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
看過影片《第一書記》,與大家一樣,深為沈浩同志的一生所打動,感謝影片的編導和演員為我們成功地塑造了這樣一位具有時代特色和鮮明個性的優(yōu)秀基層黨員干部形象。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歡迎閱讀!
篇一: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
7月21日上午,在中國地質科學院機關組織下,我有幸觀看了這部反映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沈浩同志先進事跡的電影《第一書記》。
觀影之前,我在電視和網(wǎng)絡上就已多次看到關于這部影片的預告,電影從主演到配角都是由知名演員來承擔,當時心想不會是一堂眾明星露個臉、大段說教堆砌的"政治課"吧。然而,隨著電影開始,鳳陽縣的古城墻在一個長長的寫意鏡頭中出現(xiàn),悠然的音樂響起,我的心情漸漸平靜了下來,慢慢融入到了沈浩同志在小崗村的真實人生之中。
影片沒有刻意強調農(nóng)村生活和工作的"苦哈哈",而是將沈浩同志在小崗村生活的六年,其中的困難和艱辛,成功和收獲一一道來。把這些真實地通過電影呈現(xiàn)出來,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觀眾能夠接受的真實的沈浩。電影以沈浩的猝然長逝開頭,以女兒的一段深情而堅強的告白結尾,最終我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對當年的小崗村牌坊、大包干紀念館我的記憶是模糊的,而當代的沈浩故居、紅手印卻通過這部電影給了我深深的震撼。影片通過平實的紀錄風格讓我相信,世上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盡力,盡力遵守做人的原則,盡力將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盡力做一個大寫的人。
篇二: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
2010年7月21日上午,院里組織機關黨員職工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沈浩--安徽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我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就知道了他的先進事跡,當時全國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沈浩的突然離世帶給小崗村、帶給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不僅是親人離去的傷心,更是群眾的一種損失?戳穗娪啊兜谝粫洝芬院笪矣X得導演將沈浩這個人物刻畫的很生動、到位,讓我們走入了沈浩的真實生活中,沈浩的.內心世界中,再一次的被他無私為人民的奉獻精神打動。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點,是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對小崗村的男女老少有感情。沈浩同志是深入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涌現(xiàn)出來的生動典型,他是我們黨員干部的一面鏡子,我們所有黨員都應該和他對照,想一想自己應該如何對待群眾?如何對待組織?如何對待人生?我作為一名預備黨員,即將于今年的11月份轉為正式黨員,我要以沈浩同志為榜樣,像他那樣真正地實踐"三個代表",像他那樣對自己的工作一絲不茍,踏實干事,艱苦奮斗,積極向上,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與擔負好自己的責任。
電影中小崗村發(fā)展由緩慢不前到迅速壯大,人民生活從貧窮落后到經(jīng)濟富裕物質充裕,這變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為人民服務的汗水之路。6年來,小崗村家家都住上了新房;6年來,小崗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近兩倍;6年來,小崗人的觀念變了,心更齊了,發(fā)展思路清晰了,如今的小崗村已經(jīng)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每年接待游客幾萬人。一切的美好生活剛剛開始,可是沈浩卻累倒了,倒在了他無限熱愛的那片土地上。影片中最后,沈浩的女兒深情的話代表著沈浩生命的延續(xù),沈浩精神對后代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因為沈浩事跡來到小崗村當村官,是沈浩精神的延續(xù);片尾曲更是娓娓道來做人的道理。讓我們聽著《做人》,在音樂中永遠的悼念一名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沈浩。"紅手印映出一個大寫的人,萬世根本是做人,做大寫的人……"
篇三: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
2012年2月3日下午4點,觀看電影《第一書記》。觀罷,頗為感動,該片已不僅僅是一部主題宣傳電影,更是一部針砭時弊的教育片,也是一部指導人生的勵志片。在面臨各種“門”事件的今天,更是一種醍醐灌頂,一種當頭棒喝,催人們警醒,催人們反思。
縱觀電影《第一書記》,不僅展現(xiàn)了第一書記拋家舍親、義無反顧的無私奉獻精神,更反映了一種務實、實事求是、勇于開創(chuàng)的工作精神,同時也倡導了一種不放棄、堅持不懈的奮進精神,確是一部主題明確、思想深刻的教育大片。
仔細品味,與以往的主題教育電影不同,《第一書記》突破了一些原有的主題電影的窠臼。影片的開始雖然頗為傷感,但是,沈書記離世的那一刻,從書記手中滑落的手機上一條短信,已經(jīng)稍稍打破了以往主題電影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無情。“寶貝女兒,爸爸不舒服。半夜醒了,想通通話,想到你要早起上學,爸爸是想你們了!”。多么溫馨的一條短信,多么普通的一條短信,多么可憐的一條短信,反映的是第一書記親情本性的一面,第一書記為工作無私奉獻,但是真正能對他心靈安慰的是親情,是溫情。從這里看到的是以人為本的人文思想,逐漸淡化神化思想和階級思想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凸顯人情味,背后是人和道。
同時,沈浩的上任又是一個勵志短片,它告訴我們勵志不僅適用于企業(yè)和職場,同樣也適用于仕途?纯瓷蚝圃诎魏颖荣愔械耐度,看看好幾座比賽的獎杯,與“基本稱職”的考核形成鮮明對比。別人可以當考核是年年如此的例行公事,但是沈浩沒有,在難得有的一次聽女兒彈琴的機會下,接到上級組織的電話時,陷入了沉思。當別人嫌三年太長時,沈浩考慮的卻是一年太短,干不成什么事情。思路不同,思想迥異,堅持努力,決定了沈書記的出現(xiàn)。沈書記的出現(xiàn),絕不僅僅是因為去了小崗,是因為在去小崗之前已經(jīng)鋪墊和奠定了許多東西,小崗只是一個機會和舞臺,對沈浩來說,小崗遲早會出現(xiàn)。鮮明的反映了一個主題,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成功。
影片中更多的是展現(xiàn)第一書記的做事,也似乎在提醒,做事是第一要義。從收車到修路,從蓋房到辦廠,從引資到重蓋紀念館,直到京九線雙向停車四十五分鐘。因為收車被打,修路需要跑資金,引資需要遷墳,跨京九線需要上北京。做事就要處理難題,處理難題就需要魄力和勇氣,需要堅持不懈。作為一個黨員的為群眾辦事的政治意義姑且不論,單是從一個純粹的人做事的角度考慮,沒有沈浩的事業(yè)觀,沒有對成功的執(zhí)著和渴望,又怎能克服重重困難。不克服重重困難,又怎樣解決問題。所以,沈浩在事業(yè)的成功,基本與小崗的因素不大,換沈浩在職場,同樣是非常成功的人。做事成功,貴在思想。
影片中第一書記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做事的原則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回收鏟車先做楊德祿哥哥和叔叔的思想工作,再采取法律手段。為跨京九線帶著禮品上北京,站在鐵道部部長辦公室門口先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后徑直走入,到動情動理慷慨陳詞。為征地遷墳一事,影片中唯一的一次展現(xiàn)了沈書記發(fā)怒的一幕,最后為吳奶奶家人披麻戴孝。有了解決問題的思想,同時也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了第一書記的事業(yè)上的成功。從第一書記的獨白中可以看到:“身在小崗這個困難、敏感的地方,始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守法、廉潔、務實、勤奮、公平為民”、“為老百姓多辦事、辦好事、辦實事,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和贊口”。樸實的語言,反映的卻是大道理。
雖然影片的展現(xiàn)的沖突和矛盾不是很多,沒有過多的選擇矛盾手法塑造形象,更多是采用了人物對話和獨白、旁白等方式展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是體現(xiàn)了一個“做人”的主題。因為回收鏟車被打,面對眾鄉(xiāng)親,無言的獨白更展現(xiàn)了人物的形象。因為征地遷墳,與老書記對話,點綴了萬世根本的主題。因為GLG集團引入而引發(fā)的征地遷墳,一怒之下,寧肯GLG不入小崗,也不能強遷墳地。獨白:“我不圖名、不圖利,受累受苦,有時連一個愉快的心情都沒有”。片尾一首譚晶演唱的《做人》更凸顯了做人的主題。萬世根本是什么,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萬事根本是做人,做人做大寫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懇懇,平平常常,認認真真,不求光環(huán),不求繽紛。
當然了,做為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做為一部電影,從完美的角度苛求,也不乏有瑕疵。沈書記離世瞬間手中滑落的手機與顯示短信的手機并不是同一部手機。因為回收鏟車而吊車入院,即便是有強制執(zhí)行的法律武器,但是拆墻的實際成本可能遠遠小于大動吊車的干戈,況且是否有私闖民宅的嫌疑。因為跨京九線拎著禮品上北京,是否也暗合了送禮的大勢。因為跨京九線,在沒有跑通手續(xù)的情況下,先斬后奏,是否欠妥,是否有可能成為有一個爛尾工程。但是,瑕不掩瑜,這也恰恰了增強了電影真實性的一面,也正是其針砭時弊的動機和目的,也正發(fā)揮了其警醒的作用。
對一名普通的職場員工,《第一書記》同樣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完全可以是一本生動、深刻的思想教育大作,是可以解決問題、排除困難的工具書,是讓我們時刻銘記做人和做事道理的豐碑。第一書記,發(fā)人深省,催人奮進。
【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相關文章:
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范文05-31
觀看電影《第一書記》有感-觀后感05-26
觀看電影《雷鋒的微笑》有感01-10
觀看電影《可愛的你》有感07-06
觀看電影《可愛的你》有感精選07-06
觀看愛國電影《黨的女兒》有感07-08
觀看雷鋒的微笑電影有感三篇02-20
觀看電影岡仁波齊有感07-07
觀看法制微電影有感范文-集錦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