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商頌·那》原詩
【原詩】
猗與那與⑴!置我鞉鼓⑵。奏鼓簡簡⑶,衎我烈祖⑷。
湯孫奏假⑸,綏我思成⑹。鞉鼓淵淵⑺,嘒嘒管聲⑻。
既和且平,依我磬聲⑼。於赫湯孫⑽!穆穆厥聲⑾。
庸鼓有斁⑿,萬舞有奕⒀。我有嘉客,亦不夷懌⒁。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⒂。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⒃,
顧予烝嘗⒄,湯孫之將⒅。
【注釋】
⑴猗(ē)與那(nuó)與:猶“婀歟娜歟”,形容樂隊(duì)美盛之貌。與,同“歟”,嘆詞。
、浦茫褐玻Q立。鞉(táo)鼓:一種立鼓。
、呛喓啠合舐曉~,鼓聲。
、刃b(kàn):歡樂。烈祖:有功烈的祖先。
、蓽珜O:商湯之孫。奏假:祭享。假,“格”的假借。
、式棧嘿浻,賜予。思:語助詞。成:成功。
、藴Y淵:象聲詞,鼓聲。
、虈G(huì)嘒:象聲詞,吹管的樂聲。管:一種竹制吹奏樂器。
、晚啵阂环N玉制打擊樂器。
、戊叮╳ū):嘆詞。赫:顯赫。
、夏履拢汉兔狼f肅。
⑿庸:同“鏞”,大鐘。有斁(yì):即“斁斁”,樂聲盛大貌。
⒀萬舞:舞名。有奕:即“奕奕”,舞蹈場面盛大之貌。
、乙嗖灰膽▂ì):意為不亦夷懌,即不是很快樂嗎。夷懌,怡悅。
、幼鳎褐感兄。
、詧(zhí)事:行事。有。╧è):即“恪恪”,恭敬誠篤貌。
、疹櫍汗忸。烝嘗:冬祭為烝,秋祭為嘗。
、謱ⅲ河又
【韻譯】
好盛美啊好繁富,在我堂上放立鼓。敲起鼓來響咚咚,令我祖宗多歡愉。
商湯之孫正祭祀,賜我成功祈先祖。打起立鼓蓬蓬響,吹奏管樂聲嗚嗚。
曲調(diào)和諧音清平,磬聲節(jié)樂有起伏。商湯之孫真顯赫,音樂和美又莊肅。
鐘鼓洪亮一齊鳴,場面盛大看萬舞。我有助祭好賓客,無不歡欣在一處。
在那遙遠(yuǎn)的古代,先民行止有法度。早晚溫文又恭敬,祭神祈福見誠篤。
敬請先祖納祭品,商湯子孫天佑助。
【賞析】
《那》是《商頌》的第一篇,同《商頌》中的其他幾篇一樣,都是殷商后代祭祀先祖的頌歌。與《頌》詩中的大多數(shù)篇章不同,《那》主要表現(xiàn)的`是祭祀祖先時(shí)的音樂舞蹈活動,以樂舞的盛大來表示對先祖的尊崇,以此求取祖先之神的庇護(hù)佑助。
此詩不但本身就是配合樂舞的歌辭,而且其文字內(nèi)容恰恰又是描寫這些樂舞情景的。詩中所敘述的作為祭祀儀式的樂舞,按照先奏鼓樂,再奏管樂,再擊磬節(jié)樂,再鐘鼓齊鳴,高唱頌歌跳起萬舞這樣的順序進(jìn)行;最后,主祭者獻(xiàn)祭而禮成。
詩首句便用兩嗟嘆之詞,下文又有相當(dāng)多的描繪樂聲的疊字詞“簡簡”、“淵淵”、“嘒嘒”、“穆穆”,加上作用類似疊字詞的其他幾個(gè)形容詞“有斁”、“有奕”、“有恪”,使其在語言音節(jié)上也很有樂感,其一氣渾成的體勢,仍使它具有相當(dāng)?shù)膶徝纼r(jià)值。
篇中的“奏鼓簡簡”、“鞉鼓淵淵”,這些摹聲的雙音疊字詞,前一字發(fā)重音,后一字讀輕聲,通過強(qiáng)——弱次序體現(xiàn)了鼓聲的力度,又通過樂音時(shí)值的組織體現(xiàn)了長短的節(jié)奏!胺攴辍、“簡簡”、“淵淵”應(yīng)是對獸皮鼓聲的摹仿,“將將”、“喈喈”、“喤喤”則應(yīng)是對金屬鼓聲或鐘鼓合聲的摹仿,它們形象地再現(xiàn)了或深沉或明亮的不同音色。
【《詩經(jīng)·商頌·那》原詩】相關(guān)文章:
那山那水作文02-09
那山,那水,那人作文09-11
那腳印那親情850字作文01-28
那月那橋作文2篇05-24
橋頌的作文05-06
公劉詩經(jīng)03-25
詩經(jīng)《出車》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