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
篇一:趙奢嚴懲抗稅者
公元前271年,趙奢擔任趙國的稅務最高長官。在都城邯鄲,趙王的弟弟平原君開了九家大型店鋪,分別由其九個官家負責,這九個官家侍仗權(quán)勢,偷稅逃稅,抗拒繳納國家稅款,并將前去收稅的稅務官打傷。趙奢聞此事,為了維護稅法的尊嚴,冒著被殺、罷官的危險,依據(jù)當時的法律,果斷地處死了這九個管家。
平原君聞訊,揚言要殺死趙奢。趙奢鎮(zhèn)定自如,據(jù)理力爭:“你是趙國受人敬重的權(quán)貴,如果任由你藐視稅法,那么國家法律的力量就會被削弱;國家法律的力量被削弱了,那么國家的實力就會被削弱;國家的實力如果被削弱了,那么周邊的其他國家就會虎視耽耽,趁機侵犯我國。到那時,趙國滅國了,你有什么富貴榮華可言。以你所處的地位,如果能奉公守法,上下就能團結(jié)一致,國家強大,政權(quán)才能穩(wěn)定!
平原君被趙奢的這一番大義凜然的話深深感動,頓時怒氣全消,內(nèi)心慚愧而走。趙奢的秉公執(zhí)法,很快使趙國國殷民富。趙國也逐漸成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七雄之一。
篇二:曹操責弟治稅
建安九年,曹操頒布租調(diào)制。明令規(guī)定:田租(稅)按畝征收,每畝土地每年納租谷四升;戶調(diào)按戶征收,每戶納絹二匹、綿二斤。同時還規(guī)定,各地要嚴加檢查,不許豪強地主漏交田租、戶調(diào)。
租調(diào)制的實施,使戰(zhàn)亂后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并為后來隋唐實行租庸調(diào)制奠定了基礎(chǔ)。
曹操強調(diào)依法辦事,嚴格貫徹租調(diào)制。他帶頭守法,"以己率下,每歲發(fā)調(diào)",向國家繳納賦稅,還大力支持地方官員依法征稅,打擊違法的豪強,并重用嚴于執(zhí)法的官員。
曹洪自恃是曹操的堂弟,居功自傲,公然支持他在長社縣的賓客拒不繳納田租、戶調(diào),阻止租調(diào)制的實行。
長社縣令楊沛依法辦事,斷然把那些違法不交稅的賓客"收而治之"。曹洪聞訊后,急忙找曹操懲處楊沛。楊沛毫不畏懼,并依法誅殺了抗稅不交的賓客。曹操聽說此事后,反而表揚了楊沛,還重用楊沛為京兆尹。
篇三:包拯曾任稅官
包拯是北宋有名的清官,他一生擔任過縣官、州官、副丞相等職務。但包公早期還擔任過稅務官,這恐怕就鮮為人知了。
據(jù)《宋史·列傳》記載,包拯“始舉進士,徐大里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jiān)和州稅。父母又欲不行,拯即解官歸養(yǎng)。”
看來,包拯擔任的'第一個實職就是和州的稅務局長。后來他任過三司戶部副使、轉(zhuǎn)運使等有關(guān)財會戶籍的官職,對于發(fā)展農(nóng)業(yè),改進征課制度,減輕民眾負擔,節(jié)約經(jīng)費開支等多有建樹。
篇四:朱元璋斬駙馬治稅
洪武末年,附馬都尉歐陽倫"奉使至川、陜",眼見川茶私運出境銷售,可賺大錢,便利令智昏,自恃皇親國戚,不顧茶禁之嚴,"數(shù)遣私人販茶出境"。
對歐陽倫這種明目張膽的犯法行徑,邊疆大吏都不敢過問,陜西布政使(相當于省長),還趁機巴結(jié),要下屬為其"開放綠燈"。
某次販私茶至蘭縣渡河,河橋司巡檢依法前往稽查,反被辱打。這位河橋小吏氣憤不過,便大著膽子向明太祖朱元璋告發(fā)了歐陽倫的不法行為。歐陽倫是安慶公主的丈夫。安慶公主是朱元璋極為寵信的馬皇后所生。
所以,論私情,歐陽倫乃是朱元璋的愛婿。但朱元璋懂得"有法必行,無信不立"的道理,知道不能私廢公法,便在盛怒之下,將歐陽倫賜死,將相關(guān)人員誅殺,茶貨沒收入官。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2
少了兩千兵
明憲宗成化年間,保國公朱永掌管十二營兵士,私自調(diào)士兵給自己家蓋房子。朝中的優(yōu)人阿丑在演雜戲時,扮作儒生,大聲念詩說:六千兵散楚歌聲。
旁邊一人說:不對,應該是八千兵,怎么少了兩千?于是兩人爭論不已。
爭了一陣,阿丑說道:你不知道?還有兩千兵在保國公家蓋私房!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3
光棍難拿
傳說,從前有一個窮書生,娶不起媳婦,一個人過日子,但生性剛烈,好打抱不平,經(jīng)常為受屈的.百姓寫狀子,為豪紳所痛恨。一次有人誣告窮書生,縣官將其逮捕,出了一個對子,并限定在從一數(shù)到十的時間內(nèi)對出,否則嚴辦?h官上聯(lián)是:
云鎖高山,哪個尖峰敢出
話音剛落,窮書生不假思索,隨口對出下聯(lián):
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
說完,掉頭就走?h官瞠目結(jié)舌。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4
迷信風水
一個非常迷信風水的人,凡事都得請教風水先生,預卜兇吉禍福。
一日,他坐在一堵墻下,墻忽然倒塌,把他壓在下面。他大喊救命,仆人們走來一看,說:"東家,請忍耐一下!我們得先去問問風水先生,看看今天宜不宜動土。"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5
清代乾隆年間,河南鄧州的龐振坤所在的村里有個財主,他老婆生第八胎時,叫家丁通知各佃戶,12天后大請客,送的禮越重越好,不送的`小心抽他。按當?shù)匾?guī)矩,不是第一胎不興請客的。佃戶們又氣又愁,找龐振坤想辦法。
12天后,龐振坤領(lǐng)著身背石頭的佃戶們來到財主家。財主一見氣極了。龐振坤笑道:“你不是說禮越重越好嗎?”說完,和佃戶們上酒席去了。
古代幽默小故事:如此新娘
有個貪色的縣官,一心想討個稱心如意的小老婆,差人東挑西選,弄得民心不安。一天,龐振坤自薦為縣官說媒,問他要娶什么樣的?h官說:“我要的是:櫻桃小口杏核眼,月牙眉毛天仙臉,不講吃喝不講穿,四門不出少閑言。”
龐振坤笑道:“巧啦,俺村上就有這么一個女子。”當下商訂了娶親的日子。迎親那天,鞭炮,鑼鼓,喇叭好不熱鬧;ㄞI一到,縣官上前一把揭開新娘的花蓋,大怒:原來是穿著花衣裳的泥胎女菩薩。
龐振坤卻笑道:“請看,她不是‘櫻桃小口杏核眼,月牙眉毛天仙臉,不講吃喝不講穿,四門不出少閑言’嗎?”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6
和尚骨與東坡尸
一天傍晚,蘇東坡與好友佛印泛舟江上。忽然,蘇軾用手往左岸一指,又指指佛印,笑而不語。佛印順勢望去,只見一條黃狗正在啃骨頭,頓有所悟,隨手將自己手中寫有蘇東坡詩句的蒲扇泡入水中。兩人四目相對,不禁大笑起來。原來,這是一幅啞聯(lián):
蘇軾: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水流東坡尸(詩)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7
圓滿
從前,有一位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由于不懂規(guī)矩,誤將父親葬在西邊,母親葬在東邊。后來經(jīng)人提醒,商人決定改正,但又不好移墳,于是便在墳前立二石柱子,準備求人寫一副對聯(lián),刻于上面,以求補正。遍請鄉(xiāng)中文士,皆托辭說不能。最后請到了一位進士。那進士笑著說:“那便試試看!彪S后提筆寫道:
生前既不離左右
死后何必分東西
過往者讀此聯(lián),皆稱其善。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8
明代,有一個窮秀才,非常(De)窮,家徒四壁。一天,饑腸轆轆的他正想做飯,當他揭開米缸時,發(fā)現(xiàn)就剩幾粒米。秀才只好將那幾粒米放到瓦甌里煮。
當他捧起那清如湖水的粥想喝時,鼻子呼出的`氣將瓦甌里漂浮著的幾粒米吹得上下翻騰,此時,秀才詩性大發(fā),便順口吟了兩句:
數(shù)粒熬成粥一甌,鼻風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來吟去,后面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正當他捧著粥在破屋里踱來踱去想下句的時候,在他家潛伏多時的小偷實在忍不住了,脫口而出,給秀才續(xù)上了后兩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漁翁一釣鉤。
秀才一聽,連連贊嘆:“好句,好句。”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9
貪色的大臣
王忠肅公為人不喜歡開玩笑。一天,退朝后回家的路上,他看見同行的一位大臣眼睛老是盯著擦身而過的一個美女。那美女已經(jīng)走遠了,這位大臣還不時地回過頭來戀戀不舍地去看她。
這時,一向不茍言笑的.王忠肅公也忍不住跟這位大臣開起了玩笑:剛才過去的那個漂亮女子真有力氣。這位大臣忙問道:大人您怎么知道她有力氣呢?王忠肅公應聲說道:假若她沒有力氣,你老夫子的頭怎么能被她拉得團團亂轉(zhuǎn)呢?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0
1、某人想向一個財主借牛,于是派仆人給財主送去一封借牛的信。財主正陪著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識字,便裝模作樣地看信。他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然后抬頭對來人說:“知道了,過一會我自己去好了!
2、從前有個地主,專門挑選了一個愛占小便宜的當跑腿,果真替他刮了不少錢。 有一天,地主大少爺?shù)舻骄镅退懒。地主只好叫跑腿的去買棺材。跑腿的趁棺材鋪老板不注意,在大棺村里藏了一口小棺材運回來。 地主一見,氣得大罵:“弄兩口棺材干啥用?” 跑腿的忙說:"有用,有用!大的裝大少爺,小的以后好裝小少爺!”
3、一個當官的.,被妻子踏破了烏紗帽,很生氣,便上殿啟奏說:“臣啟奏陛下,臣之妻蠻不講理,昨天與臣相爭,竟然踏破了臣的紗帽!” 皇帝說:“卿須忍耐。皇后近來心情不好,與朕一言不合,把皇冠也打得粉碎!
4、有個大官去游寺廟。喝酒喝得興起,吟起唐人詩句:“又得浮生半日閑”。 一老僧在旁,邊聽邊笑。大官問他為什么笑,他說:“您得半日閑,老僧卻為此預備了整整三個月。”
5、有這么一個修鞋的,修鞋技術(shù)很差。他本錢少,鞋掌只準備一副就夠用了。遇見有來釘鞋掌的,釘好了走出門,這修鞋匠便跟出去,走不多遠,那鞋掌就掉在路上,鞋匠撿回去,下次有來釘鞋的就接著用,一副鞋掌用了好久。 這天又來人修鞋。出店門鞋匠又遠遠地跟著,不想一直到人家進了家門,鞋掌只撿回一只。 鞋匠想,這下賠了老本!回家開門一看,不禁轉(zhuǎn)悲為喜,原來那另一只沒等出門,便掉在門里了!
6、有一教書先生坐船,艄公與其攀談起年庚,就問教書先生屬相,教書先生回答說屬狗,又問月份,答說正月,艄公于是感慨道:“我也屬狗,但是是十二月的。先生是狗頭,所以叫(教)一輩子,我是狗尾,所以搖一輩子。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1
畜生出題
解縉為官正直,一些權(quán)貴策劃了一個宴會,想讓解縉當眾出丑。會上,一個貴人對解縉說:“老朽有句上聯(lián),久思無對,不知可否賜教?”這位貴人便把事先準備好的上聯(lián)念了出來:
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豈敢對鋸(句)
他剛念完,一群幫手立刻拍案叫絕,借此奚落解縉。沒想到解縉泰然自若,說:“恕我冒犯”,接著對出了下聯(lián):
一馬陷足污泥內(nèi),老畜生怎能出蹄(題)
那些權(quán)貴們聽了目瞪口呆,紛紛離席而去。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2
竹短竹無
明代翰林學士解縉,家貧,居處與曹尚書府邸竹園相對,于是在自家大門上書一聯(lián)云: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曹尚書見后不愉快,心想:我家的竹園豈能為他人借用,于是命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縉見了就在對聯(lián)上添了兩個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曹尚書讀后更氣憤,忙命家人把園中竹子全部砍光。解縉見后,又在對聯(lián)后面各加一個字: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終于拿他沒辦法了。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3
一、明年同歲
雜貨商新添了一個女兒。一天,朋友來給他的小千金說媒,講明對方只比女孩大一歲。
商人與妻子私下商量這門親事,他說:"女兒剛滿周歲,而那男孩已經(jīng)兩歲了,比女兒大了一倍。等到女兒二十歲出嫁時,他該有四十歲了。我們怎能忍心讓閨女嫁給這么一個老頭子呢?"
他的妻子笑了笑說:"你真夠笨的!現(xiàn)在我們的女兒一歲,明年她不就同那個男孩同歲了嗎?"
二、誰養(yǎng)活
一個五十歲的老人有一個三十歲的兒子。這個兒子非常懶惰,從不干事,衣食全*父親供給。
那老人為兒子的事憂心忡忡,便帶著兒子一同去算命。父子倆都相信了算命先生的話:父親可以活到八十歲,兒子也有六十二歲的壽命。
兒子知道了父親和自己的壽數(shù) 后,非常犯愁。父親便安慰兒子說:
"別難過!你才三十歲,還有三十二年的.好日子過呢!"
兒子回答說:"我并不是擔心自己的壽命,而是你的壽命叫我難過。"
父親聽了這話,很受感動,含著淚說:"你也不必過于傷心!我還有三十年的壽命嘛!"
兒子說:"我倒不是關(guān)心你的壽命。我仔細盤算了一下,你要比我早死兩年,還有兩年我*誰養(yǎng)活?"
三、莫管它漏水
有一次,一條渡船過河時,船身突然撞上了礁石。河水不斷地涌進艙里,旅客們驚慌失措。唯有一位先生沒事似地坐著不動,并且譏笑眾人大驚小怪。"用不著急嘛!關(guān)咱們什么事,"那人說,"莫管它漏水!船又不是咱們的。"
四、迷信風水
一個非常迷信風水的人,凡事都得請教風水先生,預卜兇吉禍福。
一日,他坐在一堵墻下,墻忽然倒塌,把他壓在下面。他大喊救命,仆人們走來一看,說:"東家,請忍耐一下!我們得先去問問風水先生,看看今天宜不宜動土。"
五、借牛
某人想向一個財主借牛,于是派仆人給財主送去一封借牛的信。財主正陪著客人,怕客人知道自己不識字,便裝模作樣地看信。他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然后抬頭對來人說:"知道了,過一會我自己去好了。
六、再喝一碗
一個老奶奶很講究忌諱,逢年過節(jié)她總是吉利話不離口,從沒說過一個"不"字。
一次大年初一,老奶奶一起床,小孫女就送來一碗甜黏粥,她高興地喝了。
孫女問:"奶奶,再喝一碗好嗎?"
老奶奶回答:"好,好。"
小孫女立刻送來第二碗黏粥,她又喝了。
小孫女問:"再來一碗?"
老奶奶想到年節(jié)不能說"不"字,于是說:"好吧,我能喝三腕。"就這樣老奶奶一氣喝了六碗,她的肚皮被撐得象一面大鼓。
不懂事的小孫女仍一個勁地問:"奶奶,你可愿意再喝一碗?"
老奶奶不由自主地連忙搖手說:"不,不喝了,再喝一點兒,奶奶就要脹死了啊!"
七、腹中空空如也
有一個讀書人準備去趕考,他日夜發(fā)愁,那副怪模樣弄得妻子莫名其妙。
她說:"瞧你那窩囊樣,難道男人寫文章比女人生孩子還不好受嗎?"
讀書人嘆道:"女人生孩子比起寫文章來,總還是容易些呵!"
女人又問:"為什么?"
讀書人回答:"女人肚子里有孩子,總是能生下來的,而我腹中空空如也,怎么能寫出文章來呢?"
八、換靴子
某人有一雙厚底靴和一雙薄底靴。一天早晨,他錯將一只厚底靴和一只薄底靴穿在腳上。他出門去辦事走在路上只覺得一只腳高,一只腳低,非常不舒服。他詫異地說:"真奇怪,今天我的腿怎么變得一長一短了?"
路上有人提醒他說:"你是穿錯靴子啦。"
他聽了這話,急急忙忙回家去換靴子?墒,他到家一看,想了一想說:"甭?lián)Q啦,家里的也是一厚一薄。"
九、這個字一夜就長成這么大啦
有一個讀書人教兒子認"一"字,不一會兒,那男孩就記住了。
第二天,那人擦桌子時,隨手用抹布在桌面上畫了一橫,想考一考兒子還認不認識"一"字,那男孩一點也認不出來。
父親說:"這就是昨天教你的“一”字呵!"
男孩睜大眼睛,吃驚地說:"只隔了一夜,“一”字就長成這么大啦!"
十、我叫你的兒子也挨凍
宋朝(900-1279)時,有一個太尉很溺愛兒女。一天他回到家中,看見兒子沒穿褂子跪在雪地上。他問明原委,知道是自己的母親體罰有嚴重過失的孫子。于是他也光了脊梁,讓人把自己綁上,跪在兒子旁邊。
他母親聽說此事,前來問他為什么這樣作*自己?太尉回答說:
"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你的兒子!"
十一、吃餅
有一個人餓極了,便到一家小吃店買餅吃。他吃完一個餅不飽,接著吃第二個餅。這樣一連吃了六個餅,他還不飽。直到吃完第七個餅,他才感到滿足了?墒,這時他突然懊悔起來:"唉,早知道這樣,我一開始就吃第七個餅,豈不夠了,何必白白吃那六個呢!?"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4
不讓失望
一老翁過80歲生日,買來十分貴重的紙請文學家劉鳳誥寫一副壽聯(lián)。劉鳳誥聽完,說道:“何時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一日。”劉即在紙上寫道:
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不禁暗暗叫苦,但又不敢出聲。劉又問老翁高壽,老翁回答:“正好80歲!庇谑莿⒔又鴮懗鱿侣(lián):
八十春八十秋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15
女變娘
從前,一位公子自恃讀了些書常常喜歡捉弄別人。一天,她外出游玩,見一少婦在水邊木橋上淘米,便想出一聯(lián)調(diào)戲:
有木便為橋,無木也念喬,去木添個女,添女便為嬌,阿嬌休避我,我最愛阿嬌
少婦聽后甚覺討厭,稍稍思考,也回敬一聯(lián):
有米便為糧,無米也念良,去米添個女,添女便為娘,老娘雖愛子,子不孝敬娘
書生想占便宜,卻被少婦羞辱一頓,自討無趣。
【古代的幽默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古代的幽默故事12-05
幽默古代哲理故事10-14
古代幽默故事大全10-18
短篇古代幽默故事10-21
短篇古代幽默故事【熱】02-12
古代勵志小故事10-19
幽默小故事11-01
幽默小故事11-27
幽默的小故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