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讀后感750字左右
《匠人精神》講述作者從進入木工行業(yè),努力自我培養(yǎng),直到成長為一名行業(yè)領袖的人生歷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匠人精神讀后感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匠人精神讀后感750字左右1
正本書是適應時代的一本書,當下,“萬眾創(chuàng)業(yè),大眾創(chuàng)新”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中國的年輕人有著無比高昂的創(chuàng)業(yè)熱情。創(chuàng)業(yè)者是一個管理者,但這本書里所講的匠人,并不是現(xiàn)代公司制度下的管理者,而是一個技術員工,F(xiàn)在貌似越來越多的人拿到了本科畢業(yè)文憑,畢業(yè)后都去從事腦力勞動,去做白領了。反而做為技術工人的藍領現(xiàn)在有很大的缺口,工資也高,我其實很想有一技之長。也想去學木匠,還想去開火車,或者去做一個工程師,但我最后的路還是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走進了一家公司,一點一點的磨練自己。
書中寫的雖然是秋山木工工坊的帶學徒的方法,但是里面的一些經驗和做法也是值得所有想有一番成就的人學習的。每一件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值得用很多年去強調。比如和人打招呼、比如吃飯、比如和人說話該怎么回答,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可恰恰是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情確實最應該注意的。
以前讀過胡雪巖,知道了他也是從一個小學徒干起,學徒期間要為師父師娘倒夜壺,要沒有怨言的去做好師父交代給他的每一件事。其實這樣的帶徒方法不止是秋山木工有,中國也有。只不過這些傳統(tǒng)的行業(yè)在逐漸被機器大工業(yè)生產取代了,一個匠人在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上投入的時間、感情、精力在逐漸減少。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手和心共同完成的事情逐步被機器取代了。現(xiàn)在到博物館看一些展品也會經常感嘆,獨具匠心、能工巧匠、匠心獨運等,可是機器生產出來的東西我們充其量也就感嘆一下:窩草,這技術這么牛逼,等這技術普及了以后再也沒人提起這牛逼的技術了。
其實對一項工作、對一個人、對待自己,是需要投入時間的,要堅信大器晚成這一信念。做事之前要學會做人,學會投入熱情,學會擔起責任,學會為自己的成果自豪、負責。
《匠人精神》這本書,不僅僅教會了我怎樣做事,更教會了我怎樣做人,去做一個富有激情、負有責任的人!督橙司瘛吠ㄆ獩]有講怎樣運用那些工具,也沒講做家具的具體細節(jié),只是講在進入作業(yè)場、進入工作前要做的一些心理上和心情上以及思想上的準備工作,這些工作要做到實處,做到融入血液中還真需要投入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不斷的督促自己、要求自己。
雖然投入到了現(xiàn)代化的公司從事工作,但是這種傳統(tǒng)的塑造人才的方法值得現(xiàn)代人去學習,去實踐。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用心和身邊的人打好一個招呼吧。
匠人精神讀后感750字左右2
每次學習日本企業(yè)家的管理經驗,心中就泛起慚愧:上一個學習結果還沒有完全踐行,現(xiàn)在又看到了這么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榜樣。慚愧之余,還會像阿Q一般自我安慰一番“我好像確實是太忙了”,多么牽強的借口。
通過學習本書,我對秋山先生推行的“匠人精神”有一點淺薄的認識:這是一種以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和牽引力,注重人的心性和品質的磨礪的文化傳承、員工培養(yǎng)方式和經營理念。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獲。以下是我在震撼之余從紛亂的感想中提煉出的兩點收獲:
首先,本書給了我企業(yè)文化落地的啟發(fā)。
在思考如何將“謙善德勤,有為健行”與教育培訓結合時,一直苦于沒有“抓手”。本書中,秋山君將“通”詮釋和貫徹為“與客戶通、與工具通、與徒弟通”等基本規(guī)范以及匠人三十條,并從朗讀至背誦以期潛移默化。對于此,不知其他同事會有何種感想,我首先想到的是這就是我們可以借鑒的案例。
我覺得不妨學習秋山君,對核心價值觀進行進一步的闡述和可視化,比如“謙:對客戶謙、對同事謙、對尊長謙……”每一條都提煉出可以著手踐行的參照。秋山君是一個成功的企業(yè)家,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通過本書,還有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關于企業(yè)文化建設,誰“施”,誰“受”?施:實施、推行;受:學習、受用。在我們目前的萬華集團,一般狀態(tài)是總經理“醍醐灌頂”,高管們“從善如流”虛心學習,推行到基層銷聲匿跡。那么,我認為問題的核心是找到標準,還要明確主體。
能夠去實踐這些東西的,除了管理崗位人員、儲備干部、還應有公司的老員工,對于老員工的關懷,除了精神層、物質層,還應該有文化層的關懷并賦予之責任。如此,有了可視化的參照標準,有了推行的主體,那么在推行企業(yè)文化時,會更加的豐富。
秋山君要求學員背誦匠人須知,八年一萬遍,確實能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反觀我們這么多年來對《弟子規(guī)》的誦讀力度,至今能熟練背誦的'人太少,更不要說用它去規(guī)范和影響員工。我計劃借鑒秋山君的方法,對《弟子規(guī)》逐節(jié)背誦,看看要花多久才能背完,看看一年年的背誦給我們留下來的員工帶來了什么改變。
其次本書給了我人資管理方面的啟發(fā)。
本年度集團賦予人資“教育評估”的重任,我們也在積極的改進教育培訓方式,開發(fā)評估方法,通過本書學習,我在以下幾點上“打開了腦洞”。
將企業(yè)文化建設與教育培訓工作結合。例如對核心價值觀中的“善”,我會賦予其“善于事、善于器”的含義,“善于事”就是做好工作,“善于器”就是擅于使用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如為了消除客戶對于4s店維修價位高的疑惑,我覺得可以從“善事利器”的角度出發(fā),搜羅小修理廠使用副廠件引發(fā)車禍的案例做成展板,放在客戶能看到的地方,講價湊活是國人的習慣,用可視化的展板暗示加上話術,消除客戶的顧慮,并培養(yǎng)其對維修品質的追求)。在技能比武時,明確主題,加強對工具實操、流程演練等方面的考核。讓比武不再單調。評估的時候,“善”就是“勝任和熟練”的含義。當然思路轉化為可行方案需要集思廣益,結合實際。
【匠人精神讀后感750字左右】相關文章:
《匠人精神》讀后感01-18
「精品」匠人精神讀后感06-22
匠人精神讀后感(推薦)06-22
工匠精神讀后感范文-匠人精神讀后感06-22
匠人精神讀后感范文參考06-22
匠人精神讀后感3篇01-22
《匠人精神》讀后感15篇01-29
匠人精神讀后感(通用18篇)06-24
閱讀《匠人精神》心得感悟-讀后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