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課文《落花生》有感600字
導語:《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以及與父親議花生的事。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讀落花生有感_第1篇:
今天我們學習了《落花生》一文。這一課作者按照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順序,寫出了花生的品格:不圖虛名,默默奉獻。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通過《落花生》一文的學習,我們領(lǐng)悟到了做人的道理。其實生活就是一本書,書中沒有一個字卻處處都是學問。書上沒有作者的姓名,但人人都是書的作者。只要善于讀這本書,就會從中有所發(fā)現(xiàn)得到啟示。比如:臘梅不畏嚴寒,在冬天仍然筆直地站著,別的花,都是春天才開,她卻不同,風越大,雪越多,她才開的越精神,越秀氣,她具有靈魂品格。我們就應該學習梅花,做一個不肯低頭折節(jié),頂天立地的好少年。
再比如:松鼠舍己為人,它們在秋天拾榛子,塞在老樹空心的縫隙了、里,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自己卻吃被雪凍過的榛子。我們就應該學習松鼠的機智,舍己為人的精神,做一個勇于奉獻的兒童。
再比如靈芝:它有最寶貴的藥用價值,生長在懸崖峭壁上,卻又起死回生的作用。當它被人當作藥采回家煮了時,便結(jié)束了自己“醫(yī)藥天使”般的生命?墒撬鼌s把他/她的生命無私奉獻給了別人。我們應該學習這種勇于奉獻的精神,做一個陽光少年。
再比如松樹:古時候陳毅將軍就曾做過一首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結(jié)實。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松樹的外觀一點兒也不美,而是粗糙的。但是它卻在寒冷的冬天不怕風欺雪壓。我們就應該做有用的人,不去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學習完了這一課,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學習了許多做人的品格。雖然我們還是一個孩子,但我們應該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好,不要連累別人,成為他人的負擔和累贅。
讀落花生有感_第2篇:
讀書,讀出人間深情;讀出花樣年華;讀出功成名就。今天我看了落花生一文后,讓我感同深受,受益匪淺。
落花生這篇文章講的是:許地山的父親在一次家庭聚會中,講述了花生的優(yōu)點,教誨了他們做事不要只講究外表,要注重內(nèi)在。
這讓我想到了一件事,記得上次,在我去市民廣場的路上,看到一個穿著時髦,提著名牌包包,連褲子也是價值不菲,貌美如花的阿姨一邊走路一邊磕著瓜子,隨手將垃圾扔在地上,然后連頭也不會的走了。一旁一個相貌平平,穿著普通的清潔工阿姨,在旁邊默默地掃地,雖然在赤日的烘烤下汗水已浸濕了她的衣服,但她毫無怨言依然在認真的掃地。對社會而言,那個人穿著時髦,卻不將文明的阿姨著可謂是繡花枕頭,肚子里沒有貨色。而那位清潔工阿姨才是對社會有用之人,那我們要做哪種人?可想兒知。
大家都知道包青天包拯吧,他生下來就烏黑如炭,額頭上有個月亮型的胎記,雖然上天沒有給他出色的外表,但給他了超人的智力和過人的推理能力,他靠著這些優(yōu)點,懷著偉大的志向,幫助枉死的人沉冤得雪,最后家喻戶曉,功成名就。我們也要做樸實無華,默默奉獻,表里如一的人,讓我們一起向落花生學習,學習他的品質(zhì),學習他良好的品質(zhì)。
讀落花生有感_第3篇:
《落花生》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許地山的代表作,講述的是許地山小時候的故事,文章主要以人物對話組成的,通過寫作者小時候一家談論花生,來寫一個人生的哲理。這篇散文的藝術(shù)風格也正像落花生一樣,質(zhì)樸無華,自然天成。全文由第一人稱的“我”來記敘,富有兒童情趣。這篇文章的對話都是活生生的口語,沒有雕琢,沒有藻飾,明白通曉,通俗易懂。父親和孩子們的一問一答,是那樣的親切自然,質(zhì)樸平易。這正是許地山深厚的藝術(shù)功力所在,通篇極少用形容詞修飾語,只有在非用不可的時候,才極精當?shù)剡x用一二。
故事就以這樣的文筆開始了。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名愛國志士的家里。許地山家園里有半畝空地。有一天,母親說:“咱們家里這空地一直荒著也怪可惜的,既然你們那么愛吃花生,我看哪,不如開辟出來種花生吧!弊髡呓愕軒讉一聽,都很高興。于是,沒過多久,買種的買種,翻地的翻地,播種的播種,澆水的澆水。就這樣,姐弟幾個忙活了幾個月,居然收獲了。這可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事。母親這會兒又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jié),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那天,母親把花生做成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后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jié)。那天晚上的天氣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這實在很難得。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孩子們爭著應道:“愛!”“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姐姐說:“花生味兒美!”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薄拔摇闭f:“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备赣H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過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成熟了,也不立刻就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孩子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著說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薄拔摇闭f:“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备赣H說:“對,這就我是對你們的希望!
他們談到深夜才散;ㄉ龅氖称范汲酝炅,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這篇文章巧妙地運用了借物喻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汲取一些東西,幫助我們提高寫作水平。文章通過落花生為例子,告訴我們了一個可以影響終生的哲理——人的一生,不能只顧著追求偉大、完美與體面,而因此忘記了別人的體會。所以,做一個人,不僅要去追求,而且要從埋頭苦干開始,踏踏實實地磨練自己,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才能做成大事。
讀落花生有感_第4篇:
我在五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學了一篇,名為《落花生》的課文。它是一篇敘事散文,文章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以及與父親議花生的事。
再仔細品讀了《落花生》,其實課文的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不求名利,只求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的遠大理想。
當我讀到“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時候,我體會到了雖然花生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求名利的精神。這不正是值得我學習的一種精神嗎?做人就應該實實在在的,不應該華而不實。
我往下讀時,讀到了“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時,我體會到了做人要做誠實守信的人;要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要做只講究外表,不講誠信的人;對他人以及社會沒有貢獻的人;甚至禍害社會的人。
讀了《落花生》這篇課文后,使我想起了我的爺爺。他是一位老教師,他從教四十余年,他為教育事業(yè)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他培養(yǎng)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國花朵;他每天早早的到學校,從早晨到傍晚,一直在艱辛地工作著;他嘔心瀝血,從滿頭青絲到兩鬢斑白,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
當他看著自己培養(yǎng)出的學生登上了成功的殿堂的時候;當他看到自己的學生在接受鮮花和掌聲的時候,而他卻默默地站在一旁,他也隨著人們一起為自己的學生鼓掌,從不居功自傲。
他是多么的偉大呀!他多么的像落花生——不求名利、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