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儒林外史前三十回章節(jié)概括
《儒林外史》從名字即可看出,滿篇寫的是讀書人即知識分子群體里的事情。是對那些在封建科舉禮教下人性腐敗的儒生的極盡諷刺,全書也主要反映了當時的一種世俗風氣。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儒林外史前三十回章節(jié)概括,歡迎閱讀。
儒林外史前三十回章節(jié)概括:
●第一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錯名流隱括全文
王冕七歲喪父, 十歲給人放牛,十七八歲靠畫畫掙錢,不滿二十歲就把"天文、地理、經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他不求官爵,不交朋友,終日閉門讀書,十分仰慕屈原。
危素喜愛他的畫,讓時知縣派人約他相會,他裝病不見;時知縣"屈尊"去訪,他又外出不見。吳王朱元璋特來拜訪,王冕認為此法一立,文人有厄,便隱居不出,后病逝會稽山中。
●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上第 夏總甲推薦周進在薛家集學堂做館。
王舉人在庵里避雨,大吃大喝,周進只能吃老菜葉、喝白開水。次日雨住,王舉人走了,他替人家打掃雞骨頭等。
周進因沒巴結夏總甲,被辭館失業(yè)。隨姐夫金有余到省城做買賣。周進參觀貢院。見了號板,一頭撞去,不省人事。
●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周進被眾人救活后,扯著號板大哭,直哭到口里流出血來。
眾人把他抬到一個茶棚,湊銀子與周進納監(jiān)進場。進頭場,"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果然中了。汶縣的人"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京試又中了進士。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
周進赴任,決心不屈真才。
周進把范進的卷子看到第三遍時,連連稱贊,在試卷上畫了三個圈,填上"第一名"。
魏好古等約范進去鄉(xiāng)試,范進因沒盤費,與岳丈商議,被罵得狗血淋頭。
出榜那日,家里無米下鍋,母親叫范進拿著老母雞去換米。三騎飛馬來報,說范進中了,老太太請人去找回兒子。
范進見了升掛的報貼,喜出往外拍手大笑,說著"我中了",一交跌倒,不省人事。老太太用白開水把他灌活,他一邊笑,一邊向外面跑去。
胡屠戶一個嘴巴把范進打暈了,喘息過來后不瘋了。
張鄉(xiāng)紳與范進拉扯世兄弟,送給五十兩銀子為賀禮,并邀范進搬到他東門大街上去住。自此,前來奉承的,送田產的,送店房的,投靠為仆的,樣樣都有,幾個去住。自此,前來奉承的,送田產的,送店房的,投靠為仆的,樣樣都有,幾個月后,家境大變。老太太得知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喜昏頭腦,大笑一聲,向后跌倒,不省人事。
●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吃官司
打秋風鄉(xiāng)紳遭橫事
范舉人請眾僧人念經,追薦老太太升天,七七之后范舉人謝了孝,張敬齋替范舉人為安葬之事出謀劃策。
在關帝廟小憩時,嚴貢生竭力鼓吹"湯父母"的"廉潔慈祥",以及對他的"厚愛",并表白自己"從不曉得沾人寸絲半粟的便宜"。正說話時嚴貢生家小仆人來說"早上關的那口豬,那人來討了,在家里吵哩!"
湯知縣為一回民送牛肉事聽信張敬齋的話,用一大枷把那回民枷了,并將五十斤碎牛肉堆在枷上示眾,第三日老師傅被枷死了,眾回民不服,聚眾到縣衙門口鬧事。
●第五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jiān)生疾終正寢
嚴貢生胞弟嚴監(jiān)生的大妻王氏臥病不起,次妻趙氏精心侍奉。一日王氏對趙氏說:"我若死了,就把你扶正做個填房",趙氏聽了忙把嚴監(jiān)生請來,把奶奶的話說了。第二天嚴監(jiān)生叫二位舅爺來說定了,并要趁王氏眼見讓他倆"同拜天地"。
嚴監(jiān)生積勞成疾,中秋以后,一連三天不能說話,晚間擠一屋人,桌上點盞燈,嚴監(jiān)生把手從被子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眾人迷惑不解,只有趙氏心里明白。
●第六回
鄉(xiāng)紳發(fā)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
那盞燈里點了兩莖燈草,嚴監(jiān)生恐浪費了油,所以老伸著兩個指頭,趙氏挑去一根他才斷氣。
嚴貢生回鄉(xiāng),途中突然發(fā)病,吃了自帶的"云片糕"病好了,剩余幾片船粗偷吃了。船到岸后,因船家水手討喜錢,嚴貢生追問云糕下落,發(fā)怒要把向家送到湯老爺衙里問罪。搬行李的攔住求情,嚴貢生才饒了船家,但未付一分船錢就揚長而去。
趙氏之子死后,立嚴貢生兒子承繼,管了嚴監(jiān)生的家,把趙氏趕到廂房去住。趙氏到縣衙喊冤,湯知縣判為"仰族親處覆"。族長嚴振先與軌爺都怕嚴大老官,所以推來推去,最后嚴振先只得寫了幾句話給知縣。因知縣也是妾生的,便批了"聽趙氏自行揀擇,立賢立愛可也"。嚴貢生火冒三丈,又告到府里,府尊也是妾生,又未告準,再告到省按察司,司里不受理,只得到京城求了周學道 ,在部里告下狀來。
●第七回
范學道視學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友誼
周學道升做國子監(jiān)司業(yè)。
范進中了進士,數(shù)年以后,欽點山東學道。周司業(yè)要他關照故鄉(xiāng)學生荀玖。
新進儒童中,汶上縣第一名就是荀玖,范學道指點"用心讀書,頗可上進"。
在觀音庵,梅玖、荀玖見周司業(yè)長生牌位在供桌上供著,一起下拜。在中間屋里見了墻上貼的周進當年寫的"正身以俟時,守己而律物"的對聯(lián),忙叫揭下來收藏起來。
次年錄科,荀玖取了第一,省試高高中了,京試中了第三名進士,按明朝傳統(tǒng)升座,王惠來拜,并邀他到自己那里去住。
晚間,荀員外家人掛孝來報說老太太歸天了。為了考選科道,王員外出主意瞞住丁憂。
荀員外得知周司業(yè)、范通政不便保舉,便告假回家替老太太治喪。王員外幫他辦完喪事又回到京城,剛銷了假,報錄人來叩喜。
●第八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
南昌府前任蘧太守年老告病,王太守補缺。蘧太守以多病耳聾為由打發(fā)少爺蘧公孫來交手續(xù)。
蘧太守帶著妻兒和半車書回嘉興去了,王太守照公子的話去做了,上司訪聞,說他是"江西第一個能員"。
江西寧王反亂,王太守為南贛道,催辦軍需。次年寧王破了南贛官軍,王道臺順降。
寧王被新建伯王守仁打敗,王道臺取了枕箱到浙江烏鎮(zhèn)。途中與蘧公孫相識,公了送他銀兩,他將枕箱送與公孫。
蘧公孫從祖父那行知:王道臺送的那本《高青丘集詩話》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暗想借此"做一番大名"。果真人人見了賞玩不忍釋手。
●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鹽店管家楊先生因虧空七百兩銀子,被東家告到德清縣,已收監(jiān)一年多了。婁家三公子玉亭,四公子瑟亭見這樣讀書人被守財奴如此凌虐,十分氣憤,便決定營救他。
兩公子用七百五十兩銀子讓晉爵去為楊先生還債,誰知他只帶二十兩送與書辦,把楊先生釋放了,"那七百多兩銀子都是晉爵笑納"。楊先生只聽說是晉爵保了他。
過了月余,不見楊執(zhí)中來謝二位公子,于是他倆便想去會見。但兩次登門都未見到楊執(zhí)中,船行途中,從一個搖船賣菱角的小孩那里看到楊執(zhí)中坐船時掉的卷子。
●第十回
魯翰林憐才擇婿
蘧公孫富室招親
婁家兩公子在船上與告假歸府的魯編修相遇,回到家,婁公子與蘧公孫,紹興牛布衣、魯編修五人樽酒論文。
過了幾日,魯編修托陳和甫告訴兩位公子說,想把令愛許予公孫。蘧太守很高興,請倆公子作主或娶或招,陳和甫和牛布衣為媒。
十二月八日,婁府張燈結彩,四人轎抬蘧公孫,婁府兩公子、陳和甫和牛布衣各乘一轎送公孫入贅。酒席間點戲看戲,洋相百出,魯編修也覺得不吉利。
●第十一回
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思訓相府薦賢士
魯小姐不僅生得十分美貌,而且是個不尋常的才女,不料招個女婿卻功名無望,不勝悲戚。
婁家二位公子和蘧公孫一同來拜訪楊執(zhí)中,因楊家窮得叮當響,靠鄒吉甫的幫助才招待了"貴客"。
楊執(zhí)中家墻上掛著《漢家格言》和貼的報貼,書屋內滿壁是畫,婁家倆公子看了勝嘆息,只覺"此身飄飄如游仙境"。
●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月+豆)湖
俠客虛叮當設人頭會
楊執(zhí)中向婁家公子推薦朋友權勿用,婁公子派宦成去邀請。為迎接權先生,兩公子把亭子上的匾也換成了"潛亭",以示對權潛齋的敬重。
權勿用來湖州的途中因撞了官家轎子被張鐵臂所救,便帶他同來婁府。酒席間張鐵臂自夸武藝不凡,權勿也贊鐵臂劍技優(yōu)熟。
一日婁三公子遍請賓客游鶯(月+豆)湖,當下吟詩的,擊劍的,打哄說笑的,"真乃一時勝會"。
婁通政有家信到,兩公子在書房秉燭商議寫信,忽然從屋檐掉下一個人來,滿身血污,手里提一個草囊,向二位公子說要借五百兩銀子,殺仇人,報恩人。二位公子細看原是張鐵臂。二位應允,他收拾妥當便去了,月光照在階下草囊里那血淋淋的人頭上。
●第十三回
蘧(馬+先)夫求賢問業(yè)
馬純上仗義疏財
婁家公子準備幾席酒,請諸位朋友來做"人頭會',天黑草囊發(fā)出臭氣,大著膽打開一看,原是一顆大豬頭。飲酒間,烏程縣派人來捉拿權勿用,說他奸霸尼姑,兩公子和楊執(zhí)中商量只好把他交與公人。
蘧太守去世,魯小姐來到嘉興,見丈夫淡泊功名,便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蘧公孫與馬二先生相識,馬二先生以孔子、孟子、公孫弘、董仲舒及歷代有"舉業(yè)"的人為例開導公孫,使他如夢初醒。
那日在文海樓,蘧公孫看見刻著"處州馬純上氏評選"的《歷科墨卷持運》卷上的目錄,便想在上面填上自己的名字,馬二先生不依。蘧公孫因喜歡丫頭雙紅,就把收王觀察的舊枕箱給了他,不料宦成來嘉興把雙紅領走了。蘧公孫大怒,報告了秀水縣,把他二人抓了起來,關在差人家,差人想借枕箱發(fā)財,找馬二先生商議,并為他出了買回枕箱的"好主意"。
●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遇神仙
馬二先生與差人在酒店商議好替公孫贖枕箱,用銀子婚書塞住宦成的嘴,事畢,蘧公孫得知,向馬二先生倒身就拜。
馬二先生來到西湖,只見船上男女成雙成對下了船四處游玩。酒店的酒肉豐盛,卻無錢去買。第三天又到城隍山上去走走,在一條小街上,看見賣書的小店,店前貼著"處州馬純上先生精選《三科墨持運》于此發(fā)賣"的報單,他喜出望外。
馬二先生困于丁仙祠,正在求仙向卜,身后有人答話。
●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生盡孝
馬二先生在丁仙祠遇見洪憨仙,洪憨仙教他以"燒銀"秘法,一連幾日,便燉銀八九兩。
不久憨仙病死,女婿向馬先生點破燒銀之騙,馬二不以為然。馬二又結識匡超人,給他傳授顯親揚名的妙法,教導他"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
●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士
匡超人回到家,到集上買了幾頭豬和黃豆,做起殺豬賣豆腐的生意,每日晚上太公吃過飯睡下后,超人便開始讀書,直至四更。自此,生意不錯,家里日子較前有了明顯好轉。
不幸村里失火,房子被燒,匡二托潘保正在庵旁租了間半房,仍舊白天做殺豬賣豆腐的生意,晚上燈下讀書。那日讀到二更,知縣從此路過,見深夜苦讀,十分敬佩,便想"提拔他"。
匡超人縣考得了第一,府考了又院考。院考出來,知縣正好上轅門見學道,于是就如此才子、孝子地向學道夸了一番匡超人。
●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游舊地
趙醫(yī)生高踞詩壇
匡超人送過親師才回家,大伙都來奉承他。他同太公商量,準備不做以前的生意了,租兩間房開個雜貨店,把嫂子接回來,吃住在一起。
因知縣"壞了",潘保正來告訴匡超人被人密報,讓他出去躲避幾日,
匡超人在外結識了景蘭江、趙雪齋、文劍峰、浦墨卿等。寧波府鄞黃知縣和趙雪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一個未中進士,卻能寫詩,且兒孫滿堂,一個是中了進士,卻孤獨一人,大家為此議論一番,最后景蘭江提議以"樓"字為韻各作一首詩,送到匡先生處。
●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會潘三
文翰樓店主與匡超人商量批考卷事,匡二見有利可圖,欣然應允。
六天之內,批完了三百多篇文章,作了序文,送到書店,店家稱批得"又快又好"。封了二兩選金,備了酒在樓上吃。這時小廝送來帖子,邀匡超人等于本月十五日在"西湖宴集,分韻賦詩"。為不失體面,匡二在書店借了本《詩法入門》去讀。
匡超人與胡三公子、文劍峰等搭分了備酒席,拈閹分韻。大伙將寫好的詩貼在墻上,過了半個月書店考卷也已刻成。
●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yè)橫遭禍事
潘三對匡超人和那些寫詩的"呆子"打交道不以為然,便領他到賭場放賭,得了不少錢?锍藵u漸的那些"名士"來往少了。他還包攬詞訟,為人頂考。有了錢,潘三為媒入贅鄭老爹家為婿。
匡超人接哥哥來信,回家應考,取了一等第一。回到省里,和潘三商議,要回清樂鄉(xiāng)去"掛匾、豎旗桿"。正要擇日回家,聽說潘三被拿了,已下在監(jiān)里。
●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蕪湖關
潘三所犯事中有兩件是匡超人所為,他怕事發(fā)受牽連,打發(fā)妻子到鄉(xiāng)下去住。
匡超人來京見李給諫,給諫得知他以優(yōu)行貢入太學,不勝歡喜,并把外甥女許配給他。
匡超人辭別辛小姐回浙江,鄭大娘子因住不慣鄉(xiāng)下已經吐血死了?锍吮阏埲颂嬲a命夫人畫了像,把鳳冠補服畫起來,逢時過兇,供在家里。
匡超人在牛布衣、馮琢庵面前自我夸耀,談起馬純上時,說他理法有余,才氣不足。
牛布衣在和尚庵病倒,臨死前將自己作的兩本詩交給和尚,讓后來的才人為他流傳后世。
●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臥病
牛浦郎在庵里念詩,趁和尚下鄉(xiāng)念經,偷看牛布衣詩稿,喜出往外,想在同姓"牛"字上做文章。于是請郭鐵筆刻了"牛浦之印"、"布衣"陰陽二方圖章。
卜老爹將外甥女嫁與牛浦郎。一日牛浦討賒賬路過庵前見風匹馬在庵門口,便大著膽進去看,原是老和尚的學生做了京里九門提督,現(xiàn)齊大人請老和尚到報恩寺去作方丈。老和尚將庵中之事托于牛浦就走了。
牛浦的祖父見店里生意一日如一日,氣出病來,不久歸天,卜老幫辦了后事。
牛浦從墳上回來,要棺材錢的、要布錢的都來了,只得把間半房子典屯浮橋上抽閘板的閘牌子,小倆口搬到卜老爹家去住。
●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lián)宗
愛交游雪齋留客
卜老爹因受了風寒,向兒子和兒媳吩咐了遺言去世了,后事由牛浦陪辦。
董瑛來防牛布衣,牛浦假作牛布衣,并讓卜家二兄弟熱情招待。
牛浦送走董老爺,卜信因捧茶被董老爺恥笑心里有氣,就和牛浦吵開了,并要拉他去見官。在縣衙門口遇見郭鐵筆,鐵筆便把他二人叫到茶館勸和。
牛浦賭氣拿了床被子到庵里去住,無法生活,把和尚的家什都當了。后準備去找淮安府安東縣知縣董瑛,中途與牛玉圃相識,二人便祖孫相稱。
●第二十三回
發(fā)陰私詩人被打
嘆老景寡婦尋夫
牛玉圃派牛浦到蘇州為萬雪齋第七位如夫人買蛤蟆,被牛浦捉弄,便叫船到蘇州去找牛浦。在虎丘藥材行找見了牛浦,得知未買到雪蛤蟆,就讓他一塊去鎮(zhèn)江,乘船到了龍袍洲無人煙處,不由分說剝光牛浦衣服,打了一頓,扔上岸,揚帆走了。牛浦忍氣吞聲,后被一安東船客所救。
黃客人替牛浦裝飾好后去見董知縣,知縣果真歡喜,黃客人十分敬重他,招他做了四女婿。
董知縣升任,向知縣接替。馮琢庵在京師遇見董知縣,并聽到牛布衣事,便打發(fā)人去牛相公家告訴牛夫人。牛夫人決定到安東去找丈夫。
●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牽連多訟事
鮑文卿整理舊生涯
牛浦招贅在安東黃家,門口貼個"牛布衣代做詩文"貼子,蕪湖舊鄰石老鼠來借盤纏,牛浦不給,石老鼠揭了他的底。
牛奶奶來到安東,認定牛浦謀害了丈夫,冒名頂替了,哭告縣衙,知縣說同名同姓人多的是,差兩個衙役把解回紹興。
向知縣因此事幾乎被"訪聞參處",多虧鮑文卿向崔按察求情才得幸免。
鮑文卿隨按察司去京城轉了一趟,按察司病故,鮑文卿又回到南京,仍舊做戲行營生。
在一茶館遇見同班錢麻子和黃老爹,在城里到處找人組織小戲班子。
●第二十五回
鮑文卿南京遇舊
倪廷璽安慶招親
鮑文卿在鼓樓坡遇見修補樂器的倪老爹,約定后日為修補樂器。
倪老爹六個兒子,死了一個,四個因生活所迫賣與他鄉(xiāng),剩下一個小的在身邊,可還得賣掉,鮑文卿與倪老爹商定,將孩子過繼給鮑文卿,改名鮑廷璽。
鮑廷璽聰明伶俐,鮑文卿送他讀了兩年書后讓他幫著管戲班。
一日鮑文父子在去唱戲的路上遇見安東縣向老爺,向老爺叫他義子把戲班子托給別人代管,到衙內去有話說。
向知縣對鮑文卿父子招待很周到,并作主把管門人王老爹的女兒許給鮑廷璽為妻。
●第二十六回
向觀察升官哭友
鮑廷璽喪父娶妻
鮑廷璽在衙門里如在云端過日子。各縣送童生來府考,向知府托鮑文卿父子在察院里巡場查號。懷寧縣的季萑名標榜首。
王家女兒因難產死了,鮑文卿也添了痰火疾。向太爺升了福建丁漳道,鮑文卿借機回南京。
鮑文卿病逝,向太爺?shù)借亚鞍萘,親手寫了銘旌。
●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
沈天浮夫妻要為鮑廷璽說娶王三胖那個死了丈夫的女兒,鮑廷璽不依,被他媽一頓臭罵,只得央求歸姑爺一塊去請媒人,娶妻過門。
鮑廷璽領班子出去唱戲,王太太原以為他在什么字號店,當?shù)弥准毢笈瓪夤バ,暈死過去,救活后,氣成一個失心瘋。一連兩年家產敗的差不多了,老太太和女兒、女婿商量:鮑廷璽是個螟蛉之子,又弄個瘋女人,在家鬧成這個樣子,不如把他們趕出家門。于是請鄰居王羽秋、張國重來說,給了二十兩銀子,把他們趕走了。
鮑廷璽去蘇州撫院同相公倪廷珠哥哥相會,得知鮑廷璽被趕門在外時,廷珠要同去看弟媳。
王太太見有這樣們體面大伯,憂愁減民一半。廷珠臨別送給廷璽七十多兩銀子。鮑廷璽搬了家,不多時銀子也花完了,便收拾到蘇州找他大哥。在義征黃泥灘遇見王老爹孫女婿季葦蕭。
●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選書
鮑廷璽走到閶門,聽說倪廷珠已死,哭倒在地,盤纏用完,只得把一件見撫院的綢直綴當了兩把銀子,到揚州找季葦蕭。
鮑廷璽回到南京,被太太罵了一頓,施御史又來催他兌房銀,他因無錢把房子退了。太太只得在娘家胡姓借間房子。
季葦蕭缺少盤纏,在刻字店案板上睡覺。那日早來了一個人要找選文章的名士,季恬逸答應替他去找。
季恬逸和諸葛天申、蕭金鉉三人選定僧官房選文章,刻文章。
●第二十九回
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納姬
季恬逸、諸葛天申、蕭金鉉三人賒錢買酒選文章,準備刻印。杜慎卿來回拜,稱贊蕭金鉉在烏龍?zhí)洞河螘r寫的一首詩"詩句清新"。但又說:"詩以氣體為主"。
次日,杜慎卿寫貼請諸葛貼請諸葛天申、季恬逸和蕭金鉉三人到寓,鮑廷璽已在坐,杜慎卿當即擺宴招待幾位。
兩日后,三人在杜慎卿處,見到"做媒的沈大腳"。三人心里明白想要為他娶小。
●第三十回
愛少俊訪友神樂觀
逞風流高會莫愁湖
杜慎卿同季葦蕭相交,極其投合,杜慎卿向鮑廷璽打聽季葦蕭的為人,鮑廷璽把季在太爺手里考案首,后來娶了太爺家王總管的孫女,得了鹽運司荀大老爺幾百兩銀子,又在揚州尤家招了女婿等細說了一遍。
季葦蕭得知杜慎卿想求一個己人,便耍笑與他,將"神樂觀"的"美男"介紹給他。杜慎卿到了樂觀,在桂花道 院見到了霞士,才知上了當。
次日,杜慎卿忙著搬河房娶妾去。季葦蕭、來霞士、鮑廷璽來賀喜。杜慎卿和眾人商議要請各位朋友五月初三在莫愁湖的湖亭看那一百多戲班了的旦腳 來會戲,根據色藝排名次,并上榜揚名。
后來評選揭曉,傳遍了水西門,鬧動了淮清橋,杜慎卿名震江南。
【儒林外史前三十回章節(jié)概括】相關文章:
《格列佛游記》每章章節(jié)概括04-25
《童年》章節(jié)概括共十三章06-04
西游記前二十回章節(jié)概況11-28
儒林外史的好詞好句06-20
《儒林外史》閱讀心得04-04
袁隆平的偉大事跡概括09-03
愛的教育故事概括(精選5篇)03-22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概括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