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后感[薦]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史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距離上次看《史記》還是四個月之前了,《史記》,上次看到秦始皇本紀。這次從項羽本紀開始看,高祖本紀、呂太后本紀、孝文本紀、孝景本紀、到孝武本紀。
以前讀書時雖然知道這段史實的大概內(nèi)容,但這次看《史記》,就更加了解了其中的歷史。
比如對楚漢之爭的過程、呂后臨朝稱制等內(nèi)容更加了解。
另外還粗略看了一下年表,覺得當初司馬遷在寫這些個表的時候真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吧。
上圖是西周分封各諸侯表,原來很多諸侯國都是周王室的親戚,那后來打來打去,其實也都是家族內(nèi)戰(zhàn)而已。當然除了像齊國是姜子牙的封國、宋國是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的封地。楚國熊繹也是功臣被封的等等。
西楚霸王項羽滅秦之后分封各王表,封劉邦為漢王。以及其他滅秦有功之將領為王。
后來不少人又都造反,劉邦和他繼續(xù)干,最后劉邦用張良計,聯(lián)系韓信、彭越共擊項羽。
劉邦是將劉姓子弟為王與功臣將領錯開分封。當然最后還是將異姓王除了長沙王吳芮之外都除掉封號甚至殺了,比如韓信等人。
因為司馬遷只活到漢武帝在位期間,所以他寫的《史記》也是只從三皇五帝開始,截止到漢武帝太初年間。注:漢武帝以前的皇帝都沒有年號。
十二篇本紀就是站在正統(tǒng)的角度來講朝代的更替和帝位的傳承。
然后是十篇年表。將大事記按照每年記錄。以后看世家的時候可以對照著看,某一年在哪個諸侯國發(fā)生了什么大事都可以知道。
接著是八書:禮書、樂書、律書等歷代制度。
三十篇世家就是世代相傳的諸侯王的歷史。除了春秋戰(zhàn)國的諸侯國,還有孔子世家、陳涉世家、外戚世家等。
七十篇列傳是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人物傳記。大部分都是比較有名的人物,像管仲、晏子、商鞅、老子、韓非、孫子、吳起、廉頗、藺相如、蒙恬、李斯、屈原、賈誼、司馬相如等等。
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
接下來就是看這些世家和列傳了,應該是最好看、最精彩的內(nèi)容了吧。
【《史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史記》的閱讀心得02-11
《史記》閱讀心得03-21
《史記》中的成語09-28
《史記》讀后感06-16
史記讀后感12-22
史記的讀后感01-09
《史記》讀后感02-14
史記的作者是誰-簡介10-10
史記中的故事:奇貨可居11-26
名著《史記》的作者是誰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