的學生家長,情不自禁跳入愛河,最終得到的卻是感謝,因為漂亮女人總是有人追求的,可惜心上人選擇的不是自己。
校長形容馬修只是一個小小小小的任課教師,沒錯,目前我也是這個樣子;蛟S老師需要的僅僅是別人的尊重,如果得不到,或許自己真該考慮考慮自己的前途或者錢途了。
【《放牛班的楚天》觀后感】相關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8-30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8-30
放牛班春天的觀后感08-21
放牛班的春天的觀后感11-2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2-23
關于《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0-20
[精]《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7-05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優(yōu)】07-06
【精】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1-14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推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