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其境,心悟其意優(yōu)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身處其境,心悟其意優(yōu)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自然似無邊般浩大,人身如塵埃般渺小。人身處自然,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志士步踏萬里江水,窮其一生想悟透自然終未成愿。當今世人翻破古卷明人意卻仍明不了自然之意。
今品三篇佳作,淺有所感:陶淵明身處“人境”,心處“偏地”,做到“無車馬喧”,這是陶先生偉大之所在,隨后他親臨“東籬”,將所見一一述出。最后低頭靜想:明知“有真意”,何奈“已忘言”。
艾米麗是邊看邊想,將她所見所聽一一述出,最后凝眉苦想:我們所知也是自然,苦而“不知言語”,嘆而“智慧無力”。
唯有王維身處自然,將其所見所聞一一述出,以此為末噶然而止。
個人以為唯有王維真悟自然之意。自然美于靈動、怪于未知、奇于變化,豈為人腦能參透?陶淵明身不處于自然,縱使他腦想心悟也終落個“忘言”的結果。艾米麗用大腦反復猜想又不斷否定終顯“無力”?偟膩碚f前兩位被局限于人腦,不能悟其真意。而王維佇于花落之處,行于夜山之中;耳邊時近時遠是鳥鳴,眼前忽隱忽現是春澗。不聲不語,不想不念。顯得寧靜而寂遠,身處其境,又做到不苦于參悟,不急言語,定能心悟其意。
這同樣能解釋世人為何翻古卷無法明了自然之意的`原因。真正悟其真意的古人只能將其隱于心(上文所提:為心能悟真意),而言語需通過大腦的指令才能道出。
歸于現實,我們大多數人如陶淵明無異,身處“入境”:頭頂是溫暖的橙黃色燈光,腳踏光滑的花崗巖,手拿鋼制的筆筒卻要認真地寫下對自然的理解,可真是為難。甚而身稱身處“人境”的陶淵明要比我們幸運得多,他還能近看東籬,遠望南山;露水沾衣是菊瓣,羽翼振空是歸鳥。更別提看著自然遐想的艾米麗和行于山水間的王維了。愿自己能真正地遠離城鎮(zhèn)之喧囂,塵世之憂愁,走入自然,如王維那般手撫粗糙的樹皮,輕嗅花苞的淡香,沐浴的是清晨的陽光,站立的是潮濕的土壤;婉轉鳥鳴掛于耳畔,晶瑩露珠留于嘴邊。漫步其間、不聲不語、不念不想,看看是否能幸如千年前的無言古人悟出自然之真意。
謹以此篇,表己欲身處其境,心悟其意的向往。
我們的家
茫茫宇宙雖大,安心我有一家。
高山河流相擁,大海天空同色。
鳥站枝頭放歌,魚穿流水起舞。
葉兒片片青綠,星兒顆顆閃爍。
菊瓣隨風飄轉,花蕊淡黃留香。
日出霞云似火,深夜明月如珠。
酸雨悄然而至,彩花忽然失色。
油污漂于海面,魚兒雙影不見。
臭氣撲面而來,鳥翼振空消逝。
藍天本應湛藍,青山本應青秀。
不忘舊時美麗,向往昔日美好。
何不牽起手來,這是我們的家。
【身處其境,心悟其意優(yōu)秀作文】相關文章:
成語身臨其境造句11-02
水之悟作文02-14
棋悟初二作文07-14
溫暖我心優(yōu)秀作文09-25
身處逆境時戰(zhàn)勝困難勵志故事06-18
云山霧境作文11-15
17年福州質檢作文:憫其心悲其行05-04
心燈優(yōu)秀作文1000字02-20
靜悟《道德經》的作文09-30
感恩的心900字優(yōu)秀作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