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1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催人淚下的電影,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主人公石娃家境貧困,因為父親只能供一個孩子上學,所以爸爸就用銅勺當轉盤,指到誰誰去上學,
結果是石娃上學,姐姐輟學。石娃上學后,努力學習。在一次奧林匹克化學比賽中取得了一等獎,并且考上了師范學校。
正當鄰居們?yōu)榱诉@個不幸的家庭高興時,偏偏石娃的爸爸在這時中風了,這該怎么辦?石娃左右為難。石娃想如果我去上學,那半身不遂的父親又讓誰照顧呢?可是如果在家照顧父親,又會失去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石娃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背起爸爸去上學。
這部電影感動了我。當石娃親眼目睹自己的同學溺水后,他就不敢去上學了,是爸爸俯下身子,背起石娃過河。影片最后,石娃的爸爸放心地扔下拐杖,踏實地伏在了石娃的背上,石娃背起爸爸過河上學。爸爸背石娃是無私的父愛,而石娃背起爸爸是忠實的孝心。石娃的精神激勵著我們要孝敬父母,父母的愛是無私的,而石娃和爸爸的愛是平等的。
以前,我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公主,從來沒有體驗過父母的艱辛。父母每日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還要照顧我的生活,每天檢查我的學習,我還時常抱怨。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感動,讓我慚愧,讓我明白了父母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做個懂事的孩子,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石娃,一個貧困山區(qū)的孩子,他能把書念好,難道我們這些條件比石娃好十倍百倍的孩子就不能像他一樣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嗎?同學們,我們已經長大了,是報答父母的時候了。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感恩關心我的人,感恩社會!沒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也趕緊看一看喲!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2
水平線處,一個消瘦的'身影上背著一個年邁多病的老者,那身影步履艱難地行進著,漸漸消失在水天相接處。影片<<背起爸爸上學去>>這最后一個片段,沒有激戰(zhàn)狼牙山的悲壯,沒有飛奪瀘定橋的勇猛,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只有蕩漾開去的水波伴隨著我的無限思緒。
《背起爸爸上學去》的主人公石娃全家人的日子過得非常清貧,開明的父親執(zhí)意通過轉勺子決定讓石娃走出深山去讀書,然而幾年后家庭生活的愈加困難使石娃產生了輟學的念頭。姐姐得知后含淚出嫁,用男方的聘禮為石娃湊齊了學費;石娃也不辜負姐姐,考入了省重點高中?墒牵瑔栴}又來了,沒人照顧的父親怎么辦?石娃決定與病重的父親一道踏上求學之路。
石娃遭遇了太多的挫折,挫折又造就了石娃。由此,我想到,我們這些嬌生慣養(yǎng)的獨生子女,是不是太缺少挫折的磨練?
挫折,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轉化為前進的不竭動力,也會成為加速墮落的元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是不乏其例的:爭強好勝的人,決不會向困難低頭,挫折,它只會點燃人的求勝欲,激發(fā)人的斗志,發(fā)揮人最大的潛能,而人生的樂趣就是在嚴峻考驗面前超越自我求得不斷進步。“戰(zhàn)神" 亞歷山大在面對令他非常頭疼的“亞歷山大歷亞繩結”之時,換了一個角度思考,用寶劍很干脆地將繩結一劈為二,解決了古今一大迷題;而對于自暴自棄的人來說,一次小小的磨難不啻于宣判其某種生活的死刑。
當今社會,家長總把我們像嫩豆腐般呵護,“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尤其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的祖輩們更是惟恐我們會有一丁點兒閃失,想把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都打掃得干干凈凈。生活卻告訴我,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難免會有挫折與困難,只有從小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去克服,才會有絢麗的人生。
其實,人類精神之可貴,不在于好高騖遠,而在于平實的進步。要腳踏實地地生活而非癡人說夢就必須做到正視自己,那么,所受挫折就可以幫助自己不斷擺正自己位置,從而從一個正確的角度分析自己得失,避免只看到自己的“冰山一角”,同時又可確定符合自己實際的目標。
此時,諾貝爾面對失敗毫不畏縮的情景與愛迪生尋找燈絲的場景接踵而來,他們用行動實現著自己的諾言,他們仿佛在驗證一句話:“三軍可奪帥也,人不可奪志也。”水平線處,踏實的腳印似乎預示著石娃的成功,粼粼水波,也終將漂向遠方……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3
人之一世,殊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路途中充滿了種種荊棘,往往會使人痛不欲生。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戈壁灘,而我們一生的事業(yè),就是讓那里開滿鮮花。影片《背起爸爸上學》中的小主人公“石娃”即要堅強的上學讀書,又要養(yǎng)家中患病的父親,正在面對人生中挫折。
一百次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一百零一次爬起的勇氣。這正是影片中主人的志氣,也是中國民族的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需要這種精神。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謂“時運不濟,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笑看人生。若王勃沒開郎之性,怎能吟出“海內存知比,天涯若比鄰”的千古絕唱呢?
影片中小主人公石娃,寫了他“堅強”和“孝順”。要說“孝”父母是天下最親密的人了,小時侯父母像養(yǎng)花似的,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所以我們應該加倍關照他。父母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可敬的,可親的,想起父母對我小時候的關心,照顧,我不禁掉下淚珠。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歷史上的佳話,我們要孝順父母,就要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不會留下一生中的悔恨。
孝心是無價的,做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傳統美德發(fā)揚光大。
我看完影片,使我受益終生。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觀后感11-11
《背起爸爸上學》的學生觀后感12-12
《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后感700字01-18
背起爸爸上學觀后感500字范文04-20
《上學路上》的觀后感范文11-14
《走路上學》的觀后感12-18
富爸爸窮爸爸觀后感范文11-20
《上學路上》的觀后感400字02-12
《富爸爸窮爸爸》觀后感1500字12-31
背起我的行囊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