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教師的建議》精選讀書筆記
《給教師的建議》是前蘇聯(lián)B.A.蘇霍姆林斯基所著,是本教育經(jīng)典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具有很強的可讀性。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一:《怎樣才能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
摘抄:
我堅定地相信,誘使兒童自覺地、刻苦地從事惱力勞動的一種最強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賦予他的腦力勞動以人情味兒,使他感到愿意給自己的親人(媽媽、爸爸)帶來喜悅是一種高尚的情操。
如果你想做到使兒童愿意好好學習,使他竭力以此給母親和父親帶來歡樂,那你就要愛護、培植和發(fā)展他身上的勞動的自豪感。
為了保持這種樂觀主義的火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使母親和父親也能(形象地來說)守護著兒童的知識的搖籃,直接參與對兒童的教學,跟兒童一起為他的進步而高興,關(guān)心他的成功和憂愁。
喚起兒童對知識和書籍的濃厚興趣;把游戲和有目的的腦力勞動結(jié)合起來;不斷地保持兒童跟家長的精神交往。
母親和父親打心眼里關(guān)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
一個孩子很輕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個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
感受:
蘇老說,要想使兒童好好學習,就要培養(yǎng)他勞動的人情味,使他能夠感到好好學習能讓父母高興這是一種崇高的品格。其實,我想,這種美好的品格何止于對于兒童,其實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也是如此。
我有一位叫曉彤的學生,他是位男生,性格有點內(nèi)向,但是他很善良,這一點從他的周記、從他的作文以及從他跟我的接觸中看出來。
他能了解到父母的不易,他能從父母的言行中感受到深沉的親情,他能對我給予他小小的幫助而感恩于我……他更想讓自己的成績好一些,來報答他的.父母。
上次三月考,他一卷不理想18分(滿分36),總分98分(滿分150);此次,他一卷30分,總分116.5分。一卷提高了12分,二卷提高了6.5分,總分提高了18.5分。這是多大的進步啊!我想,這就是親情的力量,這就是他具備善良品格的意義。
寫到這里,不由想到了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一段,他說,有一位朋友,在談到寫作的初衷時,說了這么一句:“為了我母親!”多么單純多么善良的想法啊。因此,語文教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將學生內(nèi)在的善良激發(fā)出來,將此作為他刻苦學習的動力。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二:《智育的真諦》
摘抄:
智育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進行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智育歸結(jié)為積累知識。在教養(yǎng)程度和智力訓練程度之間,在學校里所獲得的知識分量和智力發(fā)展程度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雖然后者也有賴于知識的分量。智育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它包括世界觀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創(chuàng)造方向性的形成,與個性的勞動、社會積極性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智育對于人之必不可少,不僅是為了勞動,而且是為了精神生活的充實。無論是未來的數(shù)學家,還是未來的.拖拉機手,都應當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都應當成為聰明的人。智慧應當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認識生活的全部復雜性和豐富性。如果智慧只是被訓練去從事狹窄的職業(yè)勞動,那么生活就會變得貧乏、沉悶。
感想: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作為學生,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真的,從小時候,到現(xiàn)在,對“德智體美勞”中的“智”的理解很狹隘,我一直以為,“智”嘛,就是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今,讀了蘇老的這條建議,我方知道自己的淺陋。
如今,身為一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智育,最主要的就是要教給學生如何思考(這里不敢妄談教給學生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因為我覺得,我還沒有那個能力),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我以前聽說過一句話,大致意思說,如果一個人很聰明,但他的人品不好,那么,將來,他對社會、對他人的破壞性會很大,F(xiàn)在來看這句話,我覺得,這種人應該只是單純智商高,知識豐富;缺乏了正確的世界觀。因而,這種人不會憑借他的智慧“給人以享受文化財富和審美財富的幸福”。
明白了這一點,我會在學生的智育方面努力。加油!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三:《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jīng)驗》
摘抄:
在一個有幾十名教師組成的集體里,要比在小型學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在大的教師集體里,總有些有經(jīng)驗的教師。
你,作為教育舞臺上的一名新手,幾乎能夠向每一位教師學到東西,哪怕他比你早工作只有幾年。但是學習別人的經(jīng)驗要注意節(jié)約時間。如果你一個挨一個地去聽所有教師的課,那是很難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領(lǐng)的。
我建議你先看看所有低年級教師的學生的練習本。如果你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兒童練習本里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這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里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這樣,你就到這個班的教師那里去聽課吧。
字寫得好壞。既取決于兒童閱讀得怎樣,也取決于他們閱讀的數(shù)量。
要知道,學習優(yōu)秀經(jīng)驗,這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也很強:他們能一眼下去就抓住好幾個詞和句子成分,能在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因此他們在朗讀時就有抑揚頓挫,表現(xiàn)出豐富的感情色彩。你在仔細地觀察閱讀教學法,但是你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意外的新東西。你再去聽一次課,以后就接連地聽下去。你把一切都跟自己上的課加以對比……
良好的閱讀是取決于多種因素的:學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兒童在小時候聽過哪些故事,學生有沒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教師是否注意知識和實際能力的相互關(guān)系,等等。你會得出結(jié)論:在教育工作中,沒有一種結(jié)果是單靠某一項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這般去做,就一定會得到這樣或那樣的結(jié)果。每一種結(jié)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種、上百種乍看起來跟所研究、觀察、探索的對象相距很遠的,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因素決定的。
提高教育技巧——這首先是要自己進修,付出個人的努力,來提高勞動的素養(yǎng),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養(yǎng)。沒有個人的思考,沒有對自己的勞動尋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學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議的。?
你對年長的同事們的經(jīng)驗研究和觀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chǔ)上,你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舉例來說……:今天把種子播種到修整得極好的土壤里去,卻遠不是明天就會長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許多情況下,要經(jīng)過若干年才能對它作出評價。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規(guī)律性之一。它要求我們始終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
感想:
記得在我剛參加工作那幾年,我也是經(jīng)常聽老教師的課,而后,覺得人家哪里講得好,便搬到自己的課堂上來,可總覺得,和人家原來的課堂味道不太一樣。
后來,我讀 李鎮(zhèn)西老師的《聽李鎮(zhèn)西講課》,才明白,一味地照搬人家的東西進課堂是最不科學的,因為這些都是外在的東西,關(guān)鍵是學習人家授課的理念,理念有了,才會真正的從行動上動起來。
今天,我又讀了蘇老的這條建議,又懂得了,人家課堂表面的“好”,是與許多因素相關(guān)的:學生的,教師的;學生小時候的,學生如今的;教師自我的修養(yǎng),教師思想的修養(yǎng),教師的自我反思等等。
盡管,而今,很少聽同事們的課,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向他人學習。自己在做題備課方面,有疑問,和同事探討,自己查資料,到網(wǎng)上找相關(guān)信息;參加煙臺市的聽課活動,研究人家的教學理念;參加煙臺市的教研活動,聽聽同行有經(jīng)驗教師的交流,聽聽教研員老師的分析……同時,反思自我,抓緊時間盡量多的讀書。我想,只要心中有不斷進取的意識,只要從行動上不斷努力,我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自我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32篇)08-26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2000字(通用27篇)12-09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4-07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讀書筆記(通用29篇)08-09
讀《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07
《給教師的建議》閱讀心得04-21
教師讀書筆記范文05-09
給教師的建議學習心得04-11
給老師的建議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