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集錦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弟子規(guī)》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guī),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事雖小,勿擅為;
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事情即使再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張,如果擅自做主張,就違背了做人子女的本分。另一句的意思是:即使物品再小,也不可以私自藏起來,如果私自藏起來,就會讓父母感到很傷心。
由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這句話,讓我想到了一件我生活中發(fā)生過的一件事情。
我有一個鄰居阿姨,我和媽媽去他們家玩,因跟他們關(guān)系很好,每次他們有好吃的都會送給我吃,有一次,他們回家買了很多火腿腸,我看見了,當時很想吃,就沒跟他們說,直接拿了一根回家,怕媽媽知道就偷偷藏起來,但是媽媽后來還是發(fā)現(xiàn)了,狠狠的罵了我一頓,讓我把火腿腸還回給阿姨,媽媽很傷心。我當時哭的很厲害,擔心媽媽從此不喜歡我了,也覺得很委屈,一根火腿腸干嘛要罵那么兇。
后來媽媽給我講了很多道理,告訴我只要是別人的東西,不管大小都不能自己去拿回家,這會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F(xiàn)在看到弟子規(guī)里面也有講這句話,更讓我明白了它的道理。也明白媽媽是擔心我學壞。
所以我以后一定會記住這個教訓,記住弟子規(guī)里面教導的東西,跟做的好的小朋友學習,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guī)》讀后感2
弟子規(guī) 剛開始第一感覺是孩子的啟蒙讀物,沒有關(guān)注過,可能還和三字經(jīng)會混淆。可是前一段時間回公司開會公司送了一本弟子規(guī)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光盤,在公司的會議室公司組織我們一起看傳統(tǒng)文化光盤,真的很受啟發(fā),很受觸動。
記得看的第一個短片是胡小林老師的,講的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和自己的生活歷程,曾經(jīng)輝煌和痛苦的他就因為一本小小的弟子規(guī),短短的幾句話,就叫一個深度憂郁狂躁的企業(yè)家改邪歸正,以善制企,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師兄,他為自己員工子女捐資助學,籌集善款救助自己的病痛員工,大愛無疆。企業(yè)也因為他的改變而變得更加有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也因此步入真正的正能量,正輝煌。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人間大孝王西海為了父親放棄了出國的機會,放棄了娶妻生子2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病重的父親。此心感動天地。試問我們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如果換一下位置可想而知你自己可以做到幾分?看了這些,想想平時的自己,可曾給自己的雙親做過幾次家常飯,洗過幾件衣服被單,可曾每次在父母這吃過媽媽給自己做的美味佳肴后有幾位在飯后做過家務(wù),或是留下來陪父母聊聊家常,這是耳邊響起一首歌;丶铱纯。
《弟子規(guī)》讀后感3
《弟子規(guī)》是我國的一部國學經(jīng)典,這本書是根據(jù)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
讀完這本書,感覺看起來每一句都平淡無奇,但只要用心感受,就會發(fā)現(xiàn)這就像一位老師一樣,正循循善誘地教導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從《弟子規(guī)》中,我先是學到孝順。書上說到:“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想到了自己,一直以來覺得父母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我們,愛我們是那么理所當然,似乎自己卻從來沒有好好地珍惜過,甚至有時候?qū)τ诟改傅囊箫@的那么不耐煩,有時候,還是那么的無理取鬧,讀完《弟子規(guī)》后,覺得自己是多么不應(yīng)該,我真想對他們說一句:對不起!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也讓我懂得了誠信的寶貴。俗話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也就是說講出的話一定要真,不虛假,要講信用。作為一名小學生,誠實守信是我們最起碼的準則,我們應(yīng)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小處、從自身做起,誠實守信,繼而影響身邊人,全社會都人人守諾、事事重信,并持之以恒,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兜茏右(guī)》就像是一面鏡子,找出你的不足,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太陽,指引著我們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我今后一定做到努力學習,不斷改正,我相信我一定比現(xiàn)在做的更好!
《弟子規(guī)》讀后感4
在寒假里,我認真閱讀了《弟子規(guī)》,感到受益匪淺。
《弟子規(guī)》是清代李毓秀所著,原名為《訓蒙文》。正如名字所說,它是能告訴我們在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求學等方面應(yīng)具備的禮儀與規(guī)范。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信》篇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因為這幾句話說明了凡是開口說話,就首先要講信用,那些欺詐不實的花言巧語,更不能使用。比如說,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與別人約好的事,要時刻記在心中,一定要做到。我們在三年級上冊的`課文中還學過宋慶齡奶奶的一個小故事“我不能失信”,介紹的是宋慶齡奶奶小的時候因為答應(yīng)了下午教小珍疊花籃,沒有去她最想去的伯伯家,沒有去看她最喜愛的鴿子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誠實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你失信于他人,那么別人就不會信任你,你做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碰釘子”、“摔跟頭”,不是那么一帆風順;而如果你誠實守信,那么恰好相反,你做什么事情都會順利,哪怕做錯了也會有人來指引你成功的方向。
《弟子規(guī)》使我明白了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jié),所以,我以后要多看這本書,不但要看懂它,還要按照書中的禮節(jié)做事,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弟子規(guī)》讀后感5
自從讀了《弟子規(guī)》課外閱讀后,我似乎覺得我變乖了,我變得越來越懂事了,我也仿佛明白了怎樣孝敬長輩?怎樣幫助別人?怎樣愛護自己?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山西絳州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經(jīng)清朝的賈存仁修改編訂,改名為《弟子規(guī)》。弟子即學生,不僅僅指兒童,擴大范圍講,凡欲學古圣訓的文化人,都可以稱之為弟子;規(guī)即規(guī)范,弟子規(guī)即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guī)范。《弟子規(guī)》是我們身邊的學問,是學習古圣賢和為人處世的基本讀物。它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一定要言行謹慎,講信用。我最喜歡的故事有:孟母斷機、司馬光改錯、孔融讓梨等等,孔融的美德讓我知道了要懂得謙讓。最讓我欣賞的是“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它讓我懂得了,子女侍奉父母要用心體貼;冬天要讓父母感到暖和;夏天要讓父母感到?jīng)鏊;早晨起床,一定要先去看望父母,并向他們請安問好;傍晚回來,一定要先向父母報平安,使他們放心?/p>
讀了《弟子規(guī)》,讓我了解了古代經(jīng)典的博大精深。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巨大財富。作為炎黃子孫,我以后一定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人捶捶背,倒倒茶,盛盛飯,落實到言行中,從而提高自身素質(zhì),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小學生。
《弟子規(guī)》讀后感6
首先要懂得在家要孝順父母,不讓父母擔心。當父母有病痛時,我們要細心照顧。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要仔細聆聽,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讓父母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其次,我懂得了與人相處時,要以禮相待,互相學習,共同進取。最后,我懂得了要嚴格要求自己上進,做一個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識,知恩圖報的人。
初讀弟子規(guī)這本書時,感到?jīng)]意思,而且讀不太懂,心想:這么早以前的書,能對我有什么用呢?但是隨著背誦《弟子規(guī)》時的兩件小事,卻改變我對它的看法。記得剛背完“入則孝”這章,一次,媽媽喊我,我沒有答應(yīng),媽媽便學著電視里古代先生教書使得腔調(diào)背誦道:“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應(yīng)勿懶......”我忙接嘴:“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知道啦!”
還有一次晚上睡覺前,媽媽來到房間,看到我脫下的衣服“隨床亂頓”——引用這個創(chuàng)新詞匯,是因為媽媽又開始背弟子規(guī):“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可是瞧你床上,“頓”了一堆!”我聽了哈哈大笑,當然,笑的時候把衣服收拾好疊放到床邊了。
《弟子規(guī)》給我最大的教誨就是“孝”,這也是給我感觸最深的,讓我今后更加的懂得去孝敬父母,讓我不再刁蠻任性,《弟子規(guī)》讓我受益匪淺!
《弟子規(guī)》讀后感7
學習《弟子規(guī)》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兜茏右(guī)》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guī)》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yīng)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所以《弟子規(guī)》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xiàn)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nèi)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皾M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zhì),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guī)》教人向善,長養(yǎng)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選擇了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目標。
《弟子規(guī)》讀后感8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我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想要向同學們推薦這本書。
《弟子規(guī)》是由《三字經(jīng)》編寫的,看了這本書后,我覺得禮儀規(guī)范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還有我覺得道德品質(zhì)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謙虛和寬容的心,才會在今后的工作中被人尊敬。學習弟子規(guī)將對我們今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并且會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質(zhì),對我們小學生來說,這是有必要的。這本書不僅可以了解古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nèi)绾涡⒕锤改负完P(guān)心兄弟姐妹,如何禮貌待人和為人處事……
這本書還講了我們要講究儀表,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習慣。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對我們今后的發(fā)展是很有好處的。
讀了這本書以后,我覺得在今后的學習上和個人生活習慣上要做的事還很多,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尊敬師長,孝敬父母,跟同學友好相處,我們?nèi)巳硕家獝壑車娜,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和諧。
讀了《弟子規(guī)》真是受益匪淺!
《弟子規(guī)》讀后感9
前段時間,我不愿彈琴,媽媽要求的每天練習我也沒做到,有一天媽媽和我聊,問我是否還想繼續(xù)練,說如果花了精力下去就得好好練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時我態(tài)度不好,還說了很多強詞奪理的話,一會兒說作業(yè)多,一會說有其他事,還和媽媽慪氣,當時媽媽一下子不說話了,那天媽媽陪著我一起練琴時,我發(fā)現(xiàn)媽媽的眼睛紅了,后來我想想是傷了媽媽的心......
媽媽傷心我也難受,這讓我想起近期在學習的國學經(jīng)典名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告訴我們當父母斥責我們時,我們應(yīng)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就算真理在我們手上,也應(yīng)對父母好好講,不可讓他們傷心。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做兒女的要“孝”,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素質(zhì),回報父母,是我們每一個人應(yīng)該做的,雖然父母的恩現(xiàn)在我們無法回報,但是我們應(yīng)盡自己的能力去感恩!兜茏右(guī)》的“入則孝”不正是告訴我們這一點嗎!《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我通過參加此次“國學網(wǎng)絡(luò)知識”大賽已經(jīng)熟讀和背誦了,可在日常生活中,我怎么沒把國學的經(jīng)典內(nèi)容學以至用呢?好慚愧。
所以讀《弟子規(guī)》,不光光是讀,他還教會了我日常生活的道理,告訴我怎么做是不對的,告訴我應(yīng)該怎么做,教會了我許多知識,我要一直學下去,看更多的國學書。
《弟子規(guī)》讀后感10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自從我背著小書包,走進了小學的課堂,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背起《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就是三個字半句話,六個字一句話的一本書嗎?剛開始背誦《弟子規(guī)》,我們都這么覺得。漸漸的,我才知道,那不是幾個字,那里面藏著一個個故事,講著一個個道理呢!
有一天放學,我們班居然發(fā)生了一件“失蹤事件”。一個女同學沒等她奶奶過來接,就跟一個同學去她家玩了。她奶奶發(fā)現(xiàn)孫女不見了,把學校的每一個角落都找遍了也沒找到,著急得都要哭了。后來所有老師都幫她尋找,結(jié)果也沒有找到,最后還是那個同學的媽媽打電話過來,才讓大家放下了心。第二天,我們了解了這件事,也懂得了“出必告,反必面”是多么的重要。
聽說老師下班回家,她兒子就給她拿拖鞋換上,還給她拿枕頭靠著……我懂得了“首孝悌入則孝”;兄弟姐妹之間、同學之間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吵架,要互相謙讓,互相幫助。我明白了“兄弟睦孝在中”;約好同學去社區(qū)做好事,約好幾點就應(yīng)該幾點過去,哪怕臨時有事也要想辦法信守諾言。因為我知道“凡出言信為先”;讀了“幾案潔筆硯正”,我每次做完作業(yè)都會把學習用品收拾好,把書包整理好……
現(xiàn)在,《弟子規(guī)》一千零八十個字都藏在了我的心里。我覺得讀《弟子規(guī)》,就是讀生活里的故事,讀做人的道理。我們在讀《弟子規(guī)》中慢慢長大……
《弟子規(guī)》讀后感11
《讀弟子規(guī)》教會了我許多,使我更加孝敬、尊重、體會別人,其中“出必告,反必面”使我懂得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還要當面稟告父母回來了,讓父母安心。在一次放學事件中,使我深刻得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
一天放學后,我想去上一次廁所,可是我想起了上次因為上廁所,媽媽來接找不到我,在學校食堂、操場來回找了好久,當媽媽氣喘吁吁找到我時,我心里很愧疚。所以我有點擔心:萬一這次媽媽來接我,又找不到我怎么辦?她一定會很著急的。正在這時,我想起了《弟子規(guī)》中的“出必告,反必面”。我趕緊跑到一個同學面前,讓他在我媽媽來時通知下她我在上廁所。
我走出教室,去上廁所,可是心里卻像有只小鹿在亂竄,忐忑不安:我同學知道我媽媽長什么樣嗎?他會通知到我媽媽嗎?
當我迅速的跑到教室時,發(fā)現(xiàn)同學已向媽媽說明了情況,媽媽正在門口等著我呢。。
我要感謝《弟子規(guī)》呢,如果沒有它的提醒,又要害媽媽擔心了。當然《弟子規(guī)》還給了我許多的啟發(fā),它真是我學習的好幫手。
《弟子規(guī)》讀后感12
學用《弟子規(guī)》,弘揚真善美。
我喜歡《弟子規(guī)》的一句話:“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
意思是:自己有能力,就不要自私,應(yīng)該用來濟助天下人;別人有能力,也不要故意說人家的壞話。
這句話教導我們:每個人應(yīng)該大公無私,把自己的才能奉獻給社會,還要養(yǎng)成不說別人壞話的優(yōu)良品德
我也喜歡《弟子規(guī)》的這句話:“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币馑际牵翰灰懞酶辉H耍膊灰床黄鹭毟F人,還不要喜新厭舊。這些都是不好的品德。
三國時期,有個人名叫全琮。父親為官,家境富有。有一次,父親讓他帶著幾千斛大米到江浙一帶賺錢,他卻把這些大米救濟了哪里的窮苦人。中原大亂時期,他又拿出所有財產(chǎn)救濟無家可歸的人。并且,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他都以禮相待,與他們同甘共苦。從此,歸附他的人數(shù)以萬計,他的好名聲傳遍四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受到擁戴的人既要有才能,還要有美德。我們國家還有不少貧困人家,我們要像古人那樣,用自己的才能和愛心去幫助他們。
《弟子規(guī)》讀后感13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蔽医K于發(fā)現(xiàn)我做錯了什么,當即用手機給父親發(fā)了一條認錯短信。以前父母責斥我們,我都會去反駁,讓親心傷,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的話,不管對錯都不應(yīng)該去頂撞,不可以讓父母傷心,就才是孝道!
第二次凈化:“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
許多孩子在課上管不住自己,這時教師用體罰,用責罵是不起絲毫作用的。不但不能使孩子改正缺點,還會讓孩子有逆反心理,任何懲罰不如去給孩子講道理,重德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在課上我嘗試著用這種辦法教導學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次凈化:“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yè)無變”
這句話本意是教導孩子不能讓父母擔心,出門回家都要和父母打招呼。同樣是教導學生,出教室一定也要告訴學生,回學校也要和老師見一面,這樣才不會讓老師擔心。
許多事情,可以用經(jīng)典給大家講明白,不需要老師批評指責或當面懲罰。用真心去感化學生,才會以德服人,才能真正為國家培育人才。
《弟子規(guī)》讀后感14
今年寒假,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背誦弟子規(guī),寫心得,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深受匪淺,改掉了我許多不好的習慣。
《弟子規(guī)》記載著許多良好習慣與良好的禮節(jié)。說到收獲,我體會到的還真不少。比如“有余力,則學文”這段話,讓我明白了學習的時候,不要邊寫邊玩,一定要學會珍惜時間并把握住學習的機會,不要拖拖拉拉,懶懶散散。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讀著《童話故事》。外婆叫我去洗我自己的臟襪子,我也不樂意去。心想:”外婆真煩人。我正在看得起勁兒呢,就裝著沒聽見!“當我正要接著往下讀時,忽然”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一段話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于是,我立刻就去洗襪子了。我發(fā)現(xiàn),外婆的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像這樣的改變還真不少呢!現(xiàn)在,我常常聽見外婆外公夸我比以前強多了,也懂事多了。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我還明白了許多道理,對我的一生一定會有幫助,我以后會更加認真地學好《弟子規(guī)》,做一個有孝心有孝道的好孩子。
《弟子規(guī)》讀后感15
讀書有選擇,要讀好書,選好書,這樣才能起到讀書的作用。今天,我讀的書是《弟子規(guī)》。
有人會說,《弟子規(guī)》是孩童們讀的書,你都十幾歲了,怎么還讀《弟子規(guī)》呢?沒錯,但是我小時候讀《弟子規(guī)》是為了識字,而長大后讀《弟子規(guī)》則是為了從中學習做人、禮儀、交友的一些道理,也明白了在不同的場合要遵守不同的禮儀,更明白了一件值得中國人驕傲的事,那就是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66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尋求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了解到最多的卻還是“孝”。“孝”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沒有多少人能做到身體力行。閔子騫就是一個例子,閔子騫的母親很早就去世了,他爸爸就為他取了個后母,但后母對他非常的不好,而且,她還為他父親帶來兩個兒子,這讓她更討厭閔子騫了。
冬天到了,后母在為三個兒子織棉衣的時候,為自己的兩個兒子的衣服的衣服里頭放的是棉花,而在閔子騫的衣服里頭放的是蘆花,看上去三兄弟像穿得一樣暖和,但是蘆花并不保暖,所以閔子騫每次出門都會發(fā)抖,在一次為父親駕馬時,他凍得手僵了,一不小心,弄掉了馬繩,父親以為閔子騫不專心,就揚起長鞭朝閔子騫身上打去,一不小心,打破了他的衣服,里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好像明白了什么,轉(zhuǎn)身就向家跑去,并揚言說要休掉后母,閔子騫一再為后母辯解,父親這才為后母留下。閔子騫的孝心感化了后母,從此,后母帶他如親生兒子一樣。
【《弟子規(guī)》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弟子規(guī)讀后感08-14
《弟子規(guī)》讀后感02-24
弟子規(guī)讀后感04-07
弟子規(guī)的讀后感10-23
《弟子規(guī)》讀后感12-28
《弟子規(guī)》讀后感10-21
弟子規(guī)心得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