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觀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
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我以前已經看過了,但是今天我又看了一遍,我本來看了兩部電影,第一部是唐山大地震,第二部是賽爾號大電影我覺得賽爾號大電影沒有什么好寫的,所以我就寫唐山大地震。
在晚上兩個小朋友在睡著覺,睡得香香的,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外面的車上睡覺,也睡得香香,很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試著搖搖晃晃的,他們的爸爸媽媽就下車了,他們下車了以后就發(fā)現地震了,他們就往家里跑去救他們的孩子。在那個時候小女孩和小男孩就醒了,他們也知道了地震了,他們就外跑,但是門被卡住了,開不開了,他們就往窗子外面看。他們的爸爸媽媽就去救他們了,但是,很不幸運,沒有救出孩子,孩子的爸爸到犧牲了。到了早晨,也有很多人沒有犧牲,活著的那些人就開始營救被壓在石頭底下的人了,孩子們的媽媽和這些人發(fā)現了這兩個孩子還活著,就開始就那兩個孩子,那兩個孩子被壓在了一塊石頭底下了,弟弟在左邊,姐姐在右邊,那些人說只能就一個孩子,是弟弟或者是姐姐,不能一塊救出來,因為,假如把弟弟救出來,姐姐就會被壓著,那把姐姐救出來,弟弟就會被壓著,你們是不是要問為什么不能一塊呢?因為他們在一頭,要是一起救他們的腿就會完了,他們的媽媽說要救弟弟把弟弟救出來了以后,就把姐姐和她爸爸放在一塊了,姐姐其實沒有犧牲。他們長大了以后弟弟又找到了姐姐,家里的人非常高興。
我從這部電影里邊知道了,地震的威力,這是在拍電影,地震的威力肯定不是真么小,肯定地震的真威力比這的假威力還要大。我還里面還知道了一家人很不容團圓,終于團圓一次的感受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2
昨天帶女兒跳舞,跳完午后女兒要去溜旱冰,于是又讓她去溜旱冰,第一次溜旱冰居然還可以,溜完旱冰已經是下午2點我的肚子咕咕的叫個不停,可是女兒還不想走,我只有下命令。我們一同來到餐館女兒吃了一碗涼面,我吃了豆花和涼拌豇豆,終于填飽肚子。我叫女兒回家睡午覺,她說還想在外面玩,于是我們準備到她經常去的樂園,在路上女兒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宣傳片,鬧著要去看電影,我也欣然同意,條件是看完后一定要回家,在加上我也有好久沒有到電影院看電影啦。
于是買了電影票,在超市逛了一個鐘頭,順便也給女兒買了一套她自己挑選的裙子,終于讓她換掉了每天都要穿的旗袍。時間到啦,走進電影院,女兒說媽媽怎么到了晚上。隨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蜻蜓在空中飛舞,天空驟然變得黑暗起來,預示著唐山大地震就要來臨,預示著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從此就即將分開,主人公元妮在這場地震中失去了救她的丈夫,壓在石板下的兩個孩子只允許救一個,而她選擇了救兒子,而女兒卻奇跡般的活了下來。女兒被部隊的一個家庭收養(yǎng),整整32年女兒卻沒有去找她的親人,為的就是那句“救兒子”。而她的母親也整整被折磨了32年,自己一個人把兒子帶大,一個人守著老屋就是為了讓失去的的丈夫和女兒能夠有個靈魂的家,最終女兒也回來了原諒了母親。
看到她仿佛看到我們現在為女兒所做的一切,天底下的母親可能都是這樣的,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的。在我沒有當媽以前我沒有感到母親有多偉大,而在我當了媽以后才真正意識到做媽的不容易,在此愿天下所有的母親都平安健康。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3
愛有很多種。有母親對孩子至高無上的愛;有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愛;還有人與人和諧相處,共渡難關的愛……今天,我在電影院里感受到了許多愛。
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在1976年唐山那次可怕的地震中被拆散了,父親為了救母親而舍命,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水泥板上,撬一邊雖然這邊的一個孩子可以得救,而那邊的另一個卻會被壓死。在這艱難的抉擇中,母親選擇了救弟弟。這使死里逃生的姐姐對母親痛恨終生。2008年四川也發(fā)生了地震,解放軍不顧一切地搶救廢墟下的生命,挖石頭,運救災物資……一個個場景感動人心,失散32年的弟弟和姐姐也趕來抗震救災,姐姐深深感受到了母親當年痛苦的選擇,最后姐姐跟著弟弟一起看望日漸憔悴的母親,他們在激動與悲傷中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難以割舍的母子,血濃于水的親情,催人淚下。片中母親因為地震危難之時沒有抉擇女兒方登而痛心和自責了32年,32年!多么漫長的日子,人生之中能有多少個32年呢?這難道不能體現一個母親偉大的愛嗎?在救助四川地震災區(qū)時,女兒方登終于體會到了母親的苦心與艱難。世上有多少孩子能明白母親的苦心呢?
在生活中,我常常聽到媽媽的嘮叨,雖然有時讓我感到心煩,懊惱不已,但它畢竟是用心良苦。比如,每天中午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都趕回家做飯。記得那天讀興趣班的時候,天空下起了瓢潑大雨,我正愁著沒帶雨傘,而媽媽早就等在門口為我送來雨傘。媽媽的嘮叨又在耳邊響起,但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電影已經看完了,母愛依舊。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4
原來的時候,媽媽帶我去看過一部電影叫《唐山大地震》。
故事中,有一個小女孩方登,她的弟弟方達,是里面的主要人物,這原來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可是在這次大地震當中,使她們可敬可靠的家庭里的爸爸喪生了。
一天晚上,方登和方達像往日一樣,按時睡覺。突然一聲山崩地裂的聲音在他們耳邊驟然響起,那聲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有人高呼“地震了”吵醒了熟睡中的姐弟倆。只聽“轟”的一聲樓房全部傾倒,姐弟倆甚至來不及互相弄明白原因就被壓在廢墟之中了。因為這場地震是他們的爸爸喪生。地震過后,房屋倒塌,尸骨遍地。雨滴聲,哭喊聲,風吼聲,混成一片,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地,一切都是破爛不堪,找不到昔日的繁華,找不到昔日的歡笑。從死神堆里爬出來的媽媽奔跑著,叫著姐弟倆的名字,媽媽在尋找著,原來姐弟倆被壓在了一塊水泥板地下,媽媽找人來救助,情況只能救出一人,姐姐方登央求媽媽先救弟弟,媽媽選擇了受力嚴重的姐姐,就出了弟弟方達。
可是命不該絕的,后來,方登又從死人堆里爬出來了,被一對解放軍夫婦給收留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姐弟倆長大了,分別有了自己的工作,方登成了一名醫(yī)生,方達成了一名公務員,在5。12汶川的地震救援中,姐弟倆又意外重逢,倍感親切。經歷過地震的危險處境,姐弟倆知道震后有多少人需要他人來施救呀!這大概是姐弟倆因地震而分離又因地震而重逢吧!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方達,方達坐在那里猶如鐵柱紋絲不動。瞧長大后的方達十分鎮(zhèn)定,他看看驚慌失措的同事,鎮(zhèn)定自若,一點都不懼怕,是災難讓他變得有經驗,變得處理事情果斷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5
所有事情不是提前預知的,你也不知道你再下一秒會怎么樣。就像前段看了一部電影《唐山大地震》,電影講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中一個普通家庭的故事。
那一天,動物們表現的與平常大不一樣,尤其是蜻蜓,遍地都是,到處亂飛,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是災難來臨的前兆。夜晚,一陣巨大的轟隆聲把沉浸在美夢中的人們驚醒了。大地劇烈震動起來,天邊一片紫色,這時候,人們才明白是地震了!方登、方達姐弟倆被壓在廢墟下,他們的爸爸為了救媽媽而犧牲了。人們發(fā)現方登、方達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下面的兩端。只能選擇救一個,可是他們的媽媽一個也不想放棄,兩個孩子都想救,但是余震又來了,沒有時間再考慮了,媽媽最終選擇了救弟弟。被壓在水泥板下說不出話的姐姐清楚地聽到了媽媽的選擇,心都快碎了。弟弟得救了,媽媽也以為姐姐不在了,可是姐姐方登在拉尸體的車上奇跡般地醒了過來。姐姐不理解媽媽選擇,失散后一直不原諒母親。直到汶川地震姐姐參加救援,親歷一位母親的痛苦救援決定。才感受自己母親的內心痛苦感受,32年后與母親冰釋前嫌感人淚下。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母愛的偉大。我也明白了無論面對什么樣的災難,只要心中有愛,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人有不足,事有不滿,別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別人,天下無完人,做人先做己,眼是一把尺,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桿秤,秤人也秤己,是懂得包容懂得尊重,為人處事,心地善良才是本錢,人活一世,光明磊落才是關鍵,懂寬容,懂尊重,懂體諒,目中有人,才有路可走,心中有愛,才有事可為,做好自己加油!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6
有一種情,叫親情;有一種愛,叫母愛。
一場無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變成了一家兩口,但那位母親還不知自我的女兒被一位解放軍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向有陰影,因為在她和她弟弟之間,她的母親選擇了弟弟女孩長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最終理解了自我的母親。
在小女孩的成長過程中她一向記得三個字,也是讓她徹底絕望的三個字:救弟弟。對于她,這樣的選擇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終連生的期望都不給她留下。
小女孩獲救后,也許他對自我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許,是必須。然而她的母親也在為失去她而痛苦。對于這位母親,她得到兩條命的喜悅,也掩蓋不了失去一條命的痛苦。當初在選擇時,他曾央求過:兩個都救。這說明,他同樣不想失去女兒。只可是條件不允許罷了。我們也再也沒有理由去責怪那位母親的偏心。
在女兒前去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了挽救她女兒的生命,竟選擇了鋸掉她女兒的腿,而真正據掉后,她的母親卻又哭著喊要她女兒的腿。在這位母親選擇后,女兒問:“你不怕你女兒將來恨你?”她說:“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簡便的四個字,卻是經過多少思想斗爭后得到的?她為了換回女兒的生命,寧愿讓自我養(yǎng)大的女兒恨自我。
這時,女兒似乎明白了,母親也是被逼無奈才選擇救弟弟,她說出這三個字,經過的思想斗爭也不比那位母親少,她應當原諒她母親,因為她母親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價。
我最終明白:什么情都會磨滅,但親情不是,什么愛都會黯淡,但母愛不會。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
最近,我看了一部《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從中我感受到真愛無處不在。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方達和方登是一對龍鳳胎,在地震來臨之時他們被壓在一個水泥板下,由于母親有些偏心方達,方達最終獲救了,由于地震奪去了方達的一只胳膊,母親痛哭欲絕,死里逃生的方登后來陰差陽錯被解放軍收養(yǎng)了。許多年過去了,方登成了一名醫(yī)生,當她看到四川地震時,毫不猶豫去當了一名志愿者,沒想到又遇到了方達,家人終于團聚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拆懂得什么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正含義,我還懂得了什么是人間見真愛。
人間真愛無處不在,或許它就在身邊。
我們被愛所包圍,因愛而成長。
記得那次,是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我和媽媽在桌子上就餐,我媽媽給我做了美味的龍蝦,我的口水都一瀉千里了,一開飯我就一直吃龍蝦,可我卻沒發(fā)現媽媽一直再吃蔬菜,突然媽媽的筷子從素菜盤中,已到了葷菜盤中,我眉毛一皺嘴巴一撅,心想難道媽媽是想給我搶菜吃?想到這里我就有些不稱心了,忽然媽媽開口了,“想什么呢?快吃飯吧!”我還沒愣過神來,媽媽便把龍蝦放在了我的飯碗中,頓是我心中一股暖流涌進我的心房,原來媽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我,雖然外面非常寒冷,可我的內心卻非常溫暖,因為這是愛,是愛包容著我,使我變得溫暖起來。
真愛永遠是一種奇跡,真愛,是一種力量,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神話,可以化平淡為奇跡,變痛苦為幸福,將絕望引向光明,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更年輕,可以讓快樂永遠沒有盡頭。
真愛無處不在,真愛包容著我們,讓我們珍惜身邊的愛吧!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8
這部電影為什么感覺不好看呢?我覺得是故事性的不足,整部電影敘事不夠豐滿,走的是流線型描述,缺少細節(jié),尤其是最后汶川地震的場景的出現,總感覺有點畫蛇添足,對于故事情節(jié)的轉變有點牽強。
演的最好的徐帆算上一個吧,印象最深的還是陳道明,可以看出他入戲很深,好幾場他落淚的戲都特別感人。本來很喜歡張靜初,這部影片她演得卻一般,瘦瘦的,從十幾歲一直到四十歲的二十幾年的跨度,我也沒看出有什么變化。
能參加這部大戲是張靜初的幸運,但是和徐帆搭戲又是她的不幸,在最后母子相認這場重頭煽情的這場戲中,鏡頭完全對準了徐帆,不可否認,徐帆演繹地確實不錯,最后跪下說"對不起",母親的壓抑了三十二年的內疚之情,親人相見的綿綿之感,感人至深,但是對于張靜初飾演的方登,也是在與家人失散三十二年,懷恨母親三十二年后的首次相見,用她的話說"不是記不起來,而是忘不了",三十二年了,心中的感情一直壓抑著,這樣的見面的戲對于她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然而導演留給她的,卻只是一個個后腦勺。誰讓人家是夫妻檔呢?
對于影片我還覺得有些地方不可理解。比如,陳道明夫婦收養(yǎng)了方登,對于方登也是給予了很多的關愛,但是在方登長大后,很多場景,他們都是主動提出讓方登去唐山尋找親人,作為養(yǎng)父母,對于收養(yǎng)孩子的親生父母這個話題應該是很避諱的,他們怎么總是提起呢?即便是在養(yǎng)母去世的時候,竟然留給方登一個存折,讓她用來去尋找自己的親人,還總是說親人永遠是親人,好像他們知道方登的母親弟弟真的還活著一樣。在他們收養(yǎng)方登的時候,不是都告訴他們了,方登是一個沒有人來認領的孤兒嗎?而且在方登懷孕消失了幾年后,回到家,陳道明見面后沒幾句,又提到尋找親人。
道明夫婦把方登撫養(yǎng)成人,方登對他們卻沒有很深的感情。影片中只能看出陳道明對于這個女兒疼愛,對于妻子的深沉的愛,其他的,則沒看出什么。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9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跟我最愛的人說聲“我愛你”,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為不說的理由。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做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
雖然有句話說出來,肯定會顯得冷漠,但事實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二十四萬多條生命被吞噬,除了對心懷大愛,趕赴現場用生命之力所能及的力量來施以救援的人們會產生永遠的痛之外,對那些在相鄰城市里生活著的人們來說,只是一時間的震憾和悲憐,除過當時努力提供有限的幫助之外,事后,大多數個體的生活其實與此再無掛牽;對于那些距離更遠一點的人們,二十四萬多條生命的消隕,不過是一個令人震驚和傷嘆的大事故。
《大地震》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當然罪惡的一類除外)。
《大地震》也讓我理解,現代的好些“愛情”,為何可以隨手而棄,因為好些人以為愛可以輕易得到,或者感覺自己喜歡的比比皆是當然也可以隨手拈來,可悲的是,他們不知道有一種愛暗藏于平靜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叫無可替代,有一愛叫牽心動魂,有一種愛是用生命來譜寫的。
唯有理解了生命之輕與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才能夠明白一顆心一旦傷了將是不可彌補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執(zhí)著于自己的愛情。
有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0
唐山大地震狠狠地搖晃著唐山,一口氣搖晃了23秒。震后,哀鴻遍野,一片狼籍。
一塊兒水泥板,壓了兩個孩子,姐姐在這頭,弟弟在那頭。要搬開水泥板,只能撬一頭,但撬了這頭,那頭就會砸了下去;撬了那頭,這頭就會砸下去。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
在這種時候,水泥板上面的媽媽必須要放棄一個。你不放棄一個,兩個都會死;只有放棄一個,另一個才能活下來。
只有放棄一些東西,才能夠得到另一些東西。那些硬抱著舊稻草的人,永遠也嘗不到新稻草所帶來的甜頭。有舍才有得,你要的是什么?
不能再猶豫!你如果還是不肯放棄舊稻草,就只有和它一起摔到地上,起不來了。水泥板的問題是很簡單的,但它不好選,然而必須要選,而且要快選,不想選都不行!
生活就是這么殘酷,硬逼著我們在舍與得之間徘徊,你若不想放棄一些東西,它就讓你不得不去放棄一切;你若不想得到什么,它有時竟硬把東西塞給你!
32年后,汶川也被狠狠地搖晃了好一陣兒,房倒屋塌,慘不忍睹。
一塊水泥板,壓著一個孩子的腿。這塊水泥板撐了個房子,要是沒移的好,房子還會繼續(xù)塌,就有砸死更多人的危險。
水泥板外面的媽媽就果斷地放棄了孩子的腿,讓水泥板繼續(xù)撐著房子,換來了更多人的安全。
只有舍才能得,你必須放棄。至于放棄什么,隨你便,但我們往往不想放棄任何東西。遇事果斷,非常重要。
我有“選擇困難癥”。每次爸爸媽媽問我想吃什么時,我的回答總是兩個字:“隨便!”因為,我什么都想吃,然而又知道不能都吃,卻不想放棄哪一樣。
為此,我似乎錯過了許多東西。
生活就只是一道道的選擇題,題目也非常簡單:“你要什么?”然而,你未來的路,就在這些看似簡單的選擇題中,悄悄地定局……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1
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但我為受難者表示深深地哀悼!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唐山大地震》,再現了當年的慘烈災難和感人故事。片中的父親母親,在地震來臨時首先想到的是還在家里的兩個孩子,父親為救孩子沖進將要倒塌的房屋,然而不幸遇難。當兩個孩子被發(fā)現壓在同一塊石板下,母親忍痛選擇了兒子,對于一位母親而言,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啊。“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為此她承受了32年的痛苦和折磨。而女兒在一場大雨后奇跡般生還,并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因不能理解母親,記恨母親32年。后因在汶川地震救援時看到一位母親為保其他人的安全,不惜鋸斷女兒的腿,她終于理解了母親!坝H人,永遠是親人”,當回到久違的老家,看到相片下母親為自己洗好的西紅柿;看到母親下跪道歉;看到母親給自己買的書本和書包,她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留下悔恨的淚水。此時此刻,我已是淚流滿面,為這偉大的母愛和無私的奉獻!
看完了《唐山大地震》,我們感動著。在巨大的災難面前,人類雖然渺小,但是只要團結起來,就能夠戰(zhàn)勝一切挫折困難。雖然唐山損失慘重,但我們不同情唐山,相反,我們對唐山充滿信心。如今,唐山沒有讓我們失望,在大家團結一致地努力下,唐山已從災后重建中恢復,經濟迅猛發(fā)展。
看完電影,我們感動,感謝,更要感恩!幸存的唐山人民感激抗震救災時遇難的同胞,感激全國人民對他們伸出的援助之手。而我們,在快節(jié)奏地生活的同時,應該抽時間去看看我們的親人,珍惜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感恩他們對我們的愛護和關懷,留住身邊的'幸福時刻!坝H人”,這是多么溫暖的字眼,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恩親人,感恩社會,讓感恩的心代代相傳……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2
《唐山大地震》剛好在暑期上映,我與爸爸懷著激動的心情去電影院觀看!短粕酱蟮卣稹愤@部電影,它給我的感觸很大。這部電影所描述的情形,更讓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這部電影講的是: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發(fā)生了一場7。8級的大地震。在短短的23秒之內,7。8級的地震將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方大強為了救孩子,不料被房子的一塊水泥板壓下來砸死了……由于房子太小,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水泥板壓在東西兩邊,無論人們想救那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因為,用杠子撬方達這邊就會壓方登,如果撬方登這邊就會壓到方達。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腦子就像是空了的一樣,心里覺得像被針刺了那么疼……最后,元妮還是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那時,她流下了眼淚,好像在說:“媽媽,您為什么不救我?”。接著還有一幕讓我很心疼,就是方登的眼淚落下時,她叫了聲“媽——”轟隆……水泥板壓了下去……這一刻,我哭了,哭得好大聲……
震后,元妮獨自撫養(yǎng)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yǎng),進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32年過去了,由于長大后的方登去救災,所以找到了她的弟弟——方達。就這樣,他們一家子終于再次團圓了!最后,元妮跪在地上,說:“登啊,媽媽在那次大地震沒有救你,對不起啊……”這一次,我嚎啕大哭。
《唐山大地震》23秒摧毀一個城市。面對大自然的災害,人類的生命顯得如此脆弱,面對大自然的突變,人類也有選擇生存的矛盾。人們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吧!在那些不測風云來臨前!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3
這年頭,我們已經修煉的“刀槍不入”了,輕易不會有什么東西能把我們感動?戳穗娪啊短粕酱蟮卣稹,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的無情、人間的真情。
時間和事件總會過去,但如果我們最柔軟的地方被觸痛了,能很快恢復正常嗎?
有時候在想,是我們國家真的太大、人太多,還是我們太容易安于現狀、太容易忘記傷痛,亦或是對災難幸存者過于冷漠?如果每次捐款過后,還能時常想起那些正在經歷著和已經經歷了災難的人們,或許我們就更加會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生命是無比脆弱的,人是無比渺小的。我記得,曾經無數次的夢到在某種未知境遇下,自己痛苦掙扎、盡力呼喊卻不能發(fā)出一點聲音的那種無助感。這種感覺在影片中找到了,就是小女孩方登被壓在石板下的情景。
還有,人無時無刻不在面臨選擇,有時是生死抉擇,當生的希望有且僅有一次的時候,你是選擇兒子還是女兒?當一個21歲女孩懷孕被男友勸說流產的時候,她是選擇忍氣吞聲還是一個人獨自無聲地承擔一切?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人在面臨痛苦選擇的情況時,根本沒有痛苦的權利!
影片還有的太多地方讓我感動(與《阿凡達》的震撼感覺完全不同),它的敘事方式、平常對白和蓄勢待發(fā),它的堅定信念、人性光芒和心靈撫慰……
尤其是最后母女見面時,看到母親下跪那一幕,我強烈抑制自己不要哭,但眼淚掉的稀里嘩啦的。我相信,這里面有許多東西才是真正的“中國特色”。
當然影片也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張國強的蹩腳唐山話、出現了N次的劍南春廣告等。但如此宏大的歷史背景和時間跨度,能選擇好切入點就已經不易,也感謝原著小說《余震》。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4
今天我在電腦上看了一部新紀錄片——《唐山大地震》,這影片使我獲益匪淺,我感受到生命誠可貴,我感悟到大愛人間,我領悟到生命真諦。
電影先介紹了一家人,姐姐覺得爸媽偏愛弟弟。地震了爸爸遇難了,兩個孩子被壓一塊板下,只能救一個,母親無奈選擇弟弟。姐姐后來被解放軍夫婦領養(yǎng),卻原諒不了母親。她長大后和一外國人成婚,,巧合她弟弟也結婚了,他們孩子都叫“點點”?匆娞粕接值卣鹁妥呦蛱粕剑珊峡匆姷艿,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震撼。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是偉大的親情。父母在災難發(fā)生時首先想到孩子!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做出痛苦抉擇。震后奶奶、姑姑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反映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zhàn)爭時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yǎng)父母給予方凳真摯的愛。養(yǎng)父、養(yǎng)母給了小方登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yǎng)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yǎng)父對養(yǎng)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舍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此之外,我覺得在自然的災害面前,我們人類顯得多么渺。欢趫F結起來的人們面前,災難又顯得多么不堪一擊。而親情是永遠也改變不了的關系,就像鐵鏈把我們連在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大家都是親人,這是怎么也無法抹去的血緣,大家的身體里都流淌著中華的血液,每個人都是中國這條龍的一片鰭,只要我們團結起來,就阻擋不了我們向前。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15
“23秒、32年!”原本一切平靜的唐山僅僅只有23秒就變成了一片廢墟。人們建造一座城市要幾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這個自然災害可以在幾十秒鐘將這一切毀滅,這是令人多么恐懼的事呀!
故事主要講了:唐山經歷一場大地震,就在災后救人的時候,當時的情景讓一位母親左右為難,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所以孩子只能救一個。最后,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姐姐幸存下來了,一直很恨媽媽。就這樣,時間過去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恨持續(xù)了32年,直到32年后的一天姐姐和弟弟遇到了,一切的誤會才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十分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23秒就讓唐山變成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死亡人數高達二十四萬。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傷心,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想法持續(xù)了32年。32年里,每年姐姐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訴說心中的內疚,無論弟弟如何勸說,母親仍然為女兒祭奠,32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啊!
有一句話說得好:災難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幾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yǎng)育了姐姐十幾年,對她如親生女兒一樣。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我覺得他們勝似親人。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無處不在的。親情、友情,都足以證明人間處處有真愛!
《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經典的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是。≌娴臎]有了,生命碎了,誰又來幫你復活呢?僅僅23秒,一個轉身,你說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
我以后一定會珍惜好每一分、每一秒。絕不讓時間白白浪費。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8-30
《唐山大地震》 觀后感09-02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1-10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1-10
《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1-10
關于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3-14
關于《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3-30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