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師報讀后感精選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著“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中國教師報讀后感,歡迎閱讀!
篇一:中國教師報讀后感
作為“全國老師自己的報紙”的《中國教師報》,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像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的教師作品,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工作、真實的教學,貼近我們的實際。因此,無論版式還是內(nèi)容,都令人耳目一新。閑暇的時光,總是愜意的,我跟往常一樣喜歡隨手翻看報紙,今天隨手翻開《中國教師報》時,“課改中國行”這幾個大標題映入我的眼簾,深深吸引著我。特別報道分為四篇:調(diào)查篇、專家篇、志愿者篇和花絮篇。而這幾篇里面打動我的是志愿者篇,標題《課改路上,我們一起行走》,從這些志愿者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他們對課改的熱情與希望,這與我校一直以來倡導課程改革的觀念不謀而合,瞬間觸動了我這根麻木的神經(jīng),引發(fā)我的思考:
一、正確認識新課程理念
學校一直倡導新課程理念,要求老師堅持學習《新課程標準》,堅持每周的聽評課活動,F(xiàn)在細想起來,似乎自己只是盲目地跟著別人走,這條路走得很吃力、很迷茫。剛開始的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只重視單元里面四篇課文的講解,甚至將略讀課文上成精讀課文,而忽視園地里面的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發(fā)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四條讓人耳目一新的課程理念,聽評課活動中,聽到專家的評析,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教學風格。讓學生質疑課題,帶著疑問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等等。但我有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真的只是在走這樣的一個形式,沒有真正去關注過孩子在討論什么,沒有好的方法去引導他們?nèi)绾斡懻摗_@樣的課堂看似非常的熱鬧,而實際上還不如以前腳踏實地的學習一點知識。
所以,新課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讓自己真正認識課程理念,正確解讀課程理念,將新課程理念真正意識化。不能盲目地去拋棄舊的教學模式而全面照搬新的教學模式,而應認真思考,取長補短,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每個教學步驟都是在訓練學生的一種能力。
二、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學的核心。教師課堂上所提的問題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課堂學習氣氛,進而影響學習活動的效果。
在上次執(zhí)教的《月光曲》一課中,我問孩子“貝多芬為什么會彈琴給盲姑娘聽?”讓學生到文中去找出相關句子,進而學習的重點就在體會句子上,而句子的落腳點是在“感動”二字。因此,評課時,熊校長建議提問可否改成:“貝多芬為什么會彈琴給盲姑娘聽?能不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孩子就會說出感動一詞來,然后讓孩子到文中去找令你感動的句子。我當時一聽,就恍然大悟,一下子把我課堂中感覺到吃力的分散點給聯(lián)系到一起了,這樣我的課堂就有著一條很清晰的思路。深切地感受到熊校長課堂提問的藝術,而我,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去學習、去探究。
三、以課內(nèi)閱讀為引,拓寬課外閱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課外閱讀的鼓勵和指導必須配合教材隨時進行。”因此在教學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應圍繞課堂教學進行,由課內(nèi)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nèi)推薦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書籍能幫助學生了解作品全貌、時代背景、作者平生等,拓展學生知識面,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叵肫鹨郧爸附堂珴蓶|的《卜算子·詠梅》時,就沒有進行拓展閱讀,應該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如《沁園春·雪》等。好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的時候,我有做到這一點,我讓孩子課后搜集抗日英雄的故事讀一讀,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把這件事做實來,要是能在班上舉行一次抗日英雄故事演講會,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應該會非常高,這樣還能促進孩子閱讀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引領學生由一篇課文引出整本書來讀,以充實學生的素材,開闊他們的視野。如在學習《蟋蟀的住宅》后,就應該推薦孩子去看法布爾的《昆蟲記》或收看中央電視臺科教節(jié)目《人與自然》等等。課內(nèi)教學只是個引子,只有把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總之,這份報紙帶給我的是一份感動,一份啟示,一份動力,讓我重新認清了自己的奮斗目標,確立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實現(xiàn)自我的成長與發(fā)展。
篇二:中國教師報讀后感
一份報紙,一杯茶,讓煩躁的心慢慢沉淀,在網(wǎng)絡中的巧遇,讓我認識了你——《中國教師報》。從聽說到走近再到走進她,時間雖短,她卻很快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她以鮮明的時代性、前瞻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以及及時性的內(nèi)容供我學習、吸收,為我更好地善待學生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幫助。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熱愛學生。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愛學生,是一種信任,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地教育過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基本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礎。
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通過學習我認識到這是荒謬的。教師應該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一切學生的一切差異和缺點,對所有的學生公正無欺、一視同仁,不僅要熱愛學習成績挺好的學生,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和品格不健全的學生更要多一份偏愛。我們對學生的愛的`直接表現(xiàn)就是相信每一個學生,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潛能,每一個孩子都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所以必須抓住學生的積極因素和獨特的方面,鼓勵他們進行大膽地探索,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篇三:中國教師報讀后感
第一次走近《中國教師報》,你那豐富的板塊,精美的設計,貼近教育一線的教學案例,高屋建瓴的專業(yè)文章……深深地吸引著我,在字里行間中得到了你賦予我心靈的澆灌。在你這里,我細細品味同行們那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剎那間也讓我涌出真切地感悟。原來當一門普通的教師也可以這么快樂,這么精彩,就在這不經(jīng)意間仿佛也喚醒了我那掩藏在心底里的那份萌動和激-情。讓我明白教師不光是“教書育人”,更要有一顆賦予責任、承載寬容的心……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guī)е活w童心更加愛護我們的孩子。負有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重任的幼兒教師,應該像天使一樣把母愛和園丁的心融為一體,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一顆顆愛的種子。如果把幼兒比喻成花朵,幼兒班就好似一個小花園,在這小花園中會有嬌貴的玫瑰、淡雅的蘭花、華貴的牡丹、無畏的臘梅……而作為園丁的我們除了要精心呵護它們,還要適時地給花兒們施肥、剪枝、除草,不斷地因“花”施教,才能享受“百花齊放”的收獲。有人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在孩子的眼中,老師就是神,她無所不能。因此,一個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將成為孩子們眼中愛的傳遞方式。是你,讓我更加懂得教育的藝術,“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給孩子一個擁抱”、“給孩子犯錯的機會”,用關注和欣賞來處理好每個細節(jié)。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guī)е环葚熑稳捜菸覀兊暮⒆印K麄兙拖褚粡垙埌准,純潔美好,想著這最初的一筆將由我用心來描繪,我頓時就會感到肩負著的使命是多么神圣。寬容是什么?是你告訴我,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就象法國19世紀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的那樣“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我們的孩子年幼,難免會做些有別于常規(guī)的事,而我們的寬容既要保護他的自尊,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尤其在常規(guī)要求與孩子愿望發(fā)生沖突時,更要對孩子要有更多的寬容之心與寬容之舉。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找到了一位知心朋友。你,傾力地報道與教師、教育有關的人和事,邀請廣大一線教師來評說、討論自己關心的話題,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你“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的宗旨和“零距離貼近教師”的理念。是你,讓我在每次閱讀后,總是意猶味荊相信有了你的陪伴,能拂去我的煩惱,吹起飄逸的思緒,讓我徜徉在求識的海洋中。
【中國教師報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教師報讀后感10-20
中國教師報征文02-01
電子版《中國教師報》讀后感11-20
有關中國教師報征文精選02-01
精選中國教師報征文4篇01-31
中國教師報征文范文3篇01-31
教師報讀后感三篇03-31
《中國詩與中國畫》讀后感03-31
《鄉(xiāng)土中國》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