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讀后感(合集10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快來參考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的教育》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后感1
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書皮上已布滿灰塵。拍拍灰塵,上面還有著自己稚嫩的字跡“一年四班33號”。這本書,我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看過,那時候看也只是嚷著讓媽媽給自己讀,具體情節(jié)早已忘記。懷著一顆好奇的心,我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安利柯。在學校里,他有可愛、善良的同學,有親切、寬厚的老師,在家里,他有關心、愛護他的父母和姐姐。在他的身邊發(fā)生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它們雖然平凡、細微,但都十分有趣且感人。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在這本日記里,有父母親寫給他勸誡啟發(fā)性的文字、生活中各種各樣零碎的小事,其中還穿插記敘了老師給同學們講述的一件件真實、美好的“每月故事”。這些記錄和故事充盈著人與人之間純潔、溫馨的情感,讓人感悟到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
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中,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很有威信,總是挺身而出幫助弱。挥新斆鞫碌牡铝_西,雖然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家庭也很富有,但他從不因此而驕傲;還有堅強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無理打鬧,卻從未失去孝心,最終用優(yōu)異的成績換來了爸爸的悔改……而主人公安利柯就像一個小天使,他無憂無慮的生長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毫無疑問,也是一對天使,這對天使用自己的言行教會了孩子要同情弱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的自尊心。他們教會了自己的孩子要友好和別人相處,寬恕別人的缺點,客服自己的缺點。所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的確如此,正是因為安利柯有著二位仁愛的家長,從小耳濡目染的他才會從心底散發(fā)著友善的氣息。
而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愛的教育也是無處不在。它就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每個人的心。公交車上的一個讓座,學校里幫生病的同學補課,家里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種種小事,卻無不透露出我們對生活的愛,對人的愛,對生命的愛……而愛又是什么呢?
愛是空氣,我們感受不到又不可缺少;愛是一次旅游,沒有盡頭又充滿樂趣;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心靈,是一棵頑強的植物,深深地扎根在我們的心田……對同學的愛,對家人的愛,對老師的愛,對社會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它們在我們心里交織著,變成一幅美好的圖畫。充滿愛的世界,也會像這幅畫一樣美好、幸福吧……
“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愛的教育》這本書引領著我們去審視愛、思考愛、珍惜愛、學會愛,讓我對愛有了新的認識,領會到了它那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愛的教育》不失為一本好書。
《愛的教育》讀后感2
看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后,我深深喜歡上了這樣一本閃爍著智慧和動人情感的書。
《愛的教育》通過小學生安利柯記錄的一篇篇來自于生活的真實小故事,反映了人們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祖國、同情弱小、樂于助人、尊師愛生、孝敬父母等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看了這些故事,我更加懂得怎樣感知和領悟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細小卻令人溫暖的情意,也更加激勵著我并讓我相信,愛這種美好的情感終將延續(xù)下去。
我也想到了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年,在外地工作的媽媽回青島陪我過六一兒童節(jié),路過臺東必勝客餐廳時,媽媽發(fā)現(xiàn)餐廳正在搞活動,看到那個漂亮精致的旋轉筆筒,喜歡吃披薩的我歡喜地向媽媽要求進去消費,好得到那個漂亮筆筒。
必勝客大哥哥大姐姐們殷勤好客,令我和媽媽進餐愉快,可是,當我向大姐姐要筆筒的時候,大姐姐卻告知我筆筒已經發(fā)放完了,非常遺憾。得不到本以為囊中之物的筆筒,我失望極了,不由哭了起來,媽媽也沒有想到一個筆筒在一個六歲孩子的心中,就如青花瓷般成了寶貝。她對大姐姐笑著說,“孩子就沖著這個筆筒來的,看能不能……”“我們這個筆筒是限量發(fā)放的,真的很抱歉!
媽媽正安慰著失望不已的我,過了一會,一個彬彬有禮的叔叔走了過來,遞給我一個筆筒,親切地拍拍我的肩膀,“小朋友,別哭了,叔叔剛才去辦公室把我自己的筆筒拿過來了,好不容易過個六一兒童節(jié),不能讓小朋友留下遺憾。 薄爸x謝叔叔!蔽移铺闉樾Γ粗迨宓墓づ粕嫌≈拿。直到現(xiàn)在,我都記得這個叔叔給我留下的這份善解人意,樂于成人之美的美好印象。
漸漸長大的我,也愿意將愛這份打動人心的情感延續(xù)下去。
周日,和媽媽逛超市,突然發(fā)現(xiàn)有個小女孩正在大哭,原來媽媽在買東西,她卻自己跑著跑著,把媽媽弄丟了。我拉起小女孩的手,讓媽媽帶我們去廣播臺。
廣播消息后,過了幾分鐘,一個阿姨滿臉焦急地沖過來,一把抱住孩子,呼喚著孩子的名字,我看到她臉上驚慌的神色還尚未退去,她連連對我和媽媽說,“謝謝你們,謝謝!”
看著阿姨帶著自己的'孩子離去的背影,我的心里充滿著欣慰,被人幫助可以擁有一份感動,而幫助別人更可以收獲一份快樂。
雖然我們離《愛的教育》所記錄故事的那個年代已經很遠了,但愛的光芒永不褪色。它永遠啟示著我們,愛身邊的每個人,用一顆寬容、真誠、進取的心去豐富我們的生活,去美化我們的世界,讓世界充滿愛的芬芳。
《愛的教育》讀后感3
冰心曾經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愛是什么?
愛,也許就是幼年的我在摔跤后,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媽媽輕輕地為他拭去眼淚;愛,也許就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那焦急的神情;愛,也許就是母親節(jié),我為媽媽送上的那一張親手制作的賀卡;愛,也許就是媽媽那一聲聲不厭其煩的叮囑……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我看到了這么一則故事—馬可爾萬里尋母。故事講述了馬可爾的父母因為欠債,以至于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媽媽還跟家里保持聯(lián)系?蓻]過幾個月,媽媽就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系。家里人很著急,馬可爾很想媽媽。終于,他決定自己去找媽媽。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xiàn)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y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
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回想過去,我猛地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我不注意的小細節(jié),卻恰恰體現(xiàn)了媽媽的愛。記得臨考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回家作業(yè)特別多,我匆匆吃好晚飯后,就坐在客廳里寫作業(yè)。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的作業(yè)還絲毫不見動靜。媽媽洗好碗之后,拿了本書做在沙發(fā)上,戴起她那副象征式的眼鏡,陪我一起學習。又過了一會兒,媽媽起身去給我洗了點水果,又繼續(xù)看她的書了。那天,我作到很晚才收工。媽媽也陪了我很久。當時我不覺得什么,但是現(xiàn)在回想,媽媽對我的愛是無處不在的',對我的愛是偉大無私的,對我的愛是默默無聞的?晌夷?我不會在媽媽勞累的時候,說一聲媽媽你休息一下,我不會在媽媽渴的時候,遞上一杯水,不會在媽媽熱的時候,輕輕地在旁邊扇扇子。這些的這些,我都沒有意識到。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對至親的愛,媽媽為我們做的一切,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以至于忽略了我們對父母的愛。
古人說,百善孝為先。指的是子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長輩,可現(xiàn)在的社會,怎么都變成了父母“孝敬”子女了???常?梢钥吹竭@樣的家庭生活鏡頭:吃過飯后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卻在那里忙碌著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東西,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嘗,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凡此種種,都體現(xiàn)出現(xiàn)在社會的顛倒。
讀完這故事之后,我感觸很多,覺得愛是無處不在的,我要學習去愛父母,去孝敬父母,讓我包圍在我和父母之間,讓愛充滿著我們的生活。
《愛的教育》讀后感4
烈日當空的暑假里,我在涼爽舒適的空調房里拜讀了《愛的教育》一書,其中《萬里尋母》的一段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媽的孩子像塊寶”。但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本書的作者是意大利德 亞米契斯。作者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度f里尋母》中,瑪爾可生活在因為種種變故欠下許多債的普通的工人家庭。母親為了家多賺些錢;去了遙遠的南北州給人做工。
不幸的是一年后,母親在最后一封信中說自己身體不舒服后,就再也沒有消息了。勇敢的小瑪爾可不顧年幼,路途遙遠,獨自離開家鄉(xiāng)遠赴萬里之外尋找朝思暮想的、親愛的媽媽。瑪爾可整整坐了二十七天船,才來到母親工作的地方,可得到的消息是母親已不在那里,甚至有人說母親已經死了,瑪爾可感到絕望。后來一個老婦人憐憫瑪爾可,告訴他母親病的很重已經搬走了,并告訴他到那里去需要二十天的路途,敔柨捎挚吹搅讼M。他沿著婦人指的方向步行了二十天,終于找到病危的了母親。本是奄奄一息的母親看到了日夜思戀的孩子,她奇跡般的活了下來。
看完這篇故事,我潸然淚下,既為他們患難的母子團圓感到由衷的欣慰,又為自己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過去感到痛心的愧疚。記得有一天放學,我徑直去同學家玩,沒有跟正在忙碌的媽媽打招呼,害得媽媽焦急萬分。晚上我回來了,媽媽只是叮囑了幾句,我便不耐煩地頂起了嘴,還哭著鬧著說:“就不能多玩一會兒嗎?”現(xiàn)在我才明白,當時是多么的幼稚,可愛的媽媽是在為我的安全問題擔心,是對我情綿綿的牽掛,而我卻在愛的籠罩下傷媽媽的心,那么不懂事。文中的瑪爾可見媽媽一面都那么困難,我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日夜為我操勞的'母親大人呢?
從今以后,我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回報母愛。媽媽回老家去了,我一個人在家,作業(yè)沒人檢查,我生怕作業(yè)寫錯,檢查了一遍又一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飯送上口。我才知道媽媽平時既要監(jiān)督我的學習、又要照顧我的生活、還要上班養(yǎng)家糊口是多么辛苦!所以,媽媽回來后我就給媽媽捶捶背,松松肩。盡我所能讓媽媽輕松幸福一會兒。因為我懂得了沒有媽媽的孩子像根草。
瑪爾可的勇敢和孝心救活了自己的母親。他令我敬佩,讓我感動,比起瑪爾可,我是多么的幸運,有幸福的家庭和愛我的親人在身邊多美好,想到瑪爾可,我更應該珍惜身邊的每一位親人的無私的關愛,同時也要回報呵護我們幼小心靈的所有老師,同學和家人!從工工整整一筆一畫寫作業(yè)等點滴小事做起吧,親愛的同學們!
《愛的教育》讀后感5
讓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讀后感
有這樣一本神奇的書,它可以驅散所有的不快,只用一個“愛”字,便可融化你有些冰冷的心靈,趕走心頭籠罩的陰云。這就是《愛的教育》。
這樣一本書出自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筆下,以四年級學生恩利科的視角,通過他一個學年里的一篇篇日記,介紹了他的同學:品學兼優(yōu)的德羅西,寬容熱情的科列蒂,行為高尚的卡羅納……同時也介紹了他的家人和老師。在這一個學年的時光里,恩利科見過形形色色的人,見證了各種各樣的事,這其中有許多給了他以啟迪。像與科列蒂的吵架,卡羅納替人頂罪的高尚,努力學習的斯爾達迪獲了獎,燒炭工人與紳士的握手,姐姐為了家庭而做出的“犧牲”等等。濃濃的愛意穿插起了一件件事,從書頁中透了出來。
看完這本書之后,我對主人公恩利科生出了一種羨慕之情。我羨慕恩利科生活在一個高尚的年代,一座溢滿了愛的小城。他的同學們雖各有千秋,但絕大部分品行都十分高尚。他的家人寫給他的一封封信,豐富的內容飽含著他們之間真摯又樸實的`愛。恩利科有一個好的生活的環(huán)境,這并不僅限于他正好不窮又不算富裕的家庭。他的身邊,有同學們的友愛,和老師、家人的關愛,這些愛像淅淅瀝瀝的小雨點,滋潤著他的心田,正鞭策著他成為一個有良好品德的人。
合上書本,再抬起頭看看眼前的世界,像“路怒癥”、“碰瓷”、“巨貪”這樣的詞語,給這片純潔的天空染上了陰霾。無視生命財產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的違法犯罪行為,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道德底線。我們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卻被高樓大廈禁錮住了美德和質樸。難道這就是一個“真、善、美”的世界嗎?我們用什么來改變它?現(xiàn)如今,我們在精神層面上的高度,可能還遠遠趕不上二百年前的人們。這真的可以算是“進步”嗎?
“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我們每個人都努力起來,讓自己充滿愛,用愛填充這個世界吧!撿起一張廢紙,幫助一個苦難中的人,這樣小小的善舉,就能給周圍的人以感動。即使它微不足道,但也是一份愛的力量啊,做一件這樣力所能及的事,何樂而不為呢?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讓心中充滿愛,以愛的力量改變世界,讓世界充滿愛吧!
《愛的教育》讀后感6
作者通過寫日記的方式并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來講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yōu)的德羅西.堅忍勤奮的斯代地.可愛懂事的波列科西...... 整本書都是寫安利柯和伙伴之間發(fā)生的有趣故事.比如在巜玩具火車>>中波利科西對我的小火車非常著迷.在不傷害他自尊的情況下把玩具火車送給了他.在巜傲慢>>中.諾必斯從一個傲慢無禮的家伙.在老師語重心長的`的教導下.要他和大家像兄弟一樣相親相愛.自己才會快樂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在巜盲童>>中老師把盲童的內心世界和渴望光明的愿望告訴孩子們.相比之下孩子們是萬分幸福的.這些故事中有開心,有悲傷,有笑容,有淚水. 在我還沒有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根本體會不到什么是愛的教育?當我翻開閱讀第一頁的時候.我就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
我本來以為.這巜愛的教肓>>是用愛來感化并教育一個人.可是這與我想象弘并不一樣.它是用小事情化作大道理來說明這一切的.而我呢?每當父母給我講這個.講那個的時候我總是嫌他們太嘮叨.到最后吃虧的是自己.讓父母很失望. 不過,自從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父母的那些嘮叨都是為了我好.我應該感謝他們而不是一味的厭煩他們.以后要勞記他們的教導. 這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感受,你呢?
《愛的教育》讀后感7
在我八歲時,曾讀過《愛的教育》一書。當時,我只記得,它是一部日記體小說,記錄了小主公埃瑞克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幾天,我又讀了一遍《愛的教育》,才明白,這部書的真諦就讓我們學會去關愛別人,快樂自己。
這部書展現(xiàn)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 ……的動人畫面。雖然風格樸素,但是卻有著深刻的含意。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小愛國者》故事。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在一艘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往意大利的熱那亞市輪船上,有個身無分文、衣衫襤褸的青年。幾個旅客聽了他的遭遇后,給了他一些錢。
后來,這幾個旅客侮辱了少年的'祖國——意大利。少年毅然將錢幣扔給了他們。
身處困境的少年多么需要幫助啊!可當他聽到別人侮辱了他的國家時,他卻把手中的錢幣礽了!因為在他心中,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我已經被他熱愛祖國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深刻:普雷克西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他的爸爸不但酗酒,而且無所事事,全家人都跟著他忍饑挨餓。不僅這樣,他父親還無緣無故地打他。有些時候還把普雷克西的作業(yè)本到處亂扔,甚至還燒了他的作業(yè)本。既便這樣,他還是竭盡全力地刻苦學習,從不向同學和老師述說家里的情況。我想到自己家里,環(huán)境是那么好,爸爸媽媽又那么照顧我,可我卻沒有十分用心地努力學習。想想可憐的普雷克西,他是那么地熱愛學習!
我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向熱愛學習的普雷克西學習。
我想,正因為《愛的教育》這部書告訴了我們怎樣關愛別人和作者精彩的文筆,這部書才能成為19世紀最偉大的著作。
《愛的教育》讀后感8
愛,是一個神圣又熟悉的字眼,它讓我感悟到了很多,而《愛的教育》這本書,更是讓我感悟到了愛的境界。
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意大利的亞米契斯,書的主人公是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男孩安利柯。全書以安利柯的名義,通過日記的形式,寫出了那些令人熱淚盈眶的友愛,師生情,父愛,母愛……《愛的教育》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回響著愛的旋律。
其中,最令我浮想聯(lián)翩的是“掃煙囪的.小男孩” 這個故事。它主要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在學校對面,一個小男孩的啜泣聲引來了一群女孩,她們發(fā)現(xiàn)小男孩傷心的原因是丟了自己剛掃煙囪賺來的錢。于是她們紛紛把身上的銅幣給了小男孩,最小的女孩沒錢,就把手中的花送給了小男孩。小男孩看著手中滿滿一袋的銅幣和大把的鮮花,破涕為笑,臉上掛著笑容向家的方向奔去。
這些女孩金子般的愛心,不但是最令我難以忘懷的,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最毫不吝嗇的。就比如那年的四川大地震,當所有人知道這個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斷的伸向災區(qū)。大人們捐款捐物,小孩們把買零食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qū),就連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國家也派去了救援隊,醫(yī)療隊。所有人都希望他們早日住上樓房,早日重返學校學習,早日擺脫地震帶來的痛苦!這就是愛,毫不吝嗇的愛。
這種毫不吝嗇愛讓我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感到內疚和慚愧——那是一個飄著雪花的的冬日,街道上有些乞丐冒著風雪討錢,而我則是頂著絨毛大雪大步大步的走向圖書館。當我準備把腿邁進圖書館里面時,一個衣衫襤褸的可憐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目光里流露出乞求和饑餓難忍,但好像有一種聲音在告訴我她不值得我?guī)椭,最后,我還是無視了她的乞求,F(xiàn)在回想起來,我深深的自責自己,如果當時我?guī)妥×怂退阒挥幸幻队矌,她也一定會因此而感到溫暖?/p>
愛是實在的,是溫暖的,是博大的,是毫不吝嗇的。朋友們,請獻出你們的愛心,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讓這個世界成為一個美好的天堂!
《愛的教育》讀后感9
暑假,我讀了一本<愛的教育>,就是一個意大利的小孩寫的日記。其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卡拉布里亞的小男孩來到了意大利的一所學校,他感到有些孤獨,老師說:"如果有誰欺負卡拉布里亞的小孩,就因為它不就是本地人,那誰就沒有資格應對我們的三色國旗。"在老師和同學友好的關愛中,卡拉布里亞男孩感受到了溫暖。讀了這個故事,我想到了我們學校也有不同膚色,不同國家的小朋友,我們也就應和他們熱情友好的相處,讓他們感受不到孤獨和陌生,愛上我們的.學校。
還有一篇讓我感動的文章就是同學科列蒂>?屏械僭诎职殖鲩T的日子照顧生病的媽媽,幫忙搬木頭還給媽媽煮咖啡。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也就應象科列蒂那樣,幫忙爸爸媽媽做事,為他們減輕負擔,要孝敬父母,在他們生病的時候端水送藥,因為我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一會兒摸摸我們的頭看看有沒有燒,一會兒給我們喂藥,擔心的不得了。這讓我想起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愛的教育》讀后感10
愛就像空氣,愛是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的,愛是無私的!稅鄣慕逃愤@本書介紹了許多感人的有關愛的故事。這本書以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的形式來寫的,主人公安利柯心很善良,愿意幫助別人。
這本書里面的小故事是講述了同學、朋友、父母、祖國、執(zhí)著和高貴心靈的.故事。
孩子對父母的愛:在《小抄寫員》中,敘利亞小男孩看見父親每天做抄寫工作一直到深夜,越來越疲倦,甚至對自己的健康感到絕望的時候,敘利亞在父親入睡后起來幫父親抄寫單子,后來父親每天都笑容滿面,很自信。但是,敘利亞每天都是愁眉苦臉,上課在打瞌睡,老師講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作文寫得草草了事。最后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父子倆得愛深深打動了我們的心。
同學之間的愛:《耐利的保護著》中,卡隆保護著耐利,并把害耐利的人全都嚇跑了?∫膊辉试S其他同學去欺負有缺陷的同學。有一次卡隆還幫駝背的人背黑鍋。這種友情真的是非常讓人感動。
對祖國的愛:在《少年愛國者》中,那個饑餓的少年,當?shù)弥┥峤o自己錢幣的外國人在嘲笑祖國意大利時,毫不猶豫地獎錢都扔到了他們的頭上。你看這位少年是不是很喜歡自己的祖國意大利呢?
從上面這些人物中,我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朋友。代洛西學習成績每一門都是第一名,而且年年第一;克萊蒂有點駝背,每天要運柴,照顧生病的母親,要學習;卡洛斐像是個小商人,經常去賣東西、、、、、
彭威廉說過:“友誼是精神的默契,心靈的相通,美德的結合。”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要互相幫助,做個有愛的人。
【《愛的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愛的教育》的心得12-18
愛的教育心得12-29
《愛的教育》心得03-10
愛的教育作文03-03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01-13
愛的教育活動總結01-21
《愛的教育》閱讀心得01-01
愛的教育讀后感11-22
《愛的教育》讀后感10-23
《愛的教育》讀后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