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爸爸窮爸爸》觀后感1500字
為什么我每個月辛辛苦苦工作,認認真真攢錢,卻還是那么窮?
這個問題我估計每個人都問過(王思聰們請忽略)。其實,不妨換一個方式問自己:憑什么努力工作就應該變得富有?或者說,你有認識誰,是通過辛勤工作變得富有的?
就第一個問題,《富爸爸,窮爸爸》給了我答案:恐懼和貪婪。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資收入,因為人們都有恐懼和貪婪之心。一開始,沒錢的恐懼會促使人們努力工作,得到報酬后,貪婪或欲望又讓他們把掙來的錢用來買所有用錢能買到的好東西。
于是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起床,上班,付賬,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賬……生活從此被這兩種感覺所控制:恐懼和貪婪。一生為錢工作,這太殘酷了。而且掙更多的錢,就會以更高的開支重復這種循環(huán),就這樣一直窮下去。
那么如何避開由恐懼和欲望組成的陷阱呢?
1、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區(qū)別,并且購買資產
簡單來說「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里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里取走的東西」。前幾天李開復在微博上說「擁有汽車是你這一生做的最壞的投資,因為汽車96%的時間是停滯的,是浪費資源的,是在降價的,是在折舊的.。只有4%的時候給你提供了價值,而這其中又有0.5%在尋找停車,0.5%是卡在路上,最后只有3%在開車」。雖然李老師說的有點偏激,事實確實是這樣。即使我們要買汽車,我們也要很清楚那不是資產,而是負債,因為它把錢從我們口袋中掏走了。
聽上去很簡單,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想致富,只需不斷買入資產就行了。
2、工作的同時,關注自己的事業(yè)
首先不要對「事業(yè)」有什么誤解,不是必須創(chuàng)業(yè),成為老板才算是有事業(yè)。我所理解的事業(yè)是,除去工資之外的任何能給你帶來收入的都算事業(yè)。開始關注你自己的事業(yè),在繼續(xù)工作的同時購買一些房地產,股票,基金等資產,而不要買負債或是一旦被你帶回家就沒有價值的個人用品。只關注工作,從事你所學的專業(yè)的可怕后果在于,它會讓你忘記關注自己的事業(yè)。人們耗盡一生去關注別人的事業(yè),并使他人致富。
把精力多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上吧,建立自己牢固的資產。一旦把1塊錢投入了資產項,就不要讓它出來。應該這么想,這1塊錢進了你的資產項,它就成了你的雇員。關于錢,最妙的就是讓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你要照常去工作,做個努力的雇員,但要不斷構筑你的資產項。
3、限制消費:先買和后買的天壤之別
富人與窮人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就是:富人最后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會先買下諸如大房子、珠寶、皮衣、寶石、游艇等奢侈品,因為他們想讓自己看上去很富有。
「先買」是付出高額的利息,而「后買」是獲得利息。很好理解吧,人們往往就是在這一進一出之間離富有越來越遠。比如同樣是買新款iPhone這一件事情,如果我克服不了自己的貪婪,刷信用卡透支去買,這就是掉進了陷阱。讀后感·而我克制住了,給自己定個計劃,在不影響其他支出的情況下,定期存一部分錢,等攢夠了再買,這就是避開了陷阱。
不要背上數(shù)額過大的債務包袱,要保持低支出。窮人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其中一個普遍的壞習慣就是隨便動用儲蓄。富人知道儲蓄只能用于創(chuàng)造更多的收入,而不是用來支付賬單。
以上就是我從這本書里學到的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本書看完有一段時間了,屬于那種「后悔沒有早看系列」的,之前因為懶,拖到現(xiàn)在才寫筆記。當時看到的這些醍醐灌頂?shù)挠^點,現(xiàn)在再看看,就像是我早就明白的一樣。
【《富爸爸窮爸爸》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富爸爸窮爸爸觀后感范文02-06
富爸爸窮爸爸讀后感15篇01-23
關于窮孩子富孩子的觀后感03-01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4-07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范文02-21
關于《背起爸爸上學》觀后感01-17
《摔跤吧,爸爸》觀后感范文11-02
寫《爸爸去哪兒》的觀后感02-13
《背起爸爸上學》的學生觀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