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攀登者》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攀登者》觀后感1
“登上去,活著回來!”是電影《攀登者》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
在十一放假期間,我觀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1960年,中國登山隊從珠峰北坡攀登,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珠峰,這一不可能的任務(wù)。但可惜的是,因雪崩的來臨,錄像機的丟失,攀登隊員們并沒有記錄成功登頂?shù)倪@一歷史性時刻。但是,由于沒有影像資料,國際上并不承認中國登山隊員曾從北坡登頂。所以,他們決定再次登珠峰。這一次,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xiàn)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zhàn),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lǐng)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這部《攀登者》在20xx年獻禮祖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永不言敗的民族精神!
令我最難忘的片段便是那登頂?shù)臅r刻。1960年5月,珠穆朗瑪峰第二臺階下,中國珠峰攀登突擊隊三名隊員正在向最艱難,也是最難逾越的第二臺階發(fā)起沖擊,這是他們的第五次沖擊,前四次失敗已經(jīng)耗費了他們太多的體力,這三個人搭起的人梯,隊員曲松林為了攀登上第二臺階,在零下幾十度的雪山,脫掉鞋子,赤腳攀登。在隊員的不懈努力下,中國人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攀登珠峰,對人類發(fā)展來說,并沒有起到實質(zhì)性的推動作用,但這表明了:人活著便是為了爭口氣!這口氣太難掙。為爭這口氣,太多人犧牲,太多人妻離子散,但他們沒有退縮。很多人看到吳京參演的電影,就認為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何錯?多了解中國的過往,必然會對中國有感情。而且此片不僅僅是愛國主義。中國是一個在苦難中壯大的國家,拿命拼,才有今天的輝煌。有比命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國家和民族的榮譽!
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8844.43米,國際最后采用了中國標準。用命換來的數(shù)據(jù),終于爭來了這口氣。
現(xiàn)在的中國之所以能夠傲立世界,背后是一個又一個像登山隊員這樣強大的靈魂支撐我們國家。中國沒有那么完美,但又有哪個國家是完美的呢?
最后,向每一位攀登者致敬。
《攀登者》觀后感2
三十號,母子去看巜攀登者》后,孩子說這部被噴的最多,因為感情戲太多。
我對他說:可能如你所說,可是在我的腦子里并沒有留下太多這種印象,因為在觀影之前,我沒看過任何影評,而你看過一部分。
人們總是會不自覺的相信差評,然后在觀影過程中去找證據(jù)進一步認可。所以觀影前最好不看影評,只看介紹。因為影評是別人的觀后感,看了以后再去觀影容易被別人牽著走。觀影后再去看別人的影評,對比自己的感受,這樣才會更客觀的評價一部電影。
另外,看一部電影,如同讀一本書,你只需“我取”,“水清濯纓,水濁濯足”,關(guān)注打動你的,對你有用的其它的不要太在意。
孩子說:可是電影不是書,有人看到問題就應(yīng)該提出來,劇組才能改進,才能拍出更好的電影。我對他豎起拇指,然后跟他談了我的觀影感受受。
觀看影片閱讀文章,沒有人能準確完整的理解作者的意圖,我個人覺得我們可以學習隊員們?yōu)榱藟粝胗啦环艞壍木瘢m然登山隊解散了十幾年,但他們沒有放棄鍛煉,國家需要,一封信便又聚在一起,雖都已人到中年依然能勝任。當有參訓人員質(zhì)疑訓練科目沒人能在三分鐘內(nèi)完成時,方五洲一言不發(fā),脫下外套,三分鐘內(nèi)完成了全過程。
學習他們?yōu)榱舜_保成功,做足準備,曲松林留在原來的營地十幾年,分析天氣情況,做了大量記錄,甚至能倒背天氣歌。
學習他們的隱忍精神,被誤解時,方五洲沒有抱怨,從一個優(yōu)秀的登山隊隊員下放成鍋爐工,他在哪個位置都認真做自己的事。
學習他們的合作精神,每次登山都制定詳細的方案,各部門都盡職盡責,為了共同的目的密切配合。
學習年輕隊員勇敢擔當,勇于磨煉自己的精神,李國梁說:你們這代人總是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刻站了出來,我們年輕人不鍛煉,什么時候才能從你們身上接過這重擔?
我想我們普通人看電影,除了娛樂,就是能從中學到東西,所以更應(yīng)該關(guān)注正面,淡化瑕疵,我很慶幸自己什么也不懂,所以感覺收獲頗多。
兒子聽了說:俺也是。哈哈,這小子幽默是與生俱來的。
《攀登者》觀后感3
這個國慶假期我過的特別有意義,為什么呢?因為其中一天看了一部特別勵志的電影---《攀登者》。這部電影剛開始描述的是:有一種鳥兒每年冬天都要經(jīng)歷一次艱難的毅力考驗---飛越珠峰到達目的地,在飛越珠峰的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風暴等惡劣天氣而成千上萬的死去,但它們依然頑強的跨越珠峰。
影片講述在我們國家隊員首次攀登到珠穆朗瑪峰時由于攝像機丟失沒有拍攝現(xiàn)場環(huán)境的照片,然后對外宣稱我們已經(jīng)登上珠峰了。很多國內(nèi)外的組織和個人對此很是懷疑,特別是外國人說如果登上珠峰了就應(yīng)該在峰頂上插上中國國旗,并在峰頂360°拍下照片。首次登珠峰的3名隊員身心都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他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的努力卻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他們在度日如年的生活中飽受煎熬。在距離中國首次登峰15年后,國家又重新組織隊員再次計劃從珠峰北坡登峰。之前已登頂?shù)娜爢T方五洲、曲松林、扎西得知消息后也再次加入并作為訓練負責人。
此次登峰人數(shù)也比之前多了不少,有充足的后勤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氣象監(jiān)測等部門作為堅強后盾。但是這次登峰遇到了更大的挑戰(zhàn),首批突擊隊隊長方五洲為了營救氣象監(jiān)測人員遭遇了右臂傷病,不得不中途返回大本營,在這種情況下有個叫李國梁的隊員自告奮勇充當突擊隊長,在登峰的過程中他們又遭遇雪崩,李國梁為保護相機、不拖累隊友而選擇跳崖。此時傷病漸好的方五洲決定再次突擊,在登峰的途中遭遇種種挫折,從最開始的成群結(jié)隊的登山隊員到最后只剩九個人成功登頂,他們不負眾望在珠峰山頂插上五星紅旗,并拍攝360°影像,傳回大本營的那一刻舉國上下無不沸騰,在強有力的證據(jù)面前全世界都在贊嘆中國人完成了一項幾乎世人無法完成的任務(wù),從北坡登頂珠峰,從此世界有了最新的珠峰高度并且是由中國人親手測量的世界新高度。
看了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的國土之所以廣闊,是因為祖國的土地每一寸都沒有分割出去,正是由那些許許多多的無名英雄和烈士的欲血奮戰(zhàn)保存下來的,我們要繼承革命先烈的保家衛(wèi)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的更加美好,向我們的英雄和先烈們致敬!
《攀登者》觀后感4
說來也很巧,20xx年在西安培訓的時候爬過一次“雪山”,記憶中的那座山叫太山?因為當年爬那座山給我留下了太多的陰影,在今后的將近四年的時間了就再也沒有接觸過山之類的活動。而四年后的20xx年正好有機會去了一趟西藏,這次西藏之行又讓我重新爬起了雪山(那座山的名字我也記不太清楚了),可能是因為山下有解放軍吧,才給了我這次爬山的勇氣。這次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腳下開始爬山的,可能因為爬的時候太興奮了吧,當時并沒有感覺到太多缺氧反應(yīng)。
但晚上回到賓館后,吃飯的時候缺氧的反應(yīng)就越來越劇烈了,頭開始又暈又疼,晚上也因為缺氧而導致睡眠很不好,在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頭疼得感覺要炸掉,最后不得不吃藥;據(jù)說劇組拍戲的時候也在西藏那邊拍,真的很敬佩。再說一下那邊氣候,據(jù)說西藏二月份的時候,那邊氣候是真的冷,有的路都要被封掉。雖未親身經(jīng)歷過西藏的冬天,但經(jīng)歷過西藏的七月份就知道冬天的冷是真的難以想象的,例如:我當時爬完山后,因為踩到泥坑中,而不得不導致自己去從山上融化成水的河流中洗腳,本來覺得不會太冰冷,但我腳放進去的瞬間就后悔了,真的太冰冷了吧。不過山上的景色真的很不錯,登的過程中真的值了。
更巧的是這周一,我被領(lǐng)導辭退,正好有一周的時間無所事事,然后失意的我逛B站,看到這個《攀登者》主創(chuàng)見面和放映活動,就不抱太大希望的報名了,沒想到被選中。之前的一些“雪山”和西藏的經(jīng)歷吧,讓我對這部電影的題材特別感興趣?赡茏罱(jīng)歷的挫折比較多吧,自己的淚腺就很發(fā)達,在看的過程中幾經(jīng)淚目,并且提心吊膽、咬牙切齒地為劇中的人物生命安全擔憂。劇情就不劇透了,在看的過程中就覺得這次票房又穩(wěn)了,啊哈哈哈哈哈哈。emmm...放映后的主創(chuàng)見面會,對吳京路轉(zhuǎn)粉,感覺劇外的吳京更親切隨和,沒有一點大牌的感覺;劇中的吳京有點超神,可能劇情需要吧。
《攀登者》觀后感5
國慶假期將至,國慶檔電影也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9月23日,國慶檔電影種子選手之一,由吳京、張譯、章子怡、胡歌等人主演的劇情冒險電影《攀登者》舉行了國慶上映前的全球首場放映,就此,《攀登者》的首輪口碑出爐。
《攀登者》這部電影首先在演員陣容上是毫無疑問全明星陣容,吳京、胡歌、章子怡、成龍、井柏然、張譯等等,都是實力大咖,就憑這些演員陣容,這部電影就已經(jīng)吸引了很多觀眾忍不住要去看了。
根據(jù)9月23日有幸參與《攀登者》全球首映的各位觀影者的反饋來看,目前大家都對《攀登者》這部電影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是首映禮上,上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現(xiàn)場還給大家透露拍電影的一些臺前幕后,那就關(guān)于胡歌拍這部電影時的一些小插曲。
據(jù)董事長任仲倫透露,在拍攝《攀登者》期間胡歌遭遇了家庭的變故,很多粉絲應(yīng)該也都知道,那就是在胡歌拍這部戲期間胡歌的媽媽去世了。在電影中有一段胡歌飾演的楊光在病床上和隊醫(yī)講的話,在胡歌媽媽過世后,胡歌主動要求重拍這段戲,胡歌將這部分情感投入到了角色和情節(jié)演繹中。
雖然聽起來這個小插曲讓大家為胡歌感到心疼,但也直接反應(yīng)出了胡歌對演員演藝事業(yè)的執(zhí)著,以及對自己的高要求,先不管電影中胡歌的表現(xiàn)如何,就胡歌的這種敬業(yè)精神,就值得所有觀眾給他點一個大大的贊。還沒看電影已經(jīng)被他的行為所感動。
《攀登者》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充滿感動和淚點的電影,由于觀影人都簽有保密協(xié)議,并不能對大家透露太多的劇情,但是目前都用了“熱淚盈眶”、“年度最佳”、“震撼感動”等詞來表達了觀影之后的感受,可見這部電影的質(zhì)量已經(jīng)很穩(wěn)了。
20xx國慶檔總共有三部電影是大家最關(guān)注的,除了吳京和胡歌的這部《攀登者》之外,一部是由黃渤、張譯、葛優(yōu)等人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國》,另一個是由張涵予、歐豪、杜江等人主演的《中國機長》,也都是實力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都不容小覷。
至于到底哪部電影將會成為20xx年國慶檔電影中的黑馬,哪部電影將會奪得票房冠軍,現(xiàn)在還不敢提前下定論,大家只能坐等國慶假期見分曉。
《攀登者》觀后感6
今天是國慶放假的第四天,我和我的同學一起看了一場電影《攀登者》主要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27年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但是由于沒有拍下360度環(huán)繞錄像而被世界登山隊否認中國登上了珠穆朗瑪峰,而最初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三人,也各自過自己的生活,其中吳京飾演的方州山去教書了,有一次他講到了他們?nèi)顺晒Φ巧现槟吕尸敺宓氖虑,還把當時帶上珠穆朗瑪峰的化石拿給了學生們看,但是有一個學生不相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還把方州山從珠穆朗瑪峰上帶來的化石打碎了,從此以后方州山再沒有去過那間教室。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組織了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雖然攀登珠峰的過程失敗了好幾次,還有人為此犧牲的,但是登山隊不畏困難,終于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20。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并且還測量了珠穆朗瑪峰的準確高度8848.13米。
這讓我想起來,今年的九月一日《開學第一課》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跡。26歲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被凍傷而做了截肢手術(shù),但是,失去右腿的他沒有放棄夢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發(fā)起挑戰(zhàn),終于在2018年5月,以69歲高齡成功登頂珠峰,站在珠峰峰頂揮舞著五星紅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僅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為他參與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號稱第二臺階的一個九十度的絕壁上架設(shè)了“中國梯”這一壯舉。雖然那是一個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設(shè)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艱難,因為海拔高,本來就缺少氧氣,再加上天氣極寒,他們每做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最終用了一天時間,才將“中國梯”牢牢地架設(shè)在了第二臺階上。此后,相繼有1300多名登山隊員,踩著夏伯渝等人架設(shè)的“中國梯”,從珠峰北端登頂。
經(jīng)歷幾十年的歷程,夏伯渝老人那顆希望五星紅旗在珠峰飄揚的初心,始終激勵著他,即使失去一條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頂,如今的中國已毅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今后的中國將繼續(xù)展現(xiàn)大國壯志,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wǎng)等一系列超級工程建成,讓每一名中國人都為五星紅旗永遠高高迎風飄揚而驕傲、自豪,在前進的道路上,永遠也不能忘記那部掛在世界之巔的“中國梯”。
《攀登者》觀后感7
珠穆朗瑪峰,世界最高峰,人們一直都想征服他,但是征服他談何容易,影片《攀登者》就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講了在1960年中國組建了第一支登山隊,想要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也遇到了許多危險,在臨近山頂時,他們遇到雪崩,老隊長犧牲了,為了完成老隊長的遺愿,他們繼續(xù)前進,在準備宿營時,突遇十級大風暴,也為了救人,他們不小心把相機掉到了山下,所以這次登頂雖然成功但并沒有得到一些西方國家的認同。然而,他們并沒有放棄,在做了充分的準備之后,1975年再次沖頂,第一次沖頂他們錯過了最佳的登頂時期,遇到了大風暴,隊員受傷,登頂失敗。第二次他們繼續(xù)沖頂,可是他們走到第二臺階時,有一名隊員踏空,導致氧氣罐飛落,砸中走在隊尾的隊長,大家又滑了下來,而且還遇到了冰崖,在這危急時刻,隊長割斷繩子,犧牲了自己,保全了大家,第二次登頂又失敗了。就在大家要放棄的時候,氣象組的專家又意外發(fā)現(xiàn)了珠穆朗瑪峰的第三次窗口期,但國家氣象局并沒有認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不錯過時機,盡快登頂,他們再一次做了周密的安排,氣象組隨同登山,時刻監(jiān)測天氣情況,尋找最合適的登頂時間,在氣象組的幫助下,在第二臺階前他們終于錯開了大風暴,9人登頂成功,而氣象組的主任卻因高原反應(yīng),永遠地留在了珠峰。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最頂端,向全世界人民宣告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壯舉!這一刻,無比的激動人心,這一刻,我們也終于測算出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8848.13米。
看完這部電影,我被登山隊員們堅忍不拔,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深深震撼了。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永遠都是一個攀登者,我要學習他們這種精神,克服困難,永不言敗,去攀登那一個個“珠穆朗瑪峰”!
《攀登者》觀后感8
9月30日由吳京和章子怡領(lǐng)銜主演的#電影攀登者#就要上映了。為了給電影造勢,《攀登者》預(yù)告片也與觀眾見面了。網(wǎng)友在看了預(yù)告片后,紛紛對吳京豎起大拇指,感嘆他拍戲太拼命了。在腿傷未愈的情況下,吳京就親自做起了大量的動作戲,跑、跳、跪、爬全部由自己親自完成。
吳京電影大賣不是沒有道理。電影《哪吒》秘鑰第二次延期后,讓不少網(wǎng)友期待這部作品能突破50億大關(guān)。如果成真,那國產(chǎn)電影將會有兩部超過50億大關(guān)的作品了,另一部就是吳京自導自演的《戰(zhàn)狼2》,目前的票房為56.39億。
《戰(zhàn)狼2》能夠取得這么大的成就,與吳京的拼命分不開,為了拍出最好的效果,他可以在水里泡上13個小時,餓了就在水里啃個饅頭。拍跳水戲,為了真實,他就真的往海里跳,如果不是有快艇,恐怕吳京現(xiàn)在都得與世長辭了。
據(jù)統(tǒng)計,從拍戲開始,吳京的受傷次數(shù)多大60多次,最嚴重的的時候關(guān)節(jié)里面都爛了。甚至與謝楠結(jié)婚時,他都得住著拐杖。吳京能夠有今天的成就,與自己的努力分不開,同樣也包含著妻子的付出。
兩人相識于謝楠的節(jié)目里,吳京突然就問謝楠有沒有男友。在得到了滿意答案后,兩人就交換了聯(lián)系方式,不久之后,兩人就公布了戀情,并于20xx年正式舉行婚禮。
《戰(zhàn)狼1》的成功讓吳京有了拍《戰(zhàn)狼2》的打算。但他卻遭遇了各種白眼,甚至原定的女主再開拍之前臨時抬高片酬。這都不算什么,最讓吳京頭疼的就是資金短缺問題,于是他賣了自己的房子。對于丈夫的決定,謝楠說可以付出全部,她也愿意跟著丈夫回到以前的苦日子,甚至以后自己可以養(yǎng)這個家,養(yǎng)吳京。
為了能讓吳京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謝楠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近日,就有記者又雙叒叕拍到了謝楠來接兒子放學的照片。只見謝楠的穿著非常普通,兒子吳所謂也像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并不像某個明星家的閨女一身名牌。
現(xiàn)在謝楠又為吳京生下了二兒子,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就算偶爾復(fù)出,也沒有忘記家庭,正是有謝楠的存在,才讓吳京無所顧忌,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演戲中。能夠娶到謝楠是吳京這輩子最大的福氣了。不過還要勸一下吳京,該休息還是要休息,要好好養(yǎng)傷別那么拼命了,不要再讓妻子擔心了。
《攀登者》觀后感9
十月二號,很榮幸能看到電影攀登者,這一部給了我多感動的電影。1960年,我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zāi)害,農(nóng)業(yè)欠收,人民食物供應(yīng)不足;蘇聯(lián)單方面決定撤走專家、撕毀經(jīng)濟建設(shè)合同,更加重了我國經(jīng)濟困難。而同時,中國和印度還因為西藏邊境有較激烈的沖突。所以,當時的中國正處于蘇聯(lián)斷開援助加上自然災(zāi)害,以及邊境爭端的內(nèi)憂外患的三年困難時期。于是,在這樣的國情下,中國人完成登頂珠穆朗瑪峰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一方面,這次成功不僅鼓舞了全國人民,增強了全國人民建設(shè)新中國的信心,而且也提升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說完了時代背景,就讓我聊聊影片吧。整部影片十分生動的再現(xiàn)了當時中國登山隊完成此次登山任務(wù)的艱巨以及決心。在影片一開頭就重現(xiàn)了1960的登山場景,老登山隊長在登山過程中壯烈犧牲,轉(zhuǎn)而由方五洲臨時接替隊長帶領(lǐng)僅剩的三名隊員登上山頂。但由于攝影機的丟失,導致他們未能拍下360度的山頂照片,因而國際并不承認中國人登山珠穆朗瑪峰。但這些登山隊員依舊未曾放棄心中的理想,當祖國再次召喚他們的時候,他們依然義無反顧,一身熱忱投身登山事業(yè)中。在經(jīng)過艱苦的奮斗后,終于再次于1975年登上珠峰。
影片中的人物,無論是方五洲,曲松林他們的永不退縮,還是李國梁的主動請纓登上珠峰,都能深刻的體會出中國人的脊梁和骨氣以及一種為了理想而獻身的高貴精神。無論是徐纓的以身殉職,還是黑牡丹凝望相片的自泣也用那深深的愛一次又一次打動著我的神經(jīng)。當然徐纓的身上也還深深的體現(xiàn)出一種格盡職守,不懼艱苦的精神品質(zhì)。
我時常仰望著星空,思考自身的存在。常常因為那生命中的種種而自我懷疑。曾經(jīng)有人問攀登珠峰的人:“為何非要登上它呢?”那人回答:“因為它就在那里!”如今我對理想追求的詮釋大抵也是如此吧。攀登珠峰的過程中,一次次風暴,猶如生命中的一次次打擊,或許它不會像風雪那樣讓我凍傷,但卻會枯萎和荒蕪我的心靈。于是,我常常一個人坐在未名湖旁,坐在黑暗中,緩緩澆灌我枯萎的心靈,讓它的生機愈發(fā)濃郁,靜靜傾聽內(nèi)心的聲音,讓我一直牽著我自己的手向前走。不求珠峰,我只想在歲月的每一次轉(zhuǎn)角大喊:“我要將夢想進行到底!”
《攀登者》觀后感10
假期,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攀登者》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發(fā)起挑戰(zhàn),然而因為雪崩,登山隊員方五洲不得已丟掉了攝影機。完成了世界首次被迫登頂這一世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就因為沒有留下影像資料,這次登珠峰甚至不被國際認可。
從1960到1975,中國的攀登者們遭到了15年的質(zhì)疑與屈辱。第一代的攀登者們的遺愿如猶在耳,第二代攀登者們再次出發(fā),向著世界第一高峰發(fā)起沖擊。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lǐng)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xiàn)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zhàn)......看完電影《攀登者》讓我想起來,今年的九月一日《開學第一課》夏伯渝老人的英雄事跡。
26歲的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被凍傷而做了截肢手術(shù),但是,失去雙腿的他沒有放棄夢想,先后五次再向珠峰發(fā)起挑戰(zhàn),終于在2018年5月,以69歲高齡成功登頂珠峰,站在珠峰峰頂揮舞著五星紅旗。
然而,令他自豪的不僅僅是站在了世界最高峰,更是因為他參與了1975年中國登山隊在珠峰北坡8600米高度,號稱第二臺階的一個九十度的絕壁上架設(shè)了“中國梯”這一壯舉。雖然那是一個十分普通的梯子,但是在架設(shè)的過程中也是十分的艱難,因為海拔高,本來就缺少氧氣,再加上天氣極寒,他們每做一個動作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最終用了一天時間,才將“中國梯”牢牢地架設(shè)在了第二臺階上。此后,相繼有1300多名登山隊員,踩著夏老他們架設(shè)的“中國梯”,從珠峰北端登頂。
經(jīng)歷幾十年的歷程,夏老那顆希望五星紅旗在珠峰飄揚的初心,始終激勵著他即使失去雙腿也一定要站在峰頂如今的中國已毅然屹立于世界東方,今后,中國將繼續(xù)展現(xiàn)大國姿態(tài),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wǎng)等一系列超級工程建成,讓每一名中國人都為五星紅旗永遠高高迎風飄揚而驕傲、自豪,但是,永遠也不能忘記那部掛在世界之巔的“中國梯”。
《攀登者》觀后感11
9月20日,電影《攀登者》發(fā)布了人物預(yù)告,繼《戰(zhàn)狼》系列、《流浪地球》之后,吳京又將為我們帶來新的電影作品。據(jù)悉,吳京這一次又是帶傷演戲,并且在劇中傾注了真情實感,他出演的角色“方五洲”,被稱為是“這個電影的靈魂”。
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稱,吳京是“用真情實感去演”,在預(yù)告片中可以看到,吳京非常入戲,一個鏡頭已經(jīng)拍完了,吳京還在情緒中沒有走出來,拿紙擦眼淚和鼻涕,演員張譯看得十分動容,走上前去給吳京一個擁抱。
在拍《攀登者》這部電影時,吳京腿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康復(fù),所以經(jīng)常拍著戲就會出現(xiàn)傷痛,而且還要做許多跳、摔、跪之類的動作,沒有完全好的腿傷變得更加嚴重了,可以看到吳京的腿部使用了機械固定,還雙手拄著拐杖。
胡歌贊吳京:“在工作中像中流砥柱一樣”,可以看吳京在這個劇組中的重量。從照片中可以看到,為了拍這部電影,吳京變滄桑了不少,甚至胡子都很長了還沒有刮。
工作上的吳京非常認真嚴謹,然而在拍戲之外的時間,吳京表現(xiàn)得像個活潑的大男孩,今年已經(jīng)45歲的他,會在片場做出很多小男孩才會做的動作,井柏然稱吳京永遠像一個大男孩一樣。
這部電影有很多鏡頭看起來都非常驚險,在拍攝時會遇到更大的困難,從劇照中可以看到,拍攝在海拔很高的地方,吳京需要拿著氧氣瓶。據(jù)悉這部電影的拍攝地點在崗什卡雪峰,位于青海省,海拔在5200米以上,拍攝環(huán)境相當惡劣。
譚維維、章子怡、吳京等紛紛發(fā)微博為電影做宣傳,看評論中的網(wǎng)友也是非常期待,“ 最后一躍不知道干嘛,就是好感動!國慶必看!”“票房大賣,30號不見不散”、“ 加油,一定會去電影院捧場”。
電影《攀登者》在9月30日上映,在十一國慶檔有不少好電影都要上線,比如《中國機長》,還有《我和我的祖國》,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忙不過來,但是一定要去看,相信吳京拍的電影不會令觀眾失望。
《攀登者》觀后感12
電影《攀登者》根據(jù)真實歷史改編,講述了中國登山隊在1960年與1975年兩次向珠峰發(fā)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wù),并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是一部氣勢恢宏、極富視覺沖擊力的大片。在1960、1970物質(zhì)匱乏年代里,中國登山隊員實現(xiàn)首次從北坡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峰的壯舉本身蘊含了大量看點,極寒氣候、缺氧環(huán)境、險峻的大山、陌生的征途、瞬息萬變的極端天氣,構(gòu)成阻擋主人公登頂?shù)闹刂卣系K,使得影片在呈現(xiàn)人與自然搏斗的視覺奇觀之外也擁有飽滿的情節(jié)張力。
《攀登者》真正動人之處卻并非情節(jié)和畫面,而是全片洋溢的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特有的攀登者精神。這種精神貫穿全片、蕩氣回腸,讓我們走出影院仍激動不已。
所謂攀登者精神,首先是一種不畏艱險、排除萬難、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眾所周知,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被稱為世界第三極,常年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登上它需要超強的體力、耐力和高超的技巧,這是一座讓人望而生畏的神山。而從常年得不到日照的大山的陰面,也就是位于我國境內(nèi)的珠峰北坡登頂更是難上加難,前無古人。然而,沒有什么困難能嚇到英雄的中國人民。1960年,在國家還處在三年自然災(zāi)害的艱苦條件下,中國登山隊員硬是以簡陋的登山裝備實現(xiàn)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北坡登頂。此后,又在1975年再次登頂,并完成了首次覘標測繪,測得珠峰的高度為8844.43米,這一高度后來為世界采用。
看完這個電影,讓我深有感觸,不管在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wù)。格局決定結(jié)局,態(tài)度決定高度。這個時代需要攀登者,更需要攀登精神,希望影片可以讓更多觀眾看到登山前輩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攀登者精神。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還是將來,這種精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
《攀登者》觀后感13
國慶期間,我看了電影《攀登者》。
這部電影是以我國登山運動員,于1960年和1975年兩次攀登珠峰的故事改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我們中國和尼泊爾爭珠峰主權(quán),雙方存在了不少爭議,在一系列談判中為了占據(jù)主動,我們中國人就向珠峰發(fā)起挑戰(zhàn),最終我們中國登山運動員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峰,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wù)。從此,珠峰上飄起了五星紅旗。對此,有一些國家還不予承認,說沒有影像資料。15年后,我國登山隊員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lǐng)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zhàn)世界之巔。經(jīng)過千難萬險,經(jīng)歷生死考驗,在懸崖峭壁上搭建了30米的云梯,最終又一次登上了珠峰,首次精確測量出珠峰的海拔高度----8848。43米。
電影再現(xiàn)了自然環(huán)境的險象叢生,使人害怕;再現(xiàn)了歷史故事的真實畫面,讓人緊張;再現(xiàn)了我國登山運動員的英雄形象,更是給人以振奮與激勵。以方五洲為代表的我國登山運動員那堅毅的神情、堅定的目光,傳遞出了一往無前的信念和決心;那手腳并用、腳蹬肩頂?shù)呢撝嘏逝,刻畫出了勇往直前的堅定和勇氣。他們在裝備和物質(zhì)十分匱乏、環(huán)境險惡的艱苦條件下,就是憑著勇氣、毅力和決心,完成了史無前例的壯舉。他們展現(xiàn)的就是我們偉大的中國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為國登頂,寸土不讓的愛國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頭頂信仰,心懷夢想的自信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面對生死,勇往直前的無畏精神。
這種精神就是團結(jié)向上,共赴職責的擔當精神。
影片還告訴我們: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家,一個人,自己的山自己攀上去,自己的事自己做起來。“攀”字,告訴我們要攻堅克難,戰(zhàn)勝艱難險阻;告訴我們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上。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做強了,我們才能立世于不敗。
致敬,攀登者!為了富民強國的攀登者!
《攀登者》觀后感14
《攀登者》電影的原型史實介紹,轉(zhuǎn)自鄧鉑鋆。中國人首次攀登珠峰是在冷戰(zhàn)氣氛最緊張的年代,某人溜到了印度,印度自此借機不斷干涉我國內(nèi)政,對我國有領(lǐng)土野心。
中蘇決裂之后,面臨重大經(jīng)濟困難的中國一個宣示有能力獨立解決問題、有能力憑借自己的手段排除艱難的標志。有關(guān)部門擠出寶貴的外匯采購重要物資并派專機運輸。為了幫助登山隊節(jié)省路途上的體力,日喀則修筑了一通向珠峰的現(xiàn)代意義上的行車公路(雖然很簡陋)。登山活動并不太平。由于當?shù)嘏逊顺鰶],登山隊由一支150人的軍隊保衛(wèi),所有登山隊成員都攜帶防身,因為登山行動前夕剛剛有一批解放軍的醫(yī)務(wù)人員遭到匪軍襲擊犧牲。登峰醞釀期間,中國正與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中國提出平分珠峰,尼泊爾嘲諷:“貴國都沒爬上去過,憑什么分一半?”同時,從當年開始操作了六十年“猴戲”的印度一直對存在企圖,印度登山隊計劃攀登珠峰,宣示力量存在。在新一輪中尼邊界談判前夕,聽聞印度登山隊即將取得成功的高層下令,“登山隊200人因為傷病只剩下19人符合登頂條件不要緊,只剩下一個人也要爬上去”。
接到命令的時候,登山隊因為接連的惡劣天氣和意外遭遇重創(chuàng)。多名沖頂種子選手受傷,2名隨行進行冰川研究和氣象觀測的青年科學家遇難。根據(jù)天氣預(yù)報,下一次惡劣天氣將在2天后襲擊珠峰,一行人決定下撤。接到了沖頂命令之后,登山隊召開動員大會,紅旗下宣誓,選擇4名尚保有實力的選手組成突擊隊,沖頂珠峰。突擊隊隊長突發(fā)身體不適,不得不離隊,又一名沒有準備的后備隊員補上缺額。這位隊員本來是執(zhí)行攝像任務(wù)的。為了避免更多的犧牲,多名適應(yīng)高山氣候的執(zhí)行物資后援支持的藏胞隊員下撤,本來他們要跟隨登頂突擊隊前往海拔8200米處,幫助突擊隊搬運輜重。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經(jīng)驗不足導致的判斷失誤,登頂4人攜帶物資明顯不足,并消耗了大量體力搬運物資。
《攀登者》觀后感15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電影院看了電影《攀登者》,是我最喜歡的電影明星吳京主演的,電影講述的是中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電影很精彩,看完以后我覺得:《攀登者》
第一,攀登者精神,是一種不畏艱險、排除萬難、人定勝天的大無畏精神。
電影中登山隊員們在登山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遇到大風、雪崩、冰裂縫等困難,但是他們都努力克服了這些困難,他們用登山鎬固定住自己,需要有很強的力量。
第二,攀登者精神是一種堅持不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電影中氣象局預(yù)報登山的“窗口期”已經(jīng)消失了,決定已經(jīng)要撤退了。但是電影中的女科學家發(fā)現(xiàn)還有希望,她和吳京演的登山隊長都沒有放棄,最后在克服了惡劣天氣的困難之后,終于成功登頂。
第三,攀登者精神是一種甘為人梯、甘于奉獻的自我犧牲精神。
電影中當?shù)巧疥爢T到達第二臺階的時候,山壁幾乎是完全垂直的,而且全是冰,這個時候中國的隊員們用疊羅漢的方式搭了人梯,最終成功登頂。第一次登頂?shù)臅r候,隊員為了避免把當人梯的隊友踩上,他把有釘子的登山鞋脫了,光腳爬山,最后腳凍傷了。
第四,攀登者精神是一種團結(jié)一致、相互協(xié)作、共克難關(guān)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登山的過程中,會遇到大風口,隊員們用繩子把每個人都系在一起,這樣隊伍就不至于被風吹散。有一次大風來的時候,把一塊大石頭都吹落下來了,差點砸到隊員,他們合力把梯子移開,成功躲過了石頭。
最后,攀登者精神更是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愛國主義精神。
電影的最后,隊員們在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插上了五星紅旗,代表著這座山真正是屬于中國的,因為中國人成功地從北坡攀登上了頂峰,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
我愛我的祖國,我更為我的祖國而感到驕傲!
【《攀登者》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攀登者觀后感09-04
觀后感作文讓生命充滿愛觀后感01-15
《圓明園》的觀后感12-19
《猛龍》觀后感12-20
畫皮觀后感12-20
《血仇》觀后感12-20
《婚紗》的觀后感12-20
《知青》觀后感12-21
《國歌》觀后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