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經(jīng)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經(jīng)讀后感1
淡淡的書香,古樸的氣質(zhì),隨著手中的頁數(shù)緩緩增加,我仿佛看到了那午后暖暖的陽光,輕拂的柳葉,還有聽到小山坡上那低低的吟唱。詩經(jīng),沒有波瀾壯闊;也沒有萬分柔弱,在我眼里,它有的是那午后的明朗,風(fēng)兒的輕撫,雖有槍林彈雨中的煙火,卻少了那一份尖銳,雖有小橋流水般的思緒,卻淡去了那一份嬌弱。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們再也熟悉不過的詩音,短短幾句,卻深深地奏出了那一份對少女的傾慕。河水細流,荇菜參差,道出了在水一方的思緒,道出了翻來覆去的掛牽。“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鞭D(zhuǎn)眼,又是那堅貞的女子在捍衛(wèi)愛情。誰道紅顏嬌弱不已,耳邊,是她那誓死的決心。
硝煙漫天,烽火連連,又有誰知叱咤風(fēng)云的背后,卻是深深的無奈,深深的思念!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百年前,千年前,又是誰在刀槍鎧甲之下,腦海中浮現(xiàn)出妻與子的笑顏。只愿棄甲歸田,與你漫步庭間。
輕輕翻著這一張張的頁碼,轉(zhuǎn)眼間,眼前,不再僅僅是那濃濃的親情,愛情,字詞深處,卻是那對時事的評價,對人的贊美,以及那處于統(tǒng)治者壓榨下的哀嘆——
“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是人民愛屋及烏,對有德政的召伯的遺跡的珍重,愛惜,是對那些一心為民,鞠躬盡瘁的官吏無盡的贊美。而‘彼君子兮,不素飧兮’《魏風(fēng)伐檀》卻又用著那聲聲的哀怨喚出了他們的不滿,在那腐敗的社會,在那只會搜刮民脂民膏的社會,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慘遭剝削,卻只能是敢怒不敢言,換來的只是這深深地呢喃,嘆息,指責(zé),無奈!
詩經(jīng),一本不滅的書,她似動聽的歌喉,唱出了一份真情,一份贊美;她似哀怨的二胡,唱出了一份無奈。她,擁有著一份典雅,一份清新,一份美麗,是桃花源里那清澈,美麗的小河,在人們心中緩緩的,流淌!
詩經(jīng)讀后感2
早都知道《詩經(jīng)》是浪漫主義的源頭,但面對那些四字一短句的小段時,卻感覺好無韻味可言,索性就將它丟在一邊,結(jié)果讓我錯過了這么一本有價值的書。
《詩經(jīng)》是咖啡,那么《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則是咖啡伴侶,越嚼越有味,于是,我翻開它享受品咖啡的過程。
《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的作者是沈文婷,一個細膩溫嫻的女子。她將《詩經(jīng)》中的文字加以自己的理解表露出來。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宣其室家!痹詾椤疤又藏病笔钦_,這里只不過是引用而已,經(jīng)過反復(fù)酌想得知,“桃之夭夭”才是最原始的表露。這句詩大概的意思是說,一女子要出嫁穿上桃紅色的嫁衣,心情很愉快,也覺得《桃夭》該是一首歌:“桃花盛開朵朵艷,桃林內(nèi)外紅纏綿;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妻和睦樂天天!敝攸c在這“桃”上,“桃”可以引申為桃花林,桃花運等。
現(xiàn)代社會,有不少人都幻想著自己能有一次美麗的桃花運。可這畢竟是幻想,有幻想就會有落空。有多少女生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夠有又一次桃花運,然后從此“飛黃騰達”。事實證明80%的女生錯過了自己的青春。假使自己遇到了,能保證你心儀的對象也看中你嗎?女生有了桃花運便會越陷越深,男生有了桃花運只是一次美麗的意外。
生活不是拍偶像劇,男主人公是多么耀眼,我們更不是黃蓉和郭靖能在桃花島上看桃花。所以,現(xiàn)實點,學(xué)著《詩經(jīng)》中女主人公快樂是因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再者,《詩經(jīng)》中所描繪的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是純真的,的確,在那個時代,一個沒有被金錢和地位所污染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最樸實,最真誠的。相反地,誰能想到過了幾千年后的今天,我們都在為生活所奔波,所勞累,忘記了我們最初的目標,迷失了自我。若我們都靜下心沉下心來,翻開《詩經(jīng)是一枚月亮》,你一定不會對《詩經(jīng)》中枯燥的文字而感到厭倦,找找自己的內(nèi)心,聆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詩經(jīng)》是一個月光寶盒,流注了無限愛意與溫暖,它真是一枚月亮,看見最本質(zhì)的自我。
一行詩句,無限思量。
詩經(jīng)讀后感3
這是一部研究我國古代最早的文學(xué)作品集《詩經(jīng)》中的動植物與自然現(xiàn)象的專著,自從吳陸璣的《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以來,涉及這門學(xué)問者代不乏人,至于晚近,則此調(diào)不彈久矣。
作者胡淼先生是長期研究農(nóng)學(xué)的專家,他既吸取了前人的成果,但決不人云亦云,而提出了很多的創(chuàng)見。據(jù)胡先生統(tǒng)計,《詩經(jīng)》305篇,有141篇492次提到動物,144篇505次提到植物,89篇235次提到自然現(xiàn)象,可以說是世界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而這1232個知識點,就是胡先生這部著作的釋讀對象。
《詩經(jīng)》首篇是人們最熟悉的《周南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逼渲械摹蚌馒F”一般解釋為魚鷹,胡先生認為魚鷹不在河州地區(qū)生活,亦非歌手,故“雎鳩”應(yīng)該是東方大葦鶯。
《周南麟之趾》中的麒麟,常被視為傳說中的動物,或被認為是先民的圖騰,胡先生引用國外學(xué)者的研究成果,說麒麟實際上是今僅存于中部非洲一帶的麋羚,古時曾遍布于東亞到西亞及非洲的廣大地區(qū),《詩經(jīng)》《春秋》和《山海經(jīng)》等書有關(guān)麒麟的記載,表明它曾在我國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繁衍生息過。大約在公元前520xx年前后,它在山東地區(qū)最后消失。河南南陽石橋出土的漢畫像石上,刻有麒麟奔越的優(yōu)美圖像。
《召南采蘩》《豳風(fēng)·七月》《小雅出車》中的“蘩”,前人多注為“白蒿”,《中藥大辭典》定為大籽蒿。實際上,蒿是非常復(fù)雜的一個混合種群。大籽蒿只是白蒿中的一個種,是旱生性的,而詩中指明蘩是生長在澗和沚的水生植物。所以蘩應(yīng)該是蔞蒿(水蒿),是一種清香可口的蔬菜,古人譽為“嘉蔬”,既可用于祭祀,也可食用,需要量很大,女子常常成群結(jié)隊地去采摘。
《詩經(jīng)》中的“谷風(fēng)”有兩種。一是東風(fēng),是一種大中尺度的大氣環(huán)流,春夏之期,和潤的東風(fēng)帶來雨水,有利于谷物生長,《邶風(fēng)谷風(fēng)》描述的“習(xí)習(xí)谷風(fēng),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就是這種風(fēng)。另一種是中小尺度的大氣環(huán)流,即山谷風(fēng),白天由山腳向山頂刮上山風(fēng),夜晚由山頂向山腳刮下山風(fēng),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造成強烈的區(qū)域性雷暴雨,《小雅·谷風(fēng)》中描述的“習(xí)習(xí)谷風(fēng),維山崔嵬”就是這種風(fēng)。注家大多沒有做這樣的區(qū)分和解釋。
詩經(jīng)讀后感4
“詩經(jīng)如彼岸花,即使無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歡這句話,因為它不是從前那天真到可恥的誓言,而是我們心里曾響過的聲音,我們在一起曾唱過的歌謠。唯美中帶有一點凄涼,讓人回味無窮!
輕輕地翻開《詩經(jīng)》那本冰封的古書里,蘊藏著厚重的感悟。靜靜地讀著悠揚的詩詞,飽含著的是哀婉與凄艷。細讀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豪放是外骨,憂傷才是靈魂。思無邪只不過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夢。每次讀完這本書時,我總會做筆記,因為這本書濃縮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與思潮。每次讀完這本書時,我總會悄然落淚,因為它給予我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懂得了真諦,學(xué)會了去面對,去等待。如果說詩三百是前人要我們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應(yīng)該懂得珍惜。這本書里記錄著許許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總演繹著悲劇,但它敘述的令人驚嘆不已。也許是這樣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瞧這動人的描寫,清澈如泉水,艷的讓我想起了一位絕代佳人--息媯。她被世人稱之為“桃花夫人”,因為她長得猶如桃花般嬌艷欲滴,靜婉美約,容貌絕倫,可她的命運卻不堪回首,他的艷美而亡三國,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傾國容貌,都使后人無法忘記。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媯一個?紅顏薄命的佳人數(shù)不勝數(shù)!再看看,詩經(jīng)里的“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很短的一首詩,但卻情意深長,悼亡之音沸騰在詩中蔓延。這就是《鄴風(fēng)·綠衣》。起初還不能理解透徹思無邪這種一點點的玩世不恭,又有一點點的心花搖曳的感覺。我總說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觀絕決,現(xiàn)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未有寶釵的任性激昂。思無邪,一本前人著傳,后人追捧的書,其實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總會占領(lǐng)人心的某些領(lǐng)域,但并非無法觸碰。當我們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來人世間為了什么,一切就會清楚了。經(jīng)典之作,固然有經(jīng)典之處,而《詩經(jīng)》卻恰恰寫盡了人心所向,世間所惱。
這是一本受益終身的良書,它沉浸在人類內(nèi)心深處,并得到永恒!
詩經(jīng)讀后感5
詩經(jīng),就如古樸的石階:雖陳舊,卻已屹立千年;雖古樸,卻載滿了人情冷暖。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边@是我讀到的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第一句句子。那時候的我學(xué)習(xí)《關(guān)雎》,什么都不懂,就只能聽老師給我們講它用的各種寫作手法和它所表達的意義。而如今,老師講的我早已忘記得一干二凈,唯一記得的就只有那其中承載的滿滿的濃情與少年求而不得的深深無奈。我也已經(jīng)不再像曾經(jīng)那樣只能“聽老師講”了,我已經(jīng)可以獨立地從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它,不再完全依賴老師的講解。詩經(jīng),可以在我彷徨躁動時給我清風(fēng)般的撫慰。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室宜家!薄对娊(jīng)·桃夭》是我在整部《詩經(jīng)》中最喜歡的一首。《桃夭》雖是一首婚嫁贊歌,但寫的卻是對即將出嫁的女子的美好祝愿。《桃夭》中雖無對女子的妝容進行描述,但是卻通過對桃樹的描寫,從側(cè)面展現(xiàn)了女子的美麗。雖無直接表達對女子的祝愿,但是卻通過滿樹的果實和茂密的枝葉,表達了他對女子的祝福。詩經(jīng),可以在你孤獨無助時給你陽光般的安慰。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睉(zhàn)事不斷,戍地不穩(wěn),戰(zhàn)士背井離鄉(xiāng),妻兒孤苦,老母年邁。但倭寇猖獗,又豈可棄國家于不顧?無奈只能辛苦家人,在戰(zhàn)場為國家而廝殺。或許家人會怨他,不理解他,但他對國家無愧,這就夠了。而真正的勇士,要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詩經(jīng),可以在人迷茫時如燈塔般為人指引方向。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滅的熱情,每個人都有過去,每個人都有故事,或許人生本就是一場一場又一場的戲,聚集,然后淡然的離去;生命本就是一次一次再一次的輪回,出生,然后孤獨的死去。我們不停地記錄一張張面容,與別人一次次相遇,再一遍遍的擦肩而過。我們走的道路雖各不相同,但最終我們必將去往同一個地方。
若你感到彷徨躁動,《詩經(jīng)》可以給你清風(fēng)般的撫慰;若你感到孤獨無助,《詩經(jīng)》可以給你陽光般的安慰;若你感到迷茫,《詩經(jīng)》則可以像燈塔,為你在重重迷霧中指引方向。讀《詩經(jīng)》,其實不在于你看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懂了多少……
詩經(jīng)讀后感6
終南真是個小地方,每一天和姊妹們嬉鬧以后回到房間里,望著窗外的楠樹和正開的美麗的海棠花,心底總是生出許多傷感。村里的姊妹們嫁了以后,便日日的勞作,從此韶華漸去,玉容黯淡,如果鏡子中的我有一天,也是變成了那般模樣,該是多么可怕?母親又在庭院呵斥著不知道的什么,那嘶啞的聲音,居然是老人們傳說的那個曾經(jīng)的黃鸝鳥么?母親的例子更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畏懼。想到將來的丑陋,骯臟,種種不堪,怎么能讓我安然?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風(fēng)了,青青草兒的味道和楠木的香隨著風(fēng)兒飄來,唉,如果沒有可怕的未來,那么,應(yīng)該是多么的快樂。隔壁的永安哥哥在門外問母親有沒有吃過午飯,那聲音說的響亮,我知道其實是說給我聽?墒牵退黄鹂v有萬般的快樂,又怎么敵得過我對嫁做人婦的恐懼呢?他家和我家是一樣的小戶,難道我以后就陪了他一起喂那些豬兒和小油雞么?我煩惱的把窗戶關(guān)了,自己躺在床上悶悶的不樂,不知道怎么的就睡著了。
是什么聲音?把我吵醒。我起身,打開窗戶,卻正好看見庭院門口停著一駕漂亮的馬車,我詫異的起身,探出窗子想要看個仔細,卻看見那馬車里下來個錦衣華服的少年,翩翩的風(fēng)采,白里透紅的肌膚,甚至比我們村許多姊妹還美。這少年穿的繡有黑色與青色花紋的禮服,和昂貴的裘皮大衣,頭上戴著高高的威儀的冠,看車下那些圍著他轉(zhuǎn)的仆傭,想來是大地方來的公子。那些人中間的一個走向我家,我不由的豎了耳朵,仔細的聽了,卻原來只是找我母親問路。
我有些失望,又為自己的失望羞恥。手抖的就把那支著窗戶的木棍掉落。意外的聲音,驚的那些人都朝這邊看來,我看見那公子,也轉(zhuǎn)過臉,目光正對了我的眼睛,我的臉剎那間紅了。急忙的退回了房間,心如鹿撞。少少的安靜,我恍然記得自己是剛剛睡醒的模樣,蓬頭垢面的一定也很丑,急忙的尋了鏡子來,卻看見鏡子里,粉面俏然,發(fā)髻凌亂,完全就是個小家碧玉模樣,上不了臺面。心里惱著自己,不該就那樣唐突的推窗出去,更不應(yīng)該在中午時分睡著,如果剛才,是如戲文中唱的正梳妝得體的在庭院看書,那才應(yīng)該是多么的合適!
心思輾轉(zhuǎn),卻聽見院外玉佩輕撞的聲音,馬車的聲音重又轆轆的響起,遠去。
詩經(jīng)讀后感7
寒假里,媽媽說,推薦我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感受古代的真實生活,身臨其境。我興致勃勃地接過來,《詩經(jīng)》?帶著疑問,我踏著春秋之風(fēng),走進《詩經(jīng)》的田野,感受到了別樣的樂趣。
《詩經(jīng)》是由孔丘等整理的一部詩歌總集,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粹。誕生于先秦時期,收錄了自西周到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年間的詩歌,計有305篇之多,以抒情為主,有《風(fēng)》、《雅》、《頌》三部分。
讀《詩經(jīng)》,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走進了那個時期人們的心靈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有描寫當時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生活,如《國風(fēng)·唐風(fēng)》中,“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有表達對親人、家鄉(xiāng)的深深思念,如《國風(fēng)·魏風(fēng)》中,“陡彼岵兮,瞻望父兮!庇薪韫胖S今的,如《雅·小雅》中,“鼓鐘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庇斜磉_對愛情的美好祝愿,如《國風(fēng)·邶風(fēng)》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薄
媽媽告訴我,她曾聽人說,閱讀《詩經(jīng)》的最高境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代那種樸實而真切的意境美:春日之燕燕于飛,夏日之習(xí)習(xí)谷風(fēng),秋日之蒹葭(堅加)蒼蒼,冬日之杲(搞)杲出日;可以感受到十五國風(fēng)輕漫過身邊,可以傾聽到先秦詩人的感嘆之聲拂過耳邊。
我為自己是個中國人而驕傲,為中華五千年文化而自豪,《詩經(jīng)》正是這燦爛文化中的瑰寶。我還沒有那樣高的意境,可是,我對《詩經(jīng)》卻真的迷上了。每當翻開它的時候,總會被它古樸的辭章、豐富的想象、奔放的情感所深深吸引。
當我們身處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偶爾也可以回過頭去,穿越歷史長河,感受西周春秋年代的歲月往事,一起去領(lǐng)略圣賢的千年智慧——《詩經(jīng)》的無窮魅力。
詩經(jīng)讀后感8
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蒹葭中水霧朦朧,氤氳開來,秋風(fēng)瑟瑟,時時刻刻牽動著我的心弦。那美好的伊人,究竟在哪里?該走向何處去追隨她呢?
望著水面伊人若有若無的影子,只能“盈盈一水間,默默不得語”,就像是心中苦苦追尋的理想,難以捉摸,空靈飄渺于遠方水面。那在水一方的伊人,還有那執(zhí)著堅守的夢,什么時候能夠清清楚楚地看見伊人,觸手可得地抓住夢想呢?可正是因為伊人撲朔迷離若隱若現(xiàn)的美,和那夢的余情不散與魂牽夢繞,才有了時刻奔赴夢想的堅守和初心啊。但伊人飄渺虛幻,夢想遙不可及,苦苦追求的主人公,可知夢難以逆向,路反轉(zhuǎn)嗎?想到這,又是多么無可奈何與惆悵嘆息。
眺望遠方水面的主人公,在得到與迷失中一定內(nèi)心苦苦掙扎,猶豫不決過。到底伊人能否追尋到呢?夢中的世間是否能走進呢?最終如果還是求而不得是否會后悔不已呢?這個追夢過程中,正因為盡頭的未知與對結(jié)果的幻想,才愿意去追尋即便得不得結(jié)果的結(jié)果吧。畢竟伊人正如世間美好,永遠驅(qū)動著我們逐夢的腳步。一切答案盡在作者的不語和追尋的腳步中。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我想,這個過程中,大多是內(nèi)心的掙扎糾結(jié)和苦悶抑郁無法排解和真正訴說出心中的追求吧。盡管結(jié)果不盡人意,但不枉曾經(jīng)也是努力追求的少年!至少曾經(jīng)努力過,認真過。
想想年過半百、滿目瘡痍的主人公年老之時,回想起當年的山高水長,或許更加懂得追求的意義,也感想當年的努力追夢的自己。那些年輕時的挫折不如意,也能夠以“坐看云卷云舒,靜聽花開花落,任憑潮落潮起”地心態(tài)風(fēng)輕云淡地講述出來吧。也正是堅守夢想、執(zhí)著尋求伊人的經(jīng)歷,才能給主人公不怕艱難險阻的勇氣和無窮多的精神力量吧。
伊人因美好而不會是觸手可得的,它在水一方靜候我們能去找到她,擁抱她啊。夢想也不會從天而落的,它盡管可能遙不可及,但值得我們拼盡全力追逐實現(xiàn)它。愿我們都能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詩經(jīng)讀后感9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選自《詩經(jīng)》
這篇《蒹葭》,我們一定都很熟悉吧。
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詩。雖然對《蒹葭》有許多種解讀,但把它認為是戀歌最普遍了。他書寫的是懷人之情,表達了詩人某種執(zhí)著的追求。在藝術(shù)上他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稱《詩經(jīng)》中的佳作。
第一次接觸這首《蒹葭》,是因為《在水一方》這首歌吧。當時還很小,只是覺得這首歌很美,很柔。大了之后,有一次無意間接觸了這個,便去查了歌詞的出處,查到了這首《蒹葭》。突然覺得,與美同存的,還有一種莫名的凄涼。從開頭至結(jié)尾,都是有阻礙的,也注定了他的悲劇結(jié)尾。
同為《詩經(jīng)》佳作的還有一首《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guān)雎》的內(nèi)容其實很單純,是寫一個“君子”對“淑女”的追求,寫他得不到“淑女”時心里苦惱,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得到了“淑女”就很開心,叫人奏起音樂來慶賀,并以此讓“淑女”快樂。
同是佳作,同為戀歌,可兩者的結(jié)尾確實截然不同的。《蒹葭》里,“我”執(zhí)著的追著伊人,步履艱險,但開頭的這種渺茫,卻早已為悲劇的結(jié)尾做下鋪墊。
《關(guān)雎》表現(xiàn)了青年男子對愛慕之人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嘛,朝思暮想而且付出了自己的所有努力,主調(diào)是歡愉的。
看來,即使是同一部著作里的佳作,他們的主旨也是完全不同的。
或許,《詩經(jīng)》本身便也是一部佳作吧
詩經(jīng)讀后感10
尋遍所有的名詞,我認為把《詩經(jīng)》比作為晴朗的夜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而《詩經(jīng)》中的每一篇則是夜空中最獨一無二的星星。起初令我感到驚訝的是《詩經(jīng)》中篇目的數(shù)量,一共三百零五篇,這可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獨是目錄中的篇目名稱就已經(jīng)令我眼花繚亂。可是,與此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在這《詩經(jīng)》中哪怕是信手翻開的一面,都能體現(xiàn)出它自身的千載獨步的美!对娊(jīng)》就如同星星一般數(shù)量繁多,但每一顆都熠熠生輝。
在我輕輕地拈起《詩經(jīng)》的時候,我卻感受到了沉重的分量。這里面的文字已然走過了三千多年的歷史,我不由得對其中所描述的當時的普通生活也產(chǎn)生了肅穆的敬意。所有當時的故事,無論和平或戰(zhàn)爭都在那么一瞬間定格在了曼妙的詩里。也許是口口相傳,也許是用文字記錄下的,但不管是哪一種,最終它們都一起靜靜地躺在歲月里等待著一個又一個人去翻開它們,感受它們的'偉大和美麗!对娊(jīng)》就如同星星一般沉靜卻又歷史悠久。
“最美不過詩經(jīng)”這句話相信人們都已有所耳聞。而《詩經(jīng)》所美之處不僅在于它歷經(jīng)滄桑的瑰麗,更在于蘊含在其中的真情。
在仔細閱讀了《詩經(jīng)》中的幾篇名作后頓時百感交集。例如《蒹葭》用了起興的手法,描繪出了一派朦朧的場景,但這其中表達的情感卻是非常強烈的。雖然關(guān)于其中的感情是有爭議的,有尋求所愛慕之人一說,也有追逐理想與追求一說?墒菬o論是哪一種說法,它所表現(xiàn)出的執(zhí)著的情感是完全相同的。再例如《關(guān)雎》、《漢廣》等,它們都是用最柔美的語言匯編而成,但卻表達出了最迫切的思念。每一字、每一句流露的都是發(fā)自他們的內(nèi)心的真情。正是這種略加修飾的真情令人感同身受卻又不會感到失去意境。就如同星空一般閃耀動人,卻又令人感到沉醉。
在合上《詩經(jīng)》的一瞬間我卻又獲得了另一種稍稍不同的感嘆:原來當時的人就擁有各式各樣的細膩情感,包括離別時的悲傷,遇喜事時的快樂亦或是追逐理想的焦躁與執(zhí)著。而且早在那時,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使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來使作品變得更加富有藝術(shù)魅力。有那么一剎那,我感受到了我與古人是相通的,我與他們都曾觀望過同一片星空。
夜空點點,繁星閃爍!对娊(jīng)》也將會像永恒的星空一半,成為一代又一代所流傳的中華經(jīng)典。
詩經(jīng)讀后感1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是中國文學(xué)的正宗,讀詩和寫詩是歷代許多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先秦至五代的漫長歷史時期里,中國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直沒有間斷,涌現(xiàn)了為數(shù)眾多的杰出的作家和光輝燦爛的優(yōu)秀作品,不少詩人及其作品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過很大的影響。
傳統(tǒng)詩歌,博大精深,雄健典麗,宛如一部色彩斑斕的畫卷,以不驚風(fēng)雨泣鬼神的宏偉樂章。在漫長的歷程中,涌現(xiàn)出許多大詩人,他是聳立于東方的一個又一個詩歌的泰山。放眼世界文壇,中國的傳統(tǒng)詩歌是獨特的,是無與倫比的。
睿智、沉靜,是詩人的性格,含蓄,樸素而又精致,是詩的語言,詩人用詩的形式,抒寫的卻是他們并不平靜的心靈。對愛的自主追求,對自由的渴望,對正義的崇奉……每一種感情都是如此的強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顆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誠。
讀經(jīng)時,講求語速、語調(diào):要求語速不急不徐,語調(diào)抑揚頓挫,F(xiàn)在一般人一切都講求快速,有的人聽到讀經(jīng)讀得這么慢,就提不起精神,其實讀經(jīng)就是讓我們的心能靜下來。一個人能定得下來,才有能力思考,面對問題,才不至于慌張、忙亂。心定功夫的培養(yǎng),就是由平素來訓(xùn)練的。訓(xùn)練的最好方法莫過于讀經(jīng)。讀經(jīng)既簡便易行又不用花錢,每一個家長在家里就可以輔導(dǎo)孩子培養(yǎng)這種心定的功夫,也就是現(xiàn)代常說的訓(xùn)練沉穩(wěn)、從容的心理素質(zhì)。
閱讀《詩經(jīng)》,我看不到古時人們的閉塞,愚昧與保守,我看到的盡是愛,智慧,自然,希望與陽光。一切美好的詞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著每一首詩。那么和諧,那么執(zhí)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潔,每一首詩都是一首動聽的歌,每一首詩都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每一首詩都擁有一個美麗而高尚的靈魂。
縱觀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安定的維系都有賴于這些圣賢遺留下來的智能和經(jīng)驗。我們開展誦讀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xué)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尋根,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xiàn)代文明之根。在誦讀古詩文中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加厚學(xué)生的人文底蘊。
詩經(jīng)讀后感12
《詩經(jīng)》我每一次品味,讀過之后,頌過之后,咀嚼過之后,一次次發(fā)現(xiàn)它的美好永遠是那樣甘甜爽口仿佛是巍峨山泉圣水,《詩經(jīng)》她恰如萬年的醞釀,仍然有一種清澈凜冽透骨的美。常常被《詩經(jīng)》表達的那種和諧,那種執(zhí)著,那種崇高,那種圣潔詩歌文字里的純凈所感動吸引!如是帶著新鮮、好奇的心情,我都會為書中氤氳著的靈秀之氣所傾倒,漫步于《詩經(jīng)》的海洋中,我所感受到的,是淡然,是恬靜,是一種無法抗拒的飄逸之美;輕頌《詩經(jīng)》,口中吟出的是一首首雅俗共賞的曲調(diào),遠離塵世喧囂之后洗凈鉛華,如此的無與倫比、令人心醉。
《詩經(jīng)》像一盞清茶、一杯淡酒無聲地滋潤著我們干涸的心田,當你彷徨的時候,請你讀一讀《詩經(jīng)》;當你無助的時候,也請你讀一讀《詩經(jīng)》;當你無法找到自己人生坐標的時候,《詩經(jīng)》可以讓你安靜下來,慢慢思考自己、生活、周圍的一切。她就像一位老者,無所不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詩經(jīng)》,她是一本讓人受益終身的良書,這本書里記錄著許許多寂寞和不舍之情,人世間的背歡離合,陰晴圓缺,讓我們懂得了真諦,學(xué)會了怎樣去面對,叩問自己的“心”,人來世間為了什么,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是由自己良心所控制的。詩經(jīng)她能讓人沉浸在人類內(nèi)心深處,并得到永恒!真心希望我們中國人都能讀詩經(jīng)、傳頌詩經(jīng),學(xué)習(xí)詩經(jīng)這本代表了我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著作,她可以充實我們的內(nèi)心,我們才不會丟失自己的民族魂。我們只有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繼往開來展望明天,這一代、下一代、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才會有希望,我中華民族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純真干凈的《詩經(jīng)》怎叫人不愛,她宛如是未經(jīng)雕琢的璞玉,是生長在野外的山花,是初長成的少女,那么的自然。留下永恒的芬芳。
詩經(jīng)讀后感13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河邊的蘆葦青蒼蒼,潔白的露水凝成霜.所說的這個意中人,就在河水的那一邊.逆著水追趕她,道路艱險又長;順著水追隨她,她像在水中央……這聲音,不就是那深遂悠遠的歌聲嗎?那源自《詩經(jīng)》中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
《詩經(jīng)》源于民間,源于那些樸實的勞動者,傾聽他們的勞動,傾聽他們的愛情,那些純潔美麗的故事在《詩經(jīng)》中淺淺地唱著.“采采苤苡,薄言掇之.采采苤苡,薄言捋之.”那些勞動婦女們,在采摘苤苡時的喜悅與笑聲匯成了一首歌,聆聽它時,我感受到她們在勞動中得到的無限快樂.
“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得關(guān),載笑載言.”那是天真的女子,對“氓”的癡迷.“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沉迷于男子不可脫身.聆聽這道《氓》,感受到的是女子被氓被叛的深深無奈之情,而堅強的女子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吟唱這支悲泣之歌.聆聽之中她的凄婉堅貞感動著我.
而這僅僅只是《詩經(jīng)》中的一小部分,詩經(jīng)更以其“雅”、“頌”另外兩部分向后人講訴了貴族祭祀、祈禱豐年、歌頌祖德,更有帝王貴族之頌歌.傾聽《詩經(jīng)》,令我感受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最樸實、純潔的情感;傾聽《詩經(jīng)》,我從中學(xué)會了“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的報恩之心.它是中國唯一一部脫去了脂粉與欲俗氣的情感文學(xué)圣典.作為民族青春時代的自由生活經(jīng)歷的真實記錄,它昭示后人主體精神自由的美好與它存在的意義.
在學(xué)習(xí)詩歌中,我學(xué)習(xí)《詩經(jīng)》,在學(xué)習(xí)《詩經(jīng)》中我聆聽到那悠遠的聲音.那源于人類原始的音樂,那猶如藍天般澄凈的詩歌,那擺脫了世俗塵雜的潔凈的世界.它是文字的圣典,是文學(xué)的瑰寶!
悠悠《詩經(jīng)》,蕩滌著我的身心,聆聽于其中,仿若身處世外桃源來到一個音樂的殿堂
【詩經(jīng)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讀后感作文06-13
詩經(jīng)小雅鹿鳴讀后感07-13
公劉詩經(jīng)07-23
詩經(jīng)《出車》07-23
大東詩經(jīng)07-22
詩經(jīng)《云漢》06-19
詩經(jīng)誦讀06-18
詩經(jīng)《綠衣》06-11