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5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傳統(tǒng)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
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傳統(tǒng)佳節(jié):春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這些節(jié)日承載著悠久的民族文化,各有各的獨特風俗。但我最喜愛中秋節(jié),因為中秋節(jié)就意味著團圓。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團聚,一起吃著月餅,欣賞著圓圓的月亮。
又一個中秋佳節(jié)到了,我與家人一早就前往外公家,打算與外公共度中秋。路上車比較堵,我坐在車里,向窗外望去,田里那一片片金黃色的麥穗隨著微風搖擺,路邊那一簇簇黃色的小野菊點綴在鄉(xiāng)間,是那么的樸實。看著這眼前的一切,我的心也變得分外愜意恬靜?斓酵夤伊,遠遠望去,就看見外公在路口急切地張望著,看到我們來了,急忙向我們揮手,我也早就迫不及待了,徑直跑去,撲進外公懷里。外公一看見我們,就快樂地合不攏嘴,他那原本就不大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線,找都找不到了。
到了外公家,桌上早已打算好了豐盛的午餐:有雞有鴨有魚還有青菜……飯桌上我們有說有笑,其樂融融。午餐后,我們便開始了中秋節(jié)的壓軸戲――吃月餅。我吃著月餅,心里甜滋滋的,這時,我最終真正體會到了蘇軾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了。能與家人一起共度中秋,即使再平庸的日子,也是一件多么幸?鞓返氖卵剑
雖然這個中秋節(jié)我沒有去游樂園或旅游,但我覺得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了。我探望了我的外公和親戚,我還摘了毛豆,喂了雞鴨鵝,與大自然做了個親密接觸:我走近雞群,它們叫了起來,好似在為中秋的到來而歡呼;小狗小貓圍著我的腳邊轉(zhuǎn),邊叫邊跳,好似在為中秋的到來而舞蹈;螞蟻們也爭先恐后地搬著我吃掉下來的月餅,都想多搬一些月餅與自己的家人分享……
雖然這個中秋節(jié)的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沒有月亮,但我望著天空,心中好似映出了一輪皎潔的明月,我想:外婆在天上看著我們,也一定很開心吧!
中秋傳統(tǒng)作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泵棵柯牭教K軾的《水調(diào)歌頭》時,我都認為中秋節(jié)要到了,現(xiàn)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jié)了。
中秋節(jié),是指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歷法,把每個季節(jié)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nóng)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nóng)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jié)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jié)”。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個太陽,然后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后奔月亮去了,后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里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后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后,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后,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jié)日,由于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jié)”。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jié)在人們的眼中是合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征,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游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著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xiāng)。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里,享用著象征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著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著如銀的月光,交談著暖心的家常話,回蕩著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
中秋傳統(tǒng)作文3
今天是中秋節(jié),是團圓的日子呢!這不,媽媽和奶奶已經(jīng)在廚房準備團圓飯大餐了,我在準備中秋獻詞,爸爸和爺爺正在調(diào)電視頻道,省得中秋晚會看不了。這時,窗外“轟隆隆”地巨響以后,一串串雨珠就像斷了線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就連烏云哥哥也跑來團圓,月亮妹妹剛露出嬌嫩的小臉就被烏云給擋住了。中秋節(jié)最重要的月亮妹妹不見了,怎么辦呢?沒關系,我們照常過中秋!
“群群,蔥去拿點來!”奶奶在廚房里“召喚”媽媽。“嗯!”媽媽拿了一株蔥交給奶奶。此時此刻,廚房里熱得像蒸籠!但是,媽媽和奶奶為了燒出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只是用手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就繼續(xù)燒菜了。
媽媽和奶奶終于燒完了菜,我們要準備吃飯嘍。桌上擺著七大鍋八大盆,還外加一個小碟,菜式也非常豐盛:有散發(fā)著香味的白切雞,有身著綠衣的青菜,有紅黃相間的番茄炒蛋,還有香噴噴的鯽魚豆腐湯……大家一坐下來,立馬拿起筷子,準備大吃一頓。這時爸爸剛伸手拿了3塊雞肉放進碗里,媽媽就瞪著眼說道:“哎,好不容易減下來的肥,又要長上去了呀!”還沒等媽媽說完,爸爸就已經(jīng)把肉吃完了,我笑嘻嘻地為爸爸辯護:“媽媽,中秋佳節(jié)花好月圓,爸爸連吃肉這個愿望你都不答應,還是那個寬容的媽媽嗎?”媽媽這才罷休。
還沒等團圓飯吃完,中秋晚會就已經(jīng)開始了,電視上的演員們載歌載舞,好一派熱鬧的景象!過了一會兒,大家最喜歡看的小品就開始了,只聽見其中一位主人公說:“唉,怎么辦呀!”另一位主人公說:“涼拌!”大家都笑起來,爸爸都笑岔了氣恨不得在地上打滾,媽媽也哈哈大笑,急忙叫爸爸給揉一揉肚子,我還在吃青菜,差點噴了爺爺一頭青菜葉子,奶奶和爺爺屈背彎腰笑得也很開心。不知不覺中,中秋晚會結(jié)束了,中秋節(jié)也結(jié)束了,大家一起吃著月餅“哈哈哈”地笑了,很開心。
雖然中秋節(jié)結(jié)束了,但我們一家的親情永遠都在。我愛中秋節(jié),我愛我們一家!
中秋傳統(tǒng)作文4
“又是一年中秋到,我卻無言對人到。”我端著酒杯,獨自一人坐在這閣樓之上,望著那輪仿佛鑲嵌在夜空之中的皎潔明月,心中卻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獨自飲酒,借酒消愁但又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朦朧的月色之中,仰望天空,我真想乘著微風到天上去,來“剪斷”這“離愁”之苦,可我又擔心驚擾了這住在美玉砌成的樓宇之中的神仙,怕他又將我送回人間,以免我經(jīng)不住這樓宇凄寒。我佇立在月光之下,手舉酒杯,居然放肆的舞動起來,沒料到我的身影也隨我一起舞動,讓我又立馬覺得這天上和人間,還是人間多彩啊!
一番舞動后,我也累了,干脆“借酒長精神”,拿起酒瓶,橫躺在樓閣之上的長椅上,目光卻又被這明月慢慢地的吸引住,我輕輕地閉上眼,本想忘掉世俗之事,好好清閑一番,沒想到,腦海中又浮現(xiàn)出我與子由相處的那段美好時光——
我與子由相伴于河邊,在那水皆縹碧,清澈見底的河中,我們在水中嬉戲,在岸邊垂釣,還不斷的吟詩自娛,他吟一句我迎一句,我倆心靈相通,經(jīng)常一吟一迎把旁邊的垂釣者也加入我們,真是悠閑自在。
還記得去年中秋,也是在這個地方,我與他對坐在此,也是那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空,也是這樣的酒,這樣的菜,這樣的月餅。當時我和他談笑風生,互贈詩詞,賞月吃餅,好不樂乎!可現(xiàn)在,我卻是孤身一人,獨自飲酒,吃菜菜沒味,吃餅餅不香。
這時,月兒轉(zhuǎn)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得我眼睛無法睜開,我趕忙起身,用衣袖擦了擦我眼角的淚水。這是我第二次流淚,第一次是我與子由分別時,還記得在那分別之時,他俯在我耳邊,輕輕得說了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我聽了,淚水不禁從眼角滾落下來,望著子由漸漸模糊的身影,我朝著他大聲說了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傳統(tǒng)作文5
中秋節(jié)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中秋節(jié)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nóng)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jié)。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中秋節(jié)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抖Y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中秋節(jié)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huán)境!
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鞍菰峦ぁ碧K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巴聵恰钡墓袍E。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F(xiàn)在不也是有大多數(shù)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月餅也是團圓的象征。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好熱鬧!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lián)又掛年畫;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里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北京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著得如同白晝。家鄉(xiāng)的除夕之夜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夜幕降臨了!等候多時的我和姐姐高興地拿出了“萬花筒”。我興沖沖地拿了焰火和打火機,準備實施我除夕之夜的第一個計劃——放焰火。我們放的第一炮是“一嘯沖天”,隨著一聲巨響,天空頓時如同白晝,好壯觀哦!緊接著是“天女散花”,所謂天女散花,顧名思義,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場面。
中秋傳統(tǒng)作文6
一家人聚在一塊,看著圓圓的月亮,吃著美味的月餅,是否非常美好。棵磕觋帤v的中秋節(jié),是國內(nèi)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國內(nèi)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大節(jié),受大家看重僅次于新年。在中秋之夜,古人將圓月視為團圓的意思,因此,中秋節(jié)另有一個別致而有趣味的名字:團圓節(jié)。古時候有很多的名人曾以中秋為題寫過很多的詩,其中我最愛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然而你知曉中秋節(jié)的演變過程嗎?在很長時間以前,國內(nèi)就有祭祀月亮的禮俗,其中《周禮》中曾記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8月的時候,正是糧食收成的季節(jié),大家舉行的一系列祭月儀式感謝神仙賜予大家豐收,而這個時節(jié),秋高氣爽,氣溫微涼而宜人,月亮又正圓明亮,大家懷著感恩的心情賞析漂亮的月亮。后來慢慢的伴隨時間的推移,古老的禮俗還和神話結(jié)合在了一塊,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到了唐朝,中秋節(jié)已成為了固定的節(jié)日。不過并沒在民間盛傳起來,一直到了北宋,伴隨經(jīng)濟的進步,中秋節(jié)已經(jīng)正式定在了中秋節(jié),并出現(xiàn)了“小餅如嚼月,中秋酥如怡”的節(jié)日食品。再后來,到了明朝,中秋節(jié)成為了一般老百姓日常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了,而且節(jié)日那天在賞月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新的節(jié)慶活動,如:“舞火龍,走月亮”。
說到中秋節(jié)的保留節(jié)目,從這個節(jié)日出現(xiàn)以來最為傳統(tǒng)有兩個,一個是吃月餅,一個是賞月亮。在宋朝時,月餅是一種只有皇帝才可以吃到的皇家食品,到了明清時,已經(jīng)有了把一些神話故事圖案印在月餅上的技術了,于是月餅變得愈加豐富多彩,富有意義了,而且不但皇上可以享有月餅,一般老百姓在中秋這天也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餅了。月餅被做成月亮的形狀,圓圓的,被視為吉祥、團圓的象征,寄托著大家的美好心愿,而賞月,更是國內(nèi)自古以來就有些風俗,在國內(nèi)的不少地方,還保存著一些古時候建成的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這部分古跡上甚至明確的保存著古時候文人騷客有感而發(fā)刻在墻上的高雅詩句。
斗轉(zhuǎn)星移,到了現(xiàn)代今天這個中秋節(jié),我與家人圍坐在陽臺上,吃著甜甜的月餅,看著明亮的月亮,與家人歡聚在一塊。
中秋傳統(tǒng)作文7
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接爺爺。早上我六點就起床了,爸爸已經(jīng)做好了早餐,我就吃了幾口,就迫不及待地坐上汽車向老家奔去。
到了老家,我就急忙下了車,馬上就要和爺爺見面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一進家門,爺爺正在喝茶,我一下子就撲到了他的懷里。下午的時候,我和姐姐、爺爺還有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負責搟餃子皮,我和爺爺、姐姐一起包餃子。我包的餃子雖然不好看,可等下出來一吃還是很香很香的,爺爺夸獎我說皮沒有破就很棒了。晚上我們坐在房頂?shù)挠衩锥焉,一起賞月,一起吃月餅,還一起背古詩,這是我過得最難忘的一個中秋節(jié)。
我的老家在山東省章丘市相公鎮(zhèn)十九郎村,那里有著名的百脈泉,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在老家的第二天,我和大媽一起去了豬圈,大媽家一共養(yǎng)了三十多頭豬。剛進去的時候,我覺得很臭,但是一會就適應了。大媽給它們喂食吃,它們吃得很香,可是有六頭豬讓我很害怕,因為它們長得太大了,我走過去的時候,它們都站了起了,都要爬出圍墻了。當時我都被嚇呆了,可是大媽卻說:“你不用怕它們,是它們怕你!蔽也唤獾貑枺骸盀槭裁茨?它們那么大,怎么會怕我呢!”大媽笑著說:“難道你沒有發(fā)現(xiàn)嗎?它們見到你還不是一會就落荒而逃了呀!”
聽了大媽的勸說,我就裝起膽子,直挺挺地走了過去,沒想到真得沒事。出了豬圈,大媽說:“咱們?nèi)フ獛讉小黃瓜吧!蔽艺f:“太好了,可是哪里有。俊贝髬屩噶酥缸筮叺牟说卣f:“你看,那邊就有!蔽易哌^去一看黃瓜長在木條搭的架子上,我原來還以為是長在樹上的,大媽家的黃瓜長得短短的、胖嘟嘟的,跟爺爺買的長長的黃瓜不一樣,嘿嘿!我和大媽在身上蹭了蹭就咬了一大口,非常得清脆爽口,真是太好吃了。大媽還介紹說:“我們這里不僅有黃瓜,還有小西紅柿、核桃……”我覺得,這一天過得非常開心也很有意義。
中秋傳統(tǒng)作文8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中秋節(jié)的月亮總是那么圓那么亮,就像人們手中那甜甜的月餅,久看不厭,久吃不膩,還是那么地令人回味無窮。
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這到使我想起了那個月宮孤棲的嫦娥,那一個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的神話傳說。也許這一則略帶悲劇色彩的傳說在于流傳中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古人,古人也把自己的感情帶進了這一輪中秋皓月。
中秋到了,人們無論再怎么忙,也一定要趕回家和家人吃團圓飯。讓人奇怪的是:在中秋節(jié),人們?yōu)槭裁炊紩鐾瑯拥氖履?就為一家團聚?對!親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珍貴的,中秋節(jié)的意義正是團團圓圓!
在祖國的大地上,有多少日思夜想的親人不能團聚,有多少戰(zhàn)士守衛(wèi)著祖國的邊疆,保衛(wèi)著祖國的領土,在我們度過美好的中秋之夜之時,他們卻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將他們的相思之情寄與明月,讓明月之光傳遞到家鄉(xiāng),表達對親人的祝福。每逢中秋佳節(jié),人們便將思念之情寄與廣寒宮中的嫦娥,讓她帶給親人祝!桨玻褂H人快樂幸福的度過這美好的中秋之夜。
中秋之夜,也是個不眠之夜。望著圓圓的月亮,即使遠在他鄉(xiāng)異客,也會感到節(jié)日的歡樂。
每當?shù)搅税嗽率迥翘,皎潔的月光像在地上鋪了一層白霜,圓圓的月亮高高懸掛,身邊不時還有幾朵云彩,秋風瑟瑟,徐徐地吹著小風。在這樣悠閑的環(huán)境下,能與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談談最近的生活,這可是一件令人非常愉快的事。
夜深了,溫柔的月光灑滿大地,一切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屋、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中秋傳統(tǒng)作文9
上個星期天是中秋節(jié),在中秋節(jié)大家應該都知道中秋節(jié)應該吃月餅、賞月、放花燈。大家都說十五的月兒圓又圓,今日我便來賞一賞。
早上,心情好清爽吃兩個月餅喝一杯牛奶就是兩個字,美味!大家知道嗎?其實月餅也分很多種類的。比如廣式月餅他普片是那種金黃色的上面還印有一些花紋、寫一些字等。另一種是蘇式月餅外表比較單一大多都是呈白色的它像千層面一樣,一層連接著一層皮,一直到里面就是陷。里面的餡也是非常豐富的,有五仁餡,桂花陷,豆沙餡,蛋黃餡……還有水果餡。
每個陷放到嘴巴里邊都有不同的感覺。上午我和媽媽到超市里邊挑選月餅為下次國慶節(jié)回婆婆家給婆婆。來到超市我看到好多種類,有冰皮的、水果的、豆沙的,那些種類比我吃的個數(shù)還要多。我真想每個都嘗一嘗;氐郊椅冶闫炔患按拇蜷_一個嘗。嗯!真美味!中午,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子面前吃月餅,我們把一塊月餅用小刀分成三塊沒人那一塊。我們輕輕的拿起,用嘴巴細細的品味,慢慢地咀嚼再將它咽進肚子里。真希望時間永遠停留在現(xiàn)在。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吃著白米飯,喝著湯,吃著菜,圍坐在一起談論風生。今天我快速的吃完飯跑到院子里坐在大車上面望著天空靜靜發(fā)呆。左看看,右看看可連月亮的影子都沒有看到,我想大概是太早月亮還沒有出來我抱著希望的心情坐在那里仰望著天空。爸爸媽媽也吃完飯了,他們也走了出來望著天空,發(fā)現(xiàn)沒有月亮,仿佛也像我一樣抱著盼望、期望的心情望著天空。這時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媽媽返老還童,嘴邊還來念叨著:“這月亮咋還們出來呢?””咋還們出來呢?”呵呵!我可真幸福!我依舊坐在車上頭望天空,望啊望!
望啊望------唉!真沒勁!實在太無聊了。我和老爸商量去諸葛亮廣場玩,老爸同意了。我們來到了諸葛亮廣場,在跳舞的地方我們坐在樓梯那里,看著旁邊認真學舞蹈的小孩、跳舞的大媽、滑冰的小孩再望望天空一切變了那么和諧,仿佛一切早已定好。
今天雖然沒看到明月,但我卻仿佛看到了父母他們小時候的模樣,仿佛還看到了他們具有童真的心。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0
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shù)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shù)日,于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后,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云“。在衡陽,凡是村里結(jié)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里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
在湖南的其他地區(qū),也有以瓜送子的習俗,與衡陽類似、中秋節(jié)晚上,趁主人賞月不在屋時,要好的鄰居就秘密地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須是已經(jīng)有兒女的人。他們先選中村里最惡的一戶人家的瓜園,從園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畫娃娃的面目,再用一節(jié)五寸長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內(nèi),順著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滿為止。送子人將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窩中,等主人回房睡覺時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動,水便順著竹管流了出來,就像小孩尿床一樣。而丟瓜的人家一早起來便罵,據(jù)說,罵得越兇,將來生的娃娃越健壯。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兒女,便要兒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媽”。
在貴州也有偷瓜送子的習俗。晚上偷瓜時故意讓被偷的人知道,以惹起怒罵,罵得越厲害越好。瓜偷來后,要為它穿上衣服畫上眉,裝成小孩的形狀,敲鑼打鼓,用竹輿抬送,送到無子的人家,接受瓜的人必須請送瓜人吃一頓月餅,然后陪伴著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將瓜煮熟吃掉,認為從此便能懷孕了。
安徽歙縣一帶,中秋節(jié)時,大人們讓稚童愉人家的倭瓜或者連娘帶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弄得床褥極臟。用這種方式表示送子。有詩說:“送子中秋記美談,瓜丁芋子總宜男。無辜最惜紅綾被,帶水拖泥那可堪!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1
今天是中秋節(ji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全員到齊,一起圍在桌上吃一頓團圓飯。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nóng)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在晚上,爸爸媽媽高高興興地拿出自己發(fā)的月餅,我也得意洋洋的拿出了自己去買的月餅,準備展示,當拿出來的時候我立馬跑上去說:“爸爸媽媽,要不我們來比比誰的月餅好吃,叫好吃獎,誰的月餅最漂亮,叫漂亮獎!睜敔斈棠踢B連點頭地說道:“那我們就當裁判咯。”接著,我們先品嘗爸爸的月餅,當拆開包裝的那一刻,我們的眼睛突然一亮,那漂亮的月餅里面竟然還有一個包裝,打開第二個包裝終于看到了美味的廣式月餅,爸爸大聲說:“吃吃看我這個廣式月餅,他可是要400多一盒呢!睜敔斈棠搪犃朔浅s@訝,急忙拿了個日式抹茶。我們看著他們老人家的表情,心里想著到底什么味道?當回過神來奶奶說:“外表好看,但是里面太甜了!卑职植煌5卦谶\氣。接著輪到媽媽了,媽媽的也是廣式月餅,爺爺奶奶分別拿了奶油椰蓉和玫瑰豆沙,看到細細品嘗的爺爺奶奶,想著一定很好吃,爺爺奶奶異口同聲說:“好吃,好吃!眿寢尭吲d的笑都來不及。終于到品嘗我的月餅了,我的月餅是蘇式月餅,和爸爸媽媽的都不同,爺爺奶奶拿了個肉松味的,一口咬下去,松軟可口,連忙把大拇指翹了起來。我開心的.不知所措,急忙蹦蹦跳跳的說‘耶,耶,耶’。到了宣布好吃獎,漂亮獎的時候我們心跳加速,他們老人家分別說了漂亮獎是爸爸,好吃獎是我和媽媽。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中秋節(jié)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充滿喜悅的象征,讓我們共同歡過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jié)”吧!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2
今年的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著,或盼望著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借著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nèi)心對親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宣泄一番。我從沒有體驗過遠離自己的獨自處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沒法感受出門在外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的思念心緒。
中秋夜里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我家的院子里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像是被思鄉(xiāng)的游子們傳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huán)境里顯得是那樣孤獨,那樣純潔,那樣明亮。此時我的心中涌現(xiàn)了無數(shù)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傾訴。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里,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yōu)雅。再望著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艷麗,閃閃發(fā)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
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云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云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鉆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云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發(fā)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于云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fā)現(xiàn)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里去做客呢!
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里,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著等著,一輪明月的升起。終于,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著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著她,像看著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zhuǎn)移。這時,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著來吃,每個人都笑瞇瞇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里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xiāng),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fā)著那優(yōu)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中秋是團圓之日,家人能夠團聚在一起是一種幸福,要懂得珍惜!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3
我的家鄉(xiāng)在湖北的一個古城,我自小生活在農(nóng)村,家鄉(xiāng)的人勤勞,樸實,很重視先人留下的傳統(tǒng)習俗!
中秋自不在話下,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提前半個月以上就開始準備了,按家鄉(xiāng)習俗晚輩必須給長輩送節(jié),大致是上買一些:月餅、紅糖、還有肉,這三樣是必須的,如果有錢人,還可以多買一些酒和糕點!
送節(jié)必須是在8月15之前完成,送去的時候一定要說:***我來送節(jié)啦。表示尊重,一般送節(jié)對象是:父母家,奶奶家,外婆家,叔叔家,舅舅家,干媽家。這是最主要的,其他的可以不送!因為家鄉(xiāng)有句俗話,娘親,親舅。父親,親叔。也就是叔叔跟舅舅是必須送的。那是尊重自己的爸爸媽媽。
說來說去,其實送節(jié)就是針對嫁出去的女兒,以前老人們總是說,養(yǎng)個女兒就是為了吃肉的,一年最少要送三個節(jié)《娶湖北某些地方的女子要有心理準備》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這三個節(jié)日,嫁出去的閨女是一定要送節(jié)的!但也不是白送哦!按找習俗,禮送到后,必須在他家好好吃上一頓,臨走還必須還禮。也就是受禮者必須給你一些東西,你帶回去,一般都是:雞蛋,花生,蠶豆,一些家里常有的東西。
我結(jié)婚三年,因為一直離家里比較遠,總是給父母一些錢,讓他們買,實際上如果在家,肯定花不了多少錢,可即便是這樣,父母拿著超出過節(jié)的錢,心理也不高興,目前曾不止一次的對我說:別人養(yǎng)女兒吃肉,我養(yǎng)女兒從來沒有給我送過節(jié)!一直以來我都不在乎,說煩了,我就加上一句:那么想吃肉啊,我給你買頭豬,想啥時候吃啥時候吃。母親總搖頭說我不懂。結(jié)婚后,懂得了生活,才慢慢知道母親的心思,養(yǎng)女兒不是為了要吃肉,是想每年有更多的時間看見閨女。想必先人也一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為了能常見見出閣的閨女而發(fā)明了過節(jié)這一習俗,目的就是為了一年能盡量多一點正當理由見見閨女。意表相思之情。
今年中秋,我提前給母親打電話,叫他們準備一塊大月餅,我要回去跟他們一起過節(jié)!最主要的:我要給他們送節(jié)。因為我愛他們,跟他們愛我一樣。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4
中秋節(jié)是中秋節(jié),所以被叫做中秋或仲秋。中秋節(ji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還要圓,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8月節(jié)”。中秋前夕,大家都盡量和家人團聚,取人月雙圓的意義,中秋節(jié)又叫“團圓節(jié)”。
中秋節(jié)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三代時期國內(nèi)就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風靡。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晚上,有賞月、游湖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愈加風靡,很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今天,月下游玩的風俗,已極少了。但設宴賞月仍非常風靡,大家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古時還有祭月和拜月活動。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可以少的。西瓜還有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地方,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可以切多也不可以切少。月餅與中秋節(jié)的聯(lián)系是在明代。具備關資料說,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xiàn)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大家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己和贈于親朋好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非常不規(guī)范,差別甚大,其名字也頗特別。譬如,山西介縣一帶在中秋節(jié)這天,當?shù)乩习傩找延泻霞覈质硤F圓月餅的風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孩子們籌備的“孫奧創(chuàng)”,“兔兒爺”之類的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節(jié)的風俗不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大家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節(jié)是大家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特別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5
每年陰歷中秋節(jié),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個時候是一年秋天的中期,所以被叫做中秋。在中國的陰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ji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8月節(jié)”。此夜,大家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國內(nèi)人民在古時候就有“秋暮夕月”的風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可以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塊,不可以切多也不可以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時候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真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中秋節(jié)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感覺她漂亮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風靡。在北宋京師。中秋節(jié)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的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愈加風靡;很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風俗,已遠沒舊時風靡。但設宴賞月仍非常風靡,大家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jié)的風俗不少,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大家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傳統(tǒng)作文】相關文章: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2-30
中秋傳統(tǒng)作文11-22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作文01-27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作文12-29
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作文11-14
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作文02-15
中秋節(jié)傳統(tǒng)作文02-22
【精選】中秋傳統(tǒng)的作文四篇06-09
【精選】中秋傳統(tǒng)的作文三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