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讀后感 15篇
細(xì)細(xì)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童年的讀后感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讀后感 1
海倫·凱勒,18世紀(jì)最偉大的女性之一。寫個【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自傳體長篇小說,曾家喻戶曉,是人們心中的典型模范。不過,“典型模范”有時也不是乖乖小姐呢。
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很調(diào)皮了。他有一個知心“搗”友——廚師的女兒瑪莎·華盛頓。海倫剪掉瑪莎的黑發(fā),要不是媽媽的阻擋,瑪莎就剪掉海倫的頭發(fā)了。她們一起去偷廚娘考的'餡餅,跟火雞搶食…… ╮(╯▽╰)╭她的父母實在無奈,就給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海倫·凱勒還是有些淘氣,她把莎莉文小姐鎖在了房間里。哎~
不過,雖然她的身體器官不如我們的完整,但擁有的快樂是一樣的。我們是正常人,為什么不能像她那樣打起精神來,好好度過每一天。
童年的讀后感 2
最近,我讀了高爾基的著作《童年》,書中形象的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痛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的脾氣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就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他卻走過來了。這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當(dāng)時他所處的悲慘境地。高爾基的童年跟我們現(xiàn)在比起來,實在是大不一樣!我們多幸福啊,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有大魚大肉等著你品嘗;你想什么,就給你什么;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如今美滿。幸福的生活。
我讀了《童年》我深深的感觸到了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童年的讀后感 3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名著―《童年》。這本書是高爾基的一部自傳,講的是高爾基小時候的故事。
高爾基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都去世了。他只能跟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日子過得很苦。有時候他調(diào)皮,外公就打他,但她從不計較。
一年年過去了,高爾基長大了。他到一家鞋店當(dāng)學(xué)徒,那時他才十幾歲。
高爾基的家庭條件并不好,但是他并沒有因為這些而有一絲怨言。我們跟高爾基不一樣,家庭條件很好,從來沒有吃過苦。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我們美好的.童年。
童年的讀后感 4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lián)文學(xué)的奠基人。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來外祖父破產(chǎn),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dāng)過各種雜工。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小學(xué),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xué),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于使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fā)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陡qR·高爾杰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童年的讀后感 5
一個叫阿廖沙的小朋友,他三歲的時候他的'爸爸就死去了,他和他的母親還有外祖母一起去外祖父的家,在船上發(fā)生了一個意外阿廖沙的弟弟死了,到了外祖父的家里,阿廖沙有兩個舅舅,一個姐姐,一個舅媽,外祖父很兇,阿廖沙挨過不少次打,舅媽應(yīng)為失火而死。
姐姐被大舅舅打死,母親又嫁給了一個人,阿廖沙過著流浪的生活,就這樣阿廖沙走向了人間。
童年的讀后感 6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貧苦嗎?我們沒有,我們在家里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是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七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了奶奶生活,別了小孩都有新衣服,他沒有,他有的只有幾件打滿補丁了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努力得更讀書,準(zhǔn)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了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成才。
童年的讀后感 7
第八章也可分為上、下篇。上篇描繪了外婆講童話的情景、本領(lǐng)和記錄下來《隱士和勇士》這篇優(yōu)美迷人的童話;下篇介紹了“我”的第一個知識分子朋友,一個不知真名實姓、只知外號“好啊”的“外人”和“怪人”,并且著重敘述了他們之間的友誼。上、下篇之間的內(nèi)容通過“怪人”聽外婆講童話的場面聯(lián)系起來。小說故意用若明若暗的手法,巧妙地讓讀者心領(lǐng)神會“好啊”和外婆的'某種尷尬關(guān)系!昂冒 笔撬目陬^禪,直譯是:“好事情”。
童年的讀后感 8
這本書是我感到高爾基的童年是悲傷的,他的童年失去了許多朋友與家人,我想這應(yīng)該使他會有許多的心理障礙。書的.開頭是高爾基的父親死時的模樣,后來他們一家去了一座城市,開始了新的生活,沒過多久,母親走了,去獨立生活,“我”就由外公來養(yǎng)“我”。
過了很久,母親回來了,她帶來了繼父,兩個人又去遠(yuǎn)方生活了。最后繼父不知去哪了,母親生病了,她死了,但高爾基卻沒有任何悲傷之情,他仿佛沒有任何與母親的感情。
這本書我大多有囫圇吞棗的內(nèi)容,可是人感到了大多悲傷的情感,是人沉浸于思考。希望有更多人讀這本書,了解高爾基的童年。
童年的讀后感 9
這個月,我讀了《童年》這本書,里面的內(nèi)容是我流連忘返。這本書是高爾基寫的,講述的是他在俄羅斯的童年故事。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寫于一九一三至一九一六年。這本書中高爾基再現(xiàn)了他童年時代的俄羅斯生活,塑造了一個個形象逼真、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們不僅可以了解作家的童年,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普通的俄羅斯人民處在怎樣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以及他們的心理和精神面貌。
童年的讀后感 10
《童年》講述的是孤獨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長故事。小說以一個孩子的獨特視角來審視整個社會及人生!拔摇奔木拥耐庾娓讣沂且粋充滿仇恨,籠罩著濃厚小市民習(xí)氣的家庭,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說也展現(xiàn)了當(dāng)時整個社會的腐敗、沒落而趨向滅亡的'過程。
小說通過“我”幼年時代痛苦生活的敘述,實際反映了作家童年時代的艱難生活及對光明與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時也展現(xiàn)了19世紀(jì)末俄國社會的廣闊社會畫卷。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于我來說童年會是我最寶貴的收藏,就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yīng)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童年的讀后感 11
該本書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死后,被母親寄養(yǎng)在遠(yuǎn)在尼日尼的諾弗哥羅德城的祖父家。外祖父是個纖夫,對阿廖沙不是特別好,而阿廖沙的外祖母對待阿廖沙的態(tài)度與外祖父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外祖父脾氣暴躁只要碰見阿廖沙犯錯便會打他,有一次阿廖沙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jìn)染缸里染成了藍(lán)色,就被打的體無完膚,并生了一場大病。而外祖母卻在不停地包容阿廖沙犯下的錯,并心平氣與的與阿廖沙講道理,阿廖沙曾經(jīng)說過他的外祖父與外祖母信奉的簡直是兩個不同的上帝。
就這樣阿廖沙在這個幾乎分裂的'家庭里度過了他的童年!
童年的讀后感 12
每個人都有童年,并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么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里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父親,跟著母親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母親,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zhǔn)備孝敬辛苦的母親。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童年的讀后感 13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童年河》。
里面講了一個人的童年生活,他就是洪雪弟。雪弟的生活中有開心快樂、有危險、又勇敢,還有傷心。他的開心快樂是他可以上學(xué)了,陳大鴨子和陳小鴨子也可以上學(xué)了。危險的.是有人落水,他下水救人,差點被拖到水里,救完后頭撞上了大樹。因為亂跑迷了路。勇敢是有人落水,他奮不顧身下水救人。傷心是他家的貓?zhí)J花死了,他的親婆也走了。
我喜歡雪弟,因為我喜歡他的勇敢、他的開心快樂、他的那種奮不顧身的精神。
童年就像一條小河,從你生命的河床里流過,它流得那么緩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無法把它留住,它的漣漪和浪花會輕輕地拍擊你的心,讓你感覺自己似乎總是沒有長大。
童年的讀后感 14
《童年》的作者是前蘇聯(lián)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寫了高爾基小時候的.受到的折磨和欺辱,但是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出來。
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是你想要什么,大人就給你買什么。每天坐在教室里上課。而高爾基那個年代呢?高爾基很少有安寧的日子,幾乎每天都有人打他、罵他、欺負(fù)他。外祖父不喜歡他,兩個舅舅討厭他,兄弟姐妹不理他,父親又去世了,只有外祖母和母親疼愛他了。令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那個時代地丑陋面目。
但就是因為高爾基小時候的好奇心,才經(jīng)常被外祖父打。每次被外祖父打,母親總是在一旁求情,令我感到母愛是多么偉大啊!
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努力學(xué)習(xí),用自己的智慧把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童年的讀后感 15
每個人都要經(jīng)歷童年,有的童年快樂美好:有的童年無憂無慮;有的.童年壓力山大;有的童年悲慘無趣。
高爾基的童年悲慘恐怖,他三歲時喪父,隨著媽媽和外祖母一起住在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個“家”,他并沒有找到他夢寐以求的幸福,而是在這兒度過了黑暗、令人恐怖的童年:父子、兄弟之間勾心斗角,為了家產(chǎn)斗得死去活來……
一件件丑事,一樁樁暴行,一幕幕慘劇,留在了高爾基童年的記憶里,形成了不可抹去的陰影。
相對于高爾基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接受著良好的教育,享受著長輩的呵護(hù),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
【童年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童年與童年作文12-20
2022高中童年的讀后感 歡歡的童年2022年新版全集12-27
《童年》讀后感06-08
童年讀后感06-09
《童年》的讀后感06-17
童年的讀后感09-04
《童年》讀后感11-15
童年的讀后感12-13
《童年》讀后感精選03-20
《童年讀后感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